以科研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m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广西大学为例,从树立“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理念着手,就学校以科研促进教学,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创新精神
  
  长期以来,广西大学以培养适应广西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思想素质好,富有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基础扎实、专业面宽、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科研促进教学,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提高本科生实践能力摸索出了一条新路,收到了明显成效。
  
  一、树立“学科-专业”——体化建设的理念,大力倡导实验教学与科研的融合
  
  高校是教学、科研的主要基地,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作为一所教学研究型大学,我校一向强调以学科发展带动教学改革,倡导教学与科研相结合。1997年,学校确立了“四个融为一体”的教育理念,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融为一体,知识教育与创新教育融为一体,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融为一体,教学和科研融为一体。2001年,又进一步提出了“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理念,明确了要建立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机制,将学科建设、科研工作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推进学科—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模式的建设,通过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科研技术平台的建设,通过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形成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动机制,从而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相互融合。这个教育理念为实验教学的改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该理念指导下,学校明确了“搭建两个平台,构建四个体系,全面推进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即建设校级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和学院学科专业实验教学中心两级共享的实验教学平台,构建以能力为主线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多模块多层次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开放式实验教学组织体系和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等四个体系。在实验教学过程上,则贯彻“四个结合”,即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观察性、验证性实验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在实验教学方法上,实现“三个转化”,即由教师被动灌输向学生主动思考转化,由单纯验证问题向综合设计问题转化,由模仿操作向自主设计转化。目前学校各专业改变了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将上述思想贯彻到了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之中,建立起了科学、规范、有效的科研促进教学的良好机制。
  
  二、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多模块、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
  
  注重对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校本科教育改革的核心。2001年以来,我校以“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为契机,紧紧围绕培养目标,构建了“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领域”三大课程平台+实践教学环节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实验课独立设课、创新实践学分、课外科技活动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纳入教学计划,建立了一个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体系由实验教学、专业实习、科研训练三个模块组成,包含基本训练、提高型训练、研究创新型训练三个层次。实验教学模块由基础验证型、提高型(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组成,重在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得到初步训练;专业实习模块由认识实习、课程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组成,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科研训练模块由创新实践学分、学科竞赛、课外科技活动、毕业论文(设计)、参加教师科研项目或工程项目等组成,使学生得到科研训练,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各专业还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建立了有自身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如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专业将“边学习、边设计、边实践、边创新”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了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实验实践、科研训练为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法学专业根据“三个一”培养目标,确立了以组织行为推进与社会各界的良性互动的思路,构建了模拟(法庭)审判、法律咨询服务、社会实践、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种植类专业根据农科类专业特点,建立“劳动认知一实验一科研、综合训练一实习、社会实践检验”的阶梯渐进式多层次实践体系等等。目前,我校一个比较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实际效果显著。在上述三大模块中,大量采用了来自于科研和生产工程实际项目,课内与课外结合,使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提高了我校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索能力和集体协作精神。
  
  三、坚持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把科研成果带入课堂
  
  学校倡导教师将科研设备用于实验教学,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将科研课题转化为教学,形成了多种有效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成熟做法。
  1,将实验室科研设备和技术引入实验教学
  我校有一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本科教学实验中心和专业实验室,有科学研究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也有教师自我研制的科研设备。学校在满足科研需求的条件下,要求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利用实验室资源,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从而为学生掌握先进的技术方法创造条件。如有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设备的安装、调试过程,在熟悉了设备性能和使用规范后,再利用其从事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培养了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目前学校的大部分科研实验室仪器设备对学生开放,已经成为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科研活动的平台。
  2,将科研方法和科研思路引入实验教学
  学校鼓励将学科建设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开发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引入实验教学,保持实验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并通过设置探索性实验项目来模拟科研全过程,实现实验教学与科学实验训练有机结合。例如,在探索性实验课程中,在实验前,学生不一定知道实验结果,由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数据参数,完成实验项目,书写实验报告,并对出现的可能结果给予一定的解释。尽管学生实验的最后结果不一定达到要求,但是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对科研的基本方法和程序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体验,有效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将科研成果转化或移植为学生实验项目
  一方面,将科研成果转化到本科实验教学内容中,固化为教材,保证了实验内容新颖,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如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低聚果糖中各组分的含量”的方法、“基因的诱导表达产物的SDS-PAGE分析”等科研成果引入到“细胞生物学基础实验”中,学生把掌握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地运用到实际中,把枯燥、抽象的知识变成了生动易懂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求学欲望,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另一方面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派生出一批综合性、研究型的实验项目。如化学化工学院将教师科研课题尤其是与广西特色资源紧密结合的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开出了一系列设计性实验,如“微波浸提一石墨炉塞曼原子吸收法测定广西出口重晶石中痕量镉”、“微波溶样ICP-AES法测定广西罗汉果中的微量元素”等。这些实验内容结合广西地方资源优势,探究性强,颇受学生欢迎。“电工技术综合实验”、“综合实验与创新设计”、“植物研究法”等许多综合性项目,都是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开设的。目前我校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开设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已达到83%。
  4,鼓励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承担实验课程
  学校注意发挥现有的2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学科、16个自治区重点学科的师资力量,要求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本科生上课。近几年,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都积极承担实验课程。比如,生物技术学科的学术骨干为本科生讲授了32门课程,并开出了系列前沿知识讲座和现场实验技术观摩课,引导学生接触最新知识,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和当今世界的科技新成就。化学化工学院安排教授、博士生导师为本科生上课并指导实验。高水平教师授课,视野广阔,教学内容直接接触科学研究前沿,学生在这种氛围熏陶下,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潜移默化的增强。
  
  四、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引导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
  
  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吸收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同时,通过设立了开放实验室专项基金,建屯创作性实验室、加强开放实验室建设力度等多种形式,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积极参与老师的科研活动。目前我校本科生参与科研有三种途径:
  1,学生独立地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学校2002年开始设立本科生创新学分科研实践训练项目。将学科竞赛、科研实践训练、行业证书等创新实践学分作为本科学生任选课学分记载。每年以《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训练》的形式进行立项,学生自行选定研究课题,经专家评审后予以立项,每个项目给予2 000元的经费资助,项目完成后可取得规定的学分。2002年以来,学校每年划拨70万元专项经费,立项了近1000多个科研训练项目,有近6000多名学生参与。2004年来,每年都有近1000人次获得创新实践学分。此外,各学院还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了专项资金资助学生设计的科研工作。由于研究课题源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从选题、立项、撰写申请书、确定目标、内容和任务,与教师共同设计和实施技术方案,到完成科研项目,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实践证明,这种训练方式即检验了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研究、学习和实际科研能力。
  2,吸收学生实际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
  从大二:开始选拔部分优秀学生当科研助手,参与到老师的科研活动中,承担一部分力所能及的科研课题,通过科研氛围熏陶,激发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目前在我校承担的科研项目中,约有40%的项目有本科生参与。农学院仅2003-2005年就有260名学生参与了教师的科研课题:生物技术专业2003、2004届分别有60.4%、74.2%学生进入重点实验室参与了21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从大二、大三开始安排学生与教授、博士、硕导、研究生一起做课题实验。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近两年在教师指导下共参与完成6项实际工程项目,其中学生参与的一级工程项目“百色起义纪念馆”获建设部2002年优秀设计三等奖和2001年广西优秀设计二等奖。
  科研项目为本科生提供了丰富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近3年,学校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结合科研、工程实际或者社会问题的题目比例都在85%以上,部分学院达到90%,有348篇毕业论文(设计)被有关部门采用、应用或推广。科研项目,特别是一些实际工程项目为本科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注入了新内容。借助这些科研项目,学生加深了对课本概念的理解,在实践能力提高的同时,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3,在教师指导下组建学生科学研究团队
  如农学院薜进军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在种植类专业2002级大一新生中,采取自愿报名形式组成了一个30人的园艺实验班,按全新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培养。从新生入学开始,就组织学生在校内实习基地分组管理四季蜜芒、台农1号芒、大五星枇杷、无核荔枝、石硖龙眼、无核黄皮等果树,并进行果树整形、修剪、土壤管理、生物学观察、病虫害防治等,并进行课外科研活动,收集资料,做了大量卡片,实验班学生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
  总之,在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指导下,我校实验教学与科研实现了有机的融合,有力地推动了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收到了明显的成效。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本科生公开发表论文561篇,公开发表作品2379篇,新闻通讯20418篇。本科生各类学科竞赛中共有422项获奖。学校200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为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
  (本文为“广西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资助项目“地方综合大学学科一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文和平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欧·亨利本人、《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的原作以及《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翻译研究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研究和论述,旨在阐明目前《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翻译研究的现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对肾虚血瘀型人工周期冻融胚胎移植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分为中医综合治疗组及对照组。两者均采取人工周期冻融胚胎移植方案,中医综
目的:探究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活动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