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新兴的微创外科技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它在普通腹腔镜手术基础上,通过脐部2~3 cm切口置入腹腔镜操作器械完成手术:由于术后仅留脐部瘢痕而难于辨认,故又称"无瘢痕"手术[2]。
【机 构】
:
110004,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微创外科,110004,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微创外科,110004,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微创外科,110004,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新兴的微创外科技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它在普通腹腔镜手术基础上,通过脐部2~3 cm切口置入腹腔镜操作器械完成手术:由于术后仅留脐部瘢痕而难于辨认,故又称"无瘢痕"手术[2]。
其他文献
胃空肠吻合口狭窄是胃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9.4%,临床上处理较为困难[1-2].我院采用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治疗胃空肠吻合口狭窄,初步尝试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目的 整合优势科研资源,搭建良好的科研平台,开展单(多)中心临床试验,以中国人的临床数据科学地评价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目前仍存在争议的问题.方法以南方医院2008年10月自主开发的一款专门以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为数据架构,同时适合于回顾性和前瞻性临床研究,既能科学管理和深度分析临床数据,又能满足多单位合作需要的数据挖掘系统软件为数据平台,构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评估体系,开展单(多)中心腹腔镜结直肠癌手
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早已写入教科书,而近年来,随着医疗器械和设备的进步、手术方法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断改进,胃手术并发症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因此,本文根据笔者经验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谈谈胃切除术后主要并发症的防治状况。
目的 分析胃癌D2根治术后胰漏的发生率及其原因.方法 连续收集2009年7月1日至12月31日间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癌专业组收治132例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术后第1、4、7天腹腔引流液及血清淀粉酶浓度,根据术后第1天的腹腔引流液淀粉酶值诊断胰漏.观察胰漏的发生率,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胰漏发生的因素.结果本组胰漏发生率为17.4%.胰漏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分期、
随着治疗评估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多学科专家组(MDT)诊疗模式的日益兴起,胃肠外科对医学交叉学科的了解和掌握,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在本期特设"胃肠外科影像学与解剖学"重点期.结合影像学和解剖学的发展近况,介绍胃肠外科有关的数字化技术和微创化信息。
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在飙升.根据2004年统计资料,我国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率分别为12.69/10万和11.72/10万,两者合计则仅次于肺癌、胃癌和肝癌,居第4位[1].1990-1992年我国十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结直肠癌平均调整病死率为4.54/10万,比1977年全国结直肠癌病死率3.54/10万增加了28.2%,居癌症死亡率的第5位[2]。
本研究通过对早期胃癌淋巴测绘中应用吲哚菁绿染色(ICG)联合红外线内镜(IREE)和单纯吲哚菁绿染色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以探讨检测术中淋巴结转移的最佳方法。通过IREE联合ICG的检测方法对212例患者行前哨淋巴结切除术。比较IREE联合ICG与单独使用ICG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并对转移淋巴结摘除术与根据淋巴引流途径进行的淋巴结区域廓清术的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进行比较。
目的 探讨食管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表达与微淋巴管密度(MLD)的关系及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0例食管鳞癌中COX-2的表达,同时以D2-40为标记物,检测食管鳞癌组织MLD.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COX-2表达和MLD与食管癌预后的关系.结果 COX-2高表达的73例食管癌组织中MLD值为99.71±39.62,明显高于COX-2低表达(2
第三届全国消化道肿瘤高级论坛拟定于2010年10月15—17日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杭州市召开。本次论坛由浙江省人民医院和《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共同举办。会议特邀黎介寿、樊代明、郑树森院士和全国著名外科专家赵玉沛、董家鸿、秦新裕、朱正纲、季加孚、叶再元、周总光、兰平、卫洪波、孙益红教授围绕以下议题进行院士论坛和专家专题讲座,同时进行专题辩论。
依维莫司是口服的mTOR(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丝氨酸一苏氨酸激酶抑制剂,在前期临床研究中已显示了抗肿瘤效应。该项Ⅱ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价依维莫司用于既往治疗失败的转移性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