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ig Bang。
一声爆炸,故事上演了。
四个理工科技术宅男和一个邻家女孩的故事已经上演了五季。
尽管每集都会出现些听不懂的科学术语,每几集就会冒出一些没听说过的科学定理,
但这丝毫不影响美剧《生活大爆炸》的受欢迎程度。
剧中主角对所学专业的热爱简直“令人发指”,
理论物理学家谢尔顿天天在公寓里神神叨叨他的那些公式和定理。
但是,并非所有的理工科学生都对自己的专业如此倾心——据《纽约时报》报道:
美国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有40%的理工专业大学生最后转换了专业,或者没有拿到文凭。
“40%”这个的数据,无疑也是“Bang”的一声,震动美国教育界。
好男出走理工
马修·莫尼兹曾在美国圣母大学学习工程学。他应该是工程专业最梦想招进来的那类学生——在美国高考SAT中数学拿了高分,选修了高级微积分学,在华盛顿的预科学校上了5门大学预科课程。而且,他一直就想读工程专业。
但是,2009年的一天,坐在力学课堂上的莫尼兹发现,他受够了。“我每天都要背很多公式。工程学关乎实际应用,但老师教得真不咋地。他们的意思是,做题吧,剩下的全靠你自己了。”莫尼兹在专业前景上看不到曙光。这个也喜欢诗歌和心理学的21岁大学生,放弃了梦寐以求的工程学专业,转而攻读心理学和英文双学位。他说:“新专业的课堂有更多讨论,更加活跃。”
2012年5月,即将毕业的莫尼兹准备当临床心理学家。这和他进大学时的规划显然相去甚远。不过莫尼兹并非孤例,当初莫尼兹在圣母大学工程专业的4个好友,一个转去了商学院,一个改学了音乐,只有两人仍坚守工程专业,但其中一个毕业后打算在金融领域工作。
莫尼兹的经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美国一些最为优秀的学生进入大学后选择离开理工科。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2001年高中一年级学生约有400万人,4年后升入大学者约130万人,其中主修理工科的人数为27万,至2009年大学毕业,能够顺利取得理工科学位者仅16万人。
400万名高中学生,最后只有4%从大学理工科毕业。
无怪乎统计数据出炉后,《财富》杂志撰文称,美国未来将面临理工科人才短缺的危机。危机的脚步正在迫近,“未来”并不是一个多么遥远的词。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料,美国人取得计算机学位的人数从2004年~2007年共减少了27%,而这只是理工科学生不足的一个缩影。此外,美国各级学校的理工科老师短缺情形也在凸显。这种情况下,2010年,白宫宣布将在未来两年内招募一万名理工科教师,并使理工科教师团队在未来10年内扩大到10万人。
上任以来,奥巴马总统将改进理工科教育作为美国政府的优先要务之一,他认为,加强这一教育对于帮助美国学生在21世纪继续保持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没有“意思”
“这是天方夜谈。”2010年退休的伊利诺伊工程学教授戈德堡博士认为总统的期许不切实际,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在理工科的枯燥沙漠中打造出一片绿洲。事实上,美国重视理工科教育,理工类课程贯穿基础教育始终。中学生就开始自己建造模型,或者动手做一些类似于把鸡蛋扔进水中检测运动第一定律的简单实验。2010年,奥巴马在白宫办了一场科学展览会,其举动释放了这样的信号:孩子们,科学有意思,好好学习吧。
但是,科学的“意思”在大学里似乎被消磨殆尽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学教授米切尔·常认为,美国正在流失一大批具有科学天赋的学生,这种流失比例之高已敲响了警钟。对教育者来说,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大学期间,保住学生对理工类科目的兴趣。
兴趣的降低有各方面的原因,最为重要的当属课程难度。中学期间的理工科不过才触及皮毛,学习起来相对轻松;而在大学,这种学习像是一场“死亡行军”。大学理工科新生要和成百上千的学生一道,费力地通过微积分、物理和化学的重重考验,这种感觉,如同顶着无休无止的暴风雪在泥泞里跋涉。
很多人筋疲力竭。
这样的筋疲力竭在大学伊始体现得非常明显,因为理工类学生大一的课程就难度颇高。“最开始的两年上的是非常抽象的课程,为今后的高级研究和項目设计做准备。这段时间枯燥、难熬。”哥德堡说。
陆昱谦,来自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2010年秋季交换到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CI)。在一个学期,他选了3门课共12学分,每天平均做作业时间大概要花4个小时。简单的一下就写完,难的要想很久,想不出的还要请教助教。
其实,UCI的作业量只比中国的大学多一点点,而且不要求学生掌握太多复杂方法,题型也与中国的大学无异。难度在于,它非常考验思维能力。在UCI,陆昱谦每门课花的时间是在中国的1.5~2倍,他感觉确实非常耗神。他的美国同学更是难受,整天呆在实验室或宿舍里解题,或做实验。痛苦之余,美国同学会找其他途径聊以慰藉,如同《生活大爆炸》里谢尔顿和他的宅男同伴们,不时地玩着令人无法理解的只有儿童才会玩的玩具。
此外,激烈的竞争打垮了他们。
陆昱谦还发现,美国的大学非常重视理工科基础教育。不料,这却成了理工学生转专业的一大法宝。累死累活坚持了一学期,理工科学生却往往发现,他们的成绩单实在不漂亮。理工类考试的答案确定无疑,不会有额外加分,也没有什么“言之有理即可”;理工类课程环环相扣,一旦哪一门核心课程没有弄懂,在其他科目中也同样要栽跟头;再加上教授们往往非常严格,学生的分数自然不会好看。
理工科的大学生时常为数学、物理等课程的低分感到挫败,却发现转到其他专业,这些科目却可以拿到高分,两股力量合在一起,也催生了理工类学生转专业的潮流。
不靠金融靠理工
无可否认,迅速发展的金融业从美国理工科挖走了不少人才。分析人士认为,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太过依赖金融、房地产等虚拟经济,而制造业却在不断萎缩。这一点已经威胁到了美国创新领导者的地位。奥巴马认为,建立在金融业基础上的经济是无法持久的。他曾经说过:“我们不能在沙上重建我们的经济,我们必须在岩石上重建我们的房屋。”
他口中的岩石就是实体经济。过去10年里,40%的美国企业利润来自于金融领域,而今后的美国经济必须转型,于是奥巴马举起了“再工业化”的大旗。所谓“再工业化”,就是基于信息化时代的生物技术、风力发电、纳米技术、空间技术、电动汽车等高新技术化特征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再工业化”的重点为新能源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医学、数学等基础科学领域的巨额投入。
但是,如何让理工男和理工女安下心来,把书读完,拿到理工科学位,却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这就不难发现《生活大爆炸》的用心良苦,“Bang”地一声,不但让观众爆发阵阵肺腑的笑声,还向美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优秀学子传递了一个信息——美国的理工男确实也有趣。
责任编辑:尹颖尧
一声爆炸,故事上演了。
四个理工科技术宅男和一个邻家女孩的故事已经上演了五季。
尽管每集都会出现些听不懂的科学术语,每几集就会冒出一些没听说过的科学定理,
但这丝毫不影响美剧《生活大爆炸》的受欢迎程度。
剧中主角对所学专业的热爱简直“令人发指”,
理论物理学家谢尔顿天天在公寓里神神叨叨他的那些公式和定理。
但是,并非所有的理工科学生都对自己的专业如此倾心——据《纽约时报》报道:
美国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有40%的理工专业大学生最后转换了专业,或者没有拿到文凭。
“40%”这个的数据,无疑也是“Bang”的一声,震动美国教育界。
好男出走理工
马修·莫尼兹曾在美国圣母大学学习工程学。他应该是工程专业最梦想招进来的那类学生——在美国高考SAT中数学拿了高分,选修了高级微积分学,在华盛顿的预科学校上了5门大学预科课程。而且,他一直就想读工程专业。
但是,2009年的一天,坐在力学课堂上的莫尼兹发现,他受够了。“我每天都要背很多公式。工程学关乎实际应用,但老师教得真不咋地。他们的意思是,做题吧,剩下的全靠你自己了。”莫尼兹在专业前景上看不到曙光。这个也喜欢诗歌和心理学的21岁大学生,放弃了梦寐以求的工程学专业,转而攻读心理学和英文双学位。他说:“新专业的课堂有更多讨论,更加活跃。”
2012年5月,即将毕业的莫尼兹准备当临床心理学家。这和他进大学时的规划显然相去甚远。不过莫尼兹并非孤例,当初莫尼兹在圣母大学工程专业的4个好友,一个转去了商学院,一个改学了音乐,只有两人仍坚守工程专业,但其中一个毕业后打算在金融领域工作。
莫尼兹的经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美国一些最为优秀的学生进入大学后选择离开理工科。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2001年高中一年级学生约有400万人,4年后升入大学者约130万人,其中主修理工科的人数为27万,至2009年大学毕业,能够顺利取得理工科学位者仅16万人。
400万名高中学生,最后只有4%从大学理工科毕业。
无怪乎统计数据出炉后,《财富》杂志撰文称,美国未来将面临理工科人才短缺的危机。危机的脚步正在迫近,“未来”并不是一个多么遥远的词。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料,美国人取得计算机学位的人数从2004年~2007年共减少了27%,而这只是理工科学生不足的一个缩影。此外,美国各级学校的理工科老师短缺情形也在凸显。这种情况下,2010年,白宫宣布将在未来两年内招募一万名理工科教师,并使理工科教师团队在未来10年内扩大到10万人。
上任以来,奥巴马总统将改进理工科教育作为美国政府的优先要务之一,他认为,加强这一教育对于帮助美国学生在21世纪继续保持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没有“意思”
“这是天方夜谈。”2010年退休的伊利诺伊工程学教授戈德堡博士认为总统的期许不切实际,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在理工科的枯燥沙漠中打造出一片绿洲。事实上,美国重视理工科教育,理工类课程贯穿基础教育始终。中学生就开始自己建造模型,或者动手做一些类似于把鸡蛋扔进水中检测运动第一定律的简单实验。2010年,奥巴马在白宫办了一场科学展览会,其举动释放了这样的信号:孩子们,科学有意思,好好学习吧。
但是,科学的“意思”在大学里似乎被消磨殆尽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学教授米切尔·常认为,美国正在流失一大批具有科学天赋的学生,这种流失比例之高已敲响了警钟。对教育者来说,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大学期间,保住学生对理工类科目的兴趣。
兴趣的降低有各方面的原因,最为重要的当属课程难度。中学期间的理工科不过才触及皮毛,学习起来相对轻松;而在大学,这种学习像是一场“死亡行军”。大学理工科新生要和成百上千的学生一道,费力地通过微积分、物理和化学的重重考验,这种感觉,如同顶着无休无止的暴风雪在泥泞里跋涉。
很多人筋疲力竭。
这样的筋疲力竭在大学伊始体现得非常明显,因为理工类学生大一的课程就难度颇高。“最开始的两年上的是非常抽象的课程,为今后的高级研究和項目设计做准备。这段时间枯燥、难熬。”哥德堡说。
陆昱谦,来自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2010年秋季交换到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CI)。在一个学期,他选了3门课共12学分,每天平均做作业时间大概要花4个小时。简单的一下就写完,难的要想很久,想不出的还要请教助教。
其实,UCI的作业量只比中国的大学多一点点,而且不要求学生掌握太多复杂方法,题型也与中国的大学无异。难度在于,它非常考验思维能力。在UCI,陆昱谦每门课花的时间是在中国的1.5~2倍,他感觉确实非常耗神。他的美国同学更是难受,整天呆在实验室或宿舍里解题,或做实验。痛苦之余,美国同学会找其他途径聊以慰藉,如同《生活大爆炸》里谢尔顿和他的宅男同伴们,不时地玩着令人无法理解的只有儿童才会玩的玩具。
此外,激烈的竞争打垮了他们。
陆昱谦还发现,美国的大学非常重视理工科基础教育。不料,这却成了理工学生转专业的一大法宝。累死累活坚持了一学期,理工科学生却往往发现,他们的成绩单实在不漂亮。理工类考试的答案确定无疑,不会有额外加分,也没有什么“言之有理即可”;理工类课程环环相扣,一旦哪一门核心课程没有弄懂,在其他科目中也同样要栽跟头;再加上教授们往往非常严格,学生的分数自然不会好看。
理工科的大学生时常为数学、物理等课程的低分感到挫败,却发现转到其他专业,这些科目却可以拿到高分,两股力量合在一起,也催生了理工类学生转专业的潮流。
不靠金融靠理工
无可否认,迅速发展的金融业从美国理工科挖走了不少人才。分析人士认为,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太过依赖金融、房地产等虚拟经济,而制造业却在不断萎缩。这一点已经威胁到了美国创新领导者的地位。奥巴马认为,建立在金融业基础上的经济是无法持久的。他曾经说过:“我们不能在沙上重建我们的经济,我们必须在岩石上重建我们的房屋。”
他口中的岩石就是实体经济。过去10年里,40%的美国企业利润来自于金融领域,而今后的美国经济必须转型,于是奥巴马举起了“再工业化”的大旗。所谓“再工业化”,就是基于信息化时代的生物技术、风力发电、纳米技术、空间技术、电动汽车等高新技术化特征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再工业化”的重点为新能源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医学、数学等基础科学领域的巨额投入。
但是,如何让理工男和理工女安下心来,把书读完,拿到理工科学位,却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这就不难发现《生活大爆炸》的用心良苦,“Bang”地一声,不但让观众爆发阵阵肺腑的笑声,还向美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优秀学子传递了一个信息——美国的理工男确实也有趣。
责任编辑:尹颖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