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为揭示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科早玉9号、科玉9572、先玉335为试验材料,设60 000、67 500、75 000和82 500株/ hm2 4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3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的种植密度对3个玉米品种的株高、穗位、穗行数、穗长、秃尖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3个玉米品种的穗粗、行粒数、百粒重的影响均不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结论]科早玉9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科玉9572和先玉335的最佳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
关键词种植密度;玉米;农艺性状;品质;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3-072-02
Abstract [Objective]The research aimed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basis for revealing the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the growth of maize.[Method]Taking Kezaoyu 9, Keyu 9572 and Xianyu 335 as test materials, four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60 000, 67 500, 75 000, 82 500 plant/hm2) were set up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on the agronomic traits, quality and yield of maize.[Result]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had different degrees of influences on the plant height, ear position, ear row number, ear length and barren tip of three maize varieties, but they had no great influence on the ear diameter, row grain number and 100-grain weight of three maize varieties.With the increasing of planting density, the yield of maize showed the trend of first increasing and then decreasing.[Conclusion]The optimum planting density of Kezaoyu 9 was 75 000 plant/hm2, while the optimum planting density of Keyu 9 572 and Xianyu 335 was 67 500 plant/hm2.
Key wordsPlanting density; Maize; Agronomic traits; Quality; Yield
玉米是禾谷类作物中增产潜力最大的作物,具有粮食、饲料、工业原料等多种用途,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3]。 众多研究表明,玉米的品质与产量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还受到环境与栽培措施的影响[4]。确定玉米的最适种植密度对发挥品种的高产优质性尤为重要[5]。
科早玉9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选育的玉米特早熟品种;科玉9572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选育的玉米早熟品种;先玉335是美国先锋公司选育的优良玉米杂交种。
作物高产的途径主要有2条:①增加群体数量;②改善群体质量。随着高密度种植已被广泛接受。笔者通过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品质、产量的影响研究,旨在寻找适合长治地区玉米高产栽培的农艺措施。
1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为科早玉9号、科玉9572、先玉335。试验于2014年4月22日至9月25日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试验田进行。试验地前茬为玉米。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60 000、67 500、75 000和82 500株/hm2 4个密度处理,3次重复。每小区收获后测定穗长、穗粗、行粒数、百粒重等农艺性状;收中间2行测产;利用DA7200品质分析仪测定玉米品质。试验数据利用DPS和Excel软件进行分析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知,科早玉9号和科玉9572株高、穗位、穗行数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先玉335株高、穗位、穗行数在不同的种植密度下变化不大。不同的种植密度对科玉9572的株高和穗位影响较大;不同的种植密度对3个品种的穗粗、行粒数、百粒重的影响均不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3个品种的穗长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先玉335相对明显;种植密度对科早玉9号和科玉9572的秃尖的影响较大,对先玉335的影响不显著。
从表2可以看出,密度对科早玉9号的含水量、蛋白质、淀粉含量的影响不大,脂肪含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密度对科玉9572的含水量、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的影响不大;密度对先玉335的含水量、脂肪、淀粉含量均无明显影响,而蛋白质含量穗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由表3可知,科早玉9号的种植密度为75 000 株/hm2时的产量最高,极显著高于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的处理;科玉9572和先玉335获得最高产量的种植密度均为67 500株/hm2,与其他种植密度下的产量差异不显著。3个品种的玉米的产量表现出先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提高,然后又逐渐减少。科早玉9号的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时的产量最高,极显著高于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时;科玉9572和先玉335获得最高产量的种植密度均为67 500株/hm2,与其他种植密度下的产量差异不显著。3个品种的玉米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表现出先提高然后又逐渐减少的趋势。
3讨论
不同的种植密度对3个品种玉米的株高、穗位、穗行数、穗长、秃尖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3个品种的穗粗、行粒数、百粒重的影响均不大。科早玉9号最佳的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科玉9572和先玉335的最佳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这表明不同品种的最适宜种植密度是不同的。
科早玉9号的脂肪与先玉335的蛋白质含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3个品种玉米的其他品质变化不显著,表明种植密度对玉米品质的影响与品种有一定关系[6-7]。
参考文献
[1]
徐艳霞,李旭业,王晓春,等.建国以来我国玉米育种技术的发展与成就[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6):165-168.
[2] 李建芬.玉米生产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J].种子世界,2010(1):10.
[3] 杨红旗,路凤银,郝仰坤,等.中国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问题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6):368-373.
[4] 李万星,刘永忠,曹晋均,等.肥料与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 ,2012,27(15):194-198.
[5] 温日宇,郭耀东,刘建霞,等.不同密度和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8):814-815.
[6] 杨耿斌,谭福忠,王新江,等.不同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6,14(5):115-117.
[7] 张秋芝,潘金豹,南张杰,等.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品质的影响[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22(2):10-12.
[目的]为揭示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科早玉9号、科玉9572、先玉335为试验材料,设60 000、67 500、75 000和82 500株/ hm2 4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3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的种植密度对3个玉米品种的株高、穗位、穗行数、穗长、秃尖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3个玉米品种的穗粗、行粒数、百粒重的影响均不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结论]科早玉9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科玉9572和先玉335的最佳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
关键词种植密度;玉米;农艺性状;品质;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3-072-02
Abstract [Objective]The research aimed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basis for revealing the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the growth of maize.[Method]Taking Kezaoyu 9, Keyu 9572 and Xianyu 335 as test materials, four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60 000, 67 500, 75 000, 82 500 plant/hm2) were set up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on the agronomic traits, quality and yield of maize.[Result]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had different degrees of influences on the plant height, ear position, ear row number, ear length and barren tip of three maize varieties, but they had no great influence on the ear diameter, row grain number and 100-grain weight of three maize varieties.With the increasing of planting density, the yield of maize showed the trend of first increasing and then decreasing.[Conclusion]The optimum planting density of Kezaoyu 9 was 75 000 plant/hm2, while the optimum planting density of Keyu 9 572 and Xianyu 335 was 67 500 plant/hm2.
Key wordsPlanting density; Maize; Agronomic traits; Quality; Yield
玉米是禾谷类作物中增产潜力最大的作物,具有粮食、饲料、工业原料等多种用途,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3]。 众多研究表明,玉米的品质与产量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还受到环境与栽培措施的影响[4]。确定玉米的最适种植密度对发挥品种的高产优质性尤为重要[5]。
科早玉9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选育的玉米特早熟品种;科玉9572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选育的玉米早熟品种;先玉335是美国先锋公司选育的优良玉米杂交种。
作物高产的途径主要有2条:①增加群体数量;②改善群体质量。随着高密度种植已被广泛接受。笔者通过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品质、产量的影响研究,旨在寻找适合长治地区玉米高产栽培的农艺措施。
1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为科早玉9号、科玉9572、先玉335。试验于2014年4月22日至9月25日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试验田进行。试验地前茬为玉米。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60 000、67 500、75 000和82 500株/hm2 4个密度处理,3次重复。每小区收获后测定穗长、穗粗、行粒数、百粒重等农艺性状;收中间2行测产;利用DA7200品质分析仪测定玉米品质。试验数据利用DPS和Excel软件进行分析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知,科早玉9号和科玉9572株高、穗位、穗行数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先玉335株高、穗位、穗行数在不同的种植密度下变化不大。不同的种植密度对科玉9572的株高和穗位影响较大;不同的种植密度对3个品种的穗粗、行粒数、百粒重的影响均不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3个品种的穗长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先玉335相对明显;种植密度对科早玉9号和科玉9572的秃尖的影响较大,对先玉335的影响不显著。
从表2可以看出,密度对科早玉9号的含水量、蛋白质、淀粉含量的影响不大,脂肪含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密度对科玉9572的含水量、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的影响不大;密度对先玉335的含水量、脂肪、淀粉含量均无明显影响,而蛋白质含量穗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由表3可知,科早玉9号的种植密度为75 000 株/hm2时的产量最高,极显著高于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的处理;科玉9572和先玉335获得最高产量的种植密度均为67 500株/hm2,与其他种植密度下的产量差异不显著。3个品种的玉米的产量表现出先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提高,然后又逐渐减少。科早玉9号的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时的产量最高,极显著高于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时;科玉9572和先玉335获得最高产量的种植密度均为67 500株/hm2,与其他种植密度下的产量差异不显著。3个品种的玉米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表现出先提高然后又逐渐减少的趋势。
3讨论
不同的种植密度对3个品种玉米的株高、穗位、穗行数、穗长、秃尖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3个品种的穗粗、行粒数、百粒重的影响均不大。科早玉9号最佳的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科玉9572和先玉335的最佳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这表明不同品种的最适宜种植密度是不同的。
科早玉9号的脂肪与先玉335的蛋白质含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3个品种玉米的其他品质变化不显著,表明种植密度对玉米品质的影响与品种有一定关系[6-7]。
参考文献
[1]
徐艳霞,李旭业,王晓春,等.建国以来我国玉米育种技术的发展与成就[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6):165-168.
[2] 李建芬.玉米生产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J].种子世界,2010(1):10.
[3] 杨红旗,路凤银,郝仰坤,等.中国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问题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6):368-373.
[4] 李万星,刘永忠,曹晋均,等.肥料与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 ,2012,27(15):194-198.
[5] 温日宇,郭耀东,刘建霞,等.不同密度和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8):814-815.
[6] 杨耿斌,谭福忠,王新江,等.不同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6,14(5):115-117.
[7] 张秋芝,潘金豹,南张杰,等.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品质的影响[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2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