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绥中36-1油田是渤海湾陆相断陷湖盆中最大的古近系东营组油田,具有埋藏浅、规模大、层系单一、油品较稠等油藏特征.自1987年钻探发现以来,历经油藏评价阶段、产能建设阶段、综合调整阶段,截至2020年底,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05×108t,累计生产原油9000×104t,目前稳产350×104 t/a以上.充足油源供给、优质储-盖组合、优势运移通道和良好保存条件是绥中36-1油田形成的关键地质条件,其中,邻近的极富烃辽中凹陷为绥中36-1油田提供充足的油源,东营组二段最大潮泛期沉积的泥岩与三角洲砂岩形成
【机 构】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30045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绥中36-1油田是渤海湾陆相断陷湖盆中最大的古近系东营组油田,具有埋藏浅、规模大、层系单一、油品较稠等油藏特征.自1987年钻探发现以来,历经油藏评价阶段、产能建设阶段、综合调整阶段,截至2020年底,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05×108t,累计生产原油9000×104t,目前稳产350×104 t/a以上.充足油源供给、优质储-盖组合、优势运移通道和良好保存条件是绥中36-1油田形成的关键地质条件,其中,邻近的极富烃辽中凹陷为绥中36-1油田提供充足的油源,东营组二段最大潮泛期沉积的泥岩与三角洲砂岩形成优质储-盖组合,NE向继承性发育的伸展-走滑大断裂控圈、封闭能力强,继承性鼻状构造与烃源岩大面积接触构成了油气向圈闭运聚的高速公路.针对海上首个大型整装稠油油藏形成的海上大型三角洲稠油试验区开发技术、海上稠油油田综合调整技术组合等系列实用性关键技术为绥中36-1油田的开发和产能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其他文献
南开大学作为一所学科众多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建设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各具特色、辐射面广,并且呈逐年增多趋势,每个项目负责人自行管理的方式带来了很多技术和网络安全问题.建设项目共享平台,规范项目部署要求,优化项目数据管理方式,加强网络安全保护并由专门团队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校级虚拟仿真项目运维方案.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群的建设,可以缩短项目建设周期,提高项目管理效率,保障项目长期开放运行并提供持续教学服务.
由于地质环境的隐蔽性和复杂性,地质力学参数和岩石力学参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井壁稳定分析中忽略不确定的影响可能导致钻井液密度设计不合理,进而直接影响钻井井壁稳定.国内外学者对确定参数条件下的井壁稳定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但对不确定参数条件下井壁稳定影响的研究并不深入,尤其是对于任意斜井失稳风险的评价.为此,在井壁稳定孔弹性力学模型和崩落宽度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可靠度理论的井壁失稳风险评估方法,采用Monte-Carlo随机方法模拟了四川盆地CW气田直井、斜井和水平井的井壁失稳风险,并系统分析了参数均值和方差
依托单点金刚石超精密加工机床Freeform L,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了超精密加工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设计.虚拟实验平台涵盖了刀具偏置校正、动平衡测试、加工程序自主编写、正式加工、在线测量、迭代补偿加工等多个交互模块.利用此实验平台,配合改进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加工工艺流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实现超精密加工技术从设计加工到结果检测完整工艺过程的线上教学.该虚拟实验不但可使学生了解前沿知识与先进技术,大幅降低超精密加工实验教学的成本,而且易推广使用,
储层地质模型是表征地质体规模、储层建筑结构与流体分布特征的综合体,是地质研究的最终成果和数值模拟的基础数据体.回顾并总结了中国储层地质建模30年来的发展历程与阶段、地质模型的类型划分与主要特点以及中国储层地质建模技术的主要进展.前20年,在引进、吸收国外建模理念和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储层地质模型的基本框架、流程和步骤;建立了扇三角洲、辫状河等储层原型地质知识库,开展了河流相储层分级构型研究,推动了定量地质学的发展;分构造背景和储层类型建立模型,在随机模拟方法和技术上取得突破.近10年来,建模手段日趋丰
液滴黏附于固体壁面上的受力、变形、运移、破裂和分离机理的研究涉及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等多种领域.以微孔道中黏附在岩石表面上的残余油和驱替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并结合Front tracking界面追踪方法,数值计算压力驱动条件下,黏附于壁面残余油膜的变形,探索残余油膜的破裂分离条件;揭示残余油膜激活理论机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毛细管数是判断油膜变形大小的依据;毛细管数越大,油膜的变形越明显;油膜纵横比、初始润湿角和油膜自身体积影响着毛细管数的变化;对于同一驱油体系而言,判断油膜破裂分离的临界毛细管数
为了准确掌握变梯度控压钻井井控过程中井口回压的变化规律,采用考虑密度突变的井筒气液两相变质量流动模型,分析了基于井底恒压的变梯度控压钻井井控过程中井口回压的变化,探讨了不同因素变化对井口回压的影响,并开展了最大井口回压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研究发现:变梯度控压钻井在控制井底压力恒定时井口回压的调节受气体膨胀、分离器位置处液相密度突变、套管鞋及海底泥线处环空变径等多个因素综合影响,其变化规律更加复杂;其他条件不变时,分离器与钻头间距越小、轻/重质钻井液密度差越大、地层压力越大、循环排量越小,循环排气过程中的井
气动技术是以压缩空气为介质进行控制和传动的一门专业工程技术,具有安全防爆、无污染、易维护等优点.传统的气动技术教学实验台存在实验内容单一、数据记录困难、难以达到低压力高精度控制等问题.利用虚拟仪器并结合检测、气动比例控制等技术构建可视化的基于微流体芯片的气动比例压力阀实验教学平台.该实验教学平台以LabVIEW作为软件开发平台,开发了气动比例压力阀、位移、流量以及压力传感器、控制器、高性能数据采集卡等气动实验系统,可实现气动元件的性能测试、位置控制、回路测试等实验教学.整个实验平台同时具备数据采集、处理、
为保证船舶在海上的航行安全,船长和驾驶员必须熟练掌握船舶综合驾驶台配置的各类导航设备,国际海事组织IMO在STCW国际公约中对此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在船舶导航设备实验教学过程中,各航海院校普遍采用了以真实设备为主的教学方式,但真实设备价格昂贵,频繁操作易导致设备损坏,且在实验室里缺少海上航行真实环境和实时数据,教学效果有待提升.基于此,依托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实验实训教学中心配备的航海仪器设备,开发了船舶导航设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操作者可在三维虚拟船舶综合驾驶台中调用船舶导航仿真设备,可针对船舶导航
针对中药制药专业综合实验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借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药制药专业综合实验教学中进行了教学方案设计与实践.重新定位教师、学生角色关系,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网络教学资源、生产实践教学基地等资源,构建教学理念和教学流程,激发学生求知精神,释放教辅人员职业潜力,合理配置实验教学资源.实践表明,通过打破“空间-时间-人员”限制,围绕问题引导、主题设计、实践执行、结题汇报进行系统训练,促进了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双提升.
为了提高能源运输效率,高强管线钢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高强钢焊缝区特殊的显微组织结构及其与氢、应力的协同效应,使得氢损伤成为突出的问题.综述了高强管线钢焊接金属学特征、焊缝中氢原子来源以及氢在焊缝区扩散及捕获行为;讨论了常见的氢损伤形式及机理;分析了焊缝区氢致失效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目前,关于各种氢损伤机理仍然存在争议,高强钢焊缝区的特殊金属学特征在氢致失效过程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厘清,将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原子尺度测量与计算模拟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