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
方法:选取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288-01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心血管综合征,这种病介于心肌梗死和心绞痛之间,如不加以控制容易转化为急性心肌梗死,引发患者猝死等严重后果。我院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常规药物基础上增加低分子肝素的使用,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人。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6岁~72岁,平均年龄(48.85±11.23)岁,初发型心绞痛11例,劳力型心绞痛27例,静息型心绞痛10例,混合型心绞痛2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5岁~75岁,平均年龄(49.21±10.94)岁;初发型心绞痛10例,劳力型心绞痛28例,静息型心绞痛11例,混合型心绞痛1例。100名患者48h内均出现过心前区疼痛等症状,且都符合WHO建议的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同时所有患者均没有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少症以及其他外伤。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心绞痛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都进行常规抗血小板的治疗,口服阿司匹林,1次/d,0.3g/次,3日后改为每日1次,每次0.1g,此外口服消心痛,每次10mg,3次/d;若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可含服硝酸甘油片减轻疼痛,但其用量需记录清楚;同时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一定的ACEI类药物。观察组在以上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0.4mL,1次/12h,1疗程后(7d)比较两组效果。
1.3 疗效评定标准。疗效的评定主要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心电图检测来评定,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检查等均显示无明显变化,甚至摒弃加重;有效: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减少50%—80%,心电图结果显示缺血性ST段下移减少0.05—0.1mV;显效:患者疼痛症状基本消失或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减少80%以上,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缺血性ST段恢复正常或下移减少>0.1mV。
2 结果
治疗结果为观察组显效42.0%(21/50),有效50.0%(258/50),无效8.0%(4/50)总有效率为90.0%(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如下表1。
3 讨论
社会的发展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社会压力也不断增加,各种身体机能疾病发生率也越来越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正是发生率逐年递增的疾病之一,它是引发心源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因素[1]。人体供氧量失衡会引起的心肌缺血,典型心绞痛表现症状为心前区及胸骨后感到不适或出现压迫感、紧缩感,也可能影响左肩臂内侧、手指、咽喉、下颌及牙齿。导致其发病的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发生硬化,而病变血管中的粥样斑块又出现破裂、内皮受损,使得凝血系统变得活跃而引起血小板聚集和小血栓的形成,引发的血管腔狭窄、血管痉挛,以致产生心前区疼痛等临床症状[2]。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的发病机制和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相联系,血栓的形成与凝血酶有关,纤维蛋白原要转变为纤维蛋白,最终形成血栓都离不开凝血酶的作用。因此,抑制凝血酶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重要环节,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起到降低血栓形成的疗效,肝素则有抑制凝血酶合成的作用,能避免治疗中血栓继续形成,有效缓解和消除血栓高凝,起到改善心肌缺氧缺血的效果,能从本源控制绞痛症状的发作[3]。常规治疗方案使用的药物有: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等药物。其治疗原理为扩张外周血管,缓解冠脉痉挛,恢复冠脉血流量;同时抑制心肌的收缩,减轻心脏负荷,降低耗氧量,从而起到消除心绞痛的效果。
经过对普通肝素的化学分解、酶解反应等提炼制成较小的分子量肝素片段即为低分子肝素,这种新型的抗凝药物被临床治疗广泛应。相比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有吸收快、半衰期(T1/2)长、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低分子肝素的分子量更低,使其与血浆蛋白、血小板抗、凝血酶等的结合能力变得更强,可起到更强的抑制血小板黏附、保护血管内皮和促进侧支循环的作用,有效增打心肌局部的血氧供应量,缓解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绞痛症状[4]。此外,低分子肝素还有促进纤溶酶释放原激活因子从而起到纤溶作用。此外,低分子肝素抗凝血因子Xa的活性强,不仅有良好的抗血栓效果,还能使出血的风险降低,所以不良反应较小,较安全。
本次临床观察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与常规治疗方法其总有效率明显高出很多,且该药物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小,治疗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沈玲,范开萍.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2,07(28):108-109
[2] 裘玲霞.低分子量肝素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效果及凝血系统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1,02(19):74-75
[3] 岱尔满.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11(20):51-52
[4] 胡显锋,付丽丽.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60例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03):78-79
方法:选取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288-01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心血管综合征,这种病介于心肌梗死和心绞痛之间,如不加以控制容易转化为急性心肌梗死,引发患者猝死等严重后果。我院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常规药物基础上增加低分子肝素的使用,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人。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6岁~72岁,平均年龄(48.85±11.23)岁,初发型心绞痛11例,劳力型心绞痛27例,静息型心绞痛10例,混合型心绞痛2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5岁~75岁,平均年龄(49.21±10.94)岁;初发型心绞痛10例,劳力型心绞痛28例,静息型心绞痛11例,混合型心绞痛1例。100名患者48h内均出现过心前区疼痛等症状,且都符合WHO建议的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同时所有患者均没有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少症以及其他外伤。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心绞痛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都进行常规抗血小板的治疗,口服阿司匹林,1次/d,0.3g/次,3日后改为每日1次,每次0.1g,此外口服消心痛,每次10mg,3次/d;若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可含服硝酸甘油片减轻疼痛,但其用量需记录清楚;同时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一定的ACEI类药物。观察组在以上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0.4mL,1次/12h,1疗程后(7d)比较两组效果。
1.3 疗效评定标准。疗效的评定主要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心电图检测来评定,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检查等均显示无明显变化,甚至摒弃加重;有效: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减少50%—80%,心电图结果显示缺血性ST段下移减少0.05—0.1mV;显效:患者疼痛症状基本消失或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减少80%以上,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缺血性ST段恢复正常或下移减少>0.1mV。
2 结果
治疗结果为观察组显效42.0%(21/50),有效50.0%(258/50),无效8.0%(4/50)总有效率为90.0%(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如下表1。
3 讨论
社会的发展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社会压力也不断增加,各种身体机能疾病发生率也越来越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正是发生率逐年递增的疾病之一,它是引发心源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因素[1]。人体供氧量失衡会引起的心肌缺血,典型心绞痛表现症状为心前区及胸骨后感到不适或出现压迫感、紧缩感,也可能影响左肩臂内侧、手指、咽喉、下颌及牙齿。导致其发病的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发生硬化,而病变血管中的粥样斑块又出现破裂、内皮受损,使得凝血系统变得活跃而引起血小板聚集和小血栓的形成,引发的血管腔狭窄、血管痉挛,以致产生心前区疼痛等临床症状[2]。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的发病机制和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相联系,血栓的形成与凝血酶有关,纤维蛋白原要转变为纤维蛋白,最终形成血栓都离不开凝血酶的作用。因此,抑制凝血酶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重要环节,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起到降低血栓形成的疗效,肝素则有抑制凝血酶合成的作用,能避免治疗中血栓继续形成,有效缓解和消除血栓高凝,起到改善心肌缺氧缺血的效果,能从本源控制绞痛症状的发作[3]。常规治疗方案使用的药物有: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等药物。其治疗原理为扩张外周血管,缓解冠脉痉挛,恢复冠脉血流量;同时抑制心肌的收缩,减轻心脏负荷,降低耗氧量,从而起到消除心绞痛的效果。
经过对普通肝素的化学分解、酶解反应等提炼制成较小的分子量肝素片段即为低分子肝素,这种新型的抗凝药物被临床治疗广泛应。相比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有吸收快、半衰期(T1/2)长、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低分子肝素的分子量更低,使其与血浆蛋白、血小板抗、凝血酶等的结合能力变得更强,可起到更强的抑制血小板黏附、保护血管内皮和促进侧支循环的作用,有效增打心肌局部的血氧供应量,缓解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绞痛症状[4]。此外,低分子肝素还有促进纤溶酶释放原激活因子从而起到纤溶作用。此外,低分子肝素抗凝血因子Xa的活性强,不仅有良好的抗血栓效果,还能使出血的风险降低,所以不良反应较小,较安全。
本次临床观察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与常规治疗方法其总有效率明显高出很多,且该药物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小,治疗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沈玲,范开萍.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2,07(28):108-109
[2] 裘玲霞.低分子量肝素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效果及凝血系统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1,02(19):74-75
[3] 岱尔满.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11(20):51-52
[4] 胡显锋,付丽丽.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60例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03):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