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者用1:10稀释的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兔抗人丙球蛋白,按传统的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75例极型结核样型(TT)和111例极型瘤型(LL)麻风患者(共186例)检测了血清中的甲状腺微粒体抗体(MF-Abs)、抗核抗体(ANA)、胃壁细胞抗体(PCA)、平滑肌抗体(SMA)、线粒体抗体(AMA).用鞣酸红细胞血凝试验检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s).用生活在同一地区的健康索马里人的血清作为对照.结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用1:10稀释的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兔抗人丙球蛋白,按传统的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75例极型结核样型(TT)和111例极型瘤型(LL)麻风患者(共186例)检测了血清中的甲状腺微粒体抗体(MF-Abs)、抗核抗体(ANA)、胃壁细胞抗体(PCA)、平滑肌抗体(SMA)、线粒体抗体(AMA).用鞣酸红细胞血凝试验检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s).用生活在同一地区的健康索马里人的血清作为对照.结果:1.在17例(15%)LL型和16例(20.7%)TT型麻风患者中检测到Tg-Abs,而对照组仅7人(5.1%)检测到此抗体.
其他文献
本文报告1例男性患者,54岁,开始在左腰有一虫咬似的瘙痒性皮疹,2个月内渐增至鸡蛋大小,红色质硬.皮肤活检示有脂肪坏死的脂膜炎,每日用强的松龙30毫克治疗,坚硬皮损开始消退,强的松龙逐渐减量,服药47天后停药,停药后一周又复发,之后曾高烧达39℃,入院治疗时病期已有半年.体检见左腰有轻度隆起硬红斑,1712厘米,与表皮粘连,无触痛,其余各处无相似皮损,体温38℃,无关节痛.尿淀粉酶2415单位(正
作者报告一例血锌高于正常的肠病性肢端皮炎,但对锌的治疗仍有良效,停止锌治疗时即复发,再用则又获迅速好转.患儿,女,为剖腹产,生后母乳喂养25天,改为人工喂养后开始腹泻,3个月时肛门周围及双小腿背侧出现炎症区域,5岁时关节疼痛,指趾端皮肤发红伴鳞屑,甲营养不良,局部用皮质类固醇或抗霉菌油膏无效.
Jordon等(1970)提出儿童良性慢性大疱性皮肤病的名称,并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IF)检查了6例活动性患者,其中3例为阴性,也未发现循环抗基底膜抗体,这6例对砜类药有良效。后来Chorzelski等证明幼年疱疹样皮炎(JDH)与成人疱疹样皮炎(DH)在临床上、免疫病理学以及用砜类药有效等方面是一致的。但大疱性类天疱疮(BP)和BP与DH的混合型病例也发生于儿童,因此有时造成鉴别上的困难。作者认
作者报告了日本千叶医学院皮肤科门诊1965年5月至1975年6月100例孢子丝菌病的统计调查.一、年发生率:本病占门诊病人和皮肤霉菌病人总数的0.14%和1.8%(1965和1968年分别为0.056%和0.81%,而1969和1974年则分别为0.20%和2.4%).作者指出自1969年以来发病率明显增加是很值得注意的.二、年龄和性别:最小的是一个87天的女婴,最大的是84岁的老妇,12岁以下和
外用氟尿嘧啶治疗面部光感性角化病已证明是一种有效方法,但对唇部的应用尚有争论。作者根据1972~1975年4年来治疗的12例,作一分析报道。治疗方法:用5%5-氟尿嘧啶溶液涂于唇红部,每天3~4次,并注意避免刺激口腔粘膜。当出现完全性的糜烂时,即结束治疗。然后用纯凡士林涂布,少数病例用了1%氢化考的松软膏。治疗12例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6岁(36~73岁)。10例发生在下唇,2例发生
在伴随甲营养不良变化的指(趾)皮肤良性肿物中,手指上独特的囊性肿物(КП)具有重要性.Hyde于1863年有过描述.苏联Рабен等(1956)报道过2例及Ариевич等报道过7例.本文报道近2年见到的15例(女性10例,男性5例).
澳大利亚抗原持久存在于淋巴瘤、白血病、Down综合征和瘤型麻风已被确认。这些疾病被归类为澳大利亚抗原疾病。本文观察澳大利亚抗原和麻风亚型的关系。作者共研究200例麻风,其中瘤型100例,结核样型50例,麻风反应50例。健康人100例为对照组。试验前记录病人年龄、性别、临床特征、病期及治疗经过。用对流电泳技术检查血清。对照组也进行同样的试验。血清阳性者用Laurel电泳免疫扩散技术(火箭技术,Roc
慢性维生素A过多症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是脱屑、落发、无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肌肉骨骼疼痛、头痛和脾大。伴有高血钙症者,文献中仅有4例报告。
作者在埃塞俄比亚Gurage区15家有麻风患者和15家无麻风患者的对照组家庭内进行此项研究工作。瘤型麻风家庭内接触者53名(35名是活动性瘤型麻风的,18名是非活动性瘤型麻风的),结核样型麻风家庭内接触者37名和对照者91名进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LTT),用完整的麻风杆菌、超声波处理过的麻风杆菌、BCG、鸟型结核杆菌、M.gordonae和植物血凝素(PHA)作刺激原。
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发病率接近1/7500,当脑被侵袭时,在急性期有很高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即使存活,也常留下广泛的神经损伤.以往曾用碘苷治疗,因无效且毒性太大而停用.本文报告用左旋咪唑治疗播散性新生儿单纯疱疹1例获成功.一足月女婴,产后健康,第二天,除掌?外全身发生水疱脓疱性损害,第四天损害开始消退,因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而于第六天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