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期待在学校学生的发展中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教学期待,二是发展期待。使学生通过对认知的期待和冲突来激发内在创作的动力 ,让所有学生都认为自己在老师的心目中是好学生,让她们产生心理期待,这样他们会珍惜这种信任,并努力以一个好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此建立她们的学习信心,从而达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学期待;发展期待;心理期待;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引导;信任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2-0036-01
教育期待在学校学生的发展中,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教学期待,指的是青少年学生对某一学科知识与技能渴望去掌握的心理期待;二是发展期待,指的是青少年学生对于自身及未来发展相关知识获得指导和引导的心理期待。
对于初进职高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比较习惯于形象思维,这非常有利于美术的初始教学,但由于眼高手低,无法表现眼中所见,一张看似简单的儿童画 ,涉及到平面,明暗,色彩等专业知识,在她们的手中无论如何也形成不了一张完整的作品。因此在教学中应适当降低起点,坚持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教师要以学生的性格特征,知识现状和实际生活为前提,用学生的眼光去审视将要学习的内容,和学生一起成为新知识、新技能的探索者。
大教育家孔子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准确地把握各层次学生的最新发展状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现状分别设计新的教学方法,使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既有挑战性,又能使他们通过努力赢得挑战。使学生们通过对认知的期待和冲突来激发内在创作的动力 。
教师的期待和引导在美术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刚进入职高的时候,一个班四十名同学,偶尔会有一至两名同学接受过美术训练,其余均为零基础。经过半年的学习,她们进步飞快,我在学期初预定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全班40名同学,优秀生30%,良好生40%,差生30%,我将这作为心中的衡量标准。对待这三类学生,我尝试了期待教育:将全班同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优等生,他们稍作点拨,自己会努力向前;另一类则是由40%的良好生与30%的差生组成的“良好生”。交流时没有告诉学生有差生,是为了避免由此产生的负面学习效应,从而让所有学生都认为自己在老师的心目中是好学生,让她们产生心理期待,这样他们会珍惜这种信任,并努力以一个好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此建立她们的学习信心,从而达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拿《贺年卡制作》这节课来说,第一次作业,全班同学交上来的作业形式多样,有圣诞卡,有白雪公主,有卡通英雄,却少有反应中国的“年”文化的。
“贺年卡”应突出其中的“年”字,“贺年卡”旧称“贺年卡”“片子”“谒”“刺”等。农历新年又称“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贺年卡应突出中国的传统节日气氛与文化内涵。作为一个中国人,学生的作业无疑忽略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在和同学们进行的分析交流中,我给他们讲了一些有关过年的风俗:传统的农历新年,腊月祭灶,除夕送旧(贴春联,放炮竹,年夜饭) ,初一拜年,正月十五闹元宵等传统的民间风俗,让她们了解中国的节日是有着浓厚的文化色彩的,这些文化色彩反映到作品当中就是作品的文化内涵。苏东坡有句名言,“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一个人的书读多了。气质自然就华美起来了,这里的“诗书”就是指文化积累,反映在美术作品中它应当是作品的创作基础与文化内涵,我借这句话告诉学生 好的作品是应该有一定的文化积累才能创作出来的,然后我就静静地等待着下次的作业。
在交流这次作业信息后,当第二次的贺年卡作业交到我的案头,那些充满民俗味的作品让我惊讶于学生的创作热情与努力,他们一定是查阅了大量的民间作品的资料才有这样的作品,这也让我感到了作为教师的快乐。作品中,一名同学在中黄色的底纸上画了一头“年兽”(传说中的一种怪兽)做工精美,贺年卡的里面用了玫瑰红的底,画面中间是一桌丰盛的年夜饭,背面则用小篆做成“年年有余”的正方形纹样,很有年味;另一名同学则用中国京剧的脸谱做成贺年卡的封面,左右各有一半的脸谱,合折后形成完整的脸谱图案;很符合中国的民俗,如此种种,想象丰富,美不胜收。
在这些作品里,“良好生”作品的创作思维尤其活跃。几次作业后“良好生”也陆续迈进了“优等生”的行列。由此可见,期待教育给了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由于自信心的提高,她们的美术天分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2013年的儿童画等级考试中,她们以最高等级通过率达98%的考证率通过此项测试。
由此可见,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良好的教学期待可以激发她们的内在动力,作品的成功又激发了学生新一轮的创作欲望,同时树立了她们学习文化课的信心,以此形成以美术促进学习,以学习深化美术的主动学习过程,这也是期待教育最积极最理想的教育结果。
(作者单位:安庆工业学校)
关键词:教学期待;发展期待;心理期待;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引导;信任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2-0036-01
教育期待在学校学生的发展中,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教学期待,指的是青少年学生对某一学科知识与技能渴望去掌握的心理期待;二是发展期待,指的是青少年学生对于自身及未来发展相关知识获得指导和引导的心理期待。
对于初进职高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比较习惯于形象思维,这非常有利于美术的初始教学,但由于眼高手低,无法表现眼中所见,一张看似简单的儿童画 ,涉及到平面,明暗,色彩等专业知识,在她们的手中无论如何也形成不了一张完整的作品。因此在教学中应适当降低起点,坚持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教师要以学生的性格特征,知识现状和实际生活为前提,用学生的眼光去审视将要学习的内容,和学生一起成为新知识、新技能的探索者。
大教育家孔子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准确地把握各层次学生的最新发展状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现状分别设计新的教学方法,使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既有挑战性,又能使他们通过努力赢得挑战。使学生们通过对认知的期待和冲突来激发内在创作的动力 。
教师的期待和引导在美术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刚进入职高的时候,一个班四十名同学,偶尔会有一至两名同学接受过美术训练,其余均为零基础。经过半年的学习,她们进步飞快,我在学期初预定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全班40名同学,优秀生30%,良好生40%,差生30%,我将这作为心中的衡量标准。对待这三类学生,我尝试了期待教育:将全班同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优等生,他们稍作点拨,自己会努力向前;另一类则是由40%的良好生与30%的差生组成的“良好生”。交流时没有告诉学生有差生,是为了避免由此产生的负面学习效应,从而让所有学生都认为自己在老师的心目中是好学生,让她们产生心理期待,这样他们会珍惜这种信任,并努力以一个好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此建立她们的学习信心,从而达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拿《贺年卡制作》这节课来说,第一次作业,全班同学交上来的作业形式多样,有圣诞卡,有白雪公主,有卡通英雄,却少有反应中国的“年”文化的。
“贺年卡”应突出其中的“年”字,“贺年卡”旧称“贺年卡”“片子”“谒”“刺”等。农历新年又称“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贺年卡应突出中国的传统节日气氛与文化内涵。作为一个中国人,学生的作业无疑忽略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在和同学们进行的分析交流中,我给他们讲了一些有关过年的风俗:传统的农历新年,腊月祭灶,除夕送旧(贴春联,放炮竹,年夜饭) ,初一拜年,正月十五闹元宵等传统的民间风俗,让她们了解中国的节日是有着浓厚的文化色彩的,这些文化色彩反映到作品当中就是作品的文化内涵。苏东坡有句名言,“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一个人的书读多了。气质自然就华美起来了,这里的“诗书”就是指文化积累,反映在美术作品中它应当是作品的创作基础与文化内涵,我借这句话告诉学生 好的作品是应该有一定的文化积累才能创作出来的,然后我就静静地等待着下次的作业。
在交流这次作业信息后,当第二次的贺年卡作业交到我的案头,那些充满民俗味的作品让我惊讶于学生的创作热情与努力,他们一定是查阅了大量的民间作品的资料才有这样的作品,这也让我感到了作为教师的快乐。作品中,一名同学在中黄色的底纸上画了一头“年兽”(传说中的一种怪兽)做工精美,贺年卡的里面用了玫瑰红的底,画面中间是一桌丰盛的年夜饭,背面则用小篆做成“年年有余”的正方形纹样,很有年味;另一名同学则用中国京剧的脸谱做成贺年卡的封面,左右各有一半的脸谱,合折后形成完整的脸谱图案;很符合中国的民俗,如此种种,想象丰富,美不胜收。
在这些作品里,“良好生”作品的创作思维尤其活跃。几次作业后“良好生”也陆续迈进了“优等生”的行列。由此可见,期待教育给了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由于自信心的提高,她们的美术天分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2013年的儿童画等级考试中,她们以最高等级通过率达98%的考证率通过此项测试。
由此可见,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良好的教学期待可以激发她们的内在动力,作品的成功又激发了学生新一轮的创作欲望,同时树立了她们学习文化课的信心,以此形成以美术促进学习,以学习深化美术的主动学习过程,这也是期待教育最积极最理想的教育结果。
(作者单位:安庆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