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科技引领和人才水平是支撑国力发展的主要战略资源,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当今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发展趋势.深入剖析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现存问题,包括组织引导不足,主体责任落实不明;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价值理念偏差;忽略协同体系,培养模式单一;实践环节薄弱,主动创新意识淡薄.文章提出了基于竞赛驱动的以科技创新育人为总目标、双向闭环管理、三项学科竞赛驱动、四层次协同育人体系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实践能力.
【机 构】
:
河北科技大学 团委,河北 石家庄 05001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引领和人才水平是支撑国力发展的主要战略资源,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当今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发展趋势.深入剖析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现存问题,包括组织引导不足,主体责任落实不明;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价值理念偏差;忽略协同体系,培养模式单一;实践环节薄弱,主动创新意识淡薄.文章提出了基于竞赛驱动的以科技创新育人为总目标、双向闭环管理、三项学科竞赛驱动、四层次协同育人体系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普通高校理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实验课程,也是学生在大学阶段实践能力培养的开端。本文针对“大学物理实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索并实践了虚实结合、线上线下混合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通过基础物理实验的军事应用拓展与军事特色实验项目开设等方式,增加课程的军味;以“精益思想”对教学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在教学各环节设置反馈节点,通过研讨、测试等方式进行反馈与改进,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国家和社会对ICT工程师的需求持续增大,而高校在研究生ICT工程师培养过程中,仍然囿于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华东师范大学多年探索研究生卓越ICT工程师培养模式,通过制定清晰的培养目标,强化基础能力培养和专业工具训练,注重研究生知识管理能力提升和团队能力培育,取得了理想的培养成效。该培养模式的成功表明,只有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和企业人才需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育,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导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ICT工程师。
“课程思政”作为新形势下立德树人的一种新举措,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探索“运筹学”教学过程中的思政引领方式,总结“运筹学”课程教育特点,提出“运筹学”思政案例设计中应把握的五点原则和注意事项,设计了“运筹学”教学中八个典型思政教育案例,有助于提高“运筹学”课程思政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效果。
建设学习型社会离不开社会成员的普遍化参与。成长于社会发展和转型时期的90后,学习已成为一些人的生活方式。分析发现,越多接触新媒体、受教育程度高、未婚的个体行动者,越倾向于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里学习;是否居住在城市、父辈的受教育水平,以及对社会公平认知等因素并不显著影响90后群体的学习意愿。鉴于此,建设学习型社会应注意社会个体特征差异,针对差异性提出激发社会成员学习意愿的优化策略。
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中“立德树人”的基本教学理念和主要任务.以新能源专业基础课程空气动力学及机翼理论为例,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思政资源,从课程导入方式、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和专业课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三个方面着手,探索了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式和效果.结果表明,在空气动力学及机翼理论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不但增加了专业课程学习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掌握专业知识有积极促进的作用.
针对传统导航系列专业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分析了弊端产生的原因。秉承“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一致性建构”为原则进行教学设计,以有意义学习分类法为分类框架设定学习目标,并将科研成果、信息化教学手段、课程思政元素等有效纳入到课程设计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本研究基于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和全国高等学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CIQA)联合开展的大规模线上教学学生调查,开展混合式研究,对问卷开放式题目进行文本词频分析并利用Python编程构建LDA主题模型。依据困惑度和主题词的统计,发现自我调节能力是大学生关注的焦点。对应LDA主题模型,在问卷中提取相应的结构化数据,进一步利用结构方程探索大学生线上学习中自我调节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和环境因素均对大学生线上学习自我调节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其中家庭支持、教学投入和学校支持在对应的因素中对学
本文以“英文文学”课程为全英课程教学案例,结合高校语境下具体课程的相关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相应的语言能力和认知水平,探讨了全英课程教学活动设计的相关问题.本研究对修读该课程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所得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当全英课程教学存在一定难度时,授课教师不必刻意注重语言形式的教学,而应选择适合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侧重课程的概念和意义教学,以帮助英语语言能力不足的学习者获得较好的学科内容理解.
新闻报道不但要真实、及时、客观,还要准确,这与用模糊语言报道新闻似乎是一对矛盾。但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现象,记者在报道时也经常会不得不用模糊语言进行叙述。模糊语言既是语言概念,又是语言现象和语言方法。本文在简要列举模糊语言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对记者采用模糊语言报道新闻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辩证分析,提出了模糊语言的使用要把握好度的观点。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养新闻舆论人才,需要以“全课程”融入的方式指导新闻教学,兼具统筹性和针对性两种向度。该理念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新闻人才培养的需要、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和中国特色新闻学建设的实际。在实现路径层面,应找准培养目标,优化内容建设,丰富教学空间以及延长评价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