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总结了数学课堂提问的十条原则,并就部分原则举例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数学 课堂提问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1-0140-02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问题,以问题链组织教学,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
为此,笔者总结了数学课堂提问的十条原则:
一、向导性原则
数学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使学生的思维趋向于某一确定的方向,有利于解决当前研究的问题。思维方向相对集中,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逻辑性原则
问题要由浅入深,层层展开,前后呼应,串联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尤其是在传授新知识中的提问,教师更应该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提出一系列的、前后连贯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指导他们得出正确的结论。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问题没有系统性。
例如:解二元二次方程组,可以通过如下设问来启发学生思维:
1.请观察数量关系,二次项的对应系数是否成比例?能否消去二次项。
2.两个方程含x同次幂的相应各项系数是否成比例?能否消掉一个未知数。
3.消去未知数x还是消去未知数y?为什么?
4.如何才能消去未知数x而得到y的一元二次方程?
5.如何解出这个关于y的一元二次方程?
这样的设问一环扣一环,既不能颠倒,也不能越级。要将前面的提问作为后面设问的基础,而使后面的设问是前面的设问合乎逻辑的发展,这也是设问循序渐进所要求的。
三、情境性原则
学生对数学有无求知欲,能否积极思维的重要的动力因素就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这样才能使学生面临一种似乎熟习,但又一下子找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设问题情境。数学问题创设基于生活实际。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利用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是我们的首选问题情境。因为问题情境来源于学生的周围世界,来源于与学生密切相连的自然社会和生活。这样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研究问题。
例如:在讲圆的概念时。
老师: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的?学生:能滚呀!
老师:为什么不做成正方形的呀?学生:因为正方形不能滚。
老师:为什么不做成“扁圆”形呀?这种形状也能滚呀?
这个问题,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始料不及的。他们开始感兴趣,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从中体会到一种幽默感。
老师:如果车轮是扁圆形状,在平路上行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就由“能滚动”进入到“滚动得平稳”,学生已经能从新的认知水平上,用圆上任一点到中心的距离相等来加以理解,这就为初步理解圆的定义创设了一个合适的、引人入胜的情境。
四、适度性原则
数学课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教师的问必须面向班级学生的大多数,因此,设问时要顾及大多数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知识水平,一般地,问题应使少数优生独立思考能答出,多数学生经过充分思考和在教师的启发下也能答出;问题的设置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便于学生理解,设问的角度要新颖,富有启发性,所设问题应易于接受,并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设问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知识和智力的双重飞跃,实现由“现有水平”向“未来发展水平”的迁移,因此,设置的问题应有恰当的难度,若问题过易则无法调动学生的思维,若问题过难则不能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通常以中等学生经过思考后能回答的难易程度为主,应掌握“跳一跳、摘得到”的原则;设置问题时,既要紧扣住教学内容和中心环节,又要注意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问题的设置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注意由易而难,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这样才能使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对难度太大的问题,可以设计一些铺垫性的小问题,搭“桥”铺“路”,帮助学生起跳。
例如:在教“切割线定理”时,先让学生练习“已知PT是⊙O切线,PAB是⊙O的割线,交⊙O于A、B两点,求证:PT2=PA•PB”。再问:谁能将这道题编成定理?
五、针对性原则
课堂提问应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量体裁衣。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讲究实效,充分考虑问题的内容和难度,找程度相当的学生回答。倘若信口点名,则常常造成难题碰到了“差生”,容易题碰到了“优生”,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达到复习巩固或发现新知识的目的,因此,语言表达要清楚、精炼,内容要具体、明确,不能含糊其辞,更不能模棱两可。
如:学习了“线段”一节后,可问: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那么你们比较一下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样学生易于回答。
六、层次性原则
数学问题由浅入深有判断性提问、叙述性提问和发散性提问三个层次。有的教师过多地提出一些诸如“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之类的问题,表面上看,双边活动非常热闹,实际上并无实效,长此以往,反而会使学生养成轻浮态度和懒惰思想。
在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的过程中,应设计几个关键问题,使得中心突出,环环相扣。
七、启迪性原则
当学生正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思维正处于困惑之际,及时质疑发问,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教师应该多问“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想的”,而不应该老是问“还有什么方法”之类的问题,因为前者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人人都能说,而后者只有知道答案的人才能回答。
八、生活性原则
学生使用的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多数是抽象化的数学模型,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背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如:在学习了“位置与方向”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去北京的天安门玩,而又不小心迷路了,你手上只有一张地图,你将怎么做?”生活化的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了,从而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还使他们真切感受到数学生活化。
九、新颖性原则
教师所传授知识的对象虽然是中学的孩子,但他们的内心世界还充满着童趣,我们应学会融入他们的世界,去发现既新颖又让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对解决数学问题充满兴趣。
十、多元性原则
一个数学问题,很多情况下解法是多元化的,答案是不唯一的,在设计问题方式上应要求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探索。这样的问题能让学生的智慧在思考中迸出火花。运用启发式提问,不仅可以巩固旧知,消化新知,也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理解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一个提问的到位,能够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 课堂提问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1-0140-02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问题,以问题链组织教学,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
为此,笔者总结了数学课堂提问的十条原则:
一、向导性原则
数学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使学生的思维趋向于某一确定的方向,有利于解决当前研究的问题。思维方向相对集中,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逻辑性原则
问题要由浅入深,层层展开,前后呼应,串联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尤其是在传授新知识中的提问,教师更应该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提出一系列的、前后连贯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指导他们得出正确的结论。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问题没有系统性。
例如:解二元二次方程组,可以通过如下设问来启发学生思维:
1.请观察数量关系,二次项的对应系数是否成比例?能否消去二次项。
2.两个方程含x同次幂的相应各项系数是否成比例?能否消掉一个未知数。
3.消去未知数x还是消去未知数y?为什么?
4.如何才能消去未知数x而得到y的一元二次方程?
5.如何解出这个关于y的一元二次方程?
这样的设问一环扣一环,既不能颠倒,也不能越级。要将前面的提问作为后面设问的基础,而使后面的设问是前面的设问合乎逻辑的发展,这也是设问循序渐进所要求的。
三、情境性原则
学生对数学有无求知欲,能否积极思维的重要的动力因素就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这样才能使学生面临一种似乎熟习,但又一下子找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设问题情境。数学问题创设基于生活实际。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利用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是我们的首选问题情境。因为问题情境来源于学生的周围世界,来源于与学生密切相连的自然社会和生活。这样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研究问题。
例如:在讲圆的概念时。
老师: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的?学生:能滚呀!
老师:为什么不做成正方形的呀?学生:因为正方形不能滚。
老师:为什么不做成“扁圆”形呀?这种形状也能滚呀?
这个问题,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始料不及的。他们开始感兴趣,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从中体会到一种幽默感。
老师:如果车轮是扁圆形状,在平路上行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就由“能滚动”进入到“滚动得平稳”,学生已经能从新的认知水平上,用圆上任一点到中心的距离相等来加以理解,这就为初步理解圆的定义创设了一个合适的、引人入胜的情境。
四、适度性原则
数学课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教师的问必须面向班级学生的大多数,因此,设问时要顾及大多数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知识水平,一般地,问题应使少数优生独立思考能答出,多数学生经过充分思考和在教师的启发下也能答出;问题的设置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便于学生理解,设问的角度要新颖,富有启发性,所设问题应易于接受,并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设问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知识和智力的双重飞跃,实现由“现有水平”向“未来发展水平”的迁移,因此,设置的问题应有恰当的难度,若问题过易则无法调动学生的思维,若问题过难则不能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通常以中等学生经过思考后能回答的难易程度为主,应掌握“跳一跳、摘得到”的原则;设置问题时,既要紧扣住教学内容和中心环节,又要注意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问题的设置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注意由易而难,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这样才能使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对难度太大的问题,可以设计一些铺垫性的小问题,搭“桥”铺“路”,帮助学生起跳。
例如:在教“切割线定理”时,先让学生练习“已知PT是⊙O切线,PAB是⊙O的割线,交⊙O于A、B两点,求证:PT2=PA•PB”。再问:谁能将这道题编成定理?
五、针对性原则
课堂提问应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量体裁衣。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讲究实效,充分考虑问题的内容和难度,找程度相当的学生回答。倘若信口点名,则常常造成难题碰到了“差生”,容易题碰到了“优生”,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达到复习巩固或发现新知识的目的,因此,语言表达要清楚、精炼,内容要具体、明确,不能含糊其辞,更不能模棱两可。
如:学习了“线段”一节后,可问: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那么你们比较一下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样学生易于回答。
六、层次性原则
数学问题由浅入深有判断性提问、叙述性提问和发散性提问三个层次。有的教师过多地提出一些诸如“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之类的问题,表面上看,双边活动非常热闹,实际上并无实效,长此以往,反而会使学生养成轻浮态度和懒惰思想。
在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的过程中,应设计几个关键问题,使得中心突出,环环相扣。
七、启迪性原则
当学生正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思维正处于困惑之际,及时质疑发问,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教师应该多问“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想的”,而不应该老是问“还有什么方法”之类的问题,因为前者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人人都能说,而后者只有知道答案的人才能回答。
八、生活性原则
学生使用的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多数是抽象化的数学模型,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背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如:在学习了“位置与方向”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去北京的天安门玩,而又不小心迷路了,你手上只有一张地图,你将怎么做?”生活化的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了,从而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还使他们真切感受到数学生活化。
九、新颖性原则
教师所传授知识的对象虽然是中学的孩子,但他们的内心世界还充满着童趣,我们应学会融入他们的世界,去发现既新颖又让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对解决数学问题充满兴趣。
十、多元性原则
一个数学问题,很多情况下解法是多元化的,答案是不唯一的,在设计问题方式上应要求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探索。这样的问题能让学生的智慧在思考中迸出火花。运用启发式提问,不仅可以巩固旧知,消化新知,也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理解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一个提问的到位,能够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