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内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和QT离散度的影响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k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螺内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和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CHF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螺内酯组(24例),均接受标准治疗,包括:硝酸酯类、利尿剂(不包括螺内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地高辛,螺内酯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口服螺内酯(40mg/d),共8周.治疗前后测定HRV指标及QTd.结果 螺内酯治疗8周后24 h连续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连续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I)、24 h连续5 min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DD)、HF和LH/HF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而LF/HF、HR和QTd较对照组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螺内酯能够增加心力衰竭患者的HRV,降低QT离散度。

其他文献
他汀类药物是HMG一COA还原酶抑制药,具有良好的降脂效果,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竞争抑制HMC一COA还原酶,减少胆固醇生物合成。近年来许多国内外资料显示,他汀类药物对机体的保护作用远远超出了其降脂作用。现已发现其在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抑制细胞增殖、抗炎、促进骨质形成等方面有显著疗效。现将其临床新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1 药理作用与机制  1.1 改善内皮细胞功能 他汀类药物对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的清
期刊
【摘 要】目的:回顾总结近年来针灸特殊方法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研究文献,以此了解不同方法在近视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电子检索1980年1月至2011年10月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WF)中特殊针灸方法治疗近视的临床研究报道,纳入治疗组采用特殊针灸方法为主的治疗,对照组采用非特殊针灸疗法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总结介绍了电梅花针、激光针、水针
期刊
三氧化二砷(As2O3)是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为砷剂的一种,其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1786年,英格兰的Fowler用1%As2O3溶液治疗驰张热、周期性头痛等。1865年,德国医生Lissauer开始用它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此后,此药被称为Fowler液,这是用于治疗白血病的第一种化学物质,此药持续应用达30年,但砷剂应用当时认为有许多问题如对急性白血病无效、对慢性白血病主要是髓系只有暂时疗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025-02    出生缺陷是指胚胎或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发生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和精神等方面的异常,包括先天形态结构异常、智力障碍、代谢缺陷病等[1]。出生缺陷是引起胎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引起那些存活下来的人出现生长发育障碍和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2]。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出生缺陷的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