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课程统整理念 优化高中生物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8947816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6-0-01
  本文将以一节优秀生物课为例,展示我校生物科教师采用学期课程统整的理念在课堂上的具体操作。本课的内容主要以国家课程标准为纲,尝试对生物学科教材(人教版)、教辅内容的统整,在此基础上,合理的统整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三类课程,同时注重对学生课内外能力的统整,加强生物课堂德育教育功能。
  课程统整设计思路
  ①维度一:教材统整:以指定教材为主要教学资源,对多种教材版本进行“剪裁”,作学科目标、内容的结构性统整,以求达到教学资源优化。
  ②维度二:学科内三类课程统整:在学科内作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的三种课程统整,形成学习内容的系统体系。
  ③维度三:学习能力统整:对学生课内外的各种学习活动作统整,作系统安排。
  本节课的内容是必修3第五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以下课例探索展示主要包括统整理念、各个维度的内容、设计说明三个步骤。主要采用的四种课程统整策略是:统整教材特点、有效设计课程;统整课型特点、巧撘课堂层次;统整课型特点、巧撘课堂层次;统整德育教学,引领学生价值。
  【统整理念】
  本节课对教学目标的统整主要是参考国家研发、地方研发的教材、教参和多种教学资源。其中包括《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必修3-稳态与环境》(人教版)、《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学科网、菁优网。
  国家(政府)的课程方案和标准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科学依据。教师在备课之前应该认真的理解课程标准,为自己即将展开的教学活动找到坚实的基础。课标对各个知识模块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建议进行了非常精辟的阐释。同时把整个学习阶段的知识全部罗列、细细研读,便可轻易实现各个知识模块之间的沟通与整合,对于备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根据课标对教材体系做结构性调整,用课程统整的思想吸收不同教材的精华,既是对教材的拓展,也是创造性的实用教材资源,通过统整加工,使课堂教学设计得以优化,使之更适合教师和学生。
  学生已有细胞代谢中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种群、生态系统的结构等的知识是本课学习的基石;而能量流动的知识又为后面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稳定性、生态工程奠定基础。明确了其地位后,教师查阅了《普通高级中学生物课程标准》中本课的教学目标: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根据我校课程统整理念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把该目标重新进行叙写为:(重点)通过分析能量流动的示意图,掌握能量流动的过程;(难点)通过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的图解和必要的数据处理,掌握能量流动的特点。目标的精确化、标准化、具体化、可评价化,可使教学目标了然于胸,使教学行为有的放失。教师明白了要教什么,也要让学生知道他们要学什么,所以在叙写目标后,教师定下了具体的、学生可自评的学生学习目标,清晰地附在学案的标题下。本课的教学意图是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发展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处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不同知识点特点、课程内容及学生的特点不同。教师设计课堂活动或课型时,应该注意基础性内容、与之相关的拓展性内容和研究性内容的分配和巧撘,既要设计与学习者原有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一致的内容,又要多设计话题性、可操作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本节课以概念、过程和特点为基础内容《人教版》,科学人文—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的研究简介故事为切入点《摘自:》,引导学生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知识进行拓展学习,同时对于基础牢固,知识掌握较好的同学,教師则激发他们思考、探究如何结合赛达伯格的能量流动探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否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新课程理念提出:“关注课堂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开发实践环节和拓宽学习渠道,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构建并丰富学习经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开发、积极情感形成的统一。”本研究中,教师以学习内容为载体,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猜想、交流、小组合作的科学探究素养以及实验观察能力和控制变量法思想。
  同时教师“上课”的过程也是一个如何充分调动学生主体能动性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活动、掌握他们的认知规律。本研究中,教师通过设计小组合作、课堂展示、游戏激趣、积极反馈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具体的知识内容选择适合的德育目标,以课程内容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生物学科教学成为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有效渠道。
  统整过程中的思考
  统整的过程对教师个体、备课组、科组的建设和学校校本研训都提出极高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是独立工作的个体,与备课组、科组和学校研训体系中的合作研讨和实践的方式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更切合他们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综合素养、专业成长都得到了促进,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得到增强.
  学校要创设富有个性化的课程制度和学校文化,克服“整齐划一”“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状况,促进每位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一间在正处于上升转型期的完全中学,以开展《学期课程统整》课题研究为引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归纳学校增长点,在极具学校特色的课题开展过程中,实践、尝试新的课程管理策略,以期为学校改革找到新的发展契机。
  课程是学校服务学生的“产品”,是学校一切活动的总和。抓住新课程改革契机,通过优化生物学科的课程设置和实施过程来落实新课程结构的改革目标,在深入学习和理解把握国家课程思想、课程理念、课程方案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以学校的教育哲学、价值取向和办学追求为指导,对课程、教学、课堂、评价等有了全新的理解,构筑学生学习发展新时空,使得学校、教师、学生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其他文献
通过中试实验研究了ATP生物荧光技术用于工业水系统中微生物监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ATP法可以快速、简便地监测工业水系统不同阶段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有效地评估系统运行状况,可以为工业水厂微生物控制提供指导。
随着国家师范生就业政策的变化和大学生就业市场化,西部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成为社会、高校、学生、 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社会、学校、个人三方面分析西部
为了探究新疆一种商业名为“丁香紫玉”材料的宝石学特征及谱学特征,针对5块产自新疆阿尔泰的样品进行了常规检测,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激光拉曼光谱仪、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
HPLC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中,已成为常用监测方法。综述了2005年以来高效液相色谱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了HPLC联用新技术。
滇池外海COD_(Mn)与叶绿素a相关关系探讨杨晓珊(昆明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昆明市650032)在环境监测中,CODMn与叶绿素a均与水体中的有机物及还原性物质有着密切联系。且CODMn和叶绿素a之间还应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通过对滇池外海龙门村的原水进行?..
MES、ERP系统在氧化铝行业的应用,改变了原有的信息处理模式。文中分析了系统的整体规划和各子系统的功能。该系统通过对生产相关数据的实时处理,为管理决策和企业资源的优化配
在当前高等学校注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需要在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作者在生物工程专业课程“生物制药设备”的教
建立高脂食品中富马酸二甲酯(DMF)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探讨了样品测试过程中提取溶剂的选择及除脂方式。本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μg/kg,线性范围0.02~200 mg/kg,相
【摘要】在创新教育成为世界教育一大发展趋势的今天,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应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自主学习,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让学生在积极自主地接触音乐、参与音乐、创作音乐中,张开想象创新的翅膀,遨游于充满创造快乐的音乐殿堂。  【关键词】初中音乐 课堂教学 创新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
随着社会的发展,挥发性有机物对空气质量及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日益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本文依据EPA TO-15建立了苏玛罐采样-冷阱富集-气相色谱-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