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失眠患者失眠严重程度、抑郁症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收集78例成年慢性失眠患者,根据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得分分为轻度失眠(n=17)、中度失眠(n=28)、重度失眠(n=33)3组,根据贝克抑郁问卷(BDI)得分分为伴抑郁症状(n=50)和不伴抑郁症状(n=28)2组,采用SF-36健康调查表分别对各组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将ISI得分、BDI得分分别与SF-36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再分别控制ISI、BDI变量,将BDI、ISI与SF-36得分进行偏相关分析。
结果除躯体疼痛、生理功能、情感职能外,失眠程度越重SF-36其余各维度得分、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总均分越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生理功能和躯体疼痛外,伴抑郁症状组SF-36其余各维度得分、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总均分较不伴抑郁症状组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除生理功能和躯体疼痛外,BDI得分与SF-36其余各维度得分、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总均分呈负相关(P<0.01)。将BDI得分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偏相关分析,显示ISI得分与SF-36中总体健康、活力2个维度的得分及生理健康总均分呈负相关(P<0.05);将ISI得分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偏相关分析,除生理功能和机体疼痛外,BDI得分与SF-36其余各项得分呈负相关(P<0.01)。
结论在慢性失眠患者中,抑郁症状对生活质量的负性影响明显大于失眠严重程度对生活质量的负性影响,与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的相关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