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雪龙2号”到极地旅游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ph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艘“中國造”极地破冰船下水,虽然是一艘科考船,但显然也牵动了极地旅游爱好者的神经。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游客将能乘上中国建造的极地邮轮去探寻冰雪世界的奥妙。
  当主要针对日韩游的邮轮旅游在中国有点遇冷的同时,中国人对高端邮轮旅游产品的需求热情并未减弱,“到北极看极光,到南极看企鹅”,冰冷的极地邮轮游正在成为旅游的新热点。“不到南极非好汉。”成了这两年高端驴友圈里的口号,南极旅游的旺季即将到来。上周,首艘“中国造”极地破冰船下水,虽然是一艘科考船,但显然也牵动了极地旅游爱好者的神经。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游客将能乘上中国建造的极地邮轮去探寻冰雪世界的奥妙。

极地破冰船有了“中国造”


  9月10日下午,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在上海江南长兴造船基地下水,并正式命名为“雪龙2”号。这艘由中船集团708所设计、江南造船承担建造的科考破冰船,排水量约13990吨,航速12节15节,续航力2万海里,自持力60天载员90人,能以2节一3节的航速在冰厚1.5米 0.2米雪的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为我国极地考察提供了新的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
  据了解,“雪龙2号”融合了国际新一代考察船的技术、功能需求和绿色环保理念,采用国际先进的船艏船艉双向破冰船型设计,并具备全回转电力推进功能和冲撞破冰能力,可实现极区原地360°自由转动,并可突破极区20米当年冰冰脊,是一艘满足无限航区要求、具备全球航行能力,能够在极区大洋安全航行的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根据建造计划,新船将于2019年上半年交付使用,执行我国极地考察任务。
  据“雪龙2号”的副总建造师张文龙介绍,这种级别类型的破冰船之前在我国的船舶建造业上是个空白,主要是因为建造难度太大。破冰船的钢板厚度和筋骨的密度,远非常规船舶可比。
  “破冰区域的钢板厚度最厚达到100毫米,最薄的地方也在36毫米,而普通液化气船舶钢板厚度一般就是35-40毫米之间,这对焊接提出很高要求”,张文龙说。而筋骨的高密度,使得工人施工空间只有普通船舶的三分之一,工人只能半趴或者干脆趴着进行作业。张文龙说,“雪龙2”114个分段建造用去了将近六个月的时间,以往最难也就是两个月。
  据了解,“雪龙2”的破冰能力达到PC3等级,在国际上处于中上水平。当然,一般的极地邮轮并不需要这样强悍的破冰能力,张文龙也介绍,我国建造常规极地邮轮的能力是具备的。
  2017年4月27日,招商局工业集团在法国巴黎与美国SunStoneShips公司正式签订了4 6艘极地探险邮轮建造合同,新船由招商局重工(江苏)建造,成为首家建造探险邮轮的中国船厂。今年6月12日,中国建造的首艘极地探险邮轮已经进行了船体合龙。
  据悉,该船总长104.3米,型宽18.2米,设计航速不小于15.5节,符合船舶冰级1A和极地规则PC 6的相关要求,预计可容纳80至95个客舱,共254人,其中乘客160人、船员94人。该项目采用挪威乌斯坦公司的“探索系列”邮轮设计,运用了其创新型X-BOW船艏,能够保证船舶在相对恶劣海况下操作比传统船艏更安全、快速和高效。X-BOW独特的外形和对甲板遮蔽的特性,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小波浪飞溅,避免甲板湿滑、结冰,从而提高了船上乘客的安全。邮轮艏部比传统邮轮有更多的空间。设计师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在此处加入大型观光台、水下观景室、休息区、电影院、儿童游戏室或者健身房、按摩区等等。在X-BOW的两翼,还可以设计延伸至船体外的观景亲水平台。

极地游热情高涨


  2017年5月,南极条约方面最为权威的会议——第40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及第20届南极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首次在中国北京召开。同年12月,中国又宣布启动第34次南极科考,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之后,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开始建站。中国的科考站数量正在赶超英国、澳大利亚,仅次于美国。随着中国在南极诸多国际事务上的地位提升,民众对于南极的热情也被快速点燃。
  根据国际南极旅游组织行业协会(IAATO)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期间,共计有51707名游客到访南极,比2016年同期增长17%。同时,中国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客源国,占全球南极游客总数的16%,人数超8000人,而这一数字在2014-2015年仅为3042人。
  北极的热度也同样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2017年,芬兰、挪威、冰岛等北极地区国家接待的中国游客数量增长率保持在50%-100%。据携程旅游此前发布的《中国人极地旅游报告》显示,我国游客可以通过在线旅游平台选择的南极、北极、极光增加到1000多条,2017-2018年南北极旅游报名增长2倍,人均花费超5万元。
  极地旅游大热的近两年来,旅游企业也在争先恐后地争夺这一市场,纷纷推出极地游产品。比如飞猪曾在平台上推出了低于行业水平的5万元南极线路,又包下了海达路德2019年船期的2500个舱位;同程旅游则与海达路德游轮2017-2018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极地业务线从南极延伸至北极;凯撒旅游也与夸克邮轮达成战略合作,保持每年10%的航次增长量。
  南极适宜旅游的时节并不多,南极有寒(4月到10月)、暖(11月至3月)季之分,由于寒季平均气温低,且会遇到极端天气,所以南极旅游基本都集中在暖季的5个月。除了时间限制外,能够前往南极的旅游资源也是有限的,比如游轮、机票等都需要至少提前几个月甚至半年预订。
  携程旅游的南美业务经理朱晓雯介绍,近期在平台上报名的华东游客比较多,今年各家旅行社推出的南极游产品比去年要更加丰富了,但是相比飞机直飞南极半岛,还是乘坐邮轮穿越德雷克海峡的产品线路销量更好。根据国际南极旅游组织行业协会的数据,80%以上的游客是通过提供岸上活动的邮轮公司从海上抵达南极。据朱晓雯预计,今年携程的南极游收客数比去年同期要增长百分之五十左右,增长幅度还是蛮大的。

线路差别大且价格悬殊


  极地游与普通旅游产品相比,价格不菲,价格跨度更是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记者查阅了携程平台的极地游邮轮产品,发现确实价格很悬殊。朱晓雯对此解释,这主要是线路中包含的旅游地、旅游时间、邮轮载客量等因素决定的。
  朱晓雯介绍,如果只是阿根廷一地加上南极游,一般在十五天左右,价格会比较便宜。如果是更深度一点线路,比如说要穿越南极圈,然后登南极三岛的行程,光在邮轮巡航上就要花掉十五到十七天的时间,线路上再加上厄瓜多尔、秘鲁等南美国家,可能整个行程需要三十多天,价格都要15万-20万元了。
  在携程平台上售卖的极地邮轮产品包涵了七八艘船,区别也很大,比如“午夜阳光”号排水量都在万吨以上,整个船稳定性比较好,价格自然也贵一些。即便吨位比较大一点的邮轮也有区分,比如有的可装五百人,价格就会稍微低一点,像“海钻石”号吨位也高,但是人数就控制在两百人左右,价格会相较于“午夜阳光”号稍微贵一点。市面上的南极游产品中,不少大型邮轮的价格偏低,尽管设施豪华,航行安全度更高,但因为《南极条约》规定,禁止500名以上旅客的邮轮在南极靠岸,在同一登陆点,每天只允许停靠两艘邮轮,每次同时登陆人数不能超过100人,因此很多大型邮轮只能在南极半岛巡游,旅客无法登陆极地。
  在中国极地邮轮旅游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参与极地游的游客群体从相对专业化、高端化开始向年轻化、个性化转变。同程邮轮事业部CEO孙杰曾表示,年轻的游客更关注的是探险、刺激和一些新的项目,比如登岛探险、极地徒步、直升机巡航等;对于中老年朋友,除了对极地探险等项目的关注以外,他們对南北极的文化和深度体验更为关注,因此极地专家讲座、文化沙龙等活动形式在极地邮轮上十分多见。不同的线路和体验需求,加上定制化线路的发展,这也使得极地游产品的价格悬殊很大,但这也给了游客更丰富的选择。

包船符合极地游情况


  业内人士指出,极地旅游人数持续增长,但极地每年的承载数量有限,还有大批游客是储备客源,中国极地游市场还处于快速发展和相互竞争的阶段,不过遗憾的是,当前还没有中国的极地邮轮,主要依靠海外的邮轮资源。
  由于极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南极游产业链很简单,如果拆解高昂的费用,首先是大交通费一柳票,其次是南极游轮费用,最后是包括签证、各类地接社、途经地酒店、领队等细碎费用。其中占据整体成本60%-70%的是游轮公司,出行时间,预订时间,登陆点的多少,船只大小以及船舱等级,都由游轮公司划分为不同价格档位。
  据朱晓雯介绍,目前很多极地邮轮产品都是国内旅行社和当地船方合作,通过切割不同舱位,包装成不同的产品来售卖。包船符合极地游情况。不过记者也了解到,同一类极地产品的价格也有一定的差距,一是从邮轮、地接社到批发商、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的层层代理,逐级分销,但环节越多,需要抽取的利润也就越多,使得价格有一定的差距,由消费者来买单,所以现在不少大型的旅行社选择大规模包船前往,压缩成本,可以相对降低价格。
  早在2012年,国内的奇迹旅行就首次包船前往南极,选中了南极专业级海达路德“前进号”邮轮,由对方承担主要运输及交通的角色,国内的旅行社负责分销船票并将之完善成完整的旅游产品。奇迹旅行的第一次南极包船的价格约10万元/人,当时这个价位当属高单价产品了,可产品上线一个月内,游客量还是超过了舱位的半数。
  据悉,目前能够提供极地游运营的邮轮与抗冰船已经从原先的个位数增加到了20艘左右,但在定价权与话语权上,依旧是个卖方市场。为此,曾设计飞猪南极专线的崂山曾表示:“2020年我们会自己造一条船去南极。”去年飞猪推出了“南极专线”度假IP,与游轮公司海达路德直接合作,包下其旗下午夜阳光号2018春节档4个船期共计2000个舱位,并将南极旅游的价位普惠至5万元水平,”“腰斩”南极产品的价格,成了飞猪2017年的得意之作。同时,飞猪还宣布成立南北极联盟,联合平台上的众多商家,力图做强做透南北极游,夯实已经抢占的市场先机,巩固飞猪整个平台在极地旅游上的优势。
  当然,也有旅游业内人士觉得,南极游线路的特殊在于,并不能企图一味依靠低价来成为爆款,长时间的游轮生活对于服务与体验要求很高,对于包船的旅行社来说,提前预付了船款,本身就有不小的财务压力,如果舱位出售率低就会窘迫,折扣促销降价就会出现,可价格下降又势必会影响服务质量,市场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其他文献
燃!  11月24日上午7:00,上海银行·2019上海杨浦新江湾城国际半程马拉松,在杨浦尚浦中心开跑。4500余名跑者以及现场所有人员,共同体验了这一最具杨浦人文特色的跑步赛事。上海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彬,杨浦区委书记李跃旗,上海银行行长胡友联,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起跑仪式并鸣枪发令。  一个礼拜之前,2019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刚刚落下帷幕;可以说,这座城市的运动发烧友们,最近
这是一个刷脸的时代。  从考勤机到电子抓拍再到学校管理,直至昙花一现的社交软件“zao”,刷脸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人脸识别成为一门大生意,人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不得不让渡更多的私人隐私给相关机构和企业,而相关各方也因此面临着安全隐患和伦理道德的双重拷问。  相关数据表明,我们每天平均暴露在摄像头下500次,让一个人“裸奔”在摄像头下已经不是天方夜谭——你的身份、职业、收入、偏好、性格……  在资本
社会学家郑也夫在《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中这样描述:在后物欲时代,物质不再是人们满足炫耀与刺激的有力手段。人们将进入艺术的时代,通过艺术,而不是物质,来寻求身份的识别。舞蹈便是其中之一。  这些年,荧屏上开启“热舞时代”,荧屏下跳舞也成健康新时尚。  不知不觉间,跳舞已然成为全民运动,申城市民对于舞蹈的热情,日益高涨。从学龄前儿童,到年轻白领,再到中老年朋友,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舞种,翩翩起舞!芭蕾訓
在上海话中,11路有两种含义。一种指的是步行,因为两个阿拉伯数字的1,非常像人的两条腿,往往在没有公交车或其他交通工具选择的时候,幽默的上海人会说上一句:“我乘11路去。”于是,11路就成了步行的代名词。  但事实上,在上海,的确有一部11路电车,它可能是上海公交中途经风景最有历史感的一条环线:从黄浦区老西门出发,环绕豫园老城厢一周,再回到老西门。一路走走停停,沿着人民路、中华路行驶,沿途所见皆是
2019年中超联赛的上海德比,申花陈钊飞身扑救。摄影/ 李家杉  上海足球能取得“三年三冠”,背后有着怎样的支撑?  在中国足球改革的大环境下,许多上海足球人在默默耕耘,推进科学青训,营造男女足并举、多级别球队共存的完整生态,为发展足球事业做出扎扎实实的努力。  这些,是为未来上海足球还将夺得更多的冠军奠定基础,更是为中国足球的良性发展做好准备。更多磨剑人  就在申花夺得2019足协杯冠军的第二天
4月1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令大力整治保健品市场乱象,严格药品广告审批,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保健品推销、高息理财、藏品拍卖,围猎老人作为现象级存在,再一次被置于风口浪尖。表面上看,重拳出击是针对单一品牌的监管漏洞,实质上折射出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与非”的关键痛点。  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41亿人,占总人口17.3%。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
刚刚看过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的人们,对“振华重工”这个品牌一定不陌生。在这部激动人心的纪录片中,“振华重工”的产品多次出现,“振华30”“蓝鲸2号”“自动化港口”,引领着中国制造、上海品牌走向世界。大力士让世界望尘莫及  影片开篇就展示了大国重器——海上大力士振华30,我国自主建造的起重量1.2万吨的起重船,这个大家伙能广泛应用于海上大件吊装、海上救助打捞、桥梁工程建设和港口码头施工等多个领域
化浓妆、描眼线、涂口红,不再只是女性出街前的规定动作,性格柔弱、爱发脾气,也不只是女性的专利。“娘化”标签,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传统观念里以“强壮、威猛、勇敢”为理想型的男性阵地,挑衅着“传统性别角色认同”的最后防线。  简单粗暴地抨击那些年轻的艺人也许并不公平,毕竟作为消费时代被商业精英精心打磨过的“魅力男星”们,也只不过是披着华丽衣裳的“商品”,身不由己地扮演着自己并不一定认同的“阴柔人
这些微气泡,也许可以像“小船”一样承载化疗药物,在气泡爆破的一瞬间,将药物“摆渡”到肿瘤细胞深处。由此,利用超声波和超声造影剂传递和释放靶向抗癌药物、精准杀死癌细胞的技术也逐渐在临床上得到了应用。  “做个B超检查”——这是我们在体检或者诊断疾病时,最熟悉不过的一句话。  超声,是继X光后人类第二个掌握的医学影像技术,在过往的几十年中,这种技术大大地提高了疾病诊断的水平,让很多早期没有症状的疾病得
1958年,20分钟的短片《一口菜饼子》拉开了中国电视剧的帷幕。转眼60年过去,中国电视剧从20分钟,走到了2017年的13470集。  2018年6月,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期间,“纪念中国电视剧诞生60周年盛典”在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隆重举行。盛典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为主题,回望中国电视剧诞生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历程,表达中国电视艺术“与时代同行”的初心和使命。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