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客户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企业单单依靠传统的资源管理模式很难实现创新,对此,企业应当树立起创新意识,加强自身产业技术战略联盟的发展,本文将探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实践与风险管理,以期为企业的风险管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风险管理;实践
引言
产业创新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技术是企业的重要支撑,为了满足国家战略发展目标,企业应当建立起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效的承担经济风险,实现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最终目标。对此,企业应加强与高校以及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为自身的发展积蓄力量,从而更好的应对市场竞争。
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风险相关内容综述
(一)风险内涵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由于经济风险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其为企业带来的损失也具有未知性与不确定性特点。从项目管理的角度讲,经济风险会为项目管理带来不良的影响与后果。不同专家学者对于风险的界定有所不同。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风险界定应当从联盟主体、客体与内外环境三个方面出发。其中联盟主体主要指战略联盟的创立者,通常包括企业、大学与科研机构,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机构都是战略联盟利益的分享者,但同时也是风险的承担者。联盟课客体则是指联盟所进行的合作创新活动。而内外部环境分别指三大联盟主体間的关系以及宏观的市场经济大背景。
正是由于联盟主体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具有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在创新活动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各主体间的合作会出现不协调性,最终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或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二)内涵
风险管理是企业运作过程中的重要部分,自19世纪开始,法国人便提出了风险管理这一概念,并在日后的发展中不断的完善,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与传统的风险管理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风险管理需要先对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定一套风险管理策略,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技术与手段,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防范。
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践中的风险因素及特点分析
(一)风险因素
1.事前风险因素
产业创新联盟在初期是最为脆弱的阶段,各主体间已经形成系统而独立的运作体系,彼此间无法实现很好的合作,最终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有效的避免风险的进一步扩大,联盟组织需要加强对风险的控制与管理,或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或不断的通过分析最终找出问题。联盟管理者应当对风险有系统的认识,并通过辨别风险种类,分析产生机理以及风险可能带来的后果等,实现对联盟风险的全面控制。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风险存在碎片化特征,缺乏实践经验的人很难形成对整体的认识,因此管理者需要制定系统的管理方案,加大对风险种类与应对方法等的认识,以实现对联盟风险的系统化管理。
事前风险因素主要分为企业竞争关系与影响主体协调一致因素两种。联盟中的主体都有自己独立的运作体系,为了保证自身在联盟中始终保持独立性,组织成立初期各成员间会签订契约,这就导致主体间始终存在内部决策上的差异,此外,企业间的竞争也是导致联盟前期出现风险的重要因素,不仅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还影响到了主体间的相互合作。
2.事中风险因素
事中风险也存在复杂性特征,且会对联盟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目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事中风险主要包括成员贡献差异、外部环境变化、不对称依赖以及多边学习节奏四方面内容。受到宏观大环境的影响,联盟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改善发展内容,由于外部环境具有未知性特征,因此联盟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因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
近年来,人力资源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联盟想要求得更好的发展,就需要保证利益均分,减少争端,使每个成员的付出都能够获得相应的回报。联盟的管理者应加大对各主体的监督,科学的评定成员的贡献,使联盟长期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联盟为各主体带来了发展的给予,同时也为企业员工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但这也使得合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缺失。此外,在契约方面,合作者在签订契约后,一些谈判能力较弱的企业往往会不断的要求改进契约内容,以此来提升自身在联盟中的地位,但这也导致合作过程并不顺利,部分小企业在谈判失败后会选择离开联盟,这也为联盟带来不利的影响[2]。
3.事后风险因素
事后风险取决于联盟的产出效率。它包括与预期目标的距离、资产的使用效率等内容。为了保证联盟的公平性与有效性,各成员每个一定阶段都会对联盟的收益进行重新评估,由于外部环境在不断改变,因此成员间的利益分配也会发生改变,这就使得在谈判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冲突,为了确保联盟内部的稳定,管理者需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并有效的化解冲突,最终得出尽量让每一个成员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二)特点
1.全员性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风险识别关系到联盟未来的发展,因此联盟的每一个成员都需要参与到风险识别当中。每一个联盟成员都代表着一个独立的集团,他们是一个独立组织的重要管理者与决策者,因此拥有着丰富的风险管理经验,全员参与可以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使风险识别更加精确,为联盟日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全生命周期
每一个联盟成员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同样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也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因此风险可以发生在联盟发展的任何一个节点上,且由于阶段的发展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风险也呈现出多样化与复杂性的特征,联盟管理者在风险识别与分析的过程中,切不可忽视生命周期带来的影响。
3.动态性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具有动态性特征,这也为风险管理带来了难度,参与风险管理的人员应当重视对不同生命周期风险的识别,在此基础上结合外界的环境变化等因素,加强联盟风险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4.信息性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信息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对此,联盟成员应当加强信息互动,为风险管理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资源,保证风险识别的全面性,进一步提升联盟风险管理质量。
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践和风险管理
(一)加强对入盟成员的资质审核
成员的经济水平与发展情况都会对联盟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联盟应当建立成员退出机制,注重对成员资质的审查,充分的实现对联盟成员的动态管理。联盟应当充分的考虑成员自身的发展水平以及其对联盟做出的贡献等,使成员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剔除掉不合理的内容,注重保护每一个成员的知识产权。对成员的资质审核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相似,联盟管理者一方面要规划好契约与协议的内容,寻找有能力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成员的管理,一旦发现损害联盟利益的行为,严格按照合作协议规定对其进行惩罚,最大限度的降低联盟风险。
(二)创新运行机制
联盟的运行机制等都需要由联盟成员自主研发完成,项目研发的过程中,联盟可以提供技术与制度上的保障,实现各成员间的积极合作以及各环节间的有效衔接,为联盟的发展提供相对安全的环境。
(三)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知识产权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联盟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可以为企业提供好的竞争环境,同时也能够实现对利益的平均分配,对此,联盟应当积极鼓励成员进行创新发展,加大对产品与技术的研发力度,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进而促进联盟的凝聚力,减少因产权归属问题而产生的纷争。
(四)建立学习型组织
现代社会提倡终身学习,人们对于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眼界也越来越开阔,联盟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突破与发展,就要将自身定性为学习型组织,加大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力度,为企业提供合作与学习的平台,使各成员在相互学习的氛围下能够实现共同发展,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五)建立柔性信任机制
合作方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加入到组织当中,通过共同的努力创造价值,这就是建立产业科技联盟的目的,但受到管理方法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分歧,这就在无形之中加大了联盟的风险。对此,联盟管理者需要做好协调工作,了解每一位组织成员的基本诉求,在此基础上制定最优的合作方案,保证联盟能够长期有序的运作。此外,管理者还应当结合不同阶段的发展主题,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加强对联盟成员的监测,及时了解反馈信息,最终达到合作的预期目标。
(六)通过共生模式进化
联盟本身是一个集合体,它反映出了组织成员的共同夙愿,为了使联盟能够长期稳定運作,各成员间能够建立起长久的合作计划,合理的分配资源与分担权利,构建共生模式,加大各组织成员间的关联性,最终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应对与解决风险。
所谓溢出效应,是指在合作中的某种行为会带来更多方面的吸收,这种效应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与发展动力,因此,联盟应当争取获得溢出效应,获得的回报会投射到组织成员身上,使得联盟成为成员发展的保护伞。
(七)建立创新机制
联盟选择不同的合作组织模式,就会带来不同利益,为了能以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联盟需要在现有的管理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借鉴发达国家的合作经验,有效的创新机制,实现对各组织成员利益的合理分配,改善共生关系。
联盟的发展需要好的环境与市场,联盟还需要进行制度上的创新,营造良好的共生环境,使产业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与政府部门积极合作,不断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又复杂的过程,联盟管理者应当不断的调动成员的积极性,鼓励成员参与到联盟风险管理工作当中,通过技术、制度与管理模式的创新等,实现对风险的有效防御,进一步提高联盟运行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谭建伟,刘自玲,孙金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主体效用为视角[J].财会月刊,2017,(24):62-67.
[2]段云龙,余义勇,于东平,杨立生,刘永松.基于两阶段关联DEA法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效率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11):49-58.
[3]赵正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述评——基于2007至2014年基金资助项目和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7,38(03):256-261.
[4]邸晓燕.新兴产业形成中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标准:概念内涵与现实需求[J].科学管理研究,2017,35(02):54-57.
作者简介:
李有绪(1982-),男,汉族,安徽六安人,博士,中级经济师,浙江大学、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经理,研究方向:企业管理,风险管理。
李斌(1980-),男,汉族,浙江宁波市人,本科,浙江大学、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部门经理,研究方向:企业管理,风险管理。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风险管理;实践
引言
产业创新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技术是企业的重要支撑,为了满足国家战略发展目标,企业应当建立起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效的承担经济风险,实现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最终目标。对此,企业应加强与高校以及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为自身的发展积蓄力量,从而更好的应对市场竞争。
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风险相关内容综述
(一)风险内涵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由于经济风险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其为企业带来的损失也具有未知性与不确定性特点。从项目管理的角度讲,经济风险会为项目管理带来不良的影响与后果。不同专家学者对于风险的界定有所不同。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风险界定应当从联盟主体、客体与内外环境三个方面出发。其中联盟主体主要指战略联盟的创立者,通常包括企业、大学与科研机构,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机构都是战略联盟利益的分享者,但同时也是风险的承担者。联盟课客体则是指联盟所进行的合作创新活动。而内外部环境分别指三大联盟主体間的关系以及宏观的市场经济大背景。
正是由于联盟主体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具有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在创新活动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各主体间的合作会出现不协调性,最终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或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二)内涵
风险管理是企业运作过程中的重要部分,自19世纪开始,法国人便提出了风险管理这一概念,并在日后的发展中不断的完善,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与传统的风险管理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风险管理需要先对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定一套风险管理策略,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技术与手段,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防范。
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践中的风险因素及特点分析
(一)风险因素
1.事前风险因素
产业创新联盟在初期是最为脆弱的阶段,各主体间已经形成系统而独立的运作体系,彼此间无法实现很好的合作,最终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有效的避免风险的进一步扩大,联盟组织需要加强对风险的控制与管理,或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或不断的通过分析最终找出问题。联盟管理者应当对风险有系统的认识,并通过辨别风险种类,分析产生机理以及风险可能带来的后果等,实现对联盟风险的全面控制。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风险存在碎片化特征,缺乏实践经验的人很难形成对整体的认识,因此管理者需要制定系统的管理方案,加大对风险种类与应对方法等的认识,以实现对联盟风险的系统化管理。
事前风险因素主要分为企业竞争关系与影响主体协调一致因素两种。联盟中的主体都有自己独立的运作体系,为了保证自身在联盟中始终保持独立性,组织成立初期各成员间会签订契约,这就导致主体间始终存在内部决策上的差异,此外,企业间的竞争也是导致联盟前期出现风险的重要因素,不仅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还影响到了主体间的相互合作。
2.事中风险因素
事中风险也存在复杂性特征,且会对联盟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目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事中风险主要包括成员贡献差异、外部环境变化、不对称依赖以及多边学习节奏四方面内容。受到宏观大环境的影响,联盟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改善发展内容,由于外部环境具有未知性特征,因此联盟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因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
近年来,人力资源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联盟想要求得更好的发展,就需要保证利益均分,减少争端,使每个成员的付出都能够获得相应的回报。联盟的管理者应加大对各主体的监督,科学的评定成员的贡献,使联盟长期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联盟为各主体带来了发展的给予,同时也为企业员工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但这也使得合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缺失。此外,在契约方面,合作者在签订契约后,一些谈判能力较弱的企业往往会不断的要求改进契约内容,以此来提升自身在联盟中的地位,但这也导致合作过程并不顺利,部分小企业在谈判失败后会选择离开联盟,这也为联盟带来不利的影响[2]。
3.事后风险因素
事后风险取决于联盟的产出效率。它包括与预期目标的距离、资产的使用效率等内容。为了保证联盟的公平性与有效性,各成员每个一定阶段都会对联盟的收益进行重新评估,由于外部环境在不断改变,因此成员间的利益分配也会发生改变,这就使得在谈判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冲突,为了确保联盟内部的稳定,管理者需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并有效的化解冲突,最终得出尽量让每一个成员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二)特点
1.全员性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风险识别关系到联盟未来的发展,因此联盟的每一个成员都需要参与到风险识别当中。每一个联盟成员都代表着一个独立的集团,他们是一个独立组织的重要管理者与决策者,因此拥有着丰富的风险管理经验,全员参与可以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使风险识别更加精确,为联盟日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全生命周期
每一个联盟成员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同样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也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因此风险可以发生在联盟发展的任何一个节点上,且由于阶段的发展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风险也呈现出多样化与复杂性的特征,联盟管理者在风险识别与分析的过程中,切不可忽视生命周期带来的影响。
3.动态性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具有动态性特征,这也为风险管理带来了难度,参与风险管理的人员应当重视对不同生命周期风险的识别,在此基础上结合外界的环境变化等因素,加强联盟风险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4.信息性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信息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对此,联盟成员应当加强信息互动,为风险管理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资源,保证风险识别的全面性,进一步提升联盟风险管理质量。
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践和风险管理
(一)加强对入盟成员的资质审核
成员的经济水平与发展情况都会对联盟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联盟应当建立成员退出机制,注重对成员资质的审查,充分的实现对联盟成员的动态管理。联盟应当充分的考虑成员自身的发展水平以及其对联盟做出的贡献等,使成员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剔除掉不合理的内容,注重保护每一个成员的知识产权。对成员的资质审核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相似,联盟管理者一方面要规划好契约与协议的内容,寻找有能力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成员的管理,一旦发现损害联盟利益的行为,严格按照合作协议规定对其进行惩罚,最大限度的降低联盟风险。
(二)创新运行机制
联盟的运行机制等都需要由联盟成员自主研发完成,项目研发的过程中,联盟可以提供技术与制度上的保障,实现各成员间的积极合作以及各环节间的有效衔接,为联盟的发展提供相对安全的环境。
(三)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知识产权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联盟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可以为企业提供好的竞争环境,同时也能够实现对利益的平均分配,对此,联盟应当积极鼓励成员进行创新发展,加大对产品与技术的研发力度,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进而促进联盟的凝聚力,减少因产权归属问题而产生的纷争。
(四)建立学习型组织
现代社会提倡终身学习,人们对于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眼界也越来越开阔,联盟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突破与发展,就要将自身定性为学习型组织,加大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力度,为企业提供合作与学习的平台,使各成员在相互学习的氛围下能够实现共同发展,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五)建立柔性信任机制
合作方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加入到组织当中,通过共同的努力创造价值,这就是建立产业科技联盟的目的,但受到管理方法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分歧,这就在无形之中加大了联盟的风险。对此,联盟管理者需要做好协调工作,了解每一位组织成员的基本诉求,在此基础上制定最优的合作方案,保证联盟能够长期有序的运作。此外,管理者还应当结合不同阶段的发展主题,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加强对联盟成员的监测,及时了解反馈信息,最终达到合作的预期目标。
(六)通过共生模式进化
联盟本身是一个集合体,它反映出了组织成员的共同夙愿,为了使联盟能够长期稳定運作,各成员间能够建立起长久的合作计划,合理的分配资源与分担权利,构建共生模式,加大各组织成员间的关联性,最终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应对与解决风险。
所谓溢出效应,是指在合作中的某种行为会带来更多方面的吸收,这种效应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与发展动力,因此,联盟应当争取获得溢出效应,获得的回报会投射到组织成员身上,使得联盟成为成员发展的保护伞。
(七)建立创新机制
联盟选择不同的合作组织模式,就会带来不同利益,为了能以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联盟需要在现有的管理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借鉴发达国家的合作经验,有效的创新机制,实现对各组织成员利益的合理分配,改善共生关系。
联盟的发展需要好的环境与市场,联盟还需要进行制度上的创新,营造良好的共生环境,使产业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与政府部门积极合作,不断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又复杂的过程,联盟管理者应当不断的调动成员的积极性,鼓励成员参与到联盟风险管理工作当中,通过技术、制度与管理模式的创新等,实现对风险的有效防御,进一步提高联盟运行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谭建伟,刘自玲,孙金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主体效用为视角[J].财会月刊,2017,(24):62-67.
[2]段云龙,余义勇,于东平,杨立生,刘永松.基于两阶段关联DEA法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效率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11):49-58.
[3]赵正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述评——基于2007至2014年基金资助项目和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7,38(03):256-261.
[4]邸晓燕.新兴产业形成中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标准:概念内涵与现实需求[J].科学管理研究,2017,35(02):54-57.
作者简介:
李有绪(1982-),男,汉族,安徽六安人,博士,中级经济师,浙江大学、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经理,研究方向:企业管理,风险管理。
李斌(1980-),男,汉族,浙江宁波市人,本科,浙江大学、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部门经理,研究方向:企业管理,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