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河道整治的选择为研究对象,以闵行区华漕镇新农村建设河道整治工程为例,就新建护岸的类型、护岸方案选择思路、以及河道长效管理的问题展开研究与分析,新闻能为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关键词:新农村 建设 河道整治 探索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144-02
在河道整治的过程当中,护岸工程、绿化工程的建设质量对整个河道整治质量产生的影响及意义深远。在有关河道整治的方面,除新建护岸需要确保防洪、除涝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以外,还需要配合做好河道的长效管理工作。本文结合上海市闵行区华漕镇新农村建设河道整治工程实例,展开详细分析与阐述。
根据闵行区对新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工作的精神,在新一轮水环境建设工作中要明确两大原则:(1)把新一轮水环境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2)把新一轮水环境建设作为环保行动计划的主要任务。
闵行区近期水环境工作的重点是治理新农村河道黑臭,并针对未来新农村河道整治工作做出了详细的规划。新农村河道整治工作要全力以赴,力争使全区新农村河道基本消除黑臭,有效改善农村的村容村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以“闵行区2011年华漕镇新农村建设河道整治工程”为例,对闵行区华漕镇新农村建设河道整治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因素进行分析。
2011年华漕镇新农村建设河道整治工程范围内的河道两岸主要为农田和农村宅基地,有的河段目前周围为企业,但土地已被批租或已被规划为工业用地、住宅用地。
河道现状为局部土坡坍塌,淤积严重,由于种种原因水体流动性差,同时遭受周围环境的污染,河道水质为劣Ⅴ类。2011年华漕镇新农村建设河道整治工程的12条河道是附近村落居民与企事业单位雨水就近排放的主要出路,现状河面狭窄,排水不畅,给防汛排涝带来极大的困难,环境面貌较差,影响了地区整体环境形象。其环境面貌已影响到镇区的整体形象,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本工程主要任务是对工程范围内的河道进行疏浚拓宽整治,通过新建护岸、种植绿化以达到防汛、除涝、改善村落环境为目标,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发挥河道的综合功能。
1 河道护岸的主要类型
河道护岸类型的选择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满足河道平面布置要求,需要与河道周边的环境特征充分融合,确保河岸岸线的顺直性,尽量以流线型方式进行平面布置。
(2)以边坡稳定性为基本前提,护岸选型过程当中需尽量以植物性措施为主,工程性措施为辅。对设计标准、或外观质量存在问题的河道结构予以拆除,降低结构高度,配合压顶以上坡面绿化的方式,满足生态护岸的基本要求。
(3)对部分距离现有建筑较近、存在安全隐患的护岸结构进行加固。
在充分满足以上原则的基础之上,并兼顾护岸工作的可靠性、经济性,比较常见的护岸结构形式有四种:(1)全土坡型护岸;(2)木桩加固型护岸;(3)直立式桩基护岸结构;(4)贴壁加固型护岸。现针对以上四类基本结构型式的特点及其优缺点进行综合分析。
1.1 全土坡型护岸
自河道底部按1:2.0左右放坡至堤顶,在高程2.50~3.00段坡面种植水生植物,高程3.00m以上坡面及防汛通道内种植植物以保持水土。
全土坡型护岸的主要优势在于:生态效益突出,自然景观良好,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并且,在投资费用方面优势最为突出,经济性水平高。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与劣势:主要是指岸坡的稳定性水平较低,仅仅依赖于植被进行水土保护,流失可能性大;坡面垃圾需要人工清理,维护工作量较大。
1.2 木桩加固型护岸
自河底以1:2.0左右放坡至常水位2.10m处,高程2.10m~2.50m处设密排木桩( 150木桩,桩长4.0m)挡土,以利于稳定土坡,桩顶以上填土到河岸顶,在高程2.50~3.00段坡面种植水生植物,高程3.00m以上坡面及防汛通道内种植植物以保持水土。
木桩加固型护岸的主要优势在于:生态效益突出,自然景观良好,具有良好的亲水性;结构方面多使用天然材料,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在稳定河道边坡方面优势突出;缺点在于:木桩常年浸于水中,桩顶位于水位变化处,桩顶易腐烂,日常对护岸结构进行维护的工作量以及工作难度较大,且费用投入相对较高。
1.3 直立式桩基护岸
自河底以1:2.0左右放坡至结构护岸基础,河口侧布置直立护岸结构,结构根据墙体形式有浆砌块石型及钢筋砼型,基础采用双排钢筋砼方桩(250€?50€?000@1000)。对于有条件放坡的岸段,结构压顶高程至3.20m,压顶至堤顶采用斜坡种植绿化,以增加护岸的生态性及景观性。对于没有放坡条件的岸段,压顶高程与堤顶高程齐平。结构基础面标高2.00m,墙前可种植水生植物,以达到亲水、净水的效果。护岸断面结构如图1所示。
直立桩基护岸的主要优势在于:人工材料作用下所形成的断面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抗冲刷能力表现突出;直立墙体对垃圾的附着度较低,维护工作量较小。若辅以斜坡形态进行绿化,外观较自然,有一定的可观赏性;缺点在于:由于断面呈直立形态,因而无法确保其亲水性能力;同时,结构布置下的投入费用较大,经济效益不够突出。
1.4 贴壁加固型护岸
将原河道挡墙压顶凿除,沿原挡墙外侧新浇筑导梁+侧墙,新浇侧墙厚300mm,新建侧墙基础(导梁)底高程与原挡墙基础高程相同,导梁厚500mm,底宽800mm。导梁基础采用单排木桩(梢径 160@500,桩长6m)。压顶至堤顶采用斜坡种植绿化,以增加护岸的生态性及景观性。结构基础墙前可种植水生植物,以达到亲水、净水的效果。护岸断面结构如图2所示。 贴壁加固型护岸主要适用于原河道已有挡墙,挡墙尚能利用或无条件拆除,但现状护岸稳定不满足要求,急需加固的情况。该护岸的主要优势在于:避免拆除原挡墙,尽量减少废弃工程,利用较小的新建人工材料,即可达到加固原有护岸的目的。
2 选取河道护岸类型的基本思路
结合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全土坡型护岸、木桩加固型护岸、直立式桩基护岸的优劣势各不相同,需要结合现场调查情况,会同水务主管部门进行综合分析与选取。基于本次河道整治的最根本目的在于:对河道进行疏拓的同时,改善河道周边生活环境。因此,在对以上三类护岸形式进行选择的方面,需要遵循以下基本思路:
(1)在河道有条件按自然放坡,两岸无邻近建筑物的河道(岸段)采用全土坡型护岸。
(2)在河道局部侧有建筑物或局部岸段存在塌方岸段,同时有条件进行土坡护岸处理的河段,采用木桩加固型护岸形式,木桩加固河坡,保护沿河建筑物稳定,保护堤岸土体的滑移,避免河底疏浚影响河口建筑物的滑坡。
(3)对没有条件按自然放坡、岸边地势较高的岸段,采用直立式桩基护岸形式,结构尽量低矮,压顶以上采取坡面绿化以减少,即适应河道内生态护岸要求,又达到河道整体稳定要求。对于没有压顶以上没有放坡条件的河道(岸段),压顶高程与堤顶高程齐平。
(4)对于现状已有挡墙结构的岸段,原有结构尚能利用,但护岸整体稳定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采用贴壁加固型护岸。
3 河道绿化工程
新农村建设河道整治绿化工程主要从自然村落的角度出发,在河道整治过程中将水体、堤岸、植被、生物等周边因素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因循自然规律进行规划、设计,使人居环境生态化,城市环境多样化。
绿化布置主要遵循两条原则:(1)整体优化原则。根据新农村河道特色,形成水网与自然村落绿网相互交织,蓝脉、绿脉交融,形成良好的整体环境;(2)本地化实用原则。在树种选择上,尽可能选用乡土树种,适当选用几年来上海引进成功的外来野生地被植物,满足生长健壮、管理粗放、造价低廉的要求。
本工程通过布置绿化以达到水土保持及生态要求。河道开挖后为保持水土流失,需要在裸露的土表上种植绿化。绿化品种应适宜当地的土壤环境并且保证品种的多样性。从短期来看主要保证水土不流失,从长期来看主要保证生态平衡,由于所涉及河道都处于农村地区,所以在选择绿化品种上尽量做到因地制宜,使建成后的村落成为名符其实的绿色生态区域,突出了生态功能,促进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的生产。
4 河道长效管理
为了保证河道整治的效果,充分发挥整治河道的水利功能,对河道进行长效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河道管理要求管理机构在遵照《水法》和《上海市河道管理条例》等中央和地方法规的前提下,编制具体的管理制度和规程,实行水资源的统一调度,水环境的有效保护。
河道水资源调度与管理首先应服从水利分片的统一调度。同时,本次整治河道位于闵行区中心城区,与闵行区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健全现有的管理机构和分级负责的体制,充分发挥起管理职能,从单项工程管理向工程的系统管理飞跃,从改善洪水环境、涝水环境、水质环境即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出发,实行水资源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
5 结束语
闵行区历年来对“淀北片”一级~三级骨干河道已着重进行了整治,而作为其配套的村级小河道整治的力度也在逐步加强。华漕镇从2008年以来陆续对新农村河道进行建设整治,并取得一定成效,改善了当地环境。
根据区农委村落改造计划,区水务局经现场实地调研,为配合村落改造计划,把华漕镇2011年新农村河道整治列入建设计划。本次河道的整治不仅具有调蓄、排涝的功能,也具有引清等水资源调度的功能,工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这些河道又具备实施条件,应尽快整治。
参考文献:
[1] 张桂荣,赵波,饶志刚,等.土质岸坡生态防治技术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33(5):87-91.
[2] 王新军,罗继润.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中生态护岸建设初探[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5(1):120-126.
关键词:新农村 建设 河道整治 探索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144-02
在河道整治的过程当中,护岸工程、绿化工程的建设质量对整个河道整治质量产生的影响及意义深远。在有关河道整治的方面,除新建护岸需要确保防洪、除涝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以外,还需要配合做好河道的长效管理工作。本文结合上海市闵行区华漕镇新农村建设河道整治工程实例,展开详细分析与阐述。
根据闵行区对新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工作的精神,在新一轮水环境建设工作中要明确两大原则:(1)把新一轮水环境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2)把新一轮水环境建设作为环保行动计划的主要任务。
闵行区近期水环境工作的重点是治理新农村河道黑臭,并针对未来新农村河道整治工作做出了详细的规划。新农村河道整治工作要全力以赴,力争使全区新农村河道基本消除黑臭,有效改善农村的村容村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以“闵行区2011年华漕镇新农村建设河道整治工程”为例,对闵行区华漕镇新农村建设河道整治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因素进行分析。
2011年华漕镇新农村建设河道整治工程范围内的河道两岸主要为农田和农村宅基地,有的河段目前周围为企业,但土地已被批租或已被规划为工业用地、住宅用地。
河道现状为局部土坡坍塌,淤积严重,由于种种原因水体流动性差,同时遭受周围环境的污染,河道水质为劣Ⅴ类。2011年华漕镇新农村建设河道整治工程的12条河道是附近村落居民与企事业单位雨水就近排放的主要出路,现状河面狭窄,排水不畅,给防汛排涝带来极大的困难,环境面貌较差,影响了地区整体环境形象。其环境面貌已影响到镇区的整体形象,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本工程主要任务是对工程范围内的河道进行疏浚拓宽整治,通过新建护岸、种植绿化以达到防汛、除涝、改善村落环境为目标,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发挥河道的综合功能。
1 河道护岸的主要类型
河道护岸类型的选择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满足河道平面布置要求,需要与河道周边的环境特征充分融合,确保河岸岸线的顺直性,尽量以流线型方式进行平面布置。
(2)以边坡稳定性为基本前提,护岸选型过程当中需尽量以植物性措施为主,工程性措施为辅。对设计标准、或外观质量存在问题的河道结构予以拆除,降低结构高度,配合压顶以上坡面绿化的方式,满足生态护岸的基本要求。
(3)对部分距离现有建筑较近、存在安全隐患的护岸结构进行加固。
在充分满足以上原则的基础之上,并兼顾护岸工作的可靠性、经济性,比较常见的护岸结构形式有四种:(1)全土坡型护岸;(2)木桩加固型护岸;(3)直立式桩基护岸结构;(4)贴壁加固型护岸。现针对以上四类基本结构型式的特点及其优缺点进行综合分析。
1.1 全土坡型护岸
自河道底部按1:2.0左右放坡至堤顶,在高程2.50~3.00段坡面种植水生植物,高程3.00m以上坡面及防汛通道内种植植物以保持水土。
全土坡型护岸的主要优势在于:生态效益突出,自然景观良好,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并且,在投资费用方面优势最为突出,经济性水平高。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与劣势:主要是指岸坡的稳定性水平较低,仅仅依赖于植被进行水土保护,流失可能性大;坡面垃圾需要人工清理,维护工作量较大。
1.2 木桩加固型护岸
自河底以1:2.0左右放坡至常水位2.10m处,高程2.10m~2.50m处设密排木桩( 150木桩,桩长4.0m)挡土,以利于稳定土坡,桩顶以上填土到河岸顶,在高程2.50~3.00段坡面种植水生植物,高程3.00m以上坡面及防汛通道内种植植物以保持水土。
木桩加固型护岸的主要优势在于:生态效益突出,自然景观良好,具有良好的亲水性;结构方面多使用天然材料,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在稳定河道边坡方面优势突出;缺点在于:木桩常年浸于水中,桩顶位于水位变化处,桩顶易腐烂,日常对护岸结构进行维护的工作量以及工作难度较大,且费用投入相对较高。
1.3 直立式桩基护岸
自河底以1:2.0左右放坡至结构护岸基础,河口侧布置直立护岸结构,结构根据墙体形式有浆砌块石型及钢筋砼型,基础采用双排钢筋砼方桩(250€?50€?000@1000)。对于有条件放坡的岸段,结构压顶高程至3.20m,压顶至堤顶采用斜坡种植绿化,以增加护岸的生态性及景观性。对于没有放坡条件的岸段,压顶高程与堤顶高程齐平。结构基础面标高2.00m,墙前可种植水生植物,以达到亲水、净水的效果。护岸断面结构如图1所示。
直立桩基护岸的主要优势在于:人工材料作用下所形成的断面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抗冲刷能力表现突出;直立墙体对垃圾的附着度较低,维护工作量较小。若辅以斜坡形态进行绿化,外观较自然,有一定的可观赏性;缺点在于:由于断面呈直立形态,因而无法确保其亲水性能力;同时,结构布置下的投入费用较大,经济效益不够突出。
1.4 贴壁加固型护岸
将原河道挡墙压顶凿除,沿原挡墙外侧新浇筑导梁+侧墙,新浇侧墙厚300mm,新建侧墙基础(导梁)底高程与原挡墙基础高程相同,导梁厚500mm,底宽800mm。导梁基础采用单排木桩(梢径 160@500,桩长6m)。压顶至堤顶采用斜坡种植绿化,以增加护岸的生态性及景观性。结构基础墙前可种植水生植物,以达到亲水、净水的效果。护岸断面结构如图2所示。 贴壁加固型护岸主要适用于原河道已有挡墙,挡墙尚能利用或无条件拆除,但现状护岸稳定不满足要求,急需加固的情况。该护岸的主要优势在于:避免拆除原挡墙,尽量减少废弃工程,利用较小的新建人工材料,即可达到加固原有护岸的目的。
2 选取河道护岸类型的基本思路
结合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全土坡型护岸、木桩加固型护岸、直立式桩基护岸的优劣势各不相同,需要结合现场调查情况,会同水务主管部门进行综合分析与选取。基于本次河道整治的最根本目的在于:对河道进行疏拓的同时,改善河道周边生活环境。因此,在对以上三类护岸形式进行选择的方面,需要遵循以下基本思路:
(1)在河道有条件按自然放坡,两岸无邻近建筑物的河道(岸段)采用全土坡型护岸。
(2)在河道局部侧有建筑物或局部岸段存在塌方岸段,同时有条件进行土坡护岸处理的河段,采用木桩加固型护岸形式,木桩加固河坡,保护沿河建筑物稳定,保护堤岸土体的滑移,避免河底疏浚影响河口建筑物的滑坡。
(3)对没有条件按自然放坡、岸边地势较高的岸段,采用直立式桩基护岸形式,结构尽量低矮,压顶以上采取坡面绿化以减少,即适应河道内生态护岸要求,又达到河道整体稳定要求。对于没有压顶以上没有放坡条件的河道(岸段),压顶高程与堤顶高程齐平。
(4)对于现状已有挡墙结构的岸段,原有结构尚能利用,但护岸整体稳定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采用贴壁加固型护岸。
3 河道绿化工程
新农村建设河道整治绿化工程主要从自然村落的角度出发,在河道整治过程中将水体、堤岸、植被、生物等周边因素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因循自然规律进行规划、设计,使人居环境生态化,城市环境多样化。
绿化布置主要遵循两条原则:(1)整体优化原则。根据新农村河道特色,形成水网与自然村落绿网相互交织,蓝脉、绿脉交融,形成良好的整体环境;(2)本地化实用原则。在树种选择上,尽可能选用乡土树种,适当选用几年来上海引进成功的外来野生地被植物,满足生长健壮、管理粗放、造价低廉的要求。
本工程通过布置绿化以达到水土保持及生态要求。河道开挖后为保持水土流失,需要在裸露的土表上种植绿化。绿化品种应适宜当地的土壤环境并且保证品种的多样性。从短期来看主要保证水土不流失,从长期来看主要保证生态平衡,由于所涉及河道都处于农村地区,所以在选择绿化品种上尽量做到因地制宜,使建成后的村落成为名符其实的绿色生态区域,突出了生态功能,促进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的生产。
4 河道长效管理
为了保证河道整治的效果,充分发挥整治河道的水利功能,对河道进行长效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河道管理要求管理机构在遵照《水法》和《上海市河道管理条例》等中央和地方法规的前提下,编制具体的管理制度和规程,实行水资源的统一调度,水环境的有效保护。
河道水资源调度与管理首先应服从水利分片的统一调度。同时,本次整治河道位于闵行区中心城区,与闵行区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健全现有的管理机构和分级负责的体制,充分发挥起管理职能,从单项工程管理向工程的系统管理飞跃,从改善洪水环境、涝水环境、水质环境即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出发,实行水资源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
5 结束语
闵行区历年来对“淀北片”一级~三级骨干河道已着重进行了整治,而作为其配套的村级小河道整治的力度也在逐步加强。华漕镇从2008年以来陆续对新农村河道进行建设整治,并取得一定成效,改善了当地环境。
根据区农委村落改造计划,区水务局经现场实地调研,为配合村落改造计划,把华漕镇2011年新农村河道整治列入建设计划。本次河道的整治不仅具有调蓄、排涝的功能,也具有引清等水资源调度的功能,工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这些河道又具备实施条件,应尽快整治。
参考文献:
[1] 张桂荣,赵波,饶志刚,等.土质岸坡生态防治技术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33(5):87-91.
[2] 王新军,罗继润.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中生态护岸建设初探[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5(1):1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