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会计电算化得到不断发展,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部分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都被计算机所代替,这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也给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会计内部控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如内部控制的方式、内容和稽核机制都与以前区别较大。因此,在会计电算化下加强内部控制是势在必行的,这就要求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构建新的内部控制模式,以适应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适应新形势下财务管理的发展要求。
一、会计电算化下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下内部控制面临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岗位职能权限控制发生变化 岗位权限控制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在传统会计工作中,通常通过各环节具有相关权限的人员签字盖章来达到相互牵制的目的。而在电算化下,会计的记账、核算等相关业务处理,大部分由计算机来完成,人为操作减少,岗位职能权限相应减少,从而削弱了内部控制功能。虽然财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设定密码的方式实现了操作权限控制,但由于职责不明确,控制措施不力和缺少监督,没有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接触电算化系统,从而使越权操作成为可能,有些人可以以不同的身份进行操作,使得权限控制无法实施。
(二)非法操作或操作失误现象增加 由于会计电算化所运用的程序往往能被仿造、复制和修改,这给一些非法分子可乘之机。他们通常利用职务之便,采用冒名顶替、盗取密码等手段进行非法操作,修改数据和会计资料,以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由于一些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对操作流程不熟悉,或在操作中粗心大意,产生的一些不规范操作,引发一系列的错误。这些非法操作或操作失误的现象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呈上升态势,也经常给单位造成严重损失。
(三)电算化软件系统的安全性 会计电算化操作软件通常是一个开放的环境,普遍存在重功能轻安全的现象。如会计应用软件数据库呈开放状态、易于打开;数据文件不加密控制,对开户、销户、冲正错账、修改账户等内容未进行权限控制;操作系统的功能、作用是对所有人开放的,这样开放的软件环境有利于对会计应用软件进行非法修改。再加上会计从业人员缺乏计算机安全知识,使得在系统运行中的不安全因素不能及时排除,以至软件投入运行后安全隐患较大,系统的安全性难以保障。
(四)会计资料保存不规范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为避免财务数据丢失,应坚持每天双重备份,并分人分处保管,对一些重要账目应及时打印并按规定保管。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人觉得这很麻烦,没有必要,没有将这些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一旦电脑出现故障或者被盗时,部分会计资料就会丢失,造成数据资料无法恢复,给财务工作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二、加强电算化下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
内控制度是保证会计电算化信息真实可靠的重要举措。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和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防止违法和舞弊行为,保护单位各项财产、物资安全完整,防止财产流失,避免和降低各种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强化电算化内部控制,尤为重要。
(一)健全会计基础管理机制,加强人员职能操作控制 健全会计基础管理机制应从完善会计制度、规范核算规程、核准基础数据等方面入手,促进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处理有规律、有条理,保证电算化工作的真实有效的开展。同时制定相应的组织和管理控制制度,明确分工,加强组织控制。这要求对原有的组织机构进行调整,应单独设计电算化会计岗位,将其分为系统管理、系统操作、凭证审核、系统维护等岗位,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保持各岗位人员的相对独立性,如系统操作员不能接触系统设计、会计及审核工作。同时,要加强系统操作控制,设置操作权限,防止越权操作,规范内部操作流程,避免非法操作,如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等会计数据未经审核而不能输机,做到数据存储和处理相隔离,以减少利用计算机舞弊的可能性。
(二)加强会计文件安全控制在会计电算化时代,会计文件除纸质形式之外,还可以通过软盘、硬盘及光盘等介质进行存储,应根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在储存数据时需将各种磁盘或光盘做好必要的标号,定期对所有文件数据进行备份,对备份数据应做到异地存放,并进行定期检查,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数据丢失。而对于输出的书面形式资料保存,应进行核对,检查纸质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特别要检查打印的账簿和报表是否连续,有无缺页和重复现象。同时,还应规范文件的管理制度,首先设置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完善资料借用和归还手续及标签和索引方法;潻置安全可靠的档案保管设备;加强数据管理,防止通过直接拷贝和计算机网络窃取进行非法修改和泄漏数据。
因此,计算机内的会计业务数据不得随意拷贝,未经批准不得用于调试程序,不得用于培训人员,进入机房必须两人以上;需要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的会计数据,应采取安全性措施;备份的会计业务数据,应专人保管,非工作时间加锁入库,严密调阅手续,不得随意拷贝、携带、转借备份的数据信息。对文件的修改、更新等操作都应附有修改通知书、更新通知书等书面授权证明,对整个修改更新过程都应做好登记。
(三)加强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系统的关键环节。在电算化过程中,审计人员首先应对会计资料进行定期审计,检查账务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审核费用签字、凭证附件是否规范,审查书面资料与实物资产是否一致,审查账表、账实是否相符。其次,应对各操作环节进行监督,监督数据存储是否安全、合法,全程监督文件资料的输入、输出和存档,防止重复、遗漏和错误操作,杜绝非法操作,修改数据的现象,并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有效控制,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防止系统存在漏洞。最后,应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制定日志审计规章,对运行系统的事件类型、用户身份等进行实时监视和记录,并指定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同时,为确保内部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促进内部控制的严格执行,必须加强对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管理,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并赋予他们一定的独立权限,以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这样有利于发现各种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能发现不妥或错误之处,便于及时纠正和调整,从而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管理水平,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和完整性。
(四)加强计算机系统运行安全监控 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软硬件的稳定性。因此,软硬件的维护非常重要,在维护过程中应就软硬件采用两个管理人员来维护的方式。
确定维护人员的职责,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分工,有助于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而且还可以互相的监督,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使系统的有效保护落到实处。
同时,还要规范修改会计核算软件的审批和监督制度,规定会计核算软件的修改需报经单位财务主管领导批准。对硬件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关键性的硬件设备应采用双系统备份。
另外,在网络时代特别要加强网络风险的防范。在计算机通信中应采取数字签名技术和数据加密技术,使操作人员能进行密码设置,未经批准,操作人员不能自行安装或卸载软件,以防止数据被非法篡改,同时,建立安装杀毒软件,及时更新病毒库;通过服务器的网络杀毒软件进行实时监控、追踪病毒。这样应在技术上对整个财务网络系统建立综合的多层次的安全控制体系,以确保网络系统安全,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
(五)加强会计队伍自身素质建设 提高会计电算化水平要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就要不断提高会计信息化水平,而提高会计信息化水平的关键还在于会计队伍自身素质的提高。首先,要求决策层对会计信息化有明确的认识,重视电算化。其次,要着眼于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崇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为企业更好地防范控制风险,加强内部控制提供人力保障。最后,要从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入手,培养复合型电算化人才,加大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人力资源投资,培养财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能力,强化财务软件知识,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及网络的飞速发展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为更好地防范控制风险提供智力支持。
总之,随着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在人机交互过程中,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人为出错不断增加,带来巨大损失是有目共睹的。因此,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减少失误,提高会计电算化工作水平,健全电算化内部控制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周启海、孙静华:《财务软件应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编辑向玉章)
一、会计电算化下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下内部控制面临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岗位职能权限控制发生变化 岗位权限控制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在传统会计工作中,通常通过各环节具有相关权限的人员签字盖章来达到相互牵制的目的。而在电算化下,会计的记账、核算等相关业务处理,大部分由计算机来完成,人为操作减少,岗位职能权限相应减少,从而削弱了内部控制功能。虽然财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设定密码的方式实现了操作权限控制,但由于职责不明确,控制措施不力和缺少监督,没有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接触电算化系统,从而使越权操作成为可能,有些人可以以不同的身份进行操作,使得权限控制无法实施。
(二)非法操作或操作失误现象增加 由于会计电算化所运用的程序往往能被仿造、复制和修改,这给一些非法分子可乘之机。他们通常利用职务之便,采用冒名顶替、盗取密码等手段进行非法操作,修改数据和会计资料,以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由于一些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对操作流程不熟悉,或在操作中粗心大意,产生的一些不规范操作,引发一系列的错误。这些非法操作或操作失误的现象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呈上升态势,也经常给单位造成严重损失。
(三)电算化软件系统的安全性 会计电算化操作软件通常是一个开放的环境,普遍存在重功能轻安全的现象。如会计应用软件数据库呈开放状态、易于打开;数据文件不加密控制,对开户、销户、冲正错账、修改账户等内容未进行权限控制;操作系统的功能、作用是对所有人开放的,这样开放的软件环境有利于对会计应用软件进行非法修改。再加上会计从业人员缺乏计算机安全知识,使得在系统运行中的不安全因素不能及时排除,以至软件投入运行后安全隐患较大,系统的安全性难以保障。
(四)会计资料保存不规范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为避免财务数据丢失,应坚持每天双重备份,并分人分处保管,对一些重要账目应及时打印并按规定保管。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人觉得这很麻烦,没有必要,没有将这些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一旦电脑出现故障或者被盗时,部分会计资料就会丢失,造成数据资料无法恢复,给财务工作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二、加强电算化下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
内控制度是保证会计电算化信息真实可靠的重要举措。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和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防止违法和舞弊行为,保护单位各项财产、物资安全完整,防止财产流失,避免和降低各种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强化电算化内部控制,尤为重要。
(一)健全会计基础管理机制,加强人员职能操作控制 健全会计基础管理机制应从完善会计制度、规范核算规程、核准基础数据等方面入手,促进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处理有规律、有条理,保证电算化工作的真实有效的开展。同时制定相应的组织和管理控制制度,明确分工,加强组织控制。这要求对原有的组织机构进行调整,应单独设计电算化会计岗位,将其分为系统管理、系统操作、凭证审核、系统维护等岗位,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保持各岗位人员的相对独立性,如系统操作员不能接触系统设计、会计及审核工作。同时,要加强系统操作控制,设置操作权限,防止越权操作,规范内部操作流程,避免非法操作,如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等会计数据未经审核而不能输机,做到数据存储和处理相隔离,以减少利用计算机舞弊的可能性。
(二)加强会计文件安全控制在会计电算化时代,会计文件除纸质形式之外,还可以通过软盘、硬盘及光盘等介质进行存储,应根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在储存数据时需将各种磁盘或光盘做好必要的标号,定期对所有文件数据进行备份,对备份数据应做到异地存放,并进行定期检查,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数据丢失。而对于输出的书面形式资料保存,应进行核对,检查纸质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特别要检查打印的账簿和报表是否连续,有无缺页和重复现象。同时,还应规范文件的管理制度,首先设置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完善资料借用和归还手续及标签和索引方法;潻置安全可靠的档案保管设备;加强数据管理,防止通过直接拷贝和计算机网络窃取进行非法修改和泄漏数据。
因此,计算机内的会计业务数据不得随意拷贝,未经批准不得用于调试程序,不得用于培训人员,进入机房必须两人以上;需要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的会计数据,应采取安全性措施;备份的会计业务数据,应专人保管,非工作时间加锁入库,严密调阅手续,不得随意拷贝、携带、转借备份的数据信息。对文件的修改、更新等操作都应附有修改通知书、更新通知书等书面授权证明,对整个修改更新过程都应做好登记。
(三)加强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系统的关键环节。在电算化过程中,审计人员首先应对会计资料进行定期审计,检查账务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审核费用签字、凭证附件是否规范,审查书面资料与实物资产是否一致,审查账表、账实是否相符。其次,应对各操作环节进行监督,监督数据存储是否安全、合法,全程监督文件资料的输入、输出和存档,防止重复、遗漏和错误操作,杜绝非法操作,修改数据的现象,并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有效控制,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防止系统存在漏洞。最后,应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制定日志审计规章,对运行系统的事件类型、用户身份等进行实时监视和记录,并指定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同时,为确保内部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促进内部控制的严格执行,必须加强对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管理,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并赋予他们一定的独立权限,以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这样有利于发现各种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能发现不妥或错误之处,便于及时纠正和调整,从而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管理水平,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和完整性。
(四)加强计算机系统运行安全监控 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软硬件的稳定性。因此,软硬件的维护非常重要,在维护过程中应就软硬件采用两个管理人员来维护的方式。
确定维护人员的职责,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分工,有助于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而且还可以互相的监督,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使系统的有效保护落到实处。
同时,还要规范修改会计核算软件的审批和监督制度,规定会计核算软件的修改需报经单位财务主管领导批准。对硬件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关键性的硬件设备应采用双系统备份。
另外,在网络时代特别要加强网络风险的防范。在计算机通信中应采取数字签名技术和数据加密技术,使操作人员能进行密码设置,未经批准,操作人员不能自行安装或卸载软件,以防止数据被非法篡改,同时,建立安装杀毒软件,及时更新病毒库;通过服务器的网络杀毒软件进行实时监控、追踪病毒。这样应在技术上对整个财务网络系统建立综合的多层次的安全控制体系,以确保网络系统安全,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
(五)加强会计队伍自身素质建设 提高会计电算化水平要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就要不断提高会计信息化水平,而提高会计信息化水平的关键还在于会计队伍自身素质的提高。首先,要求决策层对会计信息化有明确的认识,重视电算化。其次,要着眼于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崇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为企业更好地防范控制风险,加强内部控制提供人力保障。最后,要从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入手,培养复合型电算化人才,加大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人力资源投资,培养财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能力,强化财务软件知识,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及网络的飞速发展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为更好地防范控制风险提供智力支持。
总之,随着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在人机交互过程中,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人为出错不断增加,带来巨大损失是有目共睹的。因此,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减少失误,提高会计电算化工作水平,健全电算化内部控制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周启海、孙静华:《财务软件应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编辑向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