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直接药敏试验的效果分析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ss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研究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直接药敏试验的效果。方法 择于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检验科采集的病人血液样品142个,所有样品均通过入院前确诊,备用两份血液样品,即划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参考组,两组样品均为142个,其中实验组样品采用直接药敏试验,而参考组样品则采用常规药敏试验,统计对比两组药敏试验结果,作为分析血液细菌检测的基础。结果 实验组采用直接药敏试验统计结果与参考组采用常规药敏试验结果对比可知,两者在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方面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液中革兰阴性杆菌与革兰阳性菌的检出率不存在差异性,同样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床血液细菌检验来说,直接药敏检测与常规药敏试验检测均可以达到预期结果,同时以上结果能够作为临床抗生素治疗与疾病抗感染的有效依据[1]。
  【关键词】 临床血液细菌检验 直接药敏试验 效果统计和对比
  细菌感染是常见于临床治疗中的并发症,其具有高发性与广泛性,但是其危害不能与其他并发症等价,因为其不但会对病人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同时也会引发病人生命垂危。比如败血症、菌血症等等,因为首先需要保证抗生素治疗能够达到相应的效果,则需要对病人检测耐药性以及感染病菌的类型,这样能够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减少并发症产生概率。而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针对我院检验科于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采集的病人血液样品142个进行直接药敏试验以及常规药敏试验,并且获得较大的发现,可为我院临床抗生素治疗提供基础,详细资料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检验科采集的病人血液样品141个,根据血液样品病人的资料回顾,其中包含男性病人82例,女性病人59例,年龄范围为17~72岁,平均年龄为(48.2±9.36)岁,同时所有血液样本通过仔细查验符合检测要求:1、病人在进行血液采集前两日未受到药物治疗;2、病人排除血液疾病症状;3、病人排除凝血功能障碍。血液样品采集要求容量一律为20m1,为了方便样本进行两种药敏试验,特将一个样品分为两个,同时检测流程为即采即检,以保证检测的准确率[1]。
  1.2 检测手段
  参考组采用常规的药敏检测实验,即将检测样品进行二次分类,同时选择其中显阳性的样本分别接种入麦康凯、血、巧克力三类不同平板中,保持恒温35摄氏度,同时给予5%的二氧化碳环境,培养24小时后将养成菌落采用涂片采样,同时以革兰染色方法进行检测,同时根据检测结论分配各种酶以完成检测流程[2];实验组采用直接药敏试验方法,即首先将样品转移至无菌试管中,同时以离心机分离,保证分离速度在每分钟1500转左右,分离时间保持在5分钟左右,将上层分离的清液进行二次转移,将沉淀物再次进行分类,分离速度上调至每分钟3000转,分离时间延长至15分钟,再次重复取出清液,采用PBS洗涤完成两次操作,让样品呈现重悬状态,同时采用革兰染色法,以无菌拭子抹在载玻片,同时附加药敏标签,检测操作需根据相关的药敏检测规定开展[3]。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将运用SPSS 13.0数据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资料以真实原始数据及平均数据表示,即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通过t检测;通过χ2检验,若P值低于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142个实验样品,分别通过直接药敏检测以及常规药敏检测,在检测阳性样品中,阳总量为134个阳性样本,直接药敏检测的实验组共检测出132例;而常规药敏检测的参考组则检测出134个,检测符合率为98.51%;此外,对比两组不同检测在革兰阴性杆菌与革兰阳性菌的检出结果,组间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可见下表见表一:
  表一实验组、参考组不同检测在革兰阴性杆菌与革兰阳性菌的检出结果
  3 讨论
  对于临床细菌感染来说,已经成为了目前各大医院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一些菌群产生耐药性,例如败血症与菌血症菌群等,而药敏试验的检测也体现出其关键性的价值。而对于血液细菌检测来说,则需要保证检测感染的方法迅速以及有效,同时快速确定病人的临床血液细菌菌种并且让医生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方案,从而有效提升病人的治愈率。血液细菌检测方法则可以划分为直接药敏试验与一般药敏试验,前者是一种定向的实验,根据抑菌环直径和抗生素抑菌浓度等数据开展实验,而后者则是着重于对直接的血液样本检测。而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针对我院检验科于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采集的病人血液样品142个进行直接药敏试验以及常规药敏试验,对比实验结果获得了较大的发现,即实验组采用直接药敏试验统计结果与参考组采用常规药敏试验结果对比可知,两者在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方面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液中革兰阴性杆菌与革兰阳性菌的检出率不存在差异性,同样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两种检测方式在检测准确率以及检测符合率均没有太大区别,均可用于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 李丽.直接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效果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2(02):21-22.
  [2] 李魏林,马丹冬.直接及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应用比较[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1(21):140-141.
  [3] 李海英,李俊芹.直接及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探讨FF [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4(04):41-42.
  作者简介:余海妹(生于1984年1月)女、汉族,安徽省六安市,2008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现供职于六安市人民医院,本科学位,研究方向:医学检验。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对高频电波刀在宫颈疾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间48例宫颈疾病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高频电波刀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术后病理检测均符合诊断。实验组患者有1例术
【摘 要】 目的 研究对比胃溃疡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帮助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126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行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77.8%(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出血和穿孔的几率低于对照组,且1年复发率(
【摘 要】 目的:探讨宫外孕并发症应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中药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宫外孕并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保守治疗,采取化瘀消癓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β-HGG恢复时间、盆腔包块吸收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月经恢复时间、输卵管通畅率及副反应发生率,综合评价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血β-HGG
【摘 要】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49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方案治疗,卡培他滨2.0g/(m2·d),d1~d14,多西紫杉醇35mg/m2,d1、d8、d15,21d为一个化疗周期,连续治疗2个周期。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摘 要】 目的 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转ICU 治疗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其转归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在术后转入ICU 治疗,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其转入ICU 治疗的原因,并跟踪调查其转归情况。结果 术后转入ICU时间:术后1d内百分比最高,在1~3d内转入者百分比次之,与其他时间段相比,差异均显著P<0.
【摘 要】 目的:主要是探究和讨论运用唑来膦酸防控和治疗骨质疏松病症所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以及针对这些不良反应采用相应的治疗和防护干预。方法:本次研究将2014年9月-12月的120例患者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按照随机的形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5例患者,对照组55例患者,观察组按照常规形式通过静脉注射5mg的唑来膦酸,对照组在注射5mg的唑来膦酸的基础上,对于病患进行适当的护理和防治上的干预
为了分析西藏矿山在用土地情况,利用2016年和2017年获取的遥感数据,使用室内遥感信息提取与野外现场调查验证相结合的技术方法,调查了西藏2016年和2017年生产矿山在用土地面积,分析了其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建筑用砂、锂矿、铜矿、钾盐、铅矿是生产矿山在用土地面积最多的5个矿种; 2016—2017年,建筑用砂在用土地面积增加最多,其次是铜矿、建筑石料用灰岩、花岗岩、水泥用灰岩等矿种,说明当地
【摘 要】 目的:观察珍菊降压片联合非洛地平片对高血压晨峰现象的影响。方法: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并有高血压晨峰现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例用珍菊降压片加非洛地平(联合用药组),观察组40例用非洛地平(单药组)。评价两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治疗4个月后两组均可以显著降低24小时平时血压及晨峰血压,联合用药组在降低24h平均血压及晨峰血压SBP方面优于单药组。结论
【摘 要】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在脑损害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医院在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情况、血肿的体积和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进行对比。结果:对脑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临床效果明显,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恢复较好,患者生活能力状态得到改善,血肿体积和水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