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考察美国、意大利、法国、捷克四个国家的食品捐赠制度,总结归纳了当前各国食品捐赠制度及运行情况.各国食品捐赠制度对于鼓励措施的基本态度相同,主要采取的是“免责+税收减免”的鼓励措施,数据表明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是关于食品捐赠是否是一种义务的问题,分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倡导捐赠”模式及以法国为代表的“强制捐赠”模式,各国学者对两种模式的优劣存在着巨大争议.结合域外食品捐赠立法经验,建议我国逐步完善食品标签制度,增强税收优惠力度,出台食品捐赠法规,建设食品捐赠平台,适时引入捐赠义务,以构建与完善我国的食品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考察美国、意大利、法国、捷克四个国家的食品捐赠制度,总结归纳了当前各国食品捐赠制度及运行情况.各国食品捐赠制度对于鼓励措施的基本态度相同,主要采取的是“免责+税收减免”的鼓励措施,数据表明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是关于食品捐赠是否是一种义务的问题,分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倡导捐赠”模式及以法国为代表的“强制捐赠”模式,各国学者对两种模式的优劣存在着巨大争议.结合域外食品捐赠立法经验,建议我国逐步完善食品标签制度,增强税收优惠力度,出台食品捐赠法规,建设食品捐赠平台,适时引入捐赠义务,以构建与完善我国的食品捐赠制度.
其他文献
在民商事活动中,独立担保作为一种新型担保制度,较之于传统担保制度,具有独立抽象性、无因性和单据性,在效率上具有极大优势.但其实施过程存在理论争议与司法实践困境,体现在“独立担保制度的有效性是否能够延及国内的民商事交易、在国内民商事交易活动中银行独立保函是否可以脱离主合同而有效”两方面.在《民典法》视角下有效完善独立担保制度的路径是:(一)建立明确的独立担保法律制度,规制独立担保的主体、该项制度的适用范围、以及合同的形式要求;(二)规范独立担保制度的欺诈例外制度,关注独立担保所面临的风险问题,探索独立担保的
环境权论占据着环境法学界的主流,但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并未达成共识.环境权论者以人的基本权利为制高点,强调环境之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但未能很好地解决人类时刻面对的环境问题.构筑环境保护义务体系来解决环境问题,主要基于:(一)环境保护义务的规定古已有之,有其历史传统;(二)环境权的学术纷争为环境保护义务论提供契机;(三)环境保护义务论符合环境整体性特征的内在要求;(四)环境保护义务论存在立法实践印证.当然,构筑环境保护义务体系,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绝非一朝一夕可完成之事,需各学科学者和全社会成员的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教育是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感,引导其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基本前提.选取贵州中医药大学师生作为研究样本进行调研,发现高校对大学生开展制度自信教育从教育的主客体都存在亟待改善的问题,存在师生对课程思政的了解情况不充分,当前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单一,课程思政教学的现有资源不足,制度自信教育与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入不够等诸多问题.将制度自信教育更好地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的路径:(一)树立课程思政意识,增强学习与积累,善于整
互联网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使我国个人信息数据隐私面临极为严峻的挑战,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普及更加加剧了个人信息泄露与数据滥用的现象,因此建立个人信息数据的法律保护规范极具必要性.我国香港地区在个人信息数据保护领域颇有成效,其《个人资料(私隐)条例》规定了六大保障资料原则:收集个人资料的目的及方式;个人资料的准确性及保留时限;个人资料的使用;个人资料的保安;资讯需在一般情况下可提供;查阅个人资料.希望从中发掘内地可以借鉴与学习的成果,并从该角度对《个人信息保护法》予以建议与反思.
地方政府在社会治理工作中面临着社会需求多元多样、社会治理理念固着、社会治理工具陈旧等问题.对其评价标准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把握社会治理、坚持社会治理与城市治理相统一并坚持创新原则.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路径:(一)要革新治理理念,从经验型、封闭式和碎片化治理走向精准型、开放式和整体性治理;(二)优化治理结构,积极推动政府间协同、跨部门合作,促成各类非营利组织、企业与公民共同参与,建立协同治理的合作机制;(三)拓展治理内容,从追求GDP的单一经济目标转向提供更为系统全面的教育、医疗
2020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后,我国废止了权利保障功能孱弱导致司法处遇效果不佳的收容教养制度,转而建立兼具保护矫治修复功能的专门矫治教育制度.但该制度在实体、程序以及执行等方面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法律依据不充分;适用对象条件不确定;程序设计不科学;执行程序不规范、不完善.完善专门矫治教育制度的路径:(一)完善立法及配套法律法规,为其提供法律依据和保证;(二)明确专门矫治教育的适用对象;(三)完善专门矫治教育的司法程序;(四)健全专门矫治教育的执行管理体制.
宿舍人际关系作为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劣状态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质量,甚至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成长成才.我国高校宿舍人际矛盾多出现在低年级学生间,宿舍不良的人际关系易诱发心理问题.而高校宿舍和谐人际关系构建工作还存在文明公寓创建不够深入,监督反馈工作相对滞后,心理健康教育欠缺等问题.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培育与践行,“成才先成人”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以及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可调适性都为大学生宿舍和谐关系机制的构建创造了可能性.应从日常工作、精神文化和个人发展层面思考大学生宿
生活中总是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尤其面对负性事件,这种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多集中在积极事件的不确定性对情绪的影响.为探讨负性事件的不确定性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认知重评在不确定情境下诱发情绪的调节作用,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法收集相应数据,展开两项研究,即负性事件的不确定性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和不确定情境下认知重评对大学生情绪的作用.结果显示:(1)负性事件的不确定性可以诱发大学生的消极情绪,尤其面对疫情事件,可以诱发不安、恐惧、害怕的情绪;(2)负性事件的不确定性比确定性诱发更
在2020年新冠病毒传染病暴发时期,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停课不停教,将教室授课模式转换成网络教学模式.采集该校的网络教学形成的数据加以科学分析,为网络教学效果的提升精准施策.数据分析的思路:对数据群作相关性分析;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验证数据分析的结果;合理开掘数据价值.基于教学数据分析实施提升网课教学成效的精准策略:(一)根据学生的作业成绩数据采取对策,在教学云平台采集学生平时作业成绩数据并进行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地纠偏纠错,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二)根据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数据采取相应之策,通过分析教师
随着交通工具、通信手段、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于空间流动的社会属性的分析已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关切之一.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兴起的空间流动性研究旨在揭示流动过程本身及结果的特定社会意义与影响.研究认为,任何类型主体的空间流动都不仅是单纯的工具性行动,而都有其社会属性.空间流动研究者们在近十多年来进行了一系列方法探索:(一)对“传统”资料中曾被忽视的“空间流动资料”以及资料的空间流动性意义的审视与研究;(二)将一定的地理信息技术与社会学研究议题相结合,特别是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地图、互动式地图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