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肿瘤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86年1月~1998年12月行广泛性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加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的148例子宫内膜癌病例,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淋巴结转移的特点.结果: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22.97%(34/148),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髂内和髂外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为28.00%(14/50),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骶前和相当于肠系膜下动脉起始处高度的淋巴结.子宫内膜腺癌、腺鳞癌和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6
其他文献
患者女性,29岁,因突发性右侧胸痛3天并加重伴气促1天,于2001年6月11日入院,表现为右侧肩背部放射性锐痛,大汗淋漓,心悸气促,头晕眼花等症状,胸部X光照片显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
近年来,一些资料表明阿斯匹林对结直肠癌有预防作用犤1~3犦。研究发现规律服用阿斯匹林1年以上者罹患结肠癌的机率可降低50%~60%。阿斯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预防肿瘤的作用机制可能是由
目的:比较全身化疗加或不加胸腺肽α1(Tα1)及小剂量干扰素(IFN-α)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毒性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将30例晚期 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
目的:探讨腹膜后淋巴结清除在晚期卵巢上皮癌治疗中的地位.方法:1984年1月至1998年12月综合治疗晚期卵巢上皮性癌120例,其中Ⅲ期103例,Ⅳ期17例.病例均行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
食管粘膜碘染色是一种新兴的内镜诊断技术,称之为碘染色内镜检查(LCE),目前主要用于早期食管癌的检测与诊断.
目的:探讨非经典HLA I类分子在人肿瘤细胞系的表达及IFN-γ的调节作用。方法:用RT-PCR法检测12种肿瘤细胞系和人脑胶质瘤组织及妊娠妇女滋养层组织标本HLA-G和HLA-E mRNA的表达
目的:研究JLC对小鼠宫颈癌(U14)移植后,手术切除局部原发瘤之前、后用药,观察抑制肿瘤术后局部复发和术后转移的作用。方法:以小鼠宫颈癌(U14)双向高转移模型为对象,以JLC在肿瘤切除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