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王峰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wwwbushi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沿东阳城学士路北行,路的尽头出现一个美丽的画面:坦荡如砥的平原上,蓝天作幕,绿野为席,映衬着一座既有现代风貌又具古典气质的村庄。设计精巧的排屋和别墅整齐排列,宽敞平坦的水泥大道纤尘不染,村中休闲广场的健身路径上,不时可见老人与孩子欢快的身影……
  这座以村容整洁、村风文明著称的村庄,就是人称“东阳名村”的王峰村。
  
  从“王坑”到王峰
  
  王峰的村名,隐隐透着峥嵘之意。但放眼望去,村边并无一峰一嶂。
  然而“王峰”之名,确实又因山而得。据党支部书记王世明介绍,其实王峰村庄边上,原先有两座矮山,但从2006年实施旧村改造后,王峰人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胼手胝足,搬走了两座矮山,填平了村中地势低洼之处,使整个村庄的高度提升了4米!与此一起提升的,还有王峰人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水平。如今,王峰村已是“一峰独秀”。
  王峰原是东阳江北的一处“洼地”,村名叫王坑。这不仅仅是因为村庄地处低洼,而且社会经济发展也落于人后。附近村庄村民碰到王峰人,总爱开如此的玩笑:“难道王坑改名王峰,你们就不住‘坑’里了么?”原来,由于村庄地处低洼,高低落差最大达8米,王坑人一直被讥为“住在盆底”。上世纪70年代后期,村民不满“王坑”之名,强烈要求把村名更改为“王峰”。本以为这样一来可以扬眉吐气,但无法更改的事实让“王峰”始终徒有虚名。直到1994年以前,王峰村内还极少见到红砖房,村民所住的都是泥木结构的老房子;整个村只有一条机耕路,还是黄泥路,晴天一身尘,雨天两脚泥,村民得了病,连救护车都开不进来。
  痛定思痛的王峰人在2006年开始了旧村改造。然而,此时摆在王世明等人面前严峻的事实是:如果按照规划行事,那么村庄土地缺口极大。因为多年来王峰村民的房子都是挤挤挨挨“摩肩接踵”,各户房屋间距狭窄,前后采光极差。要让村庄显得舒展,让村民住得宽敞,在地盘有限的前提下,王峰该向何处要土地资源?
  于是,王峰人把眼光投向了村边的两座小山——要是能搬走这两座矮山,不仅可以获得建房所需的土地,而且绿化、广场、道路等公共设施也有了“用武之地”。
  听说要把一直“围困”着王峰的矮山搬走,王峰人除了兴奋之外,也有怀疑。而且,两座山挖掘出的土石方可不是个小数目,这么多的土石该往何处去?王世明等人大胆地提出了新想法:把土石用于填平村庄地势低洼处。这样一来,王峰人又面临第二个难题:必须把所有的房子预先拆除,把整个村庄夷为平地。
  这样一来,许多人不乐意了。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王峰村已经建起了许多红砖房,不少楼房高达四五层。就在规划出台时,一些人家的新房还没住“热”,要让他们亲手拆除新房,舍得吗?不少村民叫道:“拆掉容易再建难,要是建不起来怎么办?”王世明等人信誓旦旦地向大家保证:“我们干部带头拆掉自家房,保证让大家两年内住上新房,要是有一户人家住不上新房,我们干部都住露天。”面对着这群耿直的汉子,加上崭新的蓝图极具诱惑力,大家很快统一了思想,投入了这场“愚公移山”的战斗。2006年5月10日,王峰人永远记着这个日子,因为这天,王峰村开始了大规模的全村拆迁工作。看着自己曾经一砖一瓦建造起来的房子,又被自己推翻拆除,王峰人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但他们清楚地知道,凡事不破不立,今日的“破”,是为了来日更好地“立”。
  不到一年,王峰人就欣喜地看到,祖祖辈辈住了数百年的村庄被填平、垫高了4米,他们终于有望结束住在“坑底”的日子了。
  
  为了尽快地建造一个新王峰,村党支部、村委会严格按规划行事,实施了“六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招投标、统一评估、统一外廓、统一涂料、统一基础设施。在宅基地的安排上,干部与群众一视同仁,但又突出人性关怀,优先照顾当初拆迁时损失最大的村民。现今王峰村最佳地段的69幢楼房,就属当初拆建时损失最大的村民所有。在小区干部保存的村庄旧貌照片上,也清晰地显示这几户村民的老房不仅占据了原先村中最好的位置,而且不论是房屋高度还是建筑水平,都在村中“鹤立鸡群”。为了消弭各户之间的差别,规划中采用了别出心裁的一招:每两房住户为一单元,各单元之间前后左右道路皆宽8米,而且各户庭院也为8米长。“院子大了,出路好了,住在哪里都一样。”正是因为能从细节处精心描绘,并在整个旧村改造过程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王峰村没有出现一起上访事件。
  在最大程度考虑人性化居住功能的同时,王峰还大力优化配置公共设施,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洁化等工作样样到位。投资100多万元的村中花园,园中有湖,湖中有鱼,还有篮球场、排球场、健身路径和舞池等,杨柳倒映,鱼跃鸟鸣,环境幽雅,景色迷人。
  
  从文化“沙漠”到“绿洲”
  
  2007年7月,随着王峰村旧村改造基本完成,王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掀开了新的篇章。最为显著的,就是文化生活从此结束了“鱼翔浅底”的低落状态,从“沙漠”向“绿洲”迈进。
  在旧村改造前,王峰人连基本的文化活动也难以开展。改造完成后,村里建立了文化领导小组,从组织、经费、硬件等方面予以保障。投资410万元建成的文体活动中心,占地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500平方米,内设图书阅览室、电脑室、文艺排演室、球类活动室、棋牌室等,采用流动值班制和专人专职负责制的方式进行管理。在文化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王峰建立了多支文体活动队伍,包括柔力球队、健身球队、气排球队、篮球队和排球队,还有一个文艺表演组,带领村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每天清晨,王峰村就展开了一幅朝气蓬勃的文体活动图。中心花园内是村民最集中的活动场所,各种体育活动器材上都有人;广场上,村民们有的打太极拳,有的打羽毛球、排球和篮球,生龙活虎;参加健身球、柔力球运动的村民,随着音乐节奏进退自如,英姿飒爽。一到晚上,这里又上演着“舞林传奇”,人们或成双结对,或自得其乐,踩着乐拍翩翩起舞。至于文体活动中心,则是村民白天的好去处,老年人在棋牌室里激战正酣,中青年在图书阅览室内品味书香,电影放映室内随时根据村民需要播放精彩影视剧,或者根据政策形势需要对村民进行远程教育。有意思的是,由于电脑室内设备齐全,不少老年人迷上了电脑。
  村庄变大了、变美了,各种大型群体活动也有了施展身手之地。村里每年都为村民组织大型文艺汇演,春节时组织迎龙灯活动。多层次的活动还吸引了企业中的外来员工,甚至吸引了邻村村民。文化共享集聚了人气,和谐了关系,稳定了秩序。而最让王峰人骄傲的是他们彻底甩掉了“王坑”的帽子,变得扬眉吐气。2008年11月,曾经不知文化生活为何物的王峰村,成为市级文化示范点。王峰人的精神面貌与村容村貌,实现了同步提升。一位老人自豪地告诉笔者,旧村改造前,由于住房狭窄,村民之间经常发生摩擦,特别是婆媳之间经常吵架。“现在,住房问题解决了,一家人和睦相处,还出现了媳妇教婆婆跳舞,婆媳搭伴共舞的喜人局面。”
  
  
  从温饱到小康
  
  今日的王峰,已是名副其实的小康村。全村176户516人,2008年人均纯收入达16800元。
  不仅如此,王峰村的干部还殚精竭虑,不断为村集体经济实力的壮大而努力着。村里建造了多幢厂房,出租给企业,用租金改善村民的福利,并逐年水涨船高。村民全部参加了失地农民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费由村里出资缴纳,村民只需坐享其成。
  小康生活离不开干部的无私奉献,也离不开村民的全力支持。为了让村庄保持清爽干净的面貌,干部每周都要参加义务劳动,清扫道路,搬运垃圾,并带动村民参与。村里还给每户村民发放了垃圾桶,做到垃圾入桶,每天让人定时收集处理。最有意思的是,春节时为了让大家不致因宰杀鸡鸭而影响环境卫生,村里干脆给每户发放50元的补贴,用于购买处理干净的鸡鸭等禽肉。“村干部想得这么周到,做梦都要笑醒。”不少老人笑呵呵地说。
  有着这样一心为民的好干部,有着这样深明大义的好村民,难怪“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市文明单位”“文明示范村”等荣誉,都花落王峰了。
其他文献
《秀美山川》徐道浙摄Wonders of River and MountainsBy Xu Daozhe   江中的小屿在几棵大树的陪衬下,就像一个放大了的盆景,白雾缭绕中,竹筏上的点点渔火更映衬出宁静与安逸。作品亦诗亦画,气韵生动,富有国画的意韵与气息。  1.来稿题材、风格、数量不限,特别欢迎新作。请标明“美摄欣赏投稿”字样;2.请注明作品标题,拍摄地点、时间,作者姓名,联系方式(电话、地址)
期刊
凡是看过雪峰集团董事长童四鹤艺术收藏品的人,都会感到惊讶。这位有着“优雅儒商”称号的企业家,以收藏大量绘画精品和稀世工艺品而令人赞叹。中国美术家协会原主席靳尚谊几次慕名前来参观,赞扬“这是私人收藏的一个典范”。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肖峰参观后,激动地挥笔写下了四个大字:“稀世珍宝”!    事业耀眼辉煌  童四鹤的收藏之路已跨越了20多年。上世纪80年代初,他担任当地丝绸厂厂长时,就受好友、县文化
期刊
Li Li did not see Master Ji Xianlin until his third visit to his home in Beijing. It was 1991. Li Li, then a self-made young scholar with a passion and ambition for Chinese classics, came all the way
期刊
What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Chinese cinema a century ago was a black-white film version of a Peking Opera play named Dingjun Mountain. The beginning might appear quite obscure, but 100 years later, t
期刊
In this part of China, the southern tip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June is known as the month of lotus. These summer days celebrate lotus. The water species presents fragrant blossom and elegant stan
期刊
The first emperor of the Qin Dynasty (221-206BC) came to the river more than 2,000 years ago. Sima Qian records in his great “Book of Historian” that the emperor reached the Qiantang River only to fin
期刊
The 1,400-year-old Guoqing Temple in central Zhejiang is three kilometers north of the capital seat of Tiantai County. Located between the county capital and the famed Buddhist sanctuary stands a gran
期刊
Some people compare Jiang Pin to a dark horse in auction business in Zhejiang. Others admiringly describe him as a tornado. They have a reason to speak highly of Jiang Pin, for he is the man behind Zh
期刊
Zeng Guofan (1811-1872) and Zeng Guoquan (1824-1890) were prominent court officials in the late years of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1). The two brothers played a key part in this part of Chinese histor
期刊
On May 22, 2009, Mao Xingyu, the grandson of late Mao Zedong, came with his wife to visit Qingyang Village in Jiangshan in southern Zhejiang Province. The couple flew in from Beijing to attend a pres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