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沿东阳城学士路北行,路的尽头出现一个美丽的画面:坦荡如砥的平原上,蓝天作幕,绿野为席,映衬着一座既有现代风貌又具古典气质的村庄。设计精巧的排屋和别墅整齐排列,宽敞平坦的水泥大道纤尘不染,村中休闲广场的健身路径上,不时可见老人与孩子欢快的身影……
这座以村容整洁、村风文明著称的村庄,就是人称“东阳名村”的王峰村。
从“王坑”到王峰
王峰的村名,隐隐透着峥嵘之意。但放眼望去,村边并无一峰一嶂。
然而“王峰”之名,确实又因山而得。据党支部书记王世明介绍,其实王峰村庄边上,原先有两座矮山,但从2006年实施旧村改造后,王峰人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胼手胝足,搬走了两座矮山,填平了村中地势低洼之处,使整个村庄的高度提升了4米!与此一起提升的,还有王峰人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水平。如今,王峰村已是“一峰独秀”。
王峰原是东阳江北的一处“洼地”,村名叫王坑。这不仅仅是因为村庄地处低洼,而且社会经济发展也落于人后。附近村庄村民碰到王峰人,总爱开如此的玩笑:“难道王坑改名王峰,你们就不住‘坑’里了么?”原来,由于村庄地处低洼,高低落差最大达8米,王坑人一直被讥为“住在盆底”。上世纪70年代后期,村民不满“王坑”之名,强烈要求把村名更改为“王峰”。本以为这样一来可以扬眉吐气,但无法更改的事实让“王峰”始终徒有虚名。直到1994年以前,王峰村内还极少见到红砖房,村民所住的都是泥木结构的老房子;整个村只有一条机耕路,还是黄泥路,晴天一身尘,雨天两脚泥,村民得了病,连救护车都开不进来。
痛定思痛的王峰人在2006年开始了旧村改造。然而,此时摆在王世明等人面前严峻的事实是:如果按照规划行事,那么村庄土地缺口极大。因为多年来王峰村民的房子都是挤挤挨挨“摩肩接踵”,各户房屋间距狭窄,前后采光极差。要让村庄显得舒展,让村民住得宽敞,在地盘有限的前提下,王峰该向何处要土地资源?
于是,王峰人把眼光投向了村边的两座小山——要是能搬走这两座矮山,不仅可以获得建房所需的土地,而且绿化、广场、道路等公共设施也有了“用武之地”。
听说要把一直“围困”着王峰的矮山搬走,王峰人除了兴奋之外,也有怀疑。而且,两座山挖掘出的土石方可不是个小数目,这么多的土石该往何处去?王世明等人大胆地提出了新想法:把土石用于填平村庄地势低洼处。这样一来,王峰人又面临第二个难题:必须把所有的房子预先拆除,把整个村庄夷为平地。
这样一来,许多人不乐意了。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王峰村已经建起了许多红砖房,不少楼房高达四五层。就在规划出台时,一些人家的新房还没住“热”,要让他们亲手拆除新房,舍得吗?不少村民叫道:“拆掉容易再建难,要是建不起来怎么办?”王世明等人信誓旦旦地向大家保证:“我们干部带头拆掉自家房,保证让大家两年内住上新房,要是有一户人家住不上新房,我们干部都住露天。”面对着这群耿直的汉子,加上崭新的蓝图极具诱惑力,大家很快统一了思想,投入了这场“愚公移山”的战斗。2006年5月10日,王峰人永远记着这个日子,因为这天,王峰村开始了大规模的全村拆迁工作。看着自己曾经一砖一瓦建造起来的房子,又被自己推翻拆除,王峰人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但他们清楚地知道,凡事不破不立,今日的“破”,是为了来日更好地“立”。
不到一年,王峰人就欣喜地看到,祖祖辈辈住了数百年的村庄被填平、垫高了4米,他们终于有望结束住在“坑底”的日子了。
为了尽快地建造一个新王峰,村党支部、村委会严格按规划行事,实施了“六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招投标、统一评估、统一外廓、统一涂料、统一基础设施。在宅基地的安排上,干部与群众一视同仁,但又突出人性关怀,优先照顾当初拆迁时损失最大的村民。现今王峰村最佳地段的69幢楼房,就属当初拆建时损失最大的村民所有。在小区干部保存的村庄旧貌照片上,也清晰地显示这几户村民的老房不仅占据了原先村中最好的位置,而且不论是房屋高度还是建筑水平,都在村中“鹤立鸡群”。为了消弭各户之间的差别,规划中采用了别出心裁的一招:每两房住户为一单元,各单元之间前后左右道路皆宽8米,而且各户庭院也为8米长。“院子大了,出路好了,住在哪里都一样。”正是因为能从细节处精心描绘,并在整个旧村改造过程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王峰村没有出现一起上访事件。
在最大程度考虑人性化居住功能的同时,王峰还大力优化配置公共设施,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洁化等工作样样到位。投资100多万元的村中花园,园中有湖,湖中有鱼,还有篮球场、排球场、健身路径和舞池等,杨柳倒映,鱼跃鸟鸣,环境幽雅,景色迷人。
从文化“沙漠”到“绿洲”
2007年7月,随着王峰村旧村改造基本完成,王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掀开了新的篇章。最为显著的,就是文化生活从此结束了“鱼翔浅底”的低落状态,从“沙漠”向“绿洲”迈进。
在旧村改造前,王峰人连基本的文化活动也难以开展。改造完成后,村里建立了文化领导小组,从组织、经费、硬件等方面予以保障。投资410万元建成的文体活动中心,占地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500平方米,内设图书阅览室、电脑室、文艺排演室、球类活动室、棋牌室等,采用流动值班制和专人专职负责制的方式进行管理。在文化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王峰建立了多支文体活动队伍,包括柔力球队、健身球队、气排球队、篮球队和排球队,还有一个文艺表演组,带领村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每天清晨,王峰村就展开了一幅朝气蓬勃的文体活动图。中心花园内是村民最集中的活动场所,各种体育活动器材上都有人;广场上,村民们有的打太极拳,有的打羽毛球、排球和篮球,生龙活虎;参加健身球、柔力球运动的村民,随着音乐节奏进退自如,英姿飒爽。一到晚上,这里又上演着“舞林传奇”,人们或成双结对,或自得其乐,踩着乐拍翩翩起舞。至于文体活动中心,则是村民白天的好去处,老年人在棋牌室里激战正酣,中青年在图书阅览室内品味书香,电影放映室内随时根据村民需要播放精彩影视剧,或者根据政策形势需要对村民进行远程教育。有意思的是,由于电脑室内设备齐全,不少老年人迷上了电脑。
村庄变大了、变美了,各种大型群体活动也有了施展身手之地。村里每年都为村民组织大型文艺汇演,春节时组织迎龙灯活动。多层次的活动还吸引了企业中的外来员工,甚至吸引了邻村村民。文化共享集聚了人气,和谐了关系,稳定了秩序。而最让王峰人骄傲的是他们彻底甩掉了“王坑”的帽子,变得扬眉吐气。2008年11月,曾经不知文化生活为何物的王峰村,成为市级文化示范点。王峰人的精神面貌与村容村貌,实现了同步提升。一位老人自豪地告诉笔者,旧村改造前,由于住房狭窄,村民之间经常发生摩擦,特别是婆媳之间经常吵架。“现在,住房问题解决了,一家人和睦相处,还出现了媳妇教婆婆跳舞,婆媳搭伴共舞的喜人局面。”
从温饱到小康
今日的王峰,已是名副其实的小康村。全村176户516人,2008年人均纯收入达16800元。
不仅如此,王峰村的干部还殚精竭虑,不断为村集体经济实力的壮大而努力着。村里建造了多幢厂房,出租给企业,用租金改善村民的福利,并逐年水涨船高。村民全部参加了失地农民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费由村里出资缴纳,村民只需坐享其成。
小康生活离不开干部的无私奉献,也离不开村民的全力支持。为了让村庄保持清爽干净的面貌,干部每周都要参加义务劳动,清扫道路,搬运垃圾,并带动村民参与。村里还给每户村民发放了垃圾桶,做到垃圾入桶,每天让人定时收集处理。最有意思的是,春节时为了让大家不致因宰杀鸡鸭而影响环境卫生,村里干脆给每户发放50元的补贴,用于购买处理干净的鸡鸭等禽肉。“村干部想得这么周到,做梦都要笑醒。”不少老人笑呵呵地说。
有着这样一心为民的好干部,有着这样深明大义的好村民,难怪“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市文明单位”“文明示范村”等荣誉,都花落王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