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辽市物流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ang19910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辽市作为内蒙古东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具备发展物流业的区位交通条件和资源优势。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辽市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内蒙古自治区振兴东部盟市发展的机遇,全面规划并重点发展物流产业,实现了由起步阶段向快速发展阶段的实质性转变,物流业已经成为通辽市一个新兴复合型支柱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物流产业,必将有力推动通辽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一、物流业基本概念及其作用
  1.物流业的基本概念
  2001年4月,我国颁布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把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因此,物流业是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根据实际需要实施有机结合的活动的集合。传统的物流业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物流业是一个复合型产业。物流业是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或聚合型产业,包括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等产业类型。把产业化的物流资源加以整合,就形成了一种新的物流服务业。这是一种复合型产业,也可以叫聚合型产业。二是物流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第一、二、三产业的实物生产和服务生产提供服务的产业。我国把生产区分为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服务业生产,无论是哪种生产都需要外购服务作为生产要素投入本企业的生产过程,这些外购服务就构成服务性生产资料。在一些发达国家把物流业称为生产性服务业,国际上一般把50%以上产品用于生产的服务部门称为生产性服务业,50%以上产品用于消费的服务部门称为消费性服务业;一些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在整个服务业的比重超过60%,其发展速度也明显快于消费性服务业,特别是金融、物流、运输、信息、商务服务发展最快。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许多国际性大城市从高度集中的制造业模式向高度集中的生产性服务业模式转变,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国际大都市的一个标志性产业。与传统物流业相比现代物流业具有以下四个明显特征:
  第一,物流功能集成化。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主要功能并无明显差别,仍承担着商品和物质在空间上移动的主要功能。与传统物流业相比,现代物流将物流与供应链的其他环节和功能进行重新组合集成,包括:物流渠道与商流渠道的集成、物流渠道之间的集成、物流功能的集成、物流环节与制造环节的集成等。物流服务提供者对上游、下游的物流、配送需求的反应速度越来越快,前置时间越来越短,配送间隔越来越短,配送速度越来越快,商品周转次数越来越多。
  第二,物流管理手段现代化。生产、流通、销售规模越大、范围越广,使传统的物流管理手段难以适应新的需求,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通讯、机电一体化、语音识别等技术的普遍应用使物流在技术、设备、管理上实现现代化成为可能。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现代物流过程的可见性和可测性明显增强,从而可以加强供应商、物流商、零售商在组织物流过程中的协调配合以及对物流过程的控制。
  第三,物流组织网络化。传统的物流组织之间是点与点的关系,或是线与线之间的平行关系,难以保证客户的及时需要。为了保证对产品促销提供快速、全方位的物流支持,现代物流需要有完善、健全的物流网络体系。现代物流对传统物流组织的重新整和,构成为一个互动的多层次的网络,可以保证整个物流网络有最优的库存水平及库存分布,运输与配送快速、灵活,既能铺开又能收拢。
  第四,物流经营市场化。现代物流的管理实行事业部制,具体经营采用市场机制,无论是企业自己组织物流,还是委托社会化物流企业承担物流任务,都以“服务一成本”的最佳配合为总目标,谁能提供最佳的“服务一成本”组合,就找谁服务。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系列化已经成为主流。
  2.物流业的主要作用
  物流业是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核心是突出系统整合、优化的理念,对分散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运用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手段实施一体化运作,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服务的目的。以信息化为主要支撑要素的现代物流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新型产业形成、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作用。
  二、通辽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草原腹地,辖五旗一市一县一区和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21.17万,发展物流业的资源和交通区位条件优越。通辽市农牧业和矿产资源丰富,素有“内蒙古粮仓”和“中国黄牛之乡”的美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截止2013年底,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811.82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49.3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调整为14.2:62.0:23.8。粮食常年产量稳定在100亿斤左右,牲畜年存栏在1888.04万头(只)左右。境内已探明煤炭、石油、硅砂等矿产41种,矿床和矿点190多处,总潜在价值1.3万亿元。煤炭探明储量130多亿吨,霍林河煤矿是中国五大露天煤矿和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13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石油远景储量8亿吨左右,铁、锌、钨、铜等金属矿藏10多处。天然硅砂储量550亿吨,居全国之首。通辽市交通区位条件优越。地处吉林、辽宁、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处,距长春280公里,距沈阳260公里,距离大连、营口、锦州等港口较近,是东北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有6条铁路交汇,4条国道贯穿境内,民航机场可起降737等大中型客机,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6万公里,通赤高速公路等一批重点工程建成通车,通辽至沈阳、通辽至长春的高速公路将于“十一五”期间贯通。
  通辽市物流产业的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到1999年撤盟设市之时形成规模,2006年市第三次党代会之后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多年来,通辽市委、市政府把加快物流产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大力發展以资源流通加工为核心的物流产业,加快产业延伸、产业聚集和产业升级步伐,建设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实现大流通促进物流产业实现了新的突破。   第一,现代物流主体框架已经形成。通辽市抓住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有力时机,聘请了北京科技大学物流专家组,对全市物流产业发展进行规划论证,编制了《通辽市物流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了以主城区物流系统为物流发展核心,以城关镇和重点镇为节点,辐射内外双环,以铁路、公路相衔接的覆盖城乡的“一核双环四线”物流发展框架,构建了“一个信息平台、两个内陆港、五大物流园区、十大重点物流中心”的物流产业发展体系。“一核双环四线”,就是以通辽主城区物流系统为物流发展核心;以甘旗卡镇、开鲁镇、鲁北镇、宝龙山镇为物流辐射内环,以霍林郭勒市、保康镇、金宝屯镇、库伦镇、大沁他拉镇为物流辐射外环;以国道303线、304线、111线及与其并行铁路线为物流发展大通道。“一个信息平台”,就是尽快建立以电子政务系统、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等基础条件为依托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及全市各类企业的网上交易提供服务。“两个内陆港”,就是以大连港为主、以营口港为辅,建设两个辐射带动通辽物流产业发展的陆地港口,促进进出口贸易,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五大物流园区”,就是综合考虑产业规模、物流存量、物流市场需求和城市总体规划、交通规划及环保要求,加快建设科尔沁区工业物流园区、开发区工业物流园区、霍林河物流园区、奈曼旗物流园区和科左后旗非资源产业物流园区“五大物流园区”,提高运营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第二、第三产业分工和第三方物流的建立。“十个重点物流中心”,就是突出建设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煤炭物流和木材物流中心、团结路商贸物流中心、通辽批发城小商品物流中心、日升日美物流配送中心、内蒙古科尔沁民族医药物流中心、金港生产资料物流中心、白音太来果蔬物流配送中心、余粮堡牲畜交易物流中心建设和交通物流中心,提高主城区物流体系对全市物流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通辽市现代物流业取得快速发展,已形成内外双环的主体框架。目前,通辽物流园区、开发区木材市场、煤炭物流园区、霍林郭勒市煤炭物流园区、扎鲁特旗正达粮油交易物流园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已形成一定规模,开鲁县慧丰物流园区、科左后旗物流园区、霍林郭勒市东阳物流园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已投入使用。物流园区和重点项目的建设运营,对全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渐凸显。
  第二,大宗物流已形成一定规模。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支柱产业的形成,全市产生了巨大的物流需求,大宗物流形成了一定规模。2013年全市物流总需求超过3000亿元,比上年增长25.49%。实现物流增加值85亿元,比上年增长21.49%。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煤炭物流量發展迅速。2013年全市原煤产量5296万吨,比上年增长27.5%。霍煤集团年产原煤4000万吨,通过铁路发运煤炭占总产量的70%以上。经过建设,通辽市已基本形成蒙东地区能源基地连接东北乃至华北地区的煤炭通道,成为蒙东地区煤炭集散中心。
  (2)制造业物流量快速攀升。2013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03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工业品物流量达到700万吨,比上年增长28.3%。2008年集装箱发运量突破万箱大关,实现集装箱发吞量1.8万标箱,是上年的2.6倍。
  (3)农产品物流量大幅度增长。2013年全市粮食总产量突破100亿斤大关,商品量80亿斤,商品率70%以上;牧业年度统计,牲畜商品量901万头(只),商品率63%;林木采伐量45万立方米;化肥施用量54万吨以上。全市30多家较大型粮食企业承担着以粮食收购、仓储、保管、发运,并为市内各大企业提供粮食物流服务的任务。梅花、顺通、万顺达、利牛是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企业,可消化全市商品玉米大半。全市粮食物流基本形成了以粮食经销企业与加工企业相结合的运营格局。
  (4)商贸物流量稳步提高。全市以生活资料为主的商贸物流量增幅很快,201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营业额超亿元的大型商场(城)7家,专卖店斗8家,连锁加盟店1170家。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大批发市场、大商城、配送中心为主的商贸流通物流运营格局。
  第三,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已实现由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
  (1)工业物流已实现由企业自营为主向物流外包为主的经营业态转变。全市大部分工业企业顺应经济发展趋势,摒弃“大而全,小而全”和“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观念,用现代物流理念谋划企业物流,采取供应链的管理模式,整合资源,降低物流成本,实施企业物流主、副分离,流程再造,有效降低了社会物流总费用。2008年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44亿元,较上年下降1.3%,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呈下降趋势。梅花生物有限责任公司年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公司采取供应链的现代物流模式,把400万吨的年采购物流和销售物流,全部以“外包”的经营流程,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包运作,企业不养车队,不建大型库房,年可降低物流成本10%左右。
  (2)农业物流已由过去分散自营为主向以龙头企业为主的经营业态转变。例如,清谷新禾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主营杂粮、油料、果仁三大类农产品2.3万吨,通过分检、加工、包装实现流通增加值1900万元,出口创丈突破1000万美元。开鲁县有银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采取“订单联农户一建基地”、“合同连用户一占市场”模式,年经营红干椒8000吨,年出口创汇560万美元。一批农村经济人队伍入市进企,联接农户,成为促进农业物流发展的重要力量。
  (3)商业物流已由商家采购向连锁配送经营业态转变。日升日美商贸有限公司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龙头企业,具有现代信息网络平台,先进仓储装备,便捷的配送体系和分检、加工、包装以及农产品返向物流与商品展示等功能,现已发展连锁加盟店1100多家,覆盖了科尔沁区、开发区和部分旗县,服务半径75km-150km,配送商品2.1万多种,商品配送率达85%以上,配送总额达到3亿元以上。金叶广场有限责任公司是通辽市较大的商城之一,内设1000多个摊位,以“品牌代理’,为主,年销售收入4亿元以上。连锁加盟配送及品牌代理的经营业态安全快捷,货真价实,服务到终端用户。   (4)专业市场和物流园区建设加快。为创造物流需求,搭建物流平台,通辽市以主城区为重点,在全市各地积极建设专业市场和物流园区。2008年底,全市城乡集贸市场发展到195个,全年完成市场交易额136亿元,比上年增长24.6%。白音太来果菜批发物流中心、开发区木材交易市场、舍伯吐成峰牲畜交易市场、华明牲畜交易市场和余粮堡牲畜交易市场均已形成一定规模。全市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物流园区8家,在建9家,入驻园区的各类物流企业和为物流服务的企业296家乙城乡集贸市场和物流园区建设,集聚和创造了巨大的物流需求,为物流企业提供了物流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发展平台,也为区域现代物流产业集合、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5)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迅速。随着物流业务从企业主营业务中分离,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加快了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同时一批新型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目前通辽市各类第三方物流企业已发展到131家,其中运输物流企业45家,仓储物流企业56家,物流加工企业8家,装卸企业7家,物流配送企业8家,物流信息服务组织3家。这些第三方物流企业活跃在物流市场,承担着大量的原辅材料、半成产及产成品的装卸、仓储运输、流通加工、包装、配送、信息服务等功能。
  第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通辽市“十五”期间公路建设累计投资140.5亿元,通车里程16120km,其中高速公路201公里,一级路410公里,二级路113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26公里。京通、集通、大郑、通让、通霍、平齐6条铁路在通辽交汇,通辽火车站已建成全国38个铁路枢纽大站和14个编组大站之一。2009年,通辽市力争在六条铁路、三条高速公路、五条一级路和两个机场建设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物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国内外专家普遍认可的物流业理论,特别是对照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物流产业发展模式、发展水平,通辽地区的物流产业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部分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存在着“小、差、散、低”等问题。由于资源技能有限,物流服务的效率较低,多数物流企业的经营网点少、网络化经营水平不高。从业务的覆盖范围来看,业务辐射范围以覆盖本区及周边省区的比例最高,覆盖全国及跨国境服务所占比例非常少。所以某些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存在着规模小、功能差、经营散、管理与服务效率低,物流技术装备和能力有待加强,物流运行效率有待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高于发达地区。物流园区建设上还存在“同质化”重复建设等问题。
  二是物流服务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不高。一方面作为需方的制造和商贸企业,受“大而全”、“小而全”思想束缚,大量潜在的物流需求不能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作为供方的物流企业“小、散、差”问题严重,经营模式、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的需要。通辽地区部分物流业的服务不仅业务比较单一,而且组织化、专业程度不够。主要集中于单一的运输和仓储业务,而提供货运代理服务、物流咨询服务、物流加工增值服务的比例较低,真正提供一体化专业物流服务的企业为数不多,原材料及制成品的物流配送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服务的比率也较低。物流服务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低,有实力的大物流企业少,信息资源分散,有效的信息资源不能整合共享,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缺乏,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不相適应。
  三是物流服务配套设施相对滞后。调查发现,配套设施相对落后仍然是制约通辽市物流产业发展的严重问题。近些年来,通辽地区的铁路、公路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地方政府也投入大量资金加快配套建设,但高速公路建设速度、特别是与周边地区大中城市高速公路网的对接步伐仍然滞后,交通“瓶颈”的制约在短期内还难以消除。就物流企业本身而言,部分物流企业的厂房、运输车辆等严重老化,国家对这一新兴产业又没有专门的倾斜照顾政策,尤其是在信贷扶持、税收优惠等方面一直没有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这也是导致物流服务配套设施滞后、产业运行乏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是现代物流业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目前,通辽市虽已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物流企业,但物流服务水平和效率还比较低,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另外,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粗放,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物流业。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高效率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
  五是现代物流技术应用能力较差。在物流技术的应用方面,仅有部分物流企业利用了电子信息系统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物流企业中普通货车所占比例较高,但罐车、冷藏车等专业化运输车辆所占比例较小。普通仓库占被调查企业仓库总量较高,而保温仓库、冷藏仓库、自动化仓库、高层货架仓库等专用库房的比例较小。另外,绝大多数个人消费者也仅利用因特网到网上商店、网一上书店,订购一两本书,使得物流市场的电子商务的推广力度较差。由于受条块分割的体制影响,整合物流资源还存在很多障碍,一部分物流资源闲置。
  六是国际金融危机对物流产业发展的影响在短期内还难以消除。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程度的加深,物流业也受到严重冲击。通辽地区物流市场需求也出现萎缩,运输和仓储等收费价格及利润下跌,中小物流企业经营困难。经过几年多的积极应对,特别是在中央和自治区扩大内需投资、通辽市委市政府保企业、保投入、保增收、保民生“四保”政策的拉动下,这场罕见的金融危机在通辽地区正在逐步见底,经济逐步回升,但使物流业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程度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努力,要使物流产业再上新的台阶还需要从各个方面合力推动。   四、加快通辽市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强化引导,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职能作用
  通辽市物流产业整体发展规划已经出台并得到了有效实施,物流产业发展的主体柜架基本形成,加快物流产业发展,需要立足已有的优势,特别是要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应对金融危机各项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实施的机遇,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具体地讲,一要拓宽视野,在东北亚范围内谋划通辽市物流产业的发展。以科尔沁区大连内陆港为主,以开发区营口内陆港为辅,以通辽国际集装箱中转站为支撑点,形成国际物流能力,俄罗斯的木材资源落地加工,外蒙古的矿产资源合作开发进口,实现通关达海、一关三检,成为服务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物流节点,连结俄、外蒙和东北亚经济区的重要国际物流通道。二要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举全市之力打造东北地区区域物流中心。在建立能源重化工、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和建材工业三大基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东北经济圈的大平台和通辽自身的交通优势,与沈阳、长春、大连、哈尔滨等中心城市合作,努力成为服务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四大区域物流中心之一。三要立足通辽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重要物资集散地的优势,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形成连接区域内各主要枢纽城市的物流系统,推动区域内部贸易自由化和要素自由流动,提高市场配置效率,促进区域内地区间的经济聚集和互补效应,成为内蒙古东部的综合性物流中心。
  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作为一种战略,既是企业战略,也是地区战略,还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政府在宏观上的引导和支持不可缺少。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加快推进各级政府的角色和职能转变。一是当好“助推器”,充分发挥推进职能。各级政府要在通辽市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整体框架内制定出台落实发展规划的详规,对各地区物流产业的目标、措施进行全面规划,特别是对物流产业的信息、技术开发、人才培养、新服务业态的开拓、投融资渠道拓展、配送共同化、企业协作化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并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合力推进物流产业发展。二是当好组织者,充分发挥组织职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为现代物流产业的成长提供了土壤,市场将通过资源配置和效率挖掘作用的发挥而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但是要实现物流产业的发展目标,解决好经济中心城市物流发展问题,要加强基础设施系统的建设,加快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的发展,推进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标准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政策环境等,仅靠市场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加强政府的组织职能,在政府有力的组织下,完成物流发展所需的宏观环境建设。三是当好扶持者,充分发挥扶持职能。在现代物流发展初期,政府的扶持是必要的。各级政府通过制定适应物流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土地开发和利用、技术开发、网络化经营、城市交通管制、运输政策等综合性政策,扶持符合我市物流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有利于提高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的企业的发展,达到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目的。四是当好管理者,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的职能作用。由于现代物流产业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环节,从经济管理的科学性和管理的可操作性角度考虑,不可能走建立一个新管理部门的路子。因此,要求现代物流产业的相关管理部门必须按照物流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上进行创新,以便使各个行业和各级管理部门在管理上进行通力合作和有效配合,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当好管理者,为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2.加大物流资源整合力度,进一步完善综合物流体系框架
  坚持以交通优势为基础,以资源加工为特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的总体方针,对通辽地区的物流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发掘潜力,突出重点,加快发展大宗物流、商贸物流、专业物流、基础物流和国际物流,培育现代物流优势产业,打造东北经济区物流中心。
  (1)全力做大大宗物流。通辽地处东北经济区,交通、区位、资源优势明显,尤其是发展煤炭、木材和农畜产品大宗物流空间和潜力都很大,应加快煤炭、木材和农畜产品三大物流基地建设,并作为重中之重。①建设煤炭物流基地。通辽市境内煤炭资源丰富,其储量133亿吨,开发潜力巨大。中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的霍林河煤矿已形成年产2500万吨煤能力,2020年将达到1亿吨。利用通霍铁路和304线煤炭运输大通道,发挥集通铁路的作用,形成“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运”的格局。内蒙古将成为未来接替黑龙江、山东和河南的最主要供应者,主要负责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煤炭供应。通辽地处内蒙古东部,与辽宁、吉林相邻,主城区距沈阳290公里,长春310公里,哈尔滨500公里。通辽不但能够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能源支持,同时也一定能成为北煤南运过程中加工流通的重要物流基地。②建设木材物流基地。通辽市森林面积180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745万立方米,另外通辽市还可以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从大兴安岭运输及从俄罗斯进口大量木材,大力发展木材的流通加工项目。通辽开发区木材市场和沈阳的百花市场并列为东北地区两大主要木材市场。在北木南运的发展过程中,通辽的木材流通加工将会进一步发展,由此带来的大量加工原料的流入和产成品的流出也一定为建立木材物流基地提供重要保樟。③建设农畜产品物流基地。通辽市素有“内蒙古粮仓”和“黄牛之乡”的美称,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近年来,通辽市进一步优化农产品结构,优质玉米、红干椒、杂粮杂豆和蔬菜成为主打产品,在市场享有盛誉。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家畜总饲养量、商品率和肉、蛋、奶等畜产品增幅较大,特别是中国西门塔尔牛、科尔沁肥牛、罕山山羊绒已成为知名品牌。通辽玉米批发市场、余粮堡牲畜交易市场、合伯吐牲畜等市场成为通辽地区重要的农畜产品交易场所,为建设农畜产品物流基地创造了有力条件,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在东北地区形成洼地效应。
  (2)加快发展商贸物流。通辽全市包括2个区、1个市和6个旗县,123个乡级单位;总面积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10万,其中城市人口102.8萬,占总人口的33.26%。通辽与赤峰、锡林郭勒盟、兴安盟等地区相邻,与长春和沈阳在地理位置上呈等边三角形,其辐射(或者接受辐射)面积大约10万平方公里,可为600万人提供日用商品服务。在传统贸易年代,通辽就是辽宁、吉林和内蒙古“三省”通商之地,集市贸易相当活跃;计划经济时期,通辽市属商贸流通二级批发城市,国合商业十分繁荣;随市场配置资源时代的到来,各地经济的不断发展,地区和城市间贸易往来的日益紧密,通辽市商贸流通区域中心地位日显突出,辐射带动作用越来越强。为了满足通辽及其周边城乡人民生活需要,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农产品加工、销售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的现代化进程,建立城镇与乡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物流通道,通辽市要在改革传统商贸流通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日升日美“万村千乡”日用品连锁经营方式,促进和发展生产资料配送经营方式,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高效、通畅、便捷的商贸物流服务体系。   (3)大力发展工业物流。近几年,通辽市全面落实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实出抓项目的战略思想,工业项目和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新突破,工业经济社会初见端倪。“十五”期间,全市引进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44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6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尔沁工业园区、霍林河高载能工业园区、奈曼旗工业园区、科左后旗非资源产业工业园区和扎鲁特旗农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初具规模。工业的快速发展,大大刺激了对工业物流的需求。然而,通辽市工业经济发展潜力仍然很大,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将持续快速增长;产业延伸、产业升级和产业聚集进一步加快;重点工业园区功能进一步完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加大;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将进一步提高。这将为通辽市物流业发展提供更大需求。因此,工业物流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4)积极发展基础物流。通辽综合物流园区的建设,已形成第三方物流的雏形,园区实行的GPS、电子配送、仓储、财务结算等综合经营服务方式,是未来物流发展的方向。在建好综合物流园区的同时,按照现代化物流产业建设的要求,高标准建设和完善全市的物流产业的GPS、电子配送等内容为主体的信息网络。全面提高吝物流园区的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培育“一网多区”的现代物流体系。
  (5)努力开拓国际物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通辽外贸进出口总额日益提高。2008年,通辽进出口总额达6821万美元,较“十五”之初增长了179%,其中进口2569万美元,出口4252美元,分别占总量的37.66%和62.34%。通辽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主要是粮油类产品,且规模较小。另外,通辽属内陆城市,发展进出口贸易受到制_约因素虽然较多,但2008年通辽大连内陆港已建成投入运营,为加快发展通辽的国际物流莫定了坚实基础,只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内陆港建设,努力实现信息、仓储、运输一体化,实现陆铁海联运,通辽的国际物流业发展也一定能够形成规模。
  3.重点扶持龙头物流企业,打造拉动物流产业发展的强力引擎
  针对通辽物流资源分散、物流企业实力不强、组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应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加大兼并重组力度,优化物流资源的配置组合,优先重点培养一批龙头物流企业,在龙头物流企业的带动下,全面推进现代物流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1)切实做大做强龙头物流企业。优势物流企业在现有的物流网络、运输和仓储能力基础上除自行投资增强实力、扩大服务网络范围外,还应选择合适的经营机制和合作模式,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包括通过全资、合资合作、控股和参股、特许经营、重组转型、整合并购、建立战略联盟等多种方式,促进物流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在规范市场准入标准基础上,鼓励多元化投资主体进入物流服务市场,还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到通辽地区落户,在更大的范围内规划建设不同层次的物流网点,培育自主物流品牌,以形成合理的企业物流运作网络体系。
  (2)整合中小物流企业。引导中小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方式进行资产重组,优化物流资源的配置组合,推进企业公司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组建一批上规模的骨干物流企业;鼓励中小物流企业通过开展技术改造,充分挖掘现有物流设施的潜力,构筑企业协作网络,形成行业的主干力量;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加强信息沟通,创新服务模式,满足多样化的物流需要。通辽主城区特别是经济技术开发区要进一步整合煤炭、建材、汽车、农资物流资源,对现有六大物流园区进行功能整合,建成功能优化、结构合理、服务高效的主体综合物流中心区。
  (3)制定出台扶持物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各级政府要因地制宜地从物流企业市场准入、用地、税费、融资、技术、资产重组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设立扶持物流企业发展基金,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用于重点物流项目的贴息和投入,引领社会融资,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对重点物流项目的资金支持,帮助重点物流企业开拓融资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添置自动化机械设备,实现信息管理等技术的升级换代,促进物流企业增强经营能力。全面提升供应链理论延伸服务功能,深层次地开展流通加工、多式联运、多点配送和第三方物流服务。
  4.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物流产业的市场主体
  现代物流是以顾客为中心,按照市场和客户的实际需求,通过敏捷配送实现“门到门”的物流服务。通过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可以满足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适应多元化消费的趋势,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所以,各级政府应合理布局城乡商业设施,完善流通网络,推行现代流通方式,采取多种形式鼓励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企业的发展。一是鼓励从事运输服务、仓储服务、货运代理服务和批发配送业务的企业,允许它们根据自身业务优势,围绕市场需求,延伸物流服务范围和领域,逐渐成为部分或全程物流服务的供应者,逐步提高第三方物流配送的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二是鼓励生产企业改造物流流程,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降低库存,加快周转。三是鼓励生产和商贸企业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剥离或外包物流功能,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四是推动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促进供应链的有机结合。五是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推广现代运输方式,逐步提高第三方物流配送的社會化、组织化程度,提高企业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5.完善物流信息平台,加快物流产业信息化进程
  各地区要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开发、逐步完善”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完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促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与全市物流信息体系、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综合服务体系的有效衔接,以信息化推动全市物流综合成本降低和物流系统效率提升。进一步整合物流信息资源,加快发展各类专业化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引导企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提高企业物流综合管理效率。全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与东北经济区的沈阳、长春、哈尔滨物流中心联网,为政府物流产业的决策提供支持,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及全市各类企业的网上交易提供服务。具体应重点抓好3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引导物流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加强电子数据交换、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統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以及供应链管理等物流理论和技术等在物流企业和广大工商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全面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
  二要推进网上物流信息和商务平台的建设。一方面,物流企业要做到对客户的要求快速反应,必须及时接收和处理有关参与方的数据。因此,物流网络平台的建设必须有工业企业、物流企业和系统集成商等方面的共同参与;另一方面,没有真正的服务网络,物流企业的经营站点是孤立的,难以协调。应利用网络技术将物流企业散布在不同区域的服务网点联结起来,改变有点无网、有网无流的状况,形成物流服务平台,提高物流营运水平。
  三要推进并应用新的计算机软件。新的物流战略的实施必须依靠计算机软件的更新。如在线交易与市场依赖于供应链执行与计划软件来处理互联网上的订单,同时也依靠供货人具有库存可见性的软件。因此,必须以物流战略的发展为依据,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计算机软件的研发。
  6.加强教育培训,多渠道、多层次培养物流人才
  物流人才严重缺乏是制约通辽市物流业发展的严峻问题。通辽市境内的三所高等院校(内蒙古民族大学、通辽职业学院、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虽然开设了与物流相关的专业,但生源严重不足,物流专门人才稀缺的问题一直没能得到有效解决。物流人才是能熟练掌握经济、管理、信息、工程技术、运输等多学科领域知识的高复合型人才,物流人才的培育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启动全方位的物流人才的培养计划是当前我市物流产业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首要课题。
  第一,面向物流市场,定向培养物流专门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是多层次的,驻市的高等院校应适应市场需求,在一些经济类专业中开设物流课程,通过各种途径加快物流师资与物流教材建设,为企业培养理论扎实的专业人才。高校专业设置应包括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的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多个层次。物流本科生教育主要培养中层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物流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科研人员和高校师资。至于第一线的实际操作人员,应由高等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来培养。
  第二,立足企业需求,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培养物流专门人才。政府部门、企业、行业组织、咨询机构及高等院校应积极参与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物流人才培训和教育工作,不断培养造就大批熟悉物流业务,具有开拓精神和创造力的商业物流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全市各物流企业应加强联合与合作,尤其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的联合与合作,不断加强对物流人才的培训。企业对物流人员的培训可分层次进行,针对工作性质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和不同的培训内容。第一层次为高层物流管理人员,对其应加强系统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和增值意识的培训;第二层次为物流实际管理人员,对他们的培训主要是加强成本意识、效率意识和服务与培训意识;第三层次为物流操作人员,培训的重点是加强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和协作意识。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办法,促进物流人才交流。如选送物流技术人员出国培训、邀请知名企业乃至外国专家来通辽讲学等等,促进交流提高。
  第三,放宽人才准入门槛,为物流专门人才引进、培养搭建平台。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物流行业中尽快建立推行物流师、采购师证书教育与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制度,调动高等院校与物流企业相互合作的积极性,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提升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理论业务水平,从根本上提升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满足市场对各类物流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作者简介:
  孟凡军(1966-),男,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现任中共通辽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内蒙古社科院通辽分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国有企业的运行与发展进程中,审计功能在国有企业监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在认清其重要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实施的良好策略,成为摆在国企发展面前一道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审计功能;国企监管;重要作用;良好策略  一、审计功能在国有企业监管中的重要作用  1.制度确立与制度创新的功能  国有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注重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以便为
文章以产出为导向,充分考虑非合意产出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对效率测度且进行时空差异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典型影响因素采用Tobit模型对其作用路径及强度进行估计检验并给
【摘 要】核心竞争力是组织的知识和技能经过整合,形成独具的竞争优势,具有难以被竞争对手复制和模仿的特性,医院核心竞争力是能够使医院在医疗服务领域实现可持续竞争优势。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保持医院持续健康发展,是关系到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因此,不断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是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的基础。  【关键词】医院;财务;技术  一、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是打造核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社会各个企业不断发展,这大大的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为了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平稳健康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施。而薪酬设计关系着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的积极性,一旦企业内部薪酬设计不够合理,那么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将给各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确保企业内部薪酬设计科学性与合理性是非常必要的,在企业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仅凭财务会计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管理会计逐渐被提到企业管理要素中来。然而管理会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制约因素,面对这些制约因素,本文结合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现状和中国国情,提出了发展管理会计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管理会计;现状分析;对策  一、管理企业发展的现状  1.管理企业的含义  管理会计是企业会计的分支。是利用一系列专业方法,对财务会计提供的基础数据进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与现代融资结构理论和西方国家的融资实践明显背离,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其中有利益的驱动,也有深层次的制度原因.负债融资具有主动性、灵活性、效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会计业务处理日益复杂,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实效,范围,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中小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在发展中正面临着一些问题,企业工作秩序混乱、管理失控、做假账、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比较严重。因此,研究如何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的问题成为一个当务之急,本课题根据某市某某公司会计质量管理状况,研究如何有效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管理,并针
对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科学评价是制定城市发展规划的基础,其研究对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山东半岛城市群的8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在总结现有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