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学校教育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在由教育信息化1.0稳步走向教育信息化2.0的过程中,各个地区的区域教育专网基本建成,区域内学校之间以及学校与教育主管部门之间实现专网内千兆接入,学校师生空间均已开通,学校班级实现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班班通,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等功能室均已按标准完成配备。为探索精准化管理模式,提升教育装备应用效益,安徽省郎溪县率先使用了装备智能管理系统来实时监控各校装备应用情况,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有针对性地督促指导,使教育装备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教育装备 智能管理 运维 整合
引言
近年来,通过“薄改”“改薄”等一系列项目建设,郎溪县教育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校舍、场地、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师资、教学仪器设备、信息化基础设施等基本配备达标,于2017年顺利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装备作为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支撑条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愈加凸显。如何有效提高教育装备应用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教育装备效益,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普遍存在教育装备“重建配、轻管用”、装备统计数据“不准确、难度大”、过程管理“缺手段、无实效”、运维监管“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如何对症下药?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建设先进的教育装备智能管理系统,将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推动教学改革、优化管理、提升绩效,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建设郎溪县教育装备智能管理系统,从解决实际存在的痛(难)点、问题的角度出发,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整体规划,统筹考虑,是我县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县近几年教育工作的重点。
二、系统设计思路
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示“深入推进教育、文化、体育等改革,充分释放社会领域巨大发展潜力”。在教育与科技携手发展的今天,郎溪县教体局根据本县《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采取全盘考虑、分步实施的策略,首先从教育装备管理着手,建设教育装备智能管理系统,将教育装备管理好、用起来,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教学支撑作用,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具体思路如下: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给我县教育装备管理指明方向,创新驱动,融合发展,通过教育装备智能管理系统对全县教育装备从“建设、配置、管理、应用、运维”五个维度对教育装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监测与评估;将区域和学校的装备建设、实验和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纳入我县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体系,将教师教育装备应用能力纳入教师考核体系,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以对全县教育装备配备和应用数据多维度分析为基础,用可视化数据引导学校进一步提升装备应用水平,引导教师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教学,从而使教育装备利用率达到较高水平,实现学校管理与教学信息化。图1为郎溪县教育装备智能管理系统框架图。
三、系统应用情况
(一)全县统筹管理平台
郎溪县教育装备智能管理系统采用云架构模式,依托大数据技术,以学校为基础单位,深度挖掘、分析全县教育装备建设、配备、应用、管理、维修数据进度;数据分析结果以可视化云图方式在平台上呈现;县教育主管部门,均可根据实时、精准的数据,转变管理的思维类型观,研判问题发生趋势,从源头对症下药,适应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图2、图3分别为郎溪县教育装备智能管理系统登录界面和教育装备运行数据云图。
图2 郎溪县教育装备智能管理系统登录界面
(二)与班级日常教学相结合的应用管理
教师日常授课时,结合预设课表,以教师的操作行为为分析基准,智能采集班班通设备在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的有效使用数据,自动截取教学过程截图,分析制约设施设备利用率达到较高水平的因素。经过努力,全县班班通设备不开机或开机不使用的情况基本被杜绝,利用率显著提升。图4为班班通使用年级分析图表。
(三)与实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应用管理
以高清动态侦测摄像头为媒介,以教学活动为采集目标,通过现场动态侦测技术,结合实验/实践预约内容,侦测实验/实践教学开展情况,记录具体到学科、班级、节次、教师等维度的实验/实践数据,并自动拍照取证。图5为实验室分析记录。
随着应用的深入,掌握了各校实验/实践室真实、完整的使用数据,如各类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的开出率等,再结合督导考评等管理手段,实现了我县“提升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和应用水平,开齐开足开好演示和分组实验”的工作目标。
(四)资产管理
从“类别、用途、存放位置”等多维视角,实现对学校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一物一码”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一线教师可以通过手机微信直接扫描装备二维码,查看资产详细信息;真实准确的电子台账、电子报表,取代了传统纸质台账,资产数据可以真实、准确、方便地查询;学校能够合理分配各项资产,跟踪资产流动情况,提高了资产利用率,资产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图6为资产全流程管理。
目前先对我县三所智慧学校实验校进行该模块的小范围试用,后期会逐步推广到全县各中小学,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县教育装备基础数据库,通过制定统一数据标准和规范数据接口来解决我县对教育装备难以准确统计等问题,最终实现资产管理县、校两级数据互联互通。
(五)实验教学管理
内置教学大纲要求的标准实验清单,明确各学段、各年级每学期应做实验及实验需要的器材;各学校以此作为实验准备和实验开出的依据;通过标准实验清单和实验记录的对比,学校、教师等维度的实验开出率的准确数据能够为校管理层所用,有效监管学校实验教学的开展情况。图7为区域实验数据统计。
(六)教育大數据 局、校、教师三个层面对教育装备管理和教学应用数据的查阅、考评、决策参考的需求不尽相同,但对于数据真实性、精细化、多维度的要求是一致的。不同维度统计、分析、归类、排序出的数据,为我县教育综合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等督导工作提供了决策数据依据和信息技术手段支撑。图8为区域装备基本情况。
(1)局层面:全县教育装备建设、配置、应用、管理、运维等维度的数据分析,发现校、师层面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而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引导学校逐步提升,并作为督导考评、量化考核的重要依据。
(2)校层面:为教师考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使绩效考评更加合理化;发现管理和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改进管理方式提供科学决策的基础。
(3)师层面:以不增加教师负担为前提,真实、有效地抓取教师上课使用记录,还原上课现场,对教学应用进行统计和分析,促进全县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组织教学能力的提高。
(七)郎溪教体微信企业号
智能手机和微信的普及,使得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移动化能够真正实现且有效运用。
郎溪教体微信企业号集成预约实验室、装备扫码、装备报修、计算机远程控制、手机投影等功能,数据与平台同步、交互,为一线教师、学校领导提供便捷的移动办公通道。
(八)运营报告
平台向全县教育系统提供《运营报告》订阅服务,依据订阅用户在平台的权限,通过微信定期推送相应权限的平台运营报告。
局、校层面,为领导推送反映区域(学校)教育装备整体建设、配备、应用、管理、运维情况的统计报告和分析数据;师层面,为教师推送个人教育装备应用报告,及本学校其他教师装备应用情况分析。
四、系统应用绩效
教育装备智能管理系统使用以来,有效提高了教育装备教学应用水平、管理水平,装备数据统计便捷、实时,数据展示直观、可视,大数据统计精准、可靠,能及时推送到各级管理人员手中,也为领导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有效促进了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一)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利用信息化手段,以往教育装备管理中传统的工具型思维逐步转向人工智能思维:教育装备、软件工具使用信息的自动化采集;装备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实时监管;特定算法、在线分析处理、数据检索等先进技术的引入;日常数据分析、数据变化趋势、预测预警模型、风险数据分析、决策数据支撑等,面向海量数据构建的全县教育装备大数据应用、分析、管理和可视化展示模型;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我县以教育装备为主体的现代化教育设施按需装备、合理调剂、统筹使用、及时维护的科学使用效率,促进了我县教育设施薄弱学校教育装备的基础建设和升级改造,提高了现代教育装备整体运维与管理质量,推动了我县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方向发展。
(二)提高教育装备管理效率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给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提出了装备应用、管理的具体要求,明确了“要在‘十二五’工作基础上,由点及面、由单项工作到教育教学与管理全过程,促进教育信息化全面深入应用,使教学更加个性化、管理更加精细化、决策更加科学化”。
教育装备智能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是我县教育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为我县教育治理提供了大数据这个优秀的“抓手”,为我县教育装备应用及管理提供了优质的管理工具,深度挖掘数据潜在价值,有效地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延续性、一致性,真实记录装备运行的状态、使用时间、使用时长、使用次数等信息,使教育主管部门随时都能对管理过程的细节进行监测,真正实现对管理过程的有效监管;同时这些数据也对学校开展常规工作、严格执行制度和提高管理水平形成强大的压力和驱动力,对提高我县教育装备管理效率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突显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效能
郎溪县教育装备智能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使得我县教育装备的应用情况查询变得极为便利:可以实时查看全县教育装备配备、应用、管理、运维的详细数据,也可以实时查询各校的装备管理与应用情况。
同时,系统为我县教育管理层带来了思维方式和工具的改变,通过展现教育管理各方面变化发展的情况来驱动管理和决策,使数据化管理不是监督和控制,而是服务管理和业务驱动,从而极大地改善了我县教育装备的管理理念,引领我县教育事业发展步入“互联网+”时代。
(四)提升教育装备运维服务水平
过去我县各校采取的装备维护方式是“与原供应商签订售后服务协议”,或者选择“请示主管部门后确定服务方式”,少数学校选择自行维修;没有一所学校或者一个区域选择将同一类装备的售后服务统一外包给一家专业维修公司;一线学校对教育装备主管部门的工作依赖性较强,遇到装备质量问题,更多选择向上级主管部门寻求帮助和指导。
然而,由于教育装备产品涉及很多行业和专业,装备主管部门不可能有那么多与之对应的技术人员,专业上也不可能样样精通,因此大多数需要依赖供应商的售后技术服务;采购部门和使用部门不是一个单位,很容易被供应商“钻空子”,少提供乃至不提供售后技术服务,或提供不合理的收费技术服务,从而影响学校教育装备的正常使用。
系統建成后,抓住“修理及时性、修理可靠性、价格合理性、服务意识性”四个指标,充分利用社会上已有的各类维修公司技术人员队伍,引入竞争机制,公开维修公司承诺,科学评价维修公司,让服务监管有据可依,服务过程公开、公正、透明,提高公司服务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激发公司之间的竞争性服务,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技术水平的进步,打造我县教育服务保障可靠的生态环境体系。
(五)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教育装备管理队伍
教育装备信息化管理工作对技术的依赖程度高。郎溪县教育装备智能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使得我县教育装备管理人员面临新的挑战,不但要精通教育装备管理的理论、制度、流程等专业知识,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应用。
为此,各校积极开展系统的专题培训,围绕系统的架构、使用,特别是针对学校基础数据的建立、实验室、音乐和美术专用教室的日常管理和使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讲解;让所有参训教师进行实际的操作,掌握系统的使用,进一步明确了教育装备管理与应用工作的意义。
(六)深化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融合
通过装备智能管理系统,我们按月对各校的班班通、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等使用情况进行通报,并将通报结果作为学校年度考核的依据之一,学校也将老师的应用情况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依据。经常开展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融合的相关培训,如班班通应用培训、Smart电子白板应用培训、微课制作培训等,使得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每年我县均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信息化应用教学评比、观摩活动,已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和较高质量的作品。信息化大赛、优质课比赛、互动课堂教学评选、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信息化设备运维服务微视频评选、实验说课比赛、“一师一优课”活动等国家级、省市级奖项接连不断,信息化应用硕果累累。教师们对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整合的学习研究热情空前高涨,各学段的教学质量均在快速提升,在全市居于前列。
结语
郎溪县引入云平台及大数据技术,打破时空限制,站在教育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高度,运用运算智能采集、整理、挖掘、分析、优化、可视化展示教育装备人需要知道、想要知道的数据;运用感知智能,基于自然语言和动态图像,“以教育装备人为中心”,智能处理繁重、琐碎的事务,进而结合语言、知识、逻辑体系的精准分析,在认知智能方向,为全县各中小学提供了完善的管理决策服务。
当前,我国正在逐步构建与国家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探索新时代的教育新形态、新模式、新业态,这是当下的热点话题之一。我们将继续探索,完善系统的各项功能,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打造我县教育装备管理应用的新高地。
参考文献:
[1]苟帮超.转变教育装备管理使用模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7(3).
[2]熊小毅.浅析如何提升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效益[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9(14).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教育装备 智能管理 运维 整合
引言
近年来,通过“薄改”“改薄”等一系列项目建设,郎溪县教育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校舍、场地、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师资、教学仪器设备、信息化基础设施等基本配备达标,于2017年顺利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装备作为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支撑条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愈加凸显。如何有效提高教育装备应用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教育装备效益,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普遍存在教育装备“重建配、轻管用”、装备统计数据“不准确、难度大”、过程管理“缺手段、无实效”、运维监管“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如何对症下药?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建设先进的教育装备智能管理系统,将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推动教学改革、优化管理、提升绩效,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建设郎溪县教育装备智能管理系统,从解决实际存在的痛(难)点、问题的角度出发,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整体规划,统筹考虑,是我县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县近几年教育工作的重点。
二、系统设计思路
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示“深入推进教育、文化、体育等改革,充分释放社会领域巨大发展潜力”。在教育与科技携手发展的今天,郎溪县教体局根据本县《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采取全盘考虑、分步实施的策略,首先从教育装备管理着手,建设教育装备智能管理系统,将教育装备管理好、用起来,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教学支撑作用,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具体思路如下: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给我县教育装备管理指明方向,创新驱动,融合发展,通过教育装备智能管理系统对全县教育装备从“建设、配置、管理、应用、运维”五个维度对教育装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监测与评估;将区域和学校的装备建设、实验和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纳入我县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体系,将教师教育装备应用能力纳入教师考核体系,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以对全县教育装备配备和应用数据多维度分析为基础,用可视化数据引导学校进一步提升装备应用水平,引导教师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教学,从而使教育装备利用率达到较高水平,实现学校管理与教学信息化。图1为郎溪县教育装备智能管理系统框架图。
三、系统应用情况
(一)全县统筹管理平台
郎溪县教育装备智能管理系统采用云架构模式,依托大数据技术,以学校为基础单位,深度挖掘、分析全县教育装备建设、配备、应用、管理、维修数据进度;数据分析结果以可视化云图方式在平台上呈现;县教育主管部门,均可根据实时、精准的数据,转变管理的思维类型观,研判问题发生趋势,从源头对症下药,适应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图2、图3分别为郎溪县教育装备智能管理系统登录界面和教育装备运行数据云图。
图2 郎溪县教育装备智能管理系统登录界面
(二)与班级日常教学相结合的应用管理
教师日常授课时,结合预设课表,以教师的操作行为为分析基准,智能采集班班通设备在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的有效使用数据,自动截取教学过程截图,分析制约设施设备利用率达到较高水平的因素。经过努力,全县班班通设备不开机或开机不使用的情况基本被杜绝,利用率显著提升。图4为班班通使用年级分析图表。
(三)与实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应用管理
以高清动态侦测摄像头为媒介,以教学活动为采集目标,通过现场动态侦测技术,结合实验/实践预约内容,侦测实验/实践教学开展情况,记录具体到学科、班级、节次、教师等维度的实验/实践数据,并自动拍照取证。图5为实验室分析记录。
随着应用的深入,掌握了各校实验/实践室真实、完整的使用数据,如各类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的开出率等,再结合督导考评等管理手段,实现了我县“提升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和应用水平,开齐开足开好演示和分组实验”的工作目标。
(四)资产管理
从“类别、用途、存放位置”等多维视角,实现对学校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一物一码”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一线教师可以通过手机微信直接扫描装备二维码,查看资产详细信息;真实准确的电子台账、电子报表,取代了传统纸质台账,资产数据可以真实、准确、方便地查询;学校能够合理分配各项资产,跟踪资产流动情况,提高了资产利用率,资产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图6为资产全流程管理。
目前先对我县三所智慧学校实验校进行该模块的小范围试用,后期会逐步推广到全县各中小学,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县教育装备基础数据库,通过制定统一数据标准和规范数据接口来解决我县对教育装备难以准确统计等问题,最终实现资产管理县、校两级数据互联互通。
(五)实验教学管理
内置教学大纲要求的标准实验清单,明确各学段、各年级每学期应做实验及实验需要的器材;各学校以此作为实验准备和实验开出的依据;通过标准实验清单和实验记录的对比,学校、教师等维度的实验开出率的准确数据能够为校管理层所用,有效监管学校实验教学的开展情况。图7为区域实验数据统计。
(六)教育大數据 局、校、教师三个层面对教育装备管理和教学应用数据的查阅、考评、决策参考的需求不尽相同,但对于数据真实性、精细化、多维度的要求是一致的。不同维度统计、分析、归类、排序出的数据,为我县教育综合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等督导工作提供了决策数据依据和信息技术手段支撑。图8为区域装备基本情况。
(1)局层面:全县教育装备建设、配置、应用、管理、运维等维度的数据分析,发现校、师层面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而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引导学校逐步提升,并作为督导考评、量化考核的重要依据。
(2)校层面:为教师考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使绩效考评更加合理化;发现管理和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改进管理方式提供科学决策的基础。
(3)师层面:以不增加教师负担为前提,真实、有效地抓取教师上课使用记录,还原上课现场,对教学应用进行统计和分析,促进全县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组织教学能力的提高。
(七)郎溪教体微信企业号
智能手机和微信的普及,使得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移动化能够真正实现且有效运用。
郎溪教体微信企业号集成预约实验室、装备扫码、装备报修、计算机远程控制、手机投影等功能,数据与平台同步、交互,为一线教师、学校领导提供便捷的移动办公通道。
(八)运营报告
平台向全县教育系统提供《运营报告》订阅服务,依据订阅用户在平台的权限,通过微信定期推送相应权限的平台运营报告。
局、校层面,为领导推送反映区域(学校)教育装备整体建设、配备、应用、管理、运维情况的统计报告和分析数据;师层面,为教师推送个人教育装备应用报告,及本学校其他教师装备应用情况分析。
四、系统应用绩效
教育装备智能管理系统使用以来,有效提高了教育装备教学应用水平、管理水平,装备数据统计便捷、实时,数据展示直观、可视,大数据统计精准、可靠,能及时推送到各级管理人员手中,也为领导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有效促进了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一)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利用信息化手段,以往教育装备管理中传统的工具型思维逐步转向人工智能思维:教育装备、软件工具使用信息的自动化采集;装备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实时监管;特定算法、在线分析处理、数据检索等先进技术的引入;日常数据分析、数据变化趋势、预测预警模型、风险数据分析、决策数据支撑等,面向海量数据构建的全县教育装备大数据应用、分析、管理和可视化展示模型;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我县以教育装备为主体的现代化教育设施按需装备、合理调剂、统筹使用、及时维护的科学使用效率,促进了我县教育设施薄弱学校教育装备的基础建设和升级改造,提高了现代教育装备整体运维与管理质量,推动了我县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方向发展。
(二)提高教育装备管理效率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给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提出了装备应用、管理的具体要求,明确了“要在‘十二五’工作基础上,由点及面、由单项工作到教育教学与管理全过程,促进教育信息化全面深入应用,使教学更加个性化、管理更加精细化、决策更加科学化”。
教育装备智能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是我县教育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为我县教育治理提供了大数据这个优秀的“抓手”,为我县教育装备应用及管理提供了优质的管理工具,深度挖掘数据潜在价值,有效地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延续性、一致性,真实记录装备运行的状态、使用时间、使用时长、使用次数等信息,使教育主管部门随时都能对管理过程的细节进行监测,真正实现对管理过程的有效监管;同时这些数据也对学校开展常规工作、严格执行制度和提高管理水平形成强大的压力和驱动力,对提高我县教育装备管理效率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突显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效能
郎溪县教育装备智能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使得我县教育装备的应用情况查询变得极为便利:可以实时查看全县教育装备配备、应用、管理、运维的详细数据,也可以实时查询各校的装备管理与应用情况。
同时,系统为我县教育管理层带来了思维方式和工具的改变,通过展现教育管理各方面变化发展的情况来驱动管理和决策,使数据化管理不是监督和控制,而是服务管理和业务驱动,从而极大地改善了我县教育装备的管理理念,引领我县教育事业发展步入“互联网+”时代。
(四)提升教育装备运维服务水平
过去我县各校采取的装备维护方式是“与原供应商签订售后服务协议”,或者选择“请示主管部门后确定服务方式”,少数学校选择自行维修;没有一所学校或者一个区域选择将同一类装备的售后服务统一外包给一家专业维修公司;一线学校对教育装备主管部门的工作依赖性较强,遇到装备质量问题,更多选择向上级主管部门寻求帮助和指导。
然而,由于教育装备产品涉及很多行业和专业,装备主管部门不可能有那么多与之对应的技术人员,专业上也不可能样样精通,因此大多数需要依赖供应商的售后技术服务;采购部门和使用部门不是一个单位,很容易被供应商“钻空子”,少提供乃至不提供售后技术服务,或提供不合理的收费技术服务,从而影响学校教育装备的正常使用。
系統建成后,抓住“修理及时性、修理可靠性、价格合理性、服务意识性”四个指标,充分利用社会上已有的各类维修公司技术人员队伍,引入竞争机制,公开维修公司承诺,科学评价维修公司,让服务监管有据可依,服务过程公开、公正、透明,提高公司服务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激发公司之间的竞争性服务,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技术水平的进步,打造我县教育服务保障可靠的生态环境体系。
(五)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教育装备管理队伍
教育装备信息化管理工作对技术的依赖程度高。郎溪县教育装备智能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使得我县教育装备管理人员面临新的挑战,不但要精通教育装备管理的理论、制度、流程等专业知识,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应用。
为此,各校积极开展系统的专题培训,围绕系统的架构、使用,特别是针对学校基础数据的建立、实验室、音乐和美术专用教室的日常管理和使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讲解;让所有参训教师进行实际的操作,掌握系统的使用,进一步明确了教育装备管理与应用工作的意义。
(六)深化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融合
通过装备智能管理系统,我们按月对各校的班班通、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等使用情况进行通报,并将通报结果作为学校年度考核的依据之一,学校也将老师的应用情况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依据。经常开展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融合的相关培训,如班班通应用培训、Smart电子白板应用培训、微课制作培训等,使得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每年我县均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信息化应用教学评比、观摩活动,已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和较高质量的作品。信息化大赛、优质课比赛、互动课堂教学评选、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信息化设备运维服务微视频评选、实验说课比赛、“一师一优课”活动等国家级、省市级奖项接连不断,信息化应用硕果累累。教师们对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整合的学习研究热情空前高涨,各学段的教学质量均在快速提升,在全市居于前列。
结语
郎溪县引入云平台及大数据技术,打破时空限制,站在教育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高度,运用运算智能采集、整理、挖掘、分析、优化、可视化展示教育装备人需要知道、想要知道的数据;运用感知智能,基于自然语言和动态图像,“以教育装备人为中心”,智能处理繁重、琐碎的事务,进而结合语言、知识、逻辑体系的精准分析,在认知智能方向,为全县各中小学提供了完善的管理决策服务。
当前,我国正在逐步构建与国家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探索新时代的教育新形态、新模式、新业态,这是当下的热点话题之一。我们将继续探索,完善系统的各项功能,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打造我县教育装备管理应用的新高地。
参考文献:
[1]苟帮超.转变教育装备管理使用模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7(3).
[2]熊小毅.浅析如何提升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效益[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