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育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g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数学的学习不能再是“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闭门苦修,而应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生活化的学习。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能再是关在象牙塔里封闭地成长,而应是通过生活来教育,通过教育来使学生学会生活。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练数学,从书本里走向生活,把现实生活中蕴含的丰富多彩的数学素材与数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数学学习中与生活亲密接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并不遥远,从而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数学的智能魅力,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
  【关键词】生活情境 生活数学 生活问题
  一、创设生活情境
  所谓情境,就是将那些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问题带到一定的情境中去,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使学习内容充满生活气息教学情境的生活化,主要是通过师生合作与互动,共同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并把二者统一于一定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氛围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逐步解决中把握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在运用数学方法使实际问题一一破解中感受成功的快乐和学习的乐趣。、新教材的许多章节,都力求从学生熟悉的数学实例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创设情境,提出有关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通过实践(“做一做”)、思考(“想一想”)、探索(“猜一猜”)、交流(“议一议”)等学习过程来展开。这样能逐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此外,在课堂教学中可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大量取材于生活实际,选用富有生活情趣的动画、图景、贴近学生的生活的实例制作课件,沟通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点亮学生智慧的火光,使学生觉得学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并热爱数学。 例如: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时,让学生先欣赏人见人爱的国宝熊猫“圆圆”,从中让他们体会到:熊猫“圆圆”的两只脚就可以看作是两圆的第一种位置:外离;而熊猫“圆圆”的眼睛和眼珠就可以看作是两圆的另外一种位置关系:内含,等等。通过熊猫“圆圆”身上所蕴涵的数学知识引入新知,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血有肉,生动有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好数学利于解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因此,易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二、感受生活数学
  数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是我们了解客观世界的基本工具。教师要精心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學习的欲望。感受生活就得采用生活化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以往的教学常常是以公式、习题等纯数学的方式“高高在上”呈现,而生活化原则要求教师贴近学生生活成长的实际,采集生活中的各种数学实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天地,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学习用数学的思维观察和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因此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的同时,就必须在数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材中设计的许多案例都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时就尽量根据实际情况,模拟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活环境,设计一些生活场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例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设计有创意的图形或作品,同学们利用自己的巧手设计出了精美的图案,漂亮的剪纸,立意新颖的版画。更有利用铅丝做出美丽的花瓣。通过这样的一次次数学课堂实践活动,学生直接把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生活实际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很有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给我们带来快乐。
  三、探究生活问题
  “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这就要求加强学生数学生活经验的积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学生的成长发展从某种角度来看就是一个积累经验、不断成熟的进程。学习心理学表明,学生学习兴趣的发生与保持是和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程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同样,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和兴趣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和其数学生活经验的积累息息相关。只有在生活的实践中不断积累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实际经验,学生才能在思维和情感上更加投入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来。因此,通过研究性学习、模拟实境、合作讨论、动手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从日常所处的校园、家庭、社会等周边生活环境中,有目的地寻找与搜集和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用所学到的数学方法去解决。如:学过“相似三角形”后,组织一次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测量操场边旗杆的高。有的学生提出爬上去量,有的学生提出找根长竹竿量……这时,老师拿了一把 1 米长的木尺,笔直地竖在旗杆旁。在阳光下老师指着旗杆、木尺问:旗杆、木尺的长与影长有何关系?学生们悟出了应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并通过测量、估算出了旗杆的高。再如在教学“对称图形”时,可先采用出示蝴蝶标本让学生观察,找出蝴蝶翅膀的特点,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再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称。这样学习能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学生也易于感知。又如在教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时,我先让学生用手拉木条钉成的四边形和三角形,使他们亲身感受、得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征,再举例说说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并出示相应的画面,接着让学生动手动脑解决“怎样使这个四边形不变形”等问题。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学生的数学生活经验日趋丰富,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以不断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不断增强,从而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资源的利用非常普遍,将网络资源利用于小学作文教学,是我想探讨的话题。如果不从学拼音,学生字起就训练说完整的一句话,完整的一段话,并有规律地训练学生写话,到了三年级,要学生写出一篇作文来,是很难的一件事。  1、充分利用网络中的相关题材的图片,视屏等。  习作来源于生活,习作就是生活的不同程度的记录和加工。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因为班级人数特多,年龄小,想组织学生到课外生活的大课堂
期刊
一、积累  1、读万卷书,升华内在素养  课标把写文章叫做习作,我想应该有习得写作技巧之意吧,既然是习得,那就应该多向别人学习才会得到习作的方法和技巧。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古往今来,多少人在用心地诵读着生活这本绚丽多彩的大书,他们或将生活吟成诗,写成词,谱成曲,或将生活进行提炼编成小说,演成戏剧。于是,历史上有了《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四大名著。当今,让人推崇备至
期刊
练习、作业、试题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训练学生解题应变能力,拓展扩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精选巧解一些开放型试题是提高各种能力是学生备考应考的必须条件,精心编制,以便真正收到以练促教,以练促学,以练明理导行的效果,有利于激发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多向互动。  一、关于新课标下作业的设计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
期刊
目前学生写作空谈的现象非常严重,立意平凡,缺乏意蕴,语言苍白无力,导致作文内容空洞贫乏,语言干瘪,得分很低。学生写作,每每苦于无物可写,勉强写了,也是一些虚假的套话;就算是有物可写,也只是材料的堆积,泛泛而谈;在加上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作文分数往往不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很好的运用材料。在这里简要的谈谈初中生写作怎样运用材料,避免“内容空洞,叙事干瘪”,写出内容丰富,立意高,主题深刻的高分作文
期刊
一、引导式教学  初中学生好奇心很强,求知欲也高,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本身对学生就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内容不乏枯燥的概念和原理。所以老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所学内容进行探索、分析、研究,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初中第一节课“认识计算机”的教学中,我先没有向学生讲解大量的理論知识,比如什么硬件、软件等等,而是先和
期刊
【内容摘要】互联网+,核心是融合,关键是思维、理念和模式上的互联网化。“互联网+教育”,必然会使传统教育模式发生重大改变,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的传统教育形式将被颠覆,互联网成为教育新的载体,传统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被突破,产生新型学习生态环境,包括“移动学习”“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教师面对教育的重大变革,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就必须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努力开拓多样化互联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多媒体欣赏了解松树的构造及组成部分,能够掌握国画干笔中锋勾勒及墨色的变化,提高学生绘画能力和鉴赏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照片和国画松树的对比,了解国画松树的表现方法,并通过教师演示,掌握松树的绘画方法及绘画步骤;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国画中的松树,探索用水墨自由表现松树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通过学画松树,感受并学习松树身上所体现出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下重视朗读训练已经成了阅读教学的一个“热点”。语文教学追寻“语文味”,朗读是语文细酌如“味”之佳法。因此,面对新的形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把“朗读”这把剑舞得游刃有余,就不得不对“朗读”——这个众人关注的语文改革的焦点做一番深入的思考了。下面就结合本人有关培养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小课题研究实施过程,谈谈自己的教学体验。  一、体会感情——把握朗读基调  要读好一篇文章,必须先深入阅读,理
期刊
【内容摘要】科学,是研究世间万物变化的客观规律。在课堂上将科学内容呈现出来,只靠老师口述,对于小学生而言,往往难以理解。小学科学课程还承担了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责任,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探究技能、科学态度等。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的优势,就在于能使教学内容形象化,为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创造良好的环境。譬如,科学教材里介绍卵发育成小鸡的整个过程,蚯蚓如
期刊
在实施高效课堂的今天,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高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梦想,是学校、家长、社会的希望,有了高效课堂,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减轻了老师的工作压力。对如何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我想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一、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