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合并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分析

来源 :现代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yang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寰枢关节半脱位(AAS)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AS合并AAS患者的病史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 男15例,女2例;平均年龄(34.9±10.6)岁;平均AS病程为8年,其中5例总病程小于1年.16例患者出现了上颈椎疼痛,其中1例以单纯颈部疼痛为首发症状.12例既往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MARDs)治疗效果不佳,3例无特殊用药史,2例未描述.有检测急性反应物的8例患者血沉均高于正常,平均值为(65.5±26.8) mm/h.所有患者X线或CT均提示AAS;MRI发现7例患者合并脊髓受压,其中有5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椎板切除、颈椎融合术),均恢复良好,2例保守治疗患者最终死亡.结论 AS患者出现颈部疼痛,需警惕AAS可能,尤其是传统治疗效果不佳,急性反应物明显升高者.AS合并AAS者可伴随脊髓受压、神经病变,甚至致残致死,需早期给予内外科积极处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在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网膜微血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我院2017-06/2019-12期间收治的84例98眼DR患者为研究组,进一步根据DR程度分为非增生型DR组和增生型DR组,另选取60例68眼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单纯性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OCTA定量分析受试者的视网膜黄斑区微血管,采用自带分析软件获得浅层、深层旁中心凹视网膜的血流密度(SCP、DCP)、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域(FAZ)面积以及周长、非圆指数(AI)、全层视网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泪膜功能的改变及干眼症状特征.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存在泪膜异常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59例59眼,以是否存在DPN分为T2DM组31例31眼和DPN组28例28眼,另选择符合泪膜异常标准且无糖尿病的患者33例33眼作为无T2DM组.对三组患者进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角结膜荧光素钠染色(FL)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红外线睑板腺照相.结果:各组间BUT结果有差异(F=9.43,P<0.01),无T2D
目的:观察调体脱敏方加减内服配合眼部冷湿敷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07/2021-03经我院确诊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160例320眼.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0例160眼采用中药汤剂调体脱敏方加减内服配合眼部冷湿敷治疗,对照组80例160眼局部点0.05%氮卓斯汀滴眼液治疗.连续治疗14d后,观察两组症状体征评分、过敏性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评分、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E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评分和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
目的:观察老年干眼患者最早泪膜破裂位置的特征.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19-07/12在我院诊治的老年干眼患者154例267眼,143眼为右眼,124眼为左眼.其中男71例,女83例,年龄68~90(平均73.40±4.13)岁.应用角膜地形图仪对患者进行最早发生泪膜破裂位置的测量,破裂位置以仪器观察的角膜方位按逆时针顺序分为4个区域,分别对应右眼的鼻上、颞上、颞下、鼻下4个区域和左眼的颞上、鼻上、鼻下、颞下4个区域.记录哪个区域泪膜最先出现破裂,同时记录最早破裂位置距角膜中心的距离.结果:右眼出现泪膜
目的:探讨人工鼻泪管取出后复发性泪囊炎泪囊大小的比例分布情况及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置管术治疗人工鼻泪管取出后复发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01/2019-11于我院眼科就诊的人工鼻泪管取出后复发性泪囊炎患者73例73眼,收住院后均行泪囊造影测量泪囊大小,并于全身麻醉下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置管术,分析术后2wk,1、3、6mo造瘘口面积及有效率.结果:纳入患者中大泪囊(横径>5mm)者13眼(18%),中泪囊(横径2~5mm)者26眼(36%),小泪囊(横径<2mm)者34眼(4
目的:调查云南省文山州40岁及以上壮族和苗族人群的翼状胬肉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手持式裂隙灯和Keratograph-D眼表综合分析仪对云南省壮族和苗族目标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性别、年龄、职业、是否户外活动和民族等因素对翼状胬肉的影响.结果:于2019-03/11选取调查对象共1239人,确诊翼状胬肉437人,翼状胬肉总体患病率为35.27%.双眼翼状胬肉占59.27%,单眼翼状胬肉占40.73%.胬肉患病率在壮族人群为34.84%(224人),在苗族人群为35.
脊柱关节病(SPA)是一组系统性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率为0.2%~1.6%,特征性表现为中轴炎症及外周表现,如不对称性单关节或寡关节炎、指(趾)炎、附着点炎等,还可以出现关节外表现,如银屑病、葡萄膜炎、炎症性肠病(IBD)等.SpA主要包括强直性脊柱炎(AS)、反应性关节炎(ReA)、瑞特综合征(RS)、银屑病关节炎(PsA)、炎性肠病关节炎及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SpA)等类型.各种SpA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并不完全明确,尽管均与HLA-B27密切相关,但是并不能完全解释疾病的发生.
期刊
银屑病关节炎(PsA)是一种与银屑病相关的慢性、炎症性关节炎和附着点炎,占我国银屑病患者的6%~13%.PsA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除皮肤和甲病变外,常累及指(趾)间关节、掌指关节、跖趾关节等手足小关节损害,也可累及腕、肘、踝、膝等,少数可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表现为外周关节炎、附着点炎、指(趾)炎、中轴关节炎等.此外,PsA患者可出现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眼病、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抑郁和焦虑等共病.近年来随着免疫学、遗传学的发展,PsA临床诊疗快速发展,尤其是生物制剂的出现明显提升了治疗效果,显
期刊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累及脊柱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理特点是附着点炎,早期可累及骶髂关节,晚期可累及腰椎、胸椎和颈椎,导致脊柱畸形、强直.AS常致患者晨僵、脊柱疼痛和疲劳.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2016年国际脊柱关节炎评价协会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联合制定的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治疗指南中强调,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最佳治疗策略是药物治疗联合非药物治疗(以运动康复疗法为主)的方案.
期刊
目的:分析陕西及其周边地区眼外伤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眼外伤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研究支持.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8-01/2020-04前来本院急诊就诊,并收住入院的单眼眼外伤患者1723例1723眼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并建立眼外伤数据库,对陕西及周边地区眼外伤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1723眼外伤中,以中青年患者(20~59岁)居多(1149眼,66.69%),男性患者为主(1392眼,80.79%),绝大多数患者来自农村(1270眼,73.71%),从事体力劳动(1288眼,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