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笔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发现,在让学生充分地自主感悟文本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学生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局限,在自主阅读文本时常会遇到一些理解上的难点。对这些“难点”,就要求我们教师事先要有准确的预测,能够创造性理解和运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巧妙地引导学生找准研读的突破口,这样不仅能避开由于理解上的困难而引发的学生“冷场”现象,而且还能使原本的教学中的“难点”生成出教学中的“亮点”。笔者结合自身阅读教学中两个实例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顺水推舟,旁敲侧击
在上课之前,我们必须要静下心来对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学情进行一番全面细致的研读,从而能准确预测文本中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寻求难点处教学的切入点,适时地顺应学生的心理,旁敲侧击,化解学生理解的难点。如我在执教六年级教材《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时,我就准确把握编者的意图,牢牢抓住“肖邦强烈的爱国情怀”这一主题思想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走近肖邦,走进文本,用心去体会肖邦对祖国波兰深切的爱。我在解读文本时,读到第一自然段肖邦在祖国十分之九的领土被俄国沙皇霸占,在人民从此坠入苦难深渊时,虽满怀悲愤,但还是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时,突然感觉到,学生对此处的理解肯定会有困难。因为作为一名爱国的热血青年,国难当头,他应该毫不犹豫地拿起武器和侵略者拼杀,即使战死沙场也毫不畏惧呀!怎么能在这种时候选择离开祖国呢?为了帮助学生对肖邦的做法能够正确理解,我进行了一番预设,假如学生认为此时的肖邦不应该离开自己的祖国的话,我就顺着学生的意愿说:“其实肖邦当时和大家的想法是一样的,可是他的决定遭到亲友和老师同学的一致劝阻,最终肖邦还是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不得已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猜猜亲朋好友们是怎样劝说肖邦的吗?”接着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模仿表演,对肖邦进行劝说。这样处理就可以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对肖邦行为不解的难点,懂得每个人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和手段为自己的祖国作出贡献的道理。在课堂上,果然有学生向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按照课前的预设进行教学,没想到学生不仅把肖邦当时必须离开祖国的原因说得很透彻,而且一个个劝说的还很动情,生成为本节课的一个“亮点”。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出现偏离或错误时,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时不妨先顺应学生的心理,继而进行旁敲侧击,让他们在自主的讨论交流中发现并纠正自己先前理解上的欠缺,并从中获得新的和更深的感悟。
二、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我认为教师要善于“给”,唯有厚积才能薄发。小学语文教材一般篇幅都比较短小,仅依靠文本的内容,学生往往对一些难点的理解不够到位,或停留表面,或过于片面。为了使学生对文本中的“难点”理解得更为全面,认识得更为丰满,教师要在研读教材时,抓住学生理解上的空白之处,不失时机地对文本进行补充,拓宽文本的资源。例如我在教六年级的另一篇课文《负荆请罪》时,在对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物品质体会上,学生读文后仅感悟到:蔺相如深明大义是因为他为了维护赵国的安定团结,不在乎个人受辱。实际上这样的理解是不够全面的,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中还显得不够丰满。因为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和宽容大度还另有一种表现形式,那就是对赵国的强敌——秦王。为了维护赵国的尊严,他面对秦王,毫不畏惧,表现的异常勇敢,甚至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这也是深明大义呀!他为什么对廉颇如此宽容而对秦王却毫不宽容呢?他为什么在廉颇面前表现的如此“懦弱”而在秦王面前却表现的如此神勇呢?对敌人和对同僚两种孑然相反的表现却蕴藏了一个共同点,这就是为了维护赵国的利益。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他可以置自己的生死和荣辱于不顾,这才是深明大义的全解。为了让学生达到这样的认识,在学生结合文本感悟蔺相如上述品质的同时,我相机出示了《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两则历史故事让学生阅读,读完后再让学生说蔺相如的为人,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如一道道光滑的线条,似一抹抹鲜艳的色彩,将蔺相如的形象勾画得栩栩如生。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有时为了让学生对文本中的人物有个更为全面丰满的认识,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弥补文本的“空白点”,毫不吝啬地“给”,学生获取了足够的感性材料,方能会说愿说,方能说到点说到位,方能使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总之,让学生自主感悟文本是阅读教学的主流,在此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理解的“难点”进行巧妙点拨和适时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潜心研读教材和学生,针对不同的文本,不断探索和积累突破难点的方法和策略,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积累,相信阅读教学中的“难点”定能生成出精彩的“亮点”。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后白镇中心小学
一、顺水推舟,旁敲侧击
在上课之前,我们必须要静下心来对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学情进行一番全面细致的研读,从而能准确预测文本中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寻求难点处教学的切入点,适时地顺应学生的心理,旁敲侧击,化解学生理解的难点。如我在执教六年级教材《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时,我就准确把握编者的意图,牢牢抓住“肖邦强烈的爱国情怀”这一主题思想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走近肖邦,走进文本,用心去体会肖邦对祖国波兰深切的爱。我在解读文本时,读到第一自然段肖邦在祖国十分之九的领土被俄国沙皇霸占,在人民从此坠入苦难深渊时,虽满怀悲愤,但还是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时,突然感觉到,学生对此处的理解肯定会有困难。因为作为一名爱国的热血青年,国难当头,他应该毫不犹豫地拿起武器和侵略者拼杀,即使战死沙场也毫不畏惧呀!怎么能在这种时候选择离开祖国呢?为了帮助学生对肖邦的做法能够正确理解,我进行了一番预设,假如学生认为此时的肖邦不应该离开自己的祖国的话,我就顺着学生的意愿说:“其实肖邦当时和大家的想法是一样的,可是他的决定遭到亲友和老师同学的一致劝阻,最终肖邦还是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不得已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猜猜亲朋好友们是怎样劝说肖邦的吗?”接着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模仿表演,对肖邦进行劝说。这样处理就可以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对肖邦行为不解的难点,懂得每个人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和手段为自己的祖国作出贡献的道理。在课堂上,果然有学生向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按照课前的预设进行教学,没想到学生不仅把肖邦当时必须离开祖国的原因说得很透彻,而且一个个劝说的还很动情,生成为本节课的一个“亮点”。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出现偏离或错误时,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时不妨先顺应学生的心理,继而进行旁敲侧击,让他们在自主的讨论交流中发现并纠正自己先前理解上的欠缺,并从中获得新的和更深的感悟。
二、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我认为教师要善于“给”,唯有厚积才能薄发。小学语文教材一般篇幅都比较短小,仅依靠文本的内容,学生往往对一些难点的理解不够到位,或停留表面,或过于片面。为了使学生对文本中的“难点”理解得更为全面,认识得更为丰满,教师要在研读教材时,抓住学生理解上的空白之处,不失时机地对文本进行补充,拓宽文本的资源。例如我在教六年级的另一篇课文《负荆请罪》时,在对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物品质体会上,学生读文后仅感悟到:蔺相如深明大义是因为他为了维护赵国的安定团结,不在乎个人受辱。实际上这样的理解是不够全面的,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中还显得不够丰满。因为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和宽容大度还另有一种表现形式,那就是对赵国的强敌——秦王。为了维护赵国的尊严,他面对秦王,毫不畏惧,表现的异常勇敢,甚至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这也是深明大义呀!他为什么对廉颇如此宽容而对秦王却毫不宽容呢?他为什么在廉颇面前表现的如此“懦弱”而在秦王面前却表现的如此神勇呢?对敌人和对同僚两种孑然相反的表现却蕴藏了一个共同点,这就是为了维护赵国的利益。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他可以置自己的生死和荣辱于不顾,这才是深明大义的全解。为了让学生达到这样的认识,在学生结合文本感悟蔺相如上述品质的同时,我相机出示了《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两则历史故事让学生阅读,读完后再让学生说蔺相如的为人,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如一道道光滑的线条,似一抹抹鲜艳的色彩,将蔺相如的形象勾画得栩栩如生。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有时为了让学生对文本中的人物有个更为全面丰满的认识,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弥补文本的“空白点”,毫不吝啬地“给”,学生获取了足够的感性材料,方能会说愿说,方能说到点说到位,方能使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总之,让学生自主感悟文本是阅读教学的主流,在此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理解的“难点”进行巧妙点拨和适时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潜心研读教材和学生,针对不同的文本,不断探索和积累突破难点的方法和策略,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积累,相信阅读教学中的“难点”定能生成出精彩的“亮点”。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后白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