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目前各大专院校、中专、职业高中、技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各相关专业,培养各层次的人才。但由于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综合应用的复杂要求,一直以来它都是学生雉学、教师难教的一类专业。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社会需求修改培养计划
步入信息化时代,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汁算机专业的学生却出现了生源质量和就业率下降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专业来讲,绝大多数工科专业的学生或多或少都学习了一些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除了掌握计算机知识外还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这就使得纯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身的专业优势。当然也存在着一些内在的原因,主要表现在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日标不十分明确、服务面向和专业定位不够准确、培养计划制定不合理、专业特色不明显、课程陈旧等方面,使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没有专业自豪感,对所学专业存在畏难情绪。外部不利的因素短时间难以改变,因此要扭转日前的被动局面,主要应从解决内在原因着手。
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根据“注再基础、突出重点、强化能力、学以致用”的原则,教师应该对现行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删繁就简,删难就易,并增添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努力加强教材建设。
1 完善教材。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的特点,对原有的教材进行补充。补充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在保留课程门类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删改,删除原有教材中过深、过难、过繁或不适用的内容,删难就易,删繁就简。
2 整合教材。针对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重复的弊端,对教材进行整合,减少课程门类,形成综合化的教材。
3 补充教材。补充若干反映当地实际的具体案例,进一步加强教材的地方性和教育性。新编教材。根据学生的就业需求,编写各种实用性强且容易掌握的实训指导教材,作为学校教材的一种补充,以丰富学校的教材种类。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情况,编写相关方面的教案,让学生及时了解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趋势。
培养兴趣完善教学方法
1 面对瞬息万变的计算机技术和起点参差不齐的学生,在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例如,应以操作为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以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结合多媒体技术的个别化教学模式解决学生层次参差不齐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组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相互学习、协作完成任务的团队精神等。
2 计算机课程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层出不穷的硬件、软件和新技术不断地冲击着学校的计算机课程,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永远也不可能跟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因此,计算机专业课应该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计算机的习惯与意识,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把计算机当成一种学习新知识和处理问题的工具。
3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特点,分层次教学。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文化基础知识、思维能力诸方面有很大的差别,在实际教学中,应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分层次教学的总原则是,引领优等生走向最高教学目标,扶持中等生走向次高教学目标,拉着差等生走向基本教学目标。
4 对于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打破年级、班级的限制,以选修课的形式,分别学习不同的内容,如“图像处理、网页制作、多媒体制作、图文混排”等。课程以提供一些具体的问题为主,例如小专题、小制作、创设某种情境、制作班级或学校的网页等,让学生在理解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掌握使用计算机的方法。
更新设备加强实践环节
1 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直接关系着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好与坏,只有让教师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使用到充足的实验设备,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建立相应学科网络教学系统,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发挥虚拟教室、远程教学、分布式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的作用,积极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组织教师收集、研制和使用多媒体课件。只有硬件和软件都有好的环境才能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水平。
2 计算机专业教学从内容到方法存在着多样性、复杂性、求异性,只有抛弃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才能摸索出符合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专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根本目标的教育形式,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出发,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把学生培养成掌握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人才,造就信息时代的主人。
注重能力改变考核方式
1 计算机专业课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不应过于呆板。计算机专业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这样,当学生面对问题时,就能够确定解决问题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如何来获得这些信息,对于得到的信息能够加以评价、判断、分类、组织,并且把它们应用到解决具体问题上。
2 计算机的考试应分为二部分。一部分理论知识考试;另一部分则为应用能力的考核,这两部分视具体情况分占不同的比例。比如,对于图形图像处理这门课的测试,除了测试学生理论知识之外,还应该给学生一个综合操作,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组图像,分成小组完成不同的课题,最后上交给老师,要求附上该设计的思路、完成该设计的过程、分工合作情况、问题解决情况及心得体会等,并且要求进行答辩。由老师组织一个评审组,每组不仅要说明以上问题,还要回答评审组提出的相关问题,最后由评审组根据综合情况给出学生的考核等级。
坚定方向实现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能够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的设计、运行及维护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学生应具有的技能包括:①分析、开发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能力。学生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的学习,如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编译原理,数据结构等以及相应的实践环节;②学生具有分析、设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能力。学生对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嵌入式方向等相关课程的学习以及相关的实践环节。
学生能够在各自的专业方向上灵活、熟练的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工程分析、设计和开发以及运行维护。主要有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以及毕业设计和实践环节保证。
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始,也是适应计算机快速发展的需要。
社会需求修改培养计划
步入信息化时代,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汁算机专业的学生却出现了生源质量和就业率下降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专业来讲,绝大多数工科专业的学生或多或少都学习了一些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除了掌握计算机知识外还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这就使得纯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身的专业优势。当然也存在着一些内在的原因,主要表现在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日标不十分明确、服务面向和专业定位不够准确、培养计划制定不合理、专业特色不明显、课程陈旧等方面,使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没有专业自豪感,对所学专业存在畏难情绪。外部不利的因素短时间难以改变,因此要扭转日前的被动局面,主要应从解决内在原因着手。
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根据“注再基础、突出重点、强化能力、学以致用”的原则,教师应该对现行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删繁就简,删难就易,并增添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努力加强教材建设。
1 完善教材。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的特点,对原有的教材进行补充。补充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在保留课程门类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删改,删除原有教材中过深、过难、过繁或不适用的内容,删难就易,删繁就简。
2 整合教材。针对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重复的弊端,对教材进行整合,减少课程门类,形成综合化的教材。
3 补充教材。补充若干反映当地实际的具体案例,进一步加强教材的地方性和教育性。新编教材。根据学生的就业需求,编写各种实用性强且容易掌握的实训指导教材,作为学校教材的一种补充,以丰富学校的教材种类。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情况,编写相关方面的教案,让学生及时了解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趋势。
培养兴趣完善教学方法
1 面对瞬息万变的计算机技术和起点参差不齐的学生,在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例如,应以操作为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以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结合多媒体技术的个别化教学模式解决学生层次参差不齐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组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相互学习、协作完成任务的团队精神等。
2 计算机课程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层出不穷的硬件、软件和新技术不断地冲击着学校的计算机课程,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永远也不可能跟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因此,计算机专业课应该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计算机的习惯与意识,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把计算机当成一种学习新知识和处理问题的工具。
3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特点,分层次教学。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文化基础知识、思维能力诸方面有很大的差别,在实际教学中,应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分层次教学的总原则是,引领优等生走向最高教学目标,扶持中等生走向次高教学目标,拉着差等生走向基本教学目标。
4 对于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打破年级、班级的限制,以选修课的形式,分别学习不同的内容,如“图像处理、网页制作、多媒体制作、图文混排”等。课程以提供一些具体的问题为主,例如小专题、小制作、创设某种情境、制作班级或学校的网页等,让学生在理解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掌握使用计算机的方法。
更新设备加强实践环节
1 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直接关系着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好与坏,只有让教师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使用到充足的实验设备,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建立相应学科网络教学系统,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发挥虚拟教室、远程教学、分布式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的作用,积极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组织教师收集、研制和使用多媒体课件。只有硬件和软件都有好的环境才能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水平。
2 计算机专业教学从内容到方法存在着多样性、复杂性、求异性,只有抛弃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才能摸索出符合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专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根本目标的教育形式,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出发,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把学生培养成掌握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人才,造就信息时代的主人。
注重能力改变考核方式
1 计算机专业课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不应过于呆板。计算机专业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这样,当学生面对问题时,就能够确定解决问题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如何来获得这些信息,对于得到的信息能够加以评价、判断、分类、组织,并且把它们应用到解决具体问题上。
2 计算机的考试应分为二部分。一部分理论知识考试;另一部分则为应用能力的考核,这两部分视具体情况分占不同的比例。比如,对于图形图像处理这门课的测试,除了测试学生理论知识之外,还应该给学生一个综合操作,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组图像,分成小组完成不同的课题,最后上交给老师,要求附上该设计的思路、完成该设计的过程、分工合作情况、问题解决情况及心得体会等,并且要求进行答辩。由老师组织一个评审组,每组不仅要说明以上问题,还要回答评审组提出的相关问题,最后由评审组根据综合情况给出学生的考核等级。
坚定方向实现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能够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的设计、运行及维护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学生应具有的技能包括:①分析、开发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能力。学生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的学习,如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编译原理,数据结构等以及相应的实践环节;②学生具有分析、设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能力。学生对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嵌入式方向等相关课程的学习以及相关的实践环节。
学生能够在各自的专业方向上灵活、熟练的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工程分析、设计和开发以及运行维护。主要有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以及毕业设计和实践环节保证。
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始,也是适应计算机快速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