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根据风险管理的需要对贷款进行质量分类,但按<贷款通则>划分的"三项贷款"(逾期、呆滞、呆账)与按<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划分的"后三类贷款"(次级、可疑、损失)之间有较大差额,形成不良贷款分类上的"剪刀差".作者分析了这种"剪刀差"产生的根源,认为主要在于商业银行是否及时地识别了贷款的潜在风险,并指出"五级清分法"弹性过大,目前尚不具备普遍的操作性.作者还进一步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