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课能否受学生欢迎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教学的投入与教学效果是成正比的。
一、备课的投入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真正体会到了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的道理。而要备好课,则需要教师做全身心的投入。为了备好每一节课,我一般都是在通览全书的基础上,从每一节内容的前后联系去把握它在全书中的地位,找出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再围绕重点难点的解决去选择例证,组织材料,设计课型,确定教学步骤,最后斟酌语言。
这一过程一般是教师备课普遍遵循的过程,但认真地做起来,却总是有做不完的工作。从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表情反馈回来的信息证明,这一过程工作做得好,学生就满意,教学就成功。坚持启发性原则,增强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政治情感,是《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的教学原则之一。
而要把这一过程的工作做好,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只有备好课,讲课才能胸有成竹。
二、教学内容的投入
根据政治课的特点,我摸索着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三个字,即新、深、实。所谓新,就是政治课教学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时代、面向未来,要跟上时代的脉搏。用现代科学的新成果、新材料,最新的事实去说明老问题,证明老原理。
为此,我特别注意时事政治方面的学习。坚持看报、收听广播、收集国内外重要新闻。遇到与讲课有关的材料,就把它摘抄下来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所谓深,指教学内容不能只停留在对概念、原理的一般阐述上,要进入到更深的层次中,对得出结论的全过程进行推导和论证以扩展和丰富其内涵。在求深度的同时,还要注意广度。有的地方要突破教材的框子介绍教材边缘的内容。
所谓实是指课堂内容充实实际,避免空洞的说教。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科学的理论是人们行动的指南。为了避免空洞,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和原则。例如讲哲学原理需要联系实际,讲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更需要联系实际。既要联系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生活实际、思想实际。
与原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对这一条原则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参加讨论,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无疑,思想政治课教学能否增强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对政治课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方面。政治课教师必须在如何增强吸引力上下功夫,多动脑筋。
教学过程既是教师教的过程,也是学生学的过程,即学生的认识活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他选择教学内容、进度和方式对学生实施教育。而学生则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对是否接受教师的教诲,是否思考和理解学习内容,是否把学习内容应用于自己的行动,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教学方法的投入
除了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外,教学方法的运用也很重要。教学实践中,我苦苦地摸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即启发法、灵活法、解扣法、讨论法、身教法、图示法等。
我应用启发式教学法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真正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真正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
为了启发学生的兴趣,我一方面力求选择准确生动的例证,另一方面力求语言的生动有趣。我试验着在语言组织、表达情感、手势动作等方面下了一番功夫。
在讲课中,能用生动通俗语言表达的,就不搬用晦涩的术语,尽力做到语言活泼而有趣味,情感饱满真挚。
此外,我还特别注意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在讲课中我使用频率最高的术语就是“为什么?”“怎样理解?”“表现在哪里?”而且我总是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的头脑始终处于思维的活跃状态。这样课堂上就不再是你管讲,我管听的被动局面,而是上下情感交流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运用灵活方法,即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地进行取舍;根据不同的教学反馈,来安排讲课内容的详略。在讲解原理的方式上,有时先结论后展开,有时则通过事例引出原理。有时是由抽象到具体,有时则由具体到抽象。
有时通过问题把要讲的全部内容逻辑地串通起来,有时还需要对教材本身的内容作一定的调整。总之,各个不同的环节我从不千篇一律使用一个模式。这种做法得到同学们的认同。
教师担负着双重的职责:一是传授知识,二是育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只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备课方面做到全身心地投入,才能讲好政治课。
一、备课的投入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真正体会到了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的道理。而要备好课,则需要教师做全身心的投入。为了备好每一节课,我一般都是在通览全书的基础上,从每一节内容的前后联系去把握它在全书中的地位,找出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再围绕重点难点的解决去选择例证,组织材料,设计课型,确定教学步骤,最后斟酌语言。
这一过程一般是教师备课普遍遵循的过程,但认真地做起来,却总是有做不完的工作。从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表情反馈回来的信息证明,这一过程工作做得好,学生就满意,教学就成功。坚持启发性原则,增强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政治情感,是《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的教学原则之一。
而要把这一过程的工作做好,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只有备好课,讲课才能胸有成竹。
二、教学内容的投入
根据政治课的特点,我摸索着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三个字,即新、深、实。所谓新,就是政治课教学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时代、面向未来,要跟上时代的脉搏。用现代科学的新成果、新材料,最新的事实去说明老问题,证明老原理。
为此,我特别注意时事政治方面的学习。坚持看报、收听广播、收集国内外重要新闻。遇到与讲课有关的材料,就把它摘抄下来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所谓深,指教学内容不能只停留在对概念、原理的一般阐述上,要进入到更深的层次中,对得出结论的全过程进行推导和论证以扩展和丰富其内涵。在求深度的同时,还要注意广度。有的地方要突破教材的框子介绍教材边缘的内容。
所谓实是指课堂内容充实实际,避免空洞的说教。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科学的理论是人们行动的指南。为了避免空洞,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和原则。例如讲哲学原理需要联系实际,讲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更需要联系实际。既要联系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生活实际、思想实际。
与原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对这一条原则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参加讨论,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无疑,思想政治课教学能否增强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对政治课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方面。政治课教师必须在如何增强吸引力上下功夫,多动脑筋。
教学过程既是教师教的过程,也是学生学的过程,即学生的认识活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他选择教学内容、进度和方式对学生实施教育。而学生则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对是否接受教师的教诲,是否思考和理解学习内容,是否把学习内容应用于自己的行动,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教学方法的投入
除了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外,教学方法的运用也很重要。教学实践中,我苦苦地摸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即启发法、灵活法、解扣法、讨论法、身教法、图示法等。
我应用启发式教学法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真正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真正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
为了启发学生的兴趣,我一方面力求选择准确生动的例证,另一方面力求语言的生动有趣。我试验着在语言组织、表达情感、手势动作等方面下了一番功夫。
在讲课中,能用生动通俗语言表达的,就不搬用晦涩的术语,尽力做到语言活泼而有趣味,情感饱满真挚。
此外,我还特别注意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在讲课中我使用频率最高的术语就是“为什么?”“怎样理解?”“表现在哪里?”而且我总是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的头脑始终处于思维的活跃状态。这样课堂上就不再是你管讲,我管听的被动局面,而是上下情感交流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运用灵活方法,即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地进行取舍;根据不同的教学反馈,来安排讲课内容的详略。在讲解原理的方式上,有时先结论后展开,有时则通过事例引出原理。有时是由抽象到具体,有时则由具体到抽象。
有时通过问题把要讲的全部内容逻辑地串通起来,有时还需要对教材本身的内容作一定的调整。总之,各个不同的环节我从不千篇一律使用一个模式。这种做法得到同学们的认同。
教师担负着双重的职责:一是传授知识,二是育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只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备课方面做到全身心地投入,才能讲好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