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七大代表有755人(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候补代表没有选举权、表决权),代表了全国121万党员。755名代表中,有31人是河南籍代表。当时大会将代表分为8个团,河南籍代表是:中直、军直代表团的赵毅敏,陕甘宁代表团的苏井观,晋绥代表团的王黎生,晋察冀代表团的张瑞华、马载、张世功,晋冀鲁豫代表团的王从吾、桂干生、余成斌、刘宴春、杨泽江、晁哲甫、刘德海、刘汉生、张晓民,山东代表团的潘寿才、苏进、张永励,华中代表团的危拱之、王国华、方德鑫、姜宗仁、李士英、喻屏、鲍启祥、张池明、周骏鸣、余鸣龙、何伟,大后方代表团的邓颖超、赵石。代表的分团以所在的部门和部队为主,兼顾代表的地区性。
河南籍中共七大代表的构成
31名河南籍中共七大代表来自以下五个方面。
中央和军委直属部门有7人。中央南方局委员兼妇委书记邓颖超,中央北方局妇委书记张瑞华,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赵毅敏,中央军委编译局局长张晓民,中央军委后方勤务部卫生部部长苏井观,中央军委后方勤务部供给部部长张永励,中央社会部西北公学领导成员李士英(均为赴延安学习或参加七大时的任职)。
八路军系统有7人。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副旅长苏进,八路军一二九师七七一团政委张世功,八路军一二○师第六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王黎生,冀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桂干生,冀南军区党委委员余成斌,冀鲁豫军区第十军分区副政委刘德海,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二支队政委潘寿才。
新四军系统有5人。新四军二师参谋长周骏鸣,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三团团长鲍启祥,新四军三师八旅政治部主任张池明,新四军七师政治部主任何伟,新四军天高支队支队长余鸣龙。
抗日根据地有7人。冀南区党委委员兼豫北地委书记王从吾,冀中十分区地委书记马载,中共冀鲁豫分局组织部部长兼党校校长刘宴春,冀鲁豫边区行政公署主任晁哲甫,冀鲁豫边区区委委员兼公安总局局长刘汉生,冀鲁豫边区抗日联合总会青年部部长杨泽江,盐阜区区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喻屏。
地下党组织有5人。豫南省委委员、民运部部长王国华,河南省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危拱之,汝南地委书记方德鑫,南(阳)唐(河)方(城)中心县委宣传部部长姜宗仁,荆(门)当(阳)地委书记赵石。
从地域看,31名河南籍中共七大代表分布在当今8个省辖市。其中,信阳最多,有12人:商城刘德海、鲍启祥、余鸣龙,新县潘寿才、张池明、张世功,信阳张瑞华、危拱之,光山邓颖超,潢川苏井观,罗山桂干生,固始余成斌。安阳6人:内黄王从吾、刘汉生、李士英、喻屏(内黄是代表人数最多的,有4人),滑县赵毅敏,安阳马载。濮阳4人:清丰晁哲甫、杨泽江、张晓民,濮阳县刘宴春。南阳3人:南召姜宗仁、内乡王黎生、唐河方德鑫。驻马店3人:确山王国华、周骏鸣,汝南何伟。郑州、焦作、漯河各1人,分别是赵石、张永励、苏进。
千里迢迢赴延安
中共七大代表从全国各地会聚到延安的过程,充满了艰险。广东、福建等地的南方代表,闯过敌人一道又一道封锁线,走了14个月;新四军三师一批赴延安学习的干部途中与敌相遇,战斗中师参谋长彭雄、八旅旅长田守尧等18人牺牲。来自新四军的河南籍中共七大代表距离延安最远,河南抗日根据地及地下党组织代表要穿过山西、河北进入陕北。
王从吾是较早到达延安的。1939年9月8日,王从吾与冀南区党委的中共七大代表一道,从南宫、威县交界处的大宁村出发,开始了延安之行。10月,到内丘。12月底到太行一地委驻地邢台将军墓。1940年1月,到达八路军总司令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所在地山西武乡县。在这里,彭德怀、刘伯承、杨尚昆给他们作了报告,介绍了根据地的发展和建设情况。北方局考虑到日军对太行的封锁,决定将冀南、山东、太行、太岳的中共七大代表会合,组成了一支50多人的队伍,共赴延安。5月,队伍到达晋察冀中央分局所在地、晋察冀模范根据地阜平。看到这里的翻身农民抗日、生产的积极性高,还组织了农会,王从吾等在这里作了停留,学习和考察了这里放手发动群众的做法和减租减息的开展情况,直到9月才离开。王从吾一行在部队护送下一路上还算顺利,但在晋西北过石家庄和娘子关之间的铁路时,与敌人相遇。敌我力量悬殊,护送部队的战士顽强阻击,伤亡多人。代表们被打散了,隐蔽在山沟、丛林中,待敌人撤退后,才集中起来继续前进。到延安时已是1940年9月。此行走了一年多,行程1000多公里。
1940年6月底,赵石从鄂西北的巴东乘船到重庆,找到驻八路军办事处的中共中央南方局。8月中旬,赵石等10多人乘一辆大卡车从重庆出发,经成都到宝鸡。与卡车一起上了火车,到咸阳后,再乘上大卡车,一路颠簸,于9月下旬到达延安。
1943年初,鲍启祥等10多名新四军三师的干部离开江苏盐阜区,前往延安。原计划是从海路走的,就在做航行准备工作时,传来彭雄等在海面与敌相遇而牺牲的消息。黄克诚师长下令改走陆路。虽然陆路要经过更多的敌人封锁线,但仍比水路安全。于是,鲍启祥等向西进入淮海区,在淮海区第二支队的护送下越过陇海路,到了山东。铁道游击队护送他们过了津浦路。在过平汉路时,每隔二三百米就有一座日军的岗楼,鲍启祥等在交通员的引导下,在敌人眼皮下穿梭。10月20日,鲍启祥一行抵达延安。
1943年3月初,周骏鸣率新四军二师的60余人赴延安学习。在鲁南包头峪山区遭到日军袭击,60多人赤手空拳与敌人周旋,冲出了包围圈。4月初的一天,夜行70多公里,通过敌顽多道封锁线。然而,走到黄河故道东阳县时,由于日军“扫荡”,周骏鸣等频繁转移,近3个月行程几乎没有进展,人困马乏。10月,进入太行山区。这里虽是老根据地,但物资十分贫乏。周骏鸣等人吃不饱饭,就以野菜充饥。在通过晋西北的两道大川时,大雪纷飞,同行的卢文新妻子这时生了孩子,在饥寒交迫中,孩子不幸夭折。好在雪地是他们行程中面临的最后障碍。12月中下旬,队伍渡过黄河,进入陕甘宁边区的葭县(今佳县)。12月29日,到达延安中央党校。他们此行走过了7省7500多公里,历时9个月。 新四军三师的张池明等是1943年3月底出发的,由师部的护送队送到津浦路边,由铁道游击队护送过了铁路。太行武工队送他们过同蒲铁路和汾河。他们经吕梁根据地,于9月进入陕北。
喻屏赴延安的经历最具传奇色彩。1943年3月中旬,喻屏原计划是和新四军三师参谋长彭雄同船到延安的,但没赶上时间。没想到的是,彭雄等在海上与敌相遇而牺牲。得到这一不幸的消息后,喻屏凭着在敌占区工作的经验,决定从敌占区走。于是,喻屏、李风夫妇从盐城到泰州,乘船到上海。乘火车从上海到北平,又转车到了太原、汾阳。经阎锡山统治区过黄河,到了延安。一路上,喻屏、李风夫妇曾走进日军的岗楼,也曾和日军士兵同乘一辆马车,危险重重。
投入整风学习
延安整风为中共七大的召开做了思想准备。没有延安整风,就不会有中共七大的成功召开。王从吾等河南籍代表到延安后,都投入了整风学习。
整风学习的第一阶段,学习《中国近代革命史》《论民族民主革命》《中国问题指南》《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从粗读到精读,边读边思考,力求领会精神实质。学习的形式包括听报告、自学文件、小组讨论等。自己弄不懂的问题,就在小组会上提出来,集体讨论。第二阶段,是在领会整风文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检查。回顾和总结自己的思想、工作和历史。在回顾中,对正确的方面加以肯定,对存在的缺点和错误进行自我批评,并分析根源,提出改正办法。通过对个人的回顾和总结,再联系到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进行检查分析。最后,写一份自我鉴定。
在整风学习的后期,河南籍代表还结合学习中央书记处编印的《六大以来》《两条路线》《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参加了华北党的历史座谈会。王从吾在会上谈了对丁树本开展统战工作失败的教训,认为这是错误地执行了王明“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路线,是投降主义的表现,结果丢了部队,丢了政权,给河南的抗日游击战争带来了损失。通过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进一步肃清了王明错误路线的影响,为中共七大的召开统一了思想。
在参加整风学习的同时,河南籍的代表还经受了一个特殊的考验,这就是在“抢救失足者”运动中接受审查。河南籍代表中有多人来自白区,“抢救运动”中白区的一些党组织被认为是“红旗党”(打着红旗反红旗的假共产党),受到无端怀疑,多名河南省委领导甚至被怀疑是特务而失去自由。危拱之就是其中之一。但她拒不承认强加的不实之词,精神上受到了严重伤害。赵石因在中学时参加的进步学生组织性质无法证明,也受到严格审查。好在不久,中央发现了“抢救运动”的偏差,及时停止了“抢救”,并认为白区党组织和党员绝大部分是好的,是经受了考验的,对他们个人都做出了“政治上是没有问题的”结论。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与危拱之进行谈话,对她受到的委屈表示安慰,并肯定了她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的表现和贡献。
除了参加整风学习,王从吾、赵毅敏等还参加了大生产运动,开荒、种地、纺线,什么都干。男同志要上山割可编12把扫帚的扫帚草,种土豆50公斤;女同志一年要打毛衣12件,或做短裤120条,或纺线6公斤。经过努力,延安很快度过了物资匮乏的困难时期。
由于中共七大延期召开,河南籍的代表在参加整风学习的同时,还根据党组织安排,参加了延安的工作。王从吾参加了来延干部处理委员会,安置来延安人员的学习和生活,后又担任了中央党校一部组织教育科科长。晁泽甫担任了中央党校五部副主任,潘寿才担任了中央党校二部组织科科长,姜宗仁担任了延安中央医院疗养科副科长,刘德海参加了代表资格审查工作。
参加七大
1945年4月23日,中共七大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开幕。31名河南籍代表参与了这一盛会。
河南籍代表聆听了毛泽东代表中央委员会所做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朱德所做的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刘少奇所做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所做的《论统一战线》的重要发言。大会充分发扬民主,每一个报告都经过各代表团、代表小组和大会反复讨论,尽可能让每一位代表发表自己的意见,对报告加以补充修改。毛泽东的政治报告在会上做了9次修改,每次都将修改稿印发给与会代表。讨论中,赵石认为,中共领导的“一二·九”运动是一件大事,应该写入政治报告。大会采纳了他的这一建议。
各代表团和小组在酝酿中央委员人选时,河南籍代表都十分反感王明,不愿意选他为中央委员。因为他搞的教条主义、宗派主义给中国革命、给河南的革命斗争带来了严重损失。后来,中央做了大量说服工作。毛泽东多次讲话:要允许他们改正错误,他们已经承认了错误,还是让他们留下吧,留下来有好处,可以团结更多的人。代表们接受了毛泽东的意见。经选举,王明留在了第七届中央委员会。
然而,在选举中央委员时,王稼祥却落选了。这是因为当时王稼祥生病,好多代表对他了解不多。毛泽东在大会上说,如果没有洛甫(张闻天)、王稼祥从第三次“左”倾路线中分化出来,就不可能开好遵义会议。同志们把好的账放在我的名下,但绝不能忘记他们两个人。这样,王稼祥当选为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河南籍的邓颖超、王从吾也当选为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6月11日,在大会闭幕式上,毛泽东做了《愚公移山》的重要讲话。当他讲到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时候,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王从吾、赵毅敏在参加中共七大的同时,还承担了大会的相关工作。王从吾担任了晋冀鲁豫代表团副主任、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赵毅敏担任了中直、军直代表团的秘书长。
中共七大是中共党史上极为重要的一次会议,对于每一位河南籍中共七大代表来说,这一盛会在他们心目中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在河南籍代表中,有3人是同他们的伴侣一起参加中共七大的,成为七大中的夫妇代表。他们是邓颖超和周恩来、张瑞华和聂荣臻、苏井观和张琴秋。在延安学习和参加中共七大期间,王从吾与山东姑娘丁侃结婚,苏井观与红军女将领张琴秋结婚,刘德海的妻子在延安生了一个女儿,可谓双喜临门。为纪念在延安参加七大的难忘时光,刘德海给女儿取名为“七中”。
河南籍中共七大代表的构成
31名河南籍中共七大代表来自以下五个方面。
中央和军委直属部门有7人。中央南方局委员兼妇委书记邓颖超,中央北方局妇委书记张瑞华,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赵毅敏,中央军委编译局局长张晓民,中央军委后方勤务部卫生部部长苏井观,中央军委后方勤务部供给部部长张永励,中央社会部西北公学领导成员李士英(均为赴延安学习或参加七大时的任职)。
八路军系统有7人。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副旅长苏进,八路军一二九师七七一团政委张世功,八路军一二○师第六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王黎生,冀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桂干生,冀南军区党委委员余成斌,冀鲁豫军区第十军分区副政委刘德海,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二支队政委潘寿才。
新四军系统有5人。新四军二师参谋长周骏鸣,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三团团长鲍启祥,新四军三师八旅政治部主任张池明,新四军七师政治部主任何伟,新四军天高支队支队长余鸣龙。
抗日根据地有7人。冀南区党委委员兼豫北地委书记王从吾,冀中十分区地委书记马载,中共冀鲁豫分局组织部部长兼党校校长刘宴春,冀鲁豫边区行政公署主任晁哲甫,冀鲁豫边区区委委员兼公安总局局长刘汉生,冀鲁豫边区抗日联合总会青年部部长杨泽江,盐阜区区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喻屏。
地下党组织有5人。豫南省委委员、民运部部长王国华,河南省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危拱之,汝南地委书记方德鑫,南(阳)唐(河)方(城)中心县委宣传部部长姜宗仁,荆(门)当(阳)地委书记赵石。
从地域看,31名河南籍中共七大代表分布在当今8个省辖市。其中,信阳最多,有12人:商城刘德海、鲍启祥、余鸣龙,新县潘寿才、张池明、张世功,信阳张瑞华、危拱之,光山邓颖超,潢川苏井观,罗山桂干生,固始余成斌。安阳6人:内黄王从吾、刘汉生、李士英、喻屏(内黄是代表人数最多的,有4人),滑县赵毅敏,安阳马载。濮阳4人:清丰晁哲甫、杨泽江、张晓民,濮阳县刘宴春。南阳3人:南召姜宗仁、内乡王黎生、唐河方德鑫。驻马店3人:确山王国华、周骏鸣,汝南何伟。郑州、焦作、漯河各1人,分别是赵石、张永励、苏进。
千里迢迢赴延安
中共七大代表从全国各地会聚到延安的过程,充满了艰险。广东、福建等地的南方代表,闯过敌人一道又一道封锁线,走了14个月;新四军三师一批赴延安学习的干部途中与敌相遇,战斗中师参谋长彭雄、八旅旅长田守尧等18人牺牲。来自新四军的河南籍中共七大代表距离延安最远,河南抗日根据地及地下党组织代表要穿过山西、河北进入陕北。
王从吾是较早到达延安的。1939年9月8日,王从吾与冀南区党委的中共七大代表一道,从南宫、威县交界处的大宁村出发,开始了延安之行。10月,到内丘。12月底到太行一地委驻地邢台将军墓。1940年1月,到达八路军总司令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所在地山西武乡县。在这里,彭德怀、刘伯承、杨尚昆给他们作了报告,介绍了根据地的发展和建设情况。北方局考虑到日军对太行的封锁,决定将冀南、山东、太行、太岳的中共七大代表会合,组成了一支50多人的队伍,共赴延安。5月,队伍到达晋察冀中央分局所在地、晋察冀模范根据地阜平。看到这里的翻身农民抗日、生产的积极性高,还组织了农会,王从吾等在这里作了停留,学习和考察了这里放手发动群众的做法和减租减息的开展情况,直到9月才离开。王从吾一行在部队护送下一路上还算顺利,但在晋西北过石家庄和娘子关之间的铁路时,与敌人相遇。敌我力量悬殊,护送部队的战士顽强阻击,伤亡多人。代表们被打散了,隐蔽在山沟、丛林中,待敌人撤退后,才集中起来继续前进。到延安时已是1940年9月。此行走了一年多,行程1000多公里。
1940年6月底,赵石从鄂西北的巴东乘船到重庆,找到驻八路军办事处的中共中央南方局。8月中旬,赵石等10多人乘一辆大卡车从重庆出发,经成都到宝鸡。与卡车一起上了火车,到咸阳后,再乘上大卡车,一路颠簸,于9月下旬到达延安。
1943年初,鲍启祥等10多名新四军三师的干部离开江苏盐阜区,前往延安。原计划是从海路走的,就在做航行准备工作时,传来彭雄等在海面与敌相遇而牺牲的消息。黄克诚师长下令改走陆路。虽然陆路要经过更多的敌人封锁线,但仍比水路安全。于是,鲍启祥等向西进入淮海区,在淮海区第二支队的护送下越过陇海路,到了山东。铁道游击队护送他们过了津浦路。在过平汉路时,每隔二三百米就有一座日军的岗楼,鲍启祥等在交通员的引导下,在敌人眼皮下穿梭。10月20日,鲍启祥一行抵达延安。
1943年3月初,周骏鸣率新四军二师的60余人赴延安学习。在鲁南包头峪山区遭到日军袭击,60多人赤手空拳与敌人周旋,冲出了包围圈。4月初的一天,夜行70多公里,通过敌顽多道封锁线。然而,走到黄河故道东阳县时,由于日军“扫荡”,周骏鸣等频繁转移,近3个月行程几乎没有进展,人困马乏。10月,进入太行山区。这里虽是老根据地,但物资十分贫乏。周骏鸣等人吃不饱饭,就以野菜充饥。在通过晋西北的两道大川时,大雪纷飞,同行的卢文新妻子这时生了孩子,在饥寒交迫中,孩子不幸夭折。好在雪地是他们行程中面临的最后障碍。12月中下旬,队伍渡过黄河,进入陕甘宁边区的葭县(今佳县)。12月29日,到达延安中央党校。他们此行走过了7省7500多公里,历时9个月。 新四军三师的张池明等是1943年3月底出发的,由师部的护送队送到津浦路边,由铁道游击队护送过了铁路。太行武工队送他们过同蒲铁路和汾河。他们经吕梁根据地,于9月进入陕北。
喻屏赴延安的经历最具传奇色彩。1943年3月中旬,喻屏原计划是和新四军三师参谋长彭雄同船到延安的,但没赶上时间。没想到的是,彭雄等在海上与敌相遇而牺牲。得到这一不幸的消息后,喻屏凭着在敌占区工作的经验,决定从敌占区走。于是,喻屏、李风夫妇从盐城到泰州,乘船到上海。乘火车从上海到北平,又转车到了太原、汾阳。经阎锡山统治区过黄河,到了延安。一路上,喻屏、李风夫妇曾走进日军的岗楼,也曾和日军士兵同乘一辆马车,危险重重。
投入整风学习
延安整风为中共七大的召开做了思想准备。没有延安整风,就不会有中共七大的成功召开。王从吾等河南籍代表到延安后,都投入了整风学习。
整风学习的第一阶段,学习《中国近代革命史》《论民族民主革命》《中国问题指南》《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从粗读到精读,边读边思考,力求领会精神实质。学习的形式包括听报告、自学文件、小组讨论等。自己弄不懂的问题,就在小组会上提出来,集体讨论。第二阶段,是在领会整风文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检查。回顾和总结自己的思想、工作和历史。在回顾中,对正确的方面加以肯定,对存在的缺点和错误进行自我批评,并分析根源,提出改正办法。通过对个人的回顾和总结,再联系到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进行检查分析。最后,写一份自我鉴定。
在整风学习的后期,河南籍代表还结合学习中央书记处编印的《六大以来》《两条路线》《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参加了华北党的历史座谈会。王从吾在会上谈了对丁树本开展统战工作失败的教训,认为这是错误地执行了王明“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路线,是投降主义的表现,结果丢了部队,丢了政权,给河南的抗日游击战争带来了损失。通过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进一步肃清了王明错误路线的影响,为中共七大的召开统一了思想。
在参加整风学习的同时,河南籍的代表还经受了一个特殊的考验,这就是在“抢救失足者”运动中接受审查。河南籍代表中有多人来自白区,“抢救运动”中白区的一些党组织被认为是“红旗党”(打着红旗反红旗的假共产党),受到无端怀疑,多名河南省委领导甚至被怀疑是特务而失去自由。危拱之就是其中之一。但她拒不承认强加的不实之词,精神上受到了严重伤害。赵石因在中学时参加的进步学生组织性质无法证明,也受到严格审查。好在不久,中央发现了“抢救运动”的偏差,及时停止了“抢救”,并认为白区党组织和党员绝大部分是好的,是经受了考验的,对他们个人都做出了“政治上是没有问题的”结论。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与危拱之进行谈话,对她受到的委屈表示安慰,并肯定了她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的表现和贡献。
除了参加整风学习,王从吾、赵毅敏等还参加了大生产运动,开荒、种地、纺线,什么都干。男同志要上山割可编12把扫帚的扫帚草,种土豆50公斤;女同志一年要打毛衣12件,或做短裤120条,或纺线6公斤。经过努力,延安很快度过了物资匮乏的困难时期。
由于中共七大延期召开,河南籍的代表在参加整风学习的同时,还根据党组织安排,参加了延安的工作。王从吾参加了来延干部处理委员会,安置来延安人员的学习和生活,后又担任了中央党校一部组织教育科科长。晁泽甫担任了中央党校五部副主任,潘寿才担任了中央党校二部组织科科长,姜宗仁担任了延安中央医院疗养科副科长,刘德海参加了代表资格审查工作。
参加七大
1945年4月23日,中共七大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开幕。31名河南籍代表参与了这一盛会。
河南籍代表聆听了毛泽东代表中央委员会所做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朱德所做的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刘少奇所做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所做的《论统一战线》的重要发言。大会充分发扬民主,每一个报告都经过各代表团、代表小组和大会反复讨论,尽可能让每一位代表发表自己的意见,对报告加以补充修改。毛泽东的政治报告在会上做了9次修改,每次都将修改稿印发给与会代表。讨论中,赵石认为,中共领导的“一二·九”运动是一件大事,应该写入政治报告。大会采纳了他的这一建议。
各代表团和小组在酝酿中央委员人选时,河南籍代表都十分反感王明,不愿意选他为中央委员。因为他搞的教条主义、宗派主义给中国革命、给河南的革命斗争带来了严重损失。后来,中央做了大量说服工作。毛泽东多次讲话:要允许他们改正错误,他们已经承认了错误,还是让他们留下吧,留下来有好处,可以团结更多的人。代表们接受了毛泽东的意见。经选举,王明留在了第七届中央委员会。
然而,在选举中央委员时,王稼祥却落选了。这是因为当时王稼祥生病,好多代表对他了解不多。毛泽东在大会上说,如果没有洛甫(张闻天)、王稼祥从第三次“左”倾路线中分化出来,就不可能开好遵义会议。同志们把好的账放在我的名下,但绝不能忘记他们两个人。这样,王稼祥当选为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河南籍的邓颖超、王从吾也当选为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6月11日,在大会闭幕式上,毛泽东做了《愚公移山》的重要讲话。当他讲到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时候,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王从吾、赵毅敏在参加中共七大的同时,还承担了大会的相关工作。王从吾担任了晋冀鲁豫代表团副主任、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赵毅敏担任了中直、军直代表团的秘书长。
中共七大是中共党史上极为重要的一次会议,对于每一位河南籍中共七大代表来说,这一盛会在他们心目中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在河南籍代表中,有3人是同他们的伴侣一起参加中共七大的,成为七大中的夫妇代表。他们是邓颖超和周恩来、张瑞华和聂荣臻、苏井观和张琴秋。在延安学习和参加中共七大期间,王从吾与山东姑娘丁侃结婚,苏井观与红军女将领张琴秋结婚,刘德海的妻子在延安生了一个女儿,可谓双喜临门。为纪念在延安参加七大的难忘时光,刘德海给女儿取名为“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