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浆砌片石路堤挡土墙依靠墙的自重承受土压力,其结构较为简单,施工方便。但是,由于墙的自重大,因此对承载力要求高。本文主要分析了公路某段浆砌片石路堤挡土墙施工技术,包括材料的选择、挡土墙的施工测量与放样、基础开挖、模板制作与安装、基础砼的浇筑浆砌片石挡挡土墙身和挡土墙墙背土回填,以供参考和使用。
【关键词】公路;土墙施工;浆砌片石路堤挡土墙
浆砌片石路堤挡土墙依靠墙的自重承受土压力,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由于墙的自重较大,故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也较高。挡土墙主要由墙身,基础,排水设施及伸缩缝组成。路堤挡墙的施工工序由1.选材料2.施工放样3.挖基础4.模板安装5.砼浇筑6.墙身施工7.墙背回填土等工序来完成的。
1 材料
1.1 水泥
选用的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应注意其特性对结构强度,耐久性和和使用条件是否有不利影响,所配制的砼或砂浆强度要达到要求,收缩性小,和易性能好和节约水泥为原则。每批水泥进场,要附制造厂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品质试验报告等合格证明,并按其品种,强度,出厂时间等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袋装水泥在运输和储存时防止受潮,不同出厂日期的水泥应分别堆放,先到先用。水泥在使用,应是松散的流动性且没有结块。水泥受潮或储存时间超过三个月应重新检验,并按检验结果使用。
1.2 骨料
1.2.1 细集料
细集料要选择颗粒坚硬,耐久性好,级配良好,洁净,粒径小于5mm符合规范要求的河砂。
1.2.2 粗骨料
采用石质坚硬,耐久性好,洁净的碎石,禁止使用石灰岩碎石。碎石尽可能采用较大的粒径,以节约水泥,但最大粒径应超过最小尺寸的1/4和钢筋最小间距的3/4。碎石的级配,技术要求,有害杂质含量,坚固性等要符合规范要求。
1.2.3 片石
石料应采用石质一致,颜色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痕,无其它结构缺陷的硬石。石料不得含有妨碍砂浆正粘结的污泥或其它有害杂质。片石中部厚度不应小于15cm,不得采用薄片及卵石状的石块,镶面石的表面应较大且平整,需要时应加以修凿,角隅石应大到方正。
1.2.4 拌和用水
采用饮用水或经检验符合拌和用水要求的河水。
1.2.5 砼、砂浆拌和
本工程采用JS750强制式搅拌机拌和砼。称量:称量和配水机械应保持在良好的状态,精度应准确到±0.4%所有砼材料,除水可用体积称量外,其余均按质量配合。配料偏差不得大于规范要求。拌和:拌和机应始终保持良好状态,闲时加强维修。按批准使用的试验配合比配料拌和各种配料应符合规范要求。对骨料的含水量和拌和物的坍落度应经常检查并根据检测数据来调整骨料和用水量,浇注砼时坍落度必须在要求范围内,砂浆必须有适宜的和易性和流动性,稠度为4-7cm。拌和物要均匀,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拌和时间不得小于50S也不得大于90S。每盘砼,砂浆体积不得超过搅拌机的额定容量,在下盘材料装入前,搅拌机内的拌和料应全部倒光。由于本工程从拌和站到最终位置距离较长,所以采用搅拌车来运输,拌和物应随拌随用,不超过使用时间。砂浆或砼不得重新加水改变其稠度。单位产量应与施工速度相适应。
2 挡土墙的施工测量与放样
按照设计图提供的桩号恢复中线,对构造物进行放样,核实构造物的方位,基础标高,测量精度符合测量规范要求。
3 基础开挖
3.1 采用挖机挖基础,汽车弃土。当挖至接近基底设计标高10-20cm采用人工挖土整修至设计标高。检测基底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不满足要求,需要进行地基处理。本工程基坑坑壁坡度采用1:0.75,在实际开挖过程中视地质情况进行坡度调整和采用基坑支护。
3.2 基础之外设置排水沟和集水坑,坑内积水用水泵抽出基坑,做到基础底面无积水。基础开挖后要及时施工基础,避免雨水等对地基造成侵害,而影响地基承力。
3.3 基础开挖完成后,要对基础平面,尺寸,标高,地基处理,排水情况等进行检验。
4 模板制作与安装
为了使模板不变形,有足够刚度,不漏浆和容易拆模,不致于损坏砼,基础砼设计使用钢模板。模板安装必须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砼外露面的模板接缝应做有规则的形状,水平和垂直线条一直连贯每条施工缝应与这些线条重合。模板安装要求表面平整,接缝紧密,相邻高差不得大于2mm。另外模板安装前,必须将接触砼的模板面清理干净,包括锯末,铁锈,污垢或其它杂物。涂上脱模剂。应确保模板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变形,移位。做到上面步骤就避免了跑模,漏浆,表面翘曲不平。其中挡土墙每段10m,设伸缩缝2-3cm,墙身高每2m设泄水孔,交错布置,用PVC管连接。
5 基础砼的浇筑
浇注基底最下一层砼时,应防止砼从地下吸收水分或地下水渗入砼中,浇注时不允许许基坑底部有积水。砼应按水平层次浇注,砼一经浇注,应立即进行捣实,每层砼应在前一盘砼初凝前捣实。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捣实厚度不得超过45cm。振捣器要插至前一层砼,深度5-10cm。振捣插入和拔出速度要慢,以免产生空洞,振捣亦不得在任何一点持续太久,形成多浆。捣实的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冒气泡。这就避免了砼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砼浇筑完成后应尽快覆盖湿布,洒水养护。保持拆前模板湿润,拆模后砼湿润,养护时间一般为7天。
6 浆砌片石挡挡土墙身
当基础砼强度达到要求后,即进行墙身施工。砌前应将将基础襟边内的砼表面凿毛,并用水冲洗干净,基础表面和石料先用水湿润,然后坐浆砌石。砌筑上层石块时应避免撞击和振动下层石块,特别是砂浆已经硬化的下层石块。砌筑中断后再砌时,原表面应清除干净,并加以湿润。砌体应分层砌筑,每层应大致水平,外圈定位行列石料和转角石,应选用表面较平整,尺寸较大的石料,并敲掉凸尖部份。外圈和里圈的砌石应交错结合,相两竖缝错开8cm。砌体较长时应分段砌筑,分段位置应尽量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填缝砂浆要饱满,石间不得贴空。砌体表面平整度要符合规范要求。为了防止砌石上下层产生纵向通缝:片石应分层砌筑每2-3层组成一个工作层,每层水平缝大大致找平,竖缝要互相错开,不得贯通,砌缝宽度不大于砌体沉降缝,伸缩缝,泄水管等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伸缩缝线形要求平直,缝宽2-3cm。用沥青麻絮填塞。按设计规定勾缝,勾缝要精心细致,做到勾缝平顺,缝宽适当,无脱落现象。砌体养生时间为7-14天。
7 挡土墙墙背土回填
墙背回填土按规定进行,采用透水性材料,砂砾材料含泥量不得超过5%,最大粒径不大于50mm,含砂量不超过40%,分层压实到不小于90%的压实度。由于挡土墙平均高度7.23m,墙身的坡度为1:0.25,为了便于施工和利用重型压路机靠近压实填土,所以采用分层砌石和分层填土的方法.即墙身每增高度1.3m,砂浆强度达到50%,进行此高度内的回填表土。如此循环,直至完成全墙的砌筑,最后完成路基填土,墙顶抹面,墙外勾缝。
综上所述是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为了避免挡土墙的整体滑移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来施工,并用库仑理论或兰金理论来验算其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蔡保龙.清水混凝土墙施工工艺[J].科技资讯,2009,(26):78.
[2]唐际宇,钟伟,戈祥林等.昆明新机场航站楼清水饰面混凝土墙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0,39(12):1-4,11.
[3]王江平.某工程高大倾斜弧形现浇混凝土墙施工技术[J].工程质量A版,2011,29(1):65-67.
[4]余从戎,熊光海.片石垱土墙的施工及质量监督[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2(4):53-56.
[5]甘霖.地下室混凝土墙裂缝控制及处理方法[J].山西建筑,2009,35(9):146-147.
【关键词】公路;土墙施工;浆砌片石路堤挡土墙
浆砌片石路堤挡土墙依靠墙的自重承受土压力,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由于墙的自重较大,故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也较高。挡土墙主要由墙身,基础,排水设施及伸缩缝组成。路堤挡墙的施工工序由1.选材料2.施工放样3.挖基础4.模板安装5.砼浇筑6.墙身施工7.墙背回填土等工序来完成的。
1 材料
1.1 水泥
选用的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应注意其特性对结构强度,耐久性和和使用条件是否有不利影响,所配制的砼或砂浆强度要达到要求,收缩性小,和易性能好和节约水泥为原则。每批水泥进场,要附制造厂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品质试验报告等合格证明,并按其品种,强度,出厂时间等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袋装水泥在运输和储存时防止受潮,不同出厂日期的水泥应分别堆放,先到先用。水泥在使用,应是松散的流动性且没有结块。水泥受潮或储存时间超过三个月应重新检验,并按检验结果使用。
1.2 骨料
1.2.1 细集料
细集料要选择颗粒坚硬,耐久性好,级配良好,洁净,粒径小于5mm符合规范要求的河砂。
1.2.2 粗骨料
采用石质坚硬,耐久性好,洁净的碎石,禁止使用石灰岩碎石。碎石尽可能采用较大的粒径,以节约水泥,但最大粒径应超过最小尺寸的1/4和钢筋最小间距的3/4。碎石的级配,技术要求,有害杂质含量,坚固性等要符合规范要求。
1.2.3 片石
石料应采用石质一致,颜色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痕,无其它结构缺陷的硬石。石料不得含有妨碍砂浆正粘结的污泥或其它有害杂质。片石中部厚度不应小于15cm,不得采用薄片及卵石状的石块,镶面石的表面应较大且平整,需要时应加以修凿,角隅石应大到方正。
1.2.4 拌和用水
采用饮用水或经检验符合拌和用水要求的河水。
1.2.5 砼、砂浆拌和
本工程采用JS750强制式搅拌机拌和砼。称量:称量和配水机械应保持在良好的状态,精度应准确到±0.4%所有砼材料,除水可用体积称量外,其余均按质量配合。配料偏差不得大于规范要求。拌和:拌和机应始终保持良好状态,闲时加强维修。按批准使用的试验配合比配料拌和各种配料应符合规范要求。对骨料的含水量和拌和物的坍落度应经常检查并根据检测数据来调整骨料和用水量,浇注砼时坍落度必须在要求范围内,砂浆必须有适宜的和易性和流动性,稠度为4-7cm。拌和物要均匀,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拌和时间不得小于50S也不得大于90S。每盘砼,砂浆体积不得超过搅拌机的额定容量,在下盘材料装入前,搅拌机内的拌和料应全部倒光。由于本工程从拌和站到最终位置距离较长,所以采用搅拌车来运输,拌和物应随拌随用,不超过使用时间。砂浆或砼不得重新加水改变其稠度。单位产量应与施工速度相适应。
2 挡土墙的施工测量与放样
按照设计图提供的桩号恢复中线,对构造物进行放样,核实构造物的方位,基础标高,测量精度符合测量规范要求。
3 基础开挖
3.1 采用挖机挖基础,汽车弃土。当挖至接近基底设计标高10-20cm采用人工挖土整修至设计标高。检测基底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不满足要求,需要进行地基处理。本工程基坑坑壁坡度采用1:0.75,在实际开挖过程中视地质情况进行坡度调整和采用基坑支护。
3.2 基础之外设置排水沟和集水坑,坑内积水用水泵抽出基坑,做到基础底面无积水。基础开挖后要及时施工基础,避免雨水等对地基造成侵害,而影响地基承力。
3.3 基础开挖完成后,要对基础平面,尺寸,标高,地基处理,排水情况等进行检验。
4 模板制作与安装
为了使模板不变形,有足够刚度,不漏浆和容易拆模,不致于损坏砼,基础砼设计使用钢模板。模板安装必须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砼外露面的模板接缝应做有规则的形状,水平和垂直线条一直连贯每条施工缝应与这些线条重合。模板安装要求表面平整,接缝紧密,相邻高差不得大于2mm。另外模板安装前,必须将接触砼的模板面清理干净,包括锯末,铁锈,污垢或其它杂物。涂上脱模剂。应确保模板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变形,移位。做到上面步骤就避免了跑模,漏浆,表面翘曲不平。其中挡土墙每段10m,设伸缩缝2-3cm,墙身高每2m设泄水孔,交错布置,用PVC管连接。
5 基础砼的浇筑
浇注基底最下一层砼时,应防止砼从地下吸收水分或地下水渗入砼中,浇注时不允许许基坑底部有积水。砼应按水平层次浇注,砼一经浇注,应立即进行捣实,每层砼应在前一盘砼初凝前捣实。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捣实厚度不得超过45cm。振捣器要插至前一层砼,深度5-10cm。振捣插入和拔出速度要慢,以免产生空洞,振捣亦不得在任何一点持续太久,形成多浆。捣实的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冒气泡。这就避免了砼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砼浇筑完成后应尽快覆盖湿布,洒水养护。保持拆前模板湿润,拆模后砼湿润,养护时间一般为7天。
6 浆砌片石挡挡土墙身
当基础砼强度达到要求后,即进行墙身施工。砌前应将将基础襟边内的砼表面凿毛,并用水冲洗干净,基础表面和石料先用水湿润,然后坐浆砌石。砌筑上层石块时应避免撞击和振动下层石块,特别是砂浆已经硬化的下层石块。砌筑中断后再砌时,原表面应清除干净,并加以湿润。砌体应分层砌筑,每层应大致水平,外圈定位行列石料和转角石,应选用表面较平整,尺寸较大的石料,并敲掉凸尖部份。外圈和里圈的砌石应交错结合,相两竖缝错开8cm。砌体较长时应分段砌筑,分段位置应尽量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填缝砂浆要饱满,石间不得贴空。砌体表面平整度要符合规范要求。为了防止砌石上下层产生纵向通缝:片石应分层砌筑每2-3层组成一个工作层,每层水平缝大大致找平,竖缝要互相错开,不得贯通,砌缝宽度不大于砌体沉降缝,伸缩缝,泄水管等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伸缩缝线形要求平直,缝宽2-3cm。用沥青麻絮填塞。按设计规定勾缝,勾缝要精心细致,做到勾缝平顺,缝宽适当,无脱落现象。砌体养生时间为7-14天。
7 挡土墙墙背土回填
墙背回填土按规定进行,采用透水性材料,砂砾材料含泥量不得超过5%,最大粒径不大于50mm,含砂量不超过40%,分层压实到不小于90%的压实度。由于挡土墙平均高度7.23m,墙身的坡度为1:0.25,为了便于施工和利用重型压路机靠近压实填土,所以采用分层砌石和分层填土的方法.即墙身每增高度1.3m,砂浆强度达到50%,进行此高度内的回填表土。如此循环,直至完成全墙的砌筑,最后完成路基填土,墙顶抹面,墙外勾缝。
综上所述是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为了避免挡土墙的整体滑移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来施工,并用库仑理论或兰金理论来验算其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蔡保龙.清水混凝土墙施工工艺[J].科技资讯,2009,(26):78.
[2]唐际宇,钟伟,戈祥林等.昆明新机场航站楼清水饰面混凝土墙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0,39(12):1-4,11.
[3]王江平.某工程高大倾斜弧形现浇混凝土墙施工技术[J].工程质量A版,2011,29(1):65-67.
[4]余从戎,熊光海.片石垱土墙的施工及质量监督[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2(4):53-56.
[5]甘霖.地下室混凝土墙裂缝控制及处理方法[J].山西建筑,2009,35(9):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