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校园足球推广至今,各地区在普及的基础上为了让有天赋的队员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衍生出了校园足球精英训练队,为储备我国足球运动员的后备力量进行更深入的训练。笔者作为一名基层教练员,长期参与校园足球精英训练队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训练,在此提出目前存在的相关问题与建议。
一、校园足球精英训练队的局限因素
1.急功近利违背足球训练的长周期性规律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多次在培训和会议上提出,校园足球发展大家应当秉持着“功不在我”的格局思想,不能只想着短期就要出成绩,要尊崇足球运动发展的规律。然而,现在依旧存在着考核标准采取简单的比赛排名法的现象,部分学校的管理者希望能在短时间内出成绩,因此,让教练员安排的训练内容违背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科学训练的要求,特别是为了成绩,盲目对队员进行力量训练,获得身体对抗的优势,这种训练方式呈现出拔苗助长的形势,对队员的正常发展不利。
2.各类文化培训学习冲击足球训练时间
队员们存在学习压力较大的问题,一人进行几门学科的培训已是一种常态化现象,这也占用了队员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许多文化类培训班和足球训练的时间相冲突,请假现象较严重,部分队员甚至只能放弃训练。
家长不仅是队员的父母,也是社会的重要劳动力,自身压力大、负担重,长期接送队员训练对部分家长来说较为困难。
3.安全责任划分不明,造成训练强度不足
足球运动会频繁出现身体的接触和对抗,尤其目前足球比赛强度较大,因此,对抗训练尤为重要。但是部分家庭对队员较为宠溺,担心队员在训练或比赛过程中受到伤害。迫于此压力,校园足球精英训练队的教练员在训练中大多以单个技术练习为主,减少了对抗训练的比重。同时,人造草足球场是当下诸多学校常用的场地,由于部分场地并没有严格按照足球场地的标准建设,容易造成队员的脚踝、膝关节损伤,从而引发队员过早出现伤病等问题。
4.过度依赖外籍教练员,缺乏有效评价与监管
随着校园足球的大力推进和发展,资金投入持续提高,许多外籍教练员走进了校园足球的场地,外籍教练员主导、中方教练员配合,成为目前较为常见的搭配。一些外籍教练員和中方教练员在训练前会提前沟通交流训练计划,此方式有利于开展训练,但现实中也存在部分学校自己的教练员只起到帮、照、看的助理角色,参与研讨的兴趣不高,只照搬了训练的形式和方法,没有学习到训练的理念和体系。脱离了外籍教练员后,依旧无法有效开展高质量的训练。
另外,一些精英青训营都由外籍教练员担任主教练,经常是一人担负多所学校的训练任务,参训队员的年龄段跨度较大,导致训练实际效果相对欠佳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由于对外籍教练员没有定期的评估与监管,部分训练计划没有系统地贯彻实施,影响了训练成效。
二、校园足球精英训练队的发展建议
1.选好教练员,做好训练理念和体系的构建
校园足球精英训练队建立在校园足球普及的基础上,被选出的队员拥有较高的足球天赋,家长也是支持队员参与足球运动,训练的方式、时间、内容相对于普通校园足球的队伍就要更为专业,教练员的水平、执教能力就至关重要,因此,学校更应该认真挑选具有执教资格的教练员进行执教。同时,还要遵循队员的身心发展规律,制订明确的培养目标并构建合理的训练体系。
2.站在有利于队员发展的基础上,做好长期规划
要充分了解足球运动的发展规律和校园足球的育人目标,目标要长远,切记不能急功近利。也要理解“功不必在我”,为学生、教练员、家长提供长周期优质的训练平台。校园足球精英训练队是在学校的管理体系下开展的,因此,队员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中一些队员的培养目标可能不只是参与校园足球,这些队员甚至有机会可以走上竞技的舞台,成为中国足球的后备力量。当然,部分队员也可继续留在学校接受高等教育成为足球从业者或者足球爱好者。因此,方向上的明确可以让队员和家长有更高参与足球运动的热情,从而让学校的足球运动得以长远、可持续地发展。
3.加强合格场地建设和伤病医疗及保险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天然草场地的建设投放,严格把关校园内塑胶草地的建设质量,尽量为队员创造良好的训练环境。训练中,避免由于场地设施问题造成队员出现严重的伤病和运动损伤。管理职能部门加速校园足球的保险覆盖面,让每一名参与校园足球的队员都有医疗保险,减轻家长的担忧。
4.加强深层次的沟通与合作
不可过度依赖外籍教练员,要制订合理的过程监管机制,提高训练质量。同时,合理搭配同层次的中、外教练员合作共事,避免执教水平差异性过大,从而造成教练员之间训练理念和方法出现矛盾,提高中方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并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形成良好的发展趋势。
一、校园足球精英训练队的局限因素
1.急功近利违背足球训练的长周期性规律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多次在培训和会议上提出,校园足球发展大家应当秉持着“功不在我”的格局思想,不能只想着短期就要出成绩,要尊崇足球运动发展的规律。然而,现在依旧存在着考核标准采取简单的比赛排名法的现象,部分学校的管理者希望能在短时间内出成绩,因此,让教练员安排的训练内容违背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科学训练的要求,特别是为了成绩,盲目对队员进行力量训练,获得身体对抗的优势,这种训练方式呈现出拔苗助长的形势,对队员的正常发展不利。
2.各类文化培训学习冲击足球训练时间
队员们存在学习压力较大的问题,一人进行几门学科的培训已是一种常态化现象,这也占用了队员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许多文化类培训班和足球训练的时间相冲突,请假现象较严重,部分队员甚至只能放弃训练。
家长不仅是队员的父母,也是社会的重要劳动力,自身压力大、负担重,长期接送队员训练对部分家长来说较为困难。
3.安全责任划分不明,造成训练强度不足
足球运动会频繁出现身体的接触和对抗,尤其目前足球比赛强度较大,因此,对抗训练尤为重要。但是部分家庭对队员较为宠溺,担心队员在训练或比赛过程中受到伤害。迫于此压力,校园足球精英训练队的教练员在训练中大多以单个技术练习为主,减少了对抗训练的比重。同时,人造草足球场是当下诸多学校常用的场地,由于部分场地并没有严格按照足球场地的标准建设,容易造成队员的脚踝、膝关节损伤,从而引发队员过早出现伤病等问题。
4.过度依赖外籍教练员,缺乏有效评价与监管
随着校园足球的大力推进和发展,资金投入持续提高,许多外籍教练员走进了校园足球的场地,外籍教练员主导、中方教练员配合,成为目前较为常见的搭配。一些外籍教练員和中方教练员在训练前会提前沟通交流训练计划,此方式有利于开展训练,但现实中也存在部分学校自己的教练员只起到帮、照、看的助理角色,参与研讨的兴趣不高,只照搬了训练的形式和方法,没有学习到训练的理念和体系。脱离了外籍教练员后,依旧无法有效开展高质量的训练。
另外,一些精英青训营都由外籍教练员担任主教练,经常是一人担负多所学校的训练任务,参训队员的年龄段跨度较大,导致训练实际效果相对欠佳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由于对外籍教练员没有定期的评估与监管,部分训练计划没有系统地贯彻实施,影响了训练成效。
二、校园足球精英训练队的发展建议
1.选好教练员,做好训练理念和体系的构建
校园足球精英训练队建立在校园足球普及的基础上,被选出的队员拥有较高的足球天赋,家长也是支持队员参与足球运动,训练的方式、时间、内容相对于普通校园足球的队伍就要更为专业,教练员的水平、执教能力就至关重要,因此,学校更应该认真挑选具有执教资格的教练员进行执教。同时,还要遵循队员的身心发展规律,制订明确的培养目标并构建合理的训练体系。
2.站在有利于队员发展的基础上,做好长期规划
要充分了解足球运动的发展规律和校园足球的育人目标,目标要长远,切记不能急功近利。也要理解“功不必在我”,为学生、教练员、家长提供长周期优质的训练平台。校园足球精英训练队是在学校的管理体系下开展的,因此,队员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中一些队员的培养目标可能不只是参与校园足球,这些队员甚至有机会可以走上竞技的舞台,成为中国足球的后备力量。当然,部分队员也可继续留在学校接受高等教育成为足球从业者或者足球爱好者。因此,方向上的明确可以让队员和家长有更高参与足球运动的热情,从而让学校的足球运动得以长远、可持续地发展。
3.加强合格场地建设和伤病医疗及保险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天然草场地的建设投放,严格把关校园内塑胶草地的建设质量,尽量为队员创造良好的训练环境。训练中,避免由于场地设施问题造成队员出现严重的伤病和运动损伤。管理职能部门加速校园足球的保险覆盖面,让每一名参与校园足球的队员都有医疗保险,减轻家长的担忧。
4.加强深层次的沟通与合作
不可过度依赖外籍教练员,要制订合理的过程监管机制,提高训练质量。同时,合理搭配同层次的中、外教练员合作共事,避免执教水平差异性过大,从而造成教练员之间训练理念和方法出现矛盾,提高中方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并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形成良好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