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苏轼极为推崇屈原、贾谊的政治才能和文学成就,青年时期即创作有《屈原塔》《屈原庙赋》等诗赋书写屈原之死的生命主题,赞颂屈原的精神人格,又“好贾谊”之书,撰写《贾谊论》评论贾谊;中晚年更对屈、贾辞赋推崇备至,以为“楚辞前无古,后无今”,“使贾谊见孔子,升堂有余矣”.可以说屈、贾的影响贯穿了苏轼的人生旅程.但他对屈原特立独行、绝不妥协的人生态度,对于贾谊“纡郁愤懑,至于夭绝”的处世方式,并不以为然.他认为屈原之道独为其难而“不适中”,批评贾谊志大量小而“不善处穷”.而所谓“适中”与“处穷”,正是苏轼所践行的人生
【机 构】
:
湖北大学 文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极为推崇屈原、贾谊的政治才能和文学成就,青年时期即创作有《屈原塔》《屈原庙赋》等诗赋书写屈原之死的生命主题,赞颂屈原的精神人格,又“好贾谊”之书,撰写《贾谊论》评论贾谊;中晚年更对屈、贾辞赋推崇备至,以为“楚辞前无古,后无今”,“使贾谊见孔子,升堂有余矣”.可以说屈、贾的影响贯穿了苏轼的人生旅程.但他对屈原特立独行、绝不妥协的人生态度,对于贾谊“纡郁愤懑,至于夭绝”的处世方式,并不以为然.他认为屈原之道独为其难而“不适中”,批评贾谊志大量小而“不善处穷”.而所谓“适中”与“处穷”,正是苏轼所践行的人生哲学和处世策略,这也是他与屈、贾的不同之处.苏轼随遇而安,身处逆境也不失乐观旷达,“休对故人思故国”“共将诗酒趁流年”,永葆一份充满诗意与希望的理性情怀.
其他文献
有声读物作为一种诉诸声音的电子媒介,一直是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而以神话为内容的有声读物,亦是受听众欢迎的一个类型.神话类有声读物具有独特的文本形式、表达形式和媒介形式,三者之间的互动形塑了有声读物区别于其他电子媒介的特质.而听众以知识获取为目的的阅读导向和以身心体验为诉求的审美旨趣,也使得有声读物中的神话音频具有了通识性知识和通识性艺术的定位.
作为一个学科,比较神话学的发展壮大有其鲜明的传统特征,又不断出现新的跨界融合.新近的全球新冠疫情,引发了国际比较神话学界的普遍关注与反思.2021年8月23日至27日召开的第十四届国际比较神话学大会,以“世界神话中的死亡与迁徙”为主题,讨论古今不同神话观念,对新冠疫情作了深层次的学术呼应.以此为基础进行梳理,通过与前期历届会议相对照,考察当下国际比较神话学研究的新旧传统、全球视野、跨学科性和时代特色.
自2006年以来,我国确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制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制度,形成了保存、记录、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探索性、多维性的保护方法.至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颁布实施,系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已基本完成.如果说2006~2011年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现了制度化建设,那么,自2012年以来,则主要在传承实践方面进行重要探索.值得一提的是,生产性保护方法、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传承实践方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
在社会转型期,农村代际关系逐渐呈现情感化趋势.通过对城郊农村代际关系进行田野考察,在三代视域中分析农村代际关系的变迁及其互动逻辑.结果表明:城郊农村子代与父代的关系表现为交往型代际关系,即以“资源投入-情感反馈”为核心的互动模式,并具有子代依附性、代际互动日常性与互惠性、价值整合性特点.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和打工经济的兴起、计划生育后家庭结构少子化趋势、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城郊家庭“一城一乡”居住格局,共同构成交往型代际关系的社会基础.在交往型代际关系中,父代与子代形成多元互动策略,通过教养分离、亲密
民族志一度是研究者专业生产他者知识的手段与途径,但在反思传统与顺应新潮流——互联网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一直以来研究者自己也是民族志的研究对象,互联网兴起之后,这种倾向更加明显.网络时代的到来促使研究者的身份发生了显著转变:由自己是主体,被研究者是他者,转变为双方是平等的交互主体;由认识主体转变为实践主体;由主动的实践者转变为静默的潜伏者等.网络民族志中研究者身份的变化,为新的研究伦理关系的出现开辟了道路,即研究者与被研究者既是学术研究的手段,也是学术研究的目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作为一种制度,在我国实施不到20年的历史.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意见》,这是继非遗名录保护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重大制度、法典颁布实施以来的国家新文献,其意义非凡,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与讨论.其中,《意见》的一个关键表述是完善对传承人的记录体系,结合我国的非遗保护经验与教训来讨论,笔者以为,传承人口述志,可能是未来非遗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社是中国古老的文化礼俗,在官方和民间以社祭的主体形式流布.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与节日礼俗,“社”至今被人们用来命名“社会”“社团”“社区”等当代社会组织,且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与文化意义.耙梳20世纪以来近现代学人对古代社文化的研究成果,并结合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当代社文化研究成果,能为社的文化历史起源、民族融合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及现代社节的节日传承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基于福建742份农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Logit-ISM模型,分析外部性、认知性以及关系性3个维度的社会资本对农民住房财产权(含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意愿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1)外部性社会资本(以“是否加入合作社”和“外出打工经历”指标衡量)和认知性社会资本(以“是否了解农村产权抵押”和“信贷政策”的指标衡量)对农民参与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不同维度的社会资本对农民产权抵押融资意愿的影响存在差异:外部性社会资本作为深层次的原因影响着其认知性社会资本水平,进而影响贷款需求和经历,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及边际效应分析,从农村地缘视角出发实证检验社会资本对农民参与村干部选举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整体参与村干部选举意愿较高;社会资本中人际联系、人际信任、人际互助、人情往来和社会规范均对农民参与村干部选举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随着农民地缘社会资本存量的积累和丰富,其参与村干部选举的意愿越强烈;农民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地域特征和政府影响均对农民参与村干部选举意愿具有积极作用,其中政府影响和政治面貌对农民参与村干部选举意愿的提升尤为明显.基于此,建议政府重视和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到中国政府与民间广泛参与,十多年的时间里,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中的大事,其实际影响力远远超过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