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力电压作为供电企业的主要评价指标,对于治理配电网“低电压”问题以及提升电力供电系统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作为企业的低耗节能的低碳要求,关乎电力企业的经营。本文主要是探讨在电力供电过程中,低电压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电力服务管理和电力技术等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对应的深化治理方案,从较小的经济投入来解决低电压的问题,供广大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低电压”原因;深化治理方案;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国民生活经济对电力能源需求量激增。主要造成用电紧张的重要因素,电力负荷急剧加重的主要客观原因,部分线路或设备输送出来的电压满足不了人们的用电需求,导致城镇“低电压”问题频发。尤其进入迎峰度夏时期比较凸显,受负荷不断攀升影响,电力线路设备负荷严重过载,人们对低电压的抱怨率上升,造成电力企业供电质量下滑。低电压问题属于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我们应该剖析原因,实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深化治理的工作方案。
1、“低电压”产生的原因及分析
1.1导线截面
电网经历着不断的升级改造,但仍存在部分线路陈旧老化的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不断的更新换代,智能电器进入每个家庭使用频繁,使原有的用电标准达不到现时标准,配电线路或设备输出电压满足不了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需求,因此优化工程规划,逐步完善电网网架建设。导线截面选择时,需因地制宜制定好计划,要先对当地实际用电量及用电分布进行测量和科学的用电布控,发现导线的截面与实际电压输出不相匹,电力企业相关部门需要尽快制定临时解决方案,避免造成影响。
1.2供电半径大
10kV配电线路部分存在迂回线路,导致供电半径过大,线路的阻抗增加,从而压降增大,低压线路的末端电压偏低。
1.3现场电力管理不到位
针对“低电压”问题上,缺乏对现场实际的掌握,电力管理工作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低压用户接入管理缺乏统一规范,部分新增用户无序接入,接入前未对低压线路负荷进行核算,造成新的低电压问题;二是电力企业营业部门对低压需求侧没有进行核算,导致普遍存在“报小用大”的情况。
1.4无功补偿配置不足
在整个电网体系中,低压电网属于体系的末端,加上感性负荷会造成大量的无功电源流失,而无功补偿普遍存在装置容量不够科学或是不合理的现象,使得无功补偿不足。目前电网建设在无功补偿的重视不够,部分台区即使有无功补偿但因设备老化,日常维护不重视已不能使用,有的地方甚至无无功补偿。
2、“低电压”深化治理措施探讨
根据低电压的实际情况,制定对应措施,图1.1为某区域低电压问题整改措施项目情况,主要整改措施换大导线、调整相别、新增线路来实施低电压问题的治理。文章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长远预期考虑,主要对本文阐述以下低电压治理的管理和技术措施方面问题。
2.1综合治理管理措施
(1)规范低压用户接入管理
严格核算新增低压用户报装容量。电力企业营业部应根据用户用电性质、用电设备清单、用电场所面积等信息认真核算用户报装容量的真实性,防范用户“报小用大”。具体居民区供电负荷密度不宜小于下表数值,如下表所示:
推广使用的低电压测算模型进行,接入前或核算接入后存在低电压问题的。用电设备总容量在15kW~100kW用户采用380V三相供电。其中50kW~100kW用户采用380V三相专线供电,避免大容量低压用户接入引起同回低压线路上其他用户低电压。
(2)建立完善的智能检测网络系统
通过大数据管理,建立智能配电台区模块,分析统计低电压问题频发的台区负荷使用情况,对还未普及的区域做好电压检测工作,尤其是重过载台区增加智能电表检测,通过分析数据,及时对低电压区域进行技术干预。加强检测仪器的维护和检修,加强用电管理,定期或是不定期进行检查,做好预前干预,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降低客户抱怨率。
2.2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1)优化网络结构,使三相负荷到达平衡。在电网改造或是电网规划,都要因地制宜的制定改造方案,低电压问题频发区域设置合理的分接头,把电压控制在最小偏差范围内。对负荷较重的区域加快新建大容量变压器和新建线路进行增容和分负荷。
(2)降低线路阻抗。一是选择合理的导线截面积,在居民用电密集区域,应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降低电压降,提高末端电压;二是全面淘汰铝线,更换老式电表,缩短接户线长度,定期对用户进行用电检查,找出因用户自身原因产生的低电压问题。
(3)增加无功补偿装置。无功补偿是补损最重要的措施,它不仅可以调整三相不平衡电流,同时还可以降低线路电压降。相与相间会存在电势差,相与线或相与相的电抗或者电容可以有效的转移有功电流,使得各相电流达到平衡,而且有功功率因素都能接近0.95。
3、结语
综上所述:配电网“低电压”存在普遍性、频发性、周期性的特点,因此未来主要将会从科学治理方面入手,全面推广智能化数据体系,完善检测平台系统,优化电网规划,不断地对原有配电线路网架进行升级改造。作为电力从业者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和判断力,不断总结经验,及时为用户解决用电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吉华.供配电技术简明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14.
[2]陳文彬.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与电压调整[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3]马占财. 配电网低电压治理方法探讨[J].电网与规划,2014(09).
作者简介:陈颖然(1991-),女,汉族,浙江义乌,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就职于佛山供电局,从事工程规划及管理。
关键词:“低电压”原因;深化治理方案;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国民生活经济对电力能源需求量激增。主要造成用电紧张的重要因素,电力负荷急剧加重的主要客观原因,部分线路或设备输送出来的电压满足不了人们的用电需求,导致城镇“低电压”问题频发。尤其进入迎峰度夏时期比较凸显,受负荷不断攀升影响,电力线路设备负荷严重过载,人们对低电压的抱怨率上升,造成电力企业供电质量下滑。低电压问题属于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我们应该剖析原因,实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深化治理的工作方案。
1、“低电压”产生的原因及分析
1.1导线截面
电网经历着不断的升级改造,但仍存在部分线路陈旧老化的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不断的更新换代,智能电器进入每个家庭使用频繁,使原有的用电标准达不到现时标准,配电线路或设备输出电压满足不了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需求,因此优化工程规划,逐步完善电网网架建设。导线截面选择时,需因地制宜制定好计划,要先对当地实际用电量及用电分布进行测量和科学的用电布控,发现导线的截面与实际电压输出不相匹,电力企业相关部门需要尽快制定临时解决方案,避免造成影响。
1.2供电半径大
10kV配电线路部分存在迂回线路,导致供电半径过大,线路的阻抗增加,从而压降增大,低压线路的末端电压偏低。
1.3现场电力管理不到位
针对“低电压”问题上,缺乏对现场实际的掌握,电力管理工作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低压用户接入管理缺乏统一规范,部分新增用户无序接入,接入前未对低压线路负荷进行核算,造成新的低电压问题;二是电力企业营业部门对低压需求侧没有进行核算,导致普遍存在“报小用大”的情况。
1.4无功补偿配置不足
在整个电网体系中,低压电网属于体系的末端,加上感性负荷会造成大量的无功电源流失,而无功补偿普遍存在装置容量不够科学或是不合理的现象,使得无功补偿不足。目前电网建设在无功补偿的重视不够,部分台区即使有无功补偿但因设备老化,日常维护不重视已不能使用,有的地方甚至无无功补偿。
2、“低电压”深化治理措施探讨
根据低电压的实际情况,制定对应措施,图1.1为某区域低电压问题整改措施项目情况,主要整改措施换大导线、调整相别、新增线路来实施低电压问题的治理。文章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长远预期考虑,主要对本文阐述以下低电压治理的管理和技术措施方面问题。
2.1综合治理管理措施
(1)规范低压用户接入管理
严格核算新增低压用户报装容量。电力企业营业部应根据用户用电性质、用电设备清单、用电场所面积等信息认真核算用户报装容量的真实性,防范用户“报小用大”。具体居民区供电负荷密度不宜小于下表数值,如下表所示:
推广使用的低电压测算模型进行,接入前或核算接入后存在低电压问题的。用电设备总容量在15kW~100kW用户采用380V三相供电。其中50kW~100kW用户采用380V三相专线供电,避免大容量低压用户接入引起同回低压线路上其他用户低电压。
(2)建立完善的智能检测网络系统
通过大数据管理,建立智能配电台区模块,分析统计低电压问题频发的台区负荷使用情况,对还未普及的区域做好电压检测工作,尤其是重过载台区增加智能电表检测,通过分析数据,及时对低电压区域进行技术干预。加强检测仪器的维护和检修,加强用电管理,定期或是不定期进行检查,做好预前干预,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降低客户抱怨率。
2.2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1)优化网络结构,使三相负荷到达平衡。在电网改造或是电网规划,都要因地制宜的制定改造方案,低电压问题频发区域设置合理的分接头,把电压控制在最小偏差范围内。对负荷较重的区域加快新建大容量变压器和新建线路进行增容和分负荷。
(2)降低线路阻抗。一是选择合理的导线截面积,在居民用电密集区域,应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降低电压降,提高末端电压;二是全面淘汰铝线,更换老式电表,缩短接户线长度,定期对用户进行用电检查,找出因用户自身原因产生的低电压问题。
(3)增加无功补偿装置。无功补偿是补损最重要的措施,它不仅可以调整三相不平衡电流,同时还可以降低线路电压降。相与相间会存在电势差,相与线或相与相的电抗或者电容可以有效的转移有功电流,使得各相电流达到平衡,而且有功功率因素都能接近0.95。
3、结语
综上所述:配电网“低电压”存在普遍性、频发性、周期性的特点,因此未来主要将会从科学治理方面入手,全面推广智能化数据体系,完善检测平台系统,优化电网规划,不断地对原有配电线路网架进行升级改造。作为电力从业者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和判断力,不断总结经验,及时为用户解决用电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吉华.供配电技术简明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14.
[2]陳文彬.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与电压调整[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3]马占财. 配电网低电压治理方法探讨[J].电网与规划,2014(09).
作者简介:陈颖然(1991-),女,汉族,浙江义乌,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就职于佛山供电局,从事工程规划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