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牛:当品牌遭遇危机

来源 :企业文化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sa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只报道“进口红牛被查”,却没有指出这个产品是“走私进口”的非法产品,与中国红牛饮料公司生产的产品完全没有关系,而且还把主要问题扣在咖啡因超标上。其实,国家质检总局查处“走私进口红牛”并不仅仅是因为其咖啡因超标,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属于走私进口的非法产品,没有经过任何部门的检验,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媒体的这种片面报道显然对红牛相当不利。
  这些所谓的“进口红牛”出现于2003年夏天。当时在广西、云南、海南等几个边境和沿海城市,有一小批人在销售走私进口的红牛饮料,而中国红牛饮料公司也一直在配合当地执法部门查处这些无中文标识的走私产品。“被查事件”发生后,红牛公司认为这种打击只是针对少数几个地区,而且走私进口的红牛数量也很少,不会引起媒体的关注,因此就没有对媒体和公众作出声明和解释。
  媒体的报道证明,红牛公司起初对该事件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但当事件发生后,红牛公司则从容应对这场关系品牌和产品的信任危机,并成功地将这场危机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红牛接招
  
  一、查找信息源头,防止危机蔓延
  当“被查事件”发生后,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品牌策划管理部部长连续接到两个电话,询问进口红牛“被查事件”。根据这一线索,马上查找信息来源,并及时向总经理汇报,与负责质检、工商、法律等部门紧急沟通。
  
  二、成立危机管理小组,出台应对举措
  弄清事情真相后,红牛公司立即召集客户服务部和品牌部相关人员召开紧急会议,并一致认为必须向公众澄清事件,并消除由此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会议对危机处理的各项事务作了详细的安排,指定相关责任人,争取时间和主动权,避免混乱局面的出现。
  
  三、切断信息源头,及时表明公司态度
  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红牛公司决定首先在媒体方面扭转舆论导向。红牛品牌策划部立即同国内刊登该新闻的一些主要网站取得联系,向其说明事情真相,然后动用公关手段,促使有关网站摘掉所转载的不准确的新闻,换上红牛公司法律顾问的“严正声明”,并附以红牛公司质量承诺宣言和获得国家相关认证证书的列表。正是由于红牛的这个举措,防止了媒体可能存在的“恶炒”,有效地维护了公司的信誉。
  
  四、主动出击,借机宣传企业形象
  针对第二天平面媒体可能出现的报道,红牛公司的品牌策划部起草了一份新闻通稿,于当晚向全国一些主要媒体以传真形式发出。同时,公司又针对全国50家主要媒体做了一个广告投放计划,每家做半个版的广告,而广告的内容是向消费者说明红牛的品质没有问题,红牛的品牌绝对值得信任。就连广告也于当天晚上连夜设计出来,与危机抢时间。
  
  五、借助有效沟通,树立产品形象
  在与媒体联络沟通的同时,红牛通知全国30多个分公司和办事处,要求它们向当地的经销商逐一说明事情真相。红牛公司将自己的声明传真给每个经销商,尊重经销商的知情权,并使其增强对中国红牛的信赖。与品牌策划部同时工作的还有条法部(即公司法律事务部),主要负责同各地的质检、工商等部门沟通,以说明情况、消除影响。
  确切地说,这次危机事件对于红牛品牌的负面影响还是存在的。如果引导不当,还极有可能扩大。作为危机公关者来说,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减少这种危机的程度,并尽可能地化“危”为“机”。综观中国红牛的整个危机公关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它体现了整个红牛公司良好的危机公关素质。正是这种素质使“被查事件”的负面影响被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使危机对于品牌和公司的损害降到了最低限度。
  
  有效沟通是解决危机的关键
  
  从整个红牛的危机公关事件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企业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正是解决红牛危机公关成功的重要环节。在危机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与受众群和目标对象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对于公司相关的危机管理部门来说,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如下五个问题:
  第一,危机的始作俑者或者来源是什么?
  第二,公司的危机事件的相关利益者是谁?
  第三,公司目标是什么?
  第四,公司要表达什么样的信息?
  第五,公司希望相关利益者怎么做?
  危机发生后,对于公司来说,必须清楚哪些人在危机发生后关注公司的情况。找准相关利益者,会使企业迅速摆脱危机影响并迅速恢复正常。
  在这次“被查事件”风波中,红牛身处食品行业,而食品的安全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千百万人的切身利益,所以消费者是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经销商是经销红牛产品的渠道,当然也是利益相关者;媒体则会密切关注事件的发生和进展,一方面告诉公众真实和确切的消息,一方面吸引读者的眼球;打击假冒产品是工商行政部门的职责,他们也是利益相关者。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危机公关事件中的利益相关者。这些群体对于红牛的生产状况与品牌形象都将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为了处理好危机,在沟通中必须针对利益相关者设定明确的相关目标。对于股东来说,关键是维持股价的平稳;对于顾客来说,应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对于经销商来说,应保证产品的质量,并维持其继续代理其产品的决心;对于媒体来说,迅速提供准确及时的消息是最关键的;对于工商行政部门来说,要积极配合其工作以妥善处理危机。在“被查事件”中,所有这些都设定了企业的危机公关的目标:针对消费者的公关目标是消除其对红牛产品的误解,针对经销商的公关目标是稳定其代理产品的信心,针对工商行政部门的公关目标是配合其积极打击假冒产品,针对媒体的公关目标是寻求正面、积极的报道。
  在处理危机事件中,选好自己的发言人,为员工、顾客和其他人准备好充足的信息,并保持适当的语调与内容是非常关键的。一般说来,发言人应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与语言技巧,一般由公司高级主管直接担任。在许多危机事件发生后,公司的发言人代表企业对危机事件负责,并将在公众恢复对公司的信任中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在“被查事件”风波中,红牛公司的发言人是红牛品牌策划部朱小明。朱小明针对媒体的采访给予了合适的回应,并起草了一份详细、明晰的新闻通稿:一是把“被查事件”的来龙去脉叙述得非常清楚,二是向公众表达了对产品质量的庄重承诺,三是出示了国家的认证,四是对于走私进口产品表示愤慨,并表达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打击假冒产品的愿望。
  总之,在危机处理中,必须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便获得相关利益者的反馈信息。事实证明,这将有助于危机小组客观评价自己处理危机成功的程度,迅速调动组织内的所有资源,大大节省危机小组的时间、金钱与人力资本。
其他文献
最近,英国科学家吉利·库珀通过研究指出,快速阅读小说,能加速燃烧体内热量,如果用4个小时阅读畅销小说《达·芬奇密码》的话,就可以燃烧相当于一条巧克力棒的热量。  据实验资料表明,人在静坐时每分钟仅能燃烧一卡路里的热量,但如果坐着阅读,就能加速肾上腺素的分泌,每分钟可燃烧1.75卡路里。  在美国连锁书店“鲍德斯”所统计的“减肥”小说资料中,古柏撰写的有关性与丑闻的小说《Polo》最有效果,近800
期刊
第一,资金重组,好钢用在刀刃上。大企业和许多急于促销的企业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花钱做广告。但试想:人们不想观看甚至讨厌你的广告,结果又会怎样?要敢于取舍,将不必要的开支减掉,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第二,和与自己没有竞争利害关系的企业结盟。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充分利用外在资源,开展互惠互利的合作。比如,找一家有营销网络的企业合作,借机推销自己的产品。  第三,充分挖掘产品的市场潜力。如果你的
期刊
一、宣传型公共关系    所谓宣传型公共关系,就是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各种宣传方式向外宣传自己,提高本组织的知名度,从而形成有利的社会舆论。宣传型公共关系的特点是利用一定媒介进行自我宣传,其主导性、时效性极强,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运用公关广告形式。按照本组织的意图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上宣传自己、树立形象,争取有关公众的好感。  第二,策划专题活动“制造新闻”,吸引新闻界报道。
期刊
我在三株集团从事了两年总裁的职务。三株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危机事件后,很多人见到我都问这样一句话:“三株还在吗?”我想跟大家说,三株一直都活着,而且我们每一天都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  三株从1999年以后,进行了漫长的企业重组,包括产业重组、组织结构的重组、分配机制与激励机制的重组、企业文化的创新,乃至我们新的领导集体的重新确认。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变革就是我们的经营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革。2000年,
期刊
之九:怎样确定厂花厂树    厂花厂树是指具有企业象征意义,以某种花木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标志。确定厂花厂树和开展种花植树活动是一种文化现象,其意义和作用在于:一是美化、绿化、净化厂区环境,增进职工身心健康,履行自然环境保护的权利和义务;二是开展审美文化教育,引导职工认识美、创造美,以此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审美观念和生活习惯;三是进行爱厂教育,激发职工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生产经营活
期刊
诺贝尔奖评委会宣布2005年获奖名单时,正值美国东部时间10月4日凌晨。  不久,睡梦中的罗伊·格劳伯教授被一陣电话铃声吵醒。他睡眼惺忪地拿起电话,一个热情的声音马上冲进他的耳朵,告诉他获奖的消息。他漫不经心地听完,然后“咔”地一声挂上电话。“今天是愚人节吗?”他抬头看看挂历,又摇了摇头,“一定是哪个同事知道今天要颁奖,所以特意捉弄我。”他说完,又倒头睡去。  不久,铃声再次响起,两个老朋友相继打
期刊
上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使全球瞩目。但到了90年代,却一路萧条,GDP甚至出现负增长,各项改革收效甚微。因此,20世纪90年代被日本视为“失去的十年”。我们不禁要问:日本究竟怎么了?除去政治、经济等因素外,原本风光一时的日本企业文化是否也出了问题?    一、日本民族文化的寻根:“座文化”    日本民族的“座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缩小至能触摸到肌肤的聚会文化,用“茶道”的专业用
期刊
2010年1月4日,北京下了入冬以来最大一场雪,华灯初上,下班人行色匆匆。我急于赶赴几个朋友的聚会,祈求在风雪中打到一辆出租车。但在这样的天气里,路人行走都有几分艰难,更何况是开车了。  我站在十字路口苦苦寻觅了40分钟之久,终于等到一辆载了乘客的出租车停靠在一边,还没等车上人付完钱,我就跑到车门旁等候,可车上两位老人迟迟不肯下车,倒是身材魁梧的司机师傅一脸怒气地先下了车,一口京骂,紧接着两位老人
期刊
第一次见到父亲的人,一定会注意到他俊朗的外表:炯炯有神的蓝眼睛、乌黑的头发、露着两个酒窝的微笑。父亲是一名专业木匠,他的皮肤经常被钉子刮伤,手上满是厚厚的老茧。他的手指粗度是普通男人的3倍。那是一双奔波太早的手。4岁起,父亲就给奶牛挤奶。他对工作的态度极其苛刻,没有任何理由能阻止他完成工作。  23年前,母亲去世了,撇下14岁的我和11岁的弟弟。突然之间,父亲扮演起了双重角色。  一开始,这份工作
期刊
夏目漱石虽然是大作家,但并不富有,加上他乐善好施,在经济上屡遭尴尬,这却仍然改变不了他的古道热肠。  有一个跟随夏目漱石的学生叫林原耕三,出身贫寒,筹措不出大学学费,正是在夏目漱石的帮助下才渡过难关。像林原耕三这样得到过夏目漱石帮助的人有很多,然而也不是次次都能够如愿。一次,经济拮据的夏目漱石竟只能借给学生一块钱。这则轶事出自《漱石书简集》:  一个叫饭田政良的年轻人,仰慕夏目漱石的为人和才华,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