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介绍了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的不足,阐述了影响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几个重要因素。为促进我国医学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本文结合众包理论的优点,提出了基于科技查新站的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 众包模式 科技查新站 科技成果转化 平台
引言:
科技成果转化常被定义为“对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开发、推广及应用,直至形成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等的活动”[1]。科技成果转化是科学技术直接转为生产力的关键过程,是连接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随着全球科技与经济竞争的加剧,有效把科技成果的潜在价值转化为技术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已成为国家和企业的重要竞争力。
高校是我国科研成果产出的重要基地。但是,由于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多部门的协作、受多种重复杂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优秀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30%,商品化比例不足15%,远远低于美国和日本等国家[2]。由于研发周期长、研发基础薄弱,我国有关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比例更低[3]。
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国家、政府和高校出台了多种政策和法规,搭建了多种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研究表明优良的服务平台能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医药科技成果涉及到国民健康、社会和谐等重要问题,需要更多的关注,但目前国内缺少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的研究。当前我国很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只是发布成果信息和转化信息,并没有发挥理想的作用[3]。故为促进医学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本文将分析我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在众包理论下提出基于查新站的转化平台的工作流程,弥补以往转化服务平台的不足。
一、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1.1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
研究表明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具有以下特征。①高投入、高风险。新药物和医疗设备要经历多次临床试验之后,才会被应用到临床,一个小环节的失败都可能导致研发失败。一款新药仅完成临床试验平均要经历6-7年,开发一种款新药的成本极其昂贵,有些药物的研发费用会达到20多亿美金,但成功率仅有16%左右。②周期长、高收益。新研发的药物除了要经历多次试验,还要经历漫长的上市许可审批,平均一款新药从药物发现到成功上市要经历10-15年,但很多药物一旦研发成功并成功进入市场,可能给公司带来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收益。
1.2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
虽然国内已有多种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但笔者发现以下几个方面仍然是影响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
①高校忽视了市场需求。长期以来高校的研究成果以基础研究为主,科研人员缺乏跟企业沟通,不重视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可行性。高校科研工作者主要基于自己的兴趣、课题的创新性或研究前沿进行科研活动,忽略了市场的需求和容量,没有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发模式。当前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并没有真正把科技成果研发者和相关企业有效联系起来:科技成果研究严重脱离市场需求,大量科研成果积压,企业仍在费时费力地寻找合适的科技成果。
②不完善的制度导致人才浪费和成果质量参差不齐。国家已出台许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和法规,但由于这些政策刚刚施行,很多还停留在理念上,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评价制度尚未完善。目前论文、专利和课题经费的数量仍然是职称评聘和科研考核的主要依据,科研工作者继续把论文、专利、课题经费和成果奖励的数量作为工具,撰写了大量社会和经济价值不高,市场前景弱的科研成果。有能力撰写可转化成果的学者,为了职称评审,仍重视论文忽略成果的质量和转化,直接导致了成果转化人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同时不完善的评价制度也造成转化人才的埋没。高校为了业绩仍轻视成果转化,导致科研人员缺乏专业的转化指导,他们不熟悉成果转化,不了解转化方式、转化模式等知识,他们的科研成果很容易错过最佳转化时机,又间接导致了人才的浪费。
③科研服务机构成果转化的服务意识不强。我国的科研管理与服务部门并没有树立起“科研成果必须转化,只有转化才能实现其价值”的理念。对科研成果进行鉴定的查新站,常常仅通过关键词检索,判定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忽略成果的质量和可转化性,很少主动利用数据库资源主动制定一套完成的科研成果支持体系,分析课题的市场前景,相关影响因素及课题质量的提高途径。同时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涉及众多专业技术,需要多部门和多类型人才的支持,当前的科研服务机构尚未激活相关的人力、物力资源。许多高校即缺乏专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人员, 也没有自己的孵化基地。
④转化支持经费不足。科技成果成功转化要经历开发阶段、中试阶段和产业化阶段。每个阶段都涉及多种部门、企业和研发者的影响,转化投入大,风险及其高。医学高校虽然拥有完整、高端的实验设备,但由于缺乏资金,无法直接转化科研成果。同时医疗成果转化难度大、投入大、周期长、收益慢,面对复杂的知识产权问题、巨额的研发费用,企业为了规避风险,投入资金的意愿也不强。尽管许多科技成果具有很强的市场前景,但未及时得到有效的资金投入,导致被搁置,无法转为生产力。
三、众包模式下基于科技查新站的平台的工作方法
科技查新站是一种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它在充分利用各种馆藏文献资源、人员与设备的基础上,通过检索手段,运用分析和对比等方法,为课题立项、研究成果鉴定、奖项申报、专利申请和技术咨询等工作提供客观、公正信息评估。目前國内的查新站已经具有成熟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丰富的文献资源保障和强大的查新队伍,它们提高了我国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研究表明科技查新站对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巨大的潜力。但由于科技成果转化涉及政策、资金、市场、研发等多种因素,当前的查新站工作模式显然无法满足科技成果的转化需求。 众包原指公司将内部员工的工作任务以公开召集的方式外包给不确定的网络群体的做法。众包具有开放、互动、创新等特征,是一种广受推崇的成功商业成功,能快速调动集体资源,发挥集体智慧,尤其面对复杂紧急的任务,众包模式能高效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的完成任务。研究发现众包模式能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4]。为解决当前平台无法解决的资金问题、科研质量问题、信息不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众包模式下,基于科技查新站的转化平台的服务内容和实现策略。
3.1平台功能建设
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多个主体的,需要科研院校、科研工作者、企业、政府和社会专业人士等多种力量参与。为促进“政、医、产、学、研”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科技查新站应引入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一些模块,建立更加开放的资源库。如医药科技成果数据库、查新数据库(在研中)、公司技术需求数据库、科研人员数据库、查新员数据库、支持专家数据库以及参与转化服务的网络众包用户数据库。
新建平台不但要融合查新站和原有转化平台的功能,还要引入众包用户。众包用户要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背景,尽可能是医学科技工作者和医药企业生产者。他们原本无法直接参与到查新和成果转化服务,但经过查新站培训后,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在平台获取不同的权限,参与到科技转化的各个环节。如成果转化经验丰富的成员应有举办讲座的权限,普及转化知识,扭转其它科研工作者的转化理念;部分成员应有补充数据库信息的权限,如添加其它企业的科技信息需求,为数据库已有的课题或者成果寻找转化对象,根据企业的需求寻找相关的成果。部分成员应拥有在研课题的评判权限,针对在研课题的转化前景进行评判和引导。总之,新建平台应在众包用户和查新站的工作模式下,能促进科研工作人员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平衡。
3.2成果质量提升策略
为解决以往平台无法解决的科研成果质量低、人才浪费和支持政策不到位问题,基于查新站的服务平台,首先要制定具体可行的工作流程,保证有能力的众包用户参与到课题立项查新、成果鉴定等工作。为促进国家政策支持,新建平台应多招募多种职业和层次的一线工作人员,他们深刻理解国家政策对科技转化的影响点,平台制定政策鼓励众包成员向国家提供支持科技转化的建议,加大科技轉化的激励力度,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分类别、层次多样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为提高成果质量,新建平台可指导众包用户对查新课题进行前景应用分析,评价课题的市场应用价值,及时给课题申报者提供有价值的市场应用信息,提高课题的适用性。对已经完成的科技成果,查新站可引导众包用户分析科技成果引证文献的应用领域和范围,挖掘它们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寻找专利撰写合作单位,解决知识产权问题、提高专利的品质,并识别潜在的转化和潜在的合作企业。为促进联合创新,查新站可指导众包用户积极把企业的需求介绍给相关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为高校和企业联合申报纵向课题提供便利,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减少市场风险,促进科研成果及时投入市场。
3.3资金保障
医学科技成果投入大、周期长、收益慢且风险巨大,为了规避投资风险,新服务平台需组织成员对成果各个环节进行评估,以市场为导向,提高质量,引入风险资金的投入。首先对申报课题和科技成果进行分类,明确课题和成果的类型,让众包成员依据各自熟悉的标准对成果转化前景进行评分,确保经济效益和市场价值高的成果进入投资领域。为确保科技成果转化获得足够的转化资金,平台应鼓励成员积极参与到转化融资中,从多方面引入风险资本,创建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机制。
四、结束语
科技成果转化是重要的生产力,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没有促进政策、企业、资金、科研人员和技术的有效融合,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为发挥科技查新站的科技信息咨询服务优势,基于众包理论,提出了基于查新站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为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一种新思路,为政产研学间的高效协作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蔡跃洲.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边界与统计测度[J].科学学研究,2015,33(01):37-44.
[2] 杨登才,刘畅,朱相宇.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9,15(09):943-955.
[3]沈彬,赵颖,袁淑兰.大型综合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转化医学杂志,2020,9(03):158-161.
[4]施睿弘.新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核心功能与构建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19.
【关键词】 众包模式 科技查新站 科技成果转化 平台
引言:
科技成果转化常被定义为“对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开发、推广及应用,直至形成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等的活动”[1]。科技成果转化是科学技术直接转为生产力的关键过程,是连接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随着全球科技与经济竞争的加剧,有效把科技成果的潜在价值转化为技术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已成为国家和企业的重要竞争力。
高校是我国科研成果产出的重要基地。但是,由于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多部门的协作、受多种重复杂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优秀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30%,商品化比例不足15%,远远低于美国和日本等国家[2]。由于研发周期长、研发基础薄弱,我国有关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比例更低[3]。
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国家、政府和高校出台了多种政策和法规,搭建了多种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研究表明优良的服务平台能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医药科技成果涉及到国民健康、社会和谐等重要问题,需要更多的关注,但目前国内缺少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的研究。当前我国很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只是发布成果信息和转化信息,并没有发挥理想的作用[3]。故为促进医学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本文将分析我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在众包理论下提出基于查新站的转化平台的工作流程,弥补以往转化服务平台的不足。
一、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1.1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
研究表明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具有以下特征。①高投入、高风险。新药物和医疗设备要经历多次临床试验之后,才会被应用到临床,一个小环节的失败都可能导致研发失败。一款新药仅完成临床试验平均要经历6-7年,开发一种款新药的成本极其昂贵,有些药物的研发费用会达到20多亿美金,但成功率仅有16%左右。②周期长、高收益。新研发的药物除了要经历多次试验,还要经历漫长的上市许可审批,平均一款新药从药物发现到成功上市要经历10-15年,但很多药物一旦研发成功并成功进入市场,可能给公司带来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收益。
1.2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
虽然国内已有多种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但笔者发现以下几个方面仍然是影响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
①高校忽视了市场需求。长期以来高校的研究成果以基础研究为主,科研人员缺乏跟企业沟通,不重视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可行性。高校科研工作者主要基于自己的兴趣、课题的创新性或研究前沿进行科研活动,忽略了市场的需求和容量,没有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发模式。当前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并没有真正把科技成果研发者和相关企业有效联系起来:科技成果研究严重脱离市场需求,大量科研成果积压,企业仍在费时费力地寻找合适的科技成果。
②不完善的制度导致人才浪费和成果质量参差不齐。国家已出台许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和法规,但由于这些政策刚刚施行,很多还停留在理念上,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评价制度尚未完善。目前论文、专利和课题经费的数量仍然是职称评聘和科研考核的主要依据,科研工作者继续把论文、专利、课题经费和成果奖励的数量作为工具,撰写了大量社会和经济价值不高,市场前景弱的科研成果。有能力撰写可转化成果的学者,为了职称评审,仍重视论文忽略成果的质量和转化,直接导致了成果转化人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同时不完善的评价制度也造成转化人才的埋没。高校为了业绩仍轻视成果转化,导致科研人员缺乏专业的转化指导,他们不熟悉成果转化,不了解转化方式、转化模式等知识,他们的科研成果很容易错过最佳转化时机,又间接导致了人才的浪费。
③科研服务机构成果转化的服务意识不强。我国的科研管理与服务部门并没有树立起“科研成果必须转化,只有转化才能实现其价值”的理念。对科研成果进行鉴定的查新站,常常仅通过关键词检索,判定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忽略成果的质量和可转化性,很少主动利用数据库资源主动制定一套完成的科研成果支持体系,分析课题的市场前景,相关影响因素及课题质量的提高途径。同时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涉及众多专业技术,需要多部门和多类型人才的支持,当前的科研服务机构尚未激活相关的人力、物力资源。许多高校即缺乏专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人员, 也没有自己的孵化基地。
④转化支持经费不足。科技成果成功转化要经历开发阶段、中试阶段和产业化阶段。每个阶段都涉及多种部门、企业和研发者的影响,转化投入大,风险及其高。医学高校虽然拥有完整、高端的实验设备,但由于缺乏资金,无法直接转化科研成果。同时医疗成果转化难度大、投入大、周期长、收益慢,面对复杂的知识产权问题、巨额的研发费用,企业为了规避风险,投入资金的意愿也不强。尽管许多科技成果具有很强的市场前景,但未及时得到有效的资金投入,导致被搁置,无法转为生产力。
三、众包模式下基于科技查新站的平台的工作方法
科技查新站是一种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它在充分利用各种馆藏文献资源、人员与设备的基础上,通过检索手段,运用分析和对比等方法,为课题立项、研究成果鉴定、奖项申报、专利申请和技术咨询等工作提供客观、公正信息评估。目前國内的查新站已经具有成熟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丰富的文献资源保障和强大的查新队伍,它们提高了我国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研究表明科技查新站对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巨大的潜力。但由于科技成果转化涉及政策、资金、市场、研发等多种因素,当前的查新站工作模式显然无法满足科技成果的转化需求。 众包原指公司将内部员工的工作任务以公开召集的方式外包给不确定的网络群体的做法。众包具有开放、互动、创新等特征,是一种广受推崇的成功商业成功,能快速调动集体资源,发挥集体智慧,尤其面对复杂紧急的任务,众包模式能高效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的完成任务。研究发现众包模式能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4]。为解决当前平台无法解决的资金问题、科研质量问题、信息不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众包模式下,基于科技查新站的转化平台的服务内容和实现策略。
3.1平台功能建设
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多个主体的,需要科研院校、科研工作者、企业、政府和社会专业人士等多种力量参与。为促进“政、医、产、学、研”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科技查新站应引入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一些模块,建立更加开放的资源库。如医药科技成果数据库、查新数据库(在研中)、公司技术需求数据库、科研人员数据库、查新员数据库、支持专家数据库以及参与转化服务的网络众包用户数据库。
新建平台不但要融合查新站和原有转化平台的功能,还要引入众包用户。众包用户要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背景,尽可能是医学科技工作者和医药企业生产者。他们原本无法直接参与到查新和成果转化服务,但经过查新站培训后,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在平台获取不同的权限,参与到科技转化的各个环节。如成果转化经验丰富的成员应有举办讲座的权限,普及转化知识,扭转其它科研工作者的转化理念;部分成员应有补充数据库信息的权限,如添加其它企业的科技信息需求,为数据库已有的课题或者成果寻找转化对象,根据企业的需求寻找相关的成果。部分成员应拥有在研课题的评判权限,针对在研课题的转化前景进行评判和引导。总之,新建平台应在众包用户和查新站的工作模式下,能促进科研工作人员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平衡。
3.2成果质量提升策略
为解决以往平台无法解决的科研成果质量低、人才浪费和支持政策不到位问题,基于查新站的服务平台,首先要制定具体可行的工作流程,保证有能力的众包用户参与到课题立项查新、成果鉴定等工作。为促进国家政策支持,新建平台应多招募多种职业和层次的一线工作人员,他们深刻理解国家政策对科技转化的影响点,平台制定政策鼓励众包成员向国家提供支持科技转化的建议,加大科技轉化的激励力度,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分类别、层次多样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为提高成果质量,新建平台可指导众包用户对查新课题进行前景应用分析,评价课题的市场应用价值,及时给课题申报者提供有价值的市场应用信息,提高课题的适用性。对已经完成的科技成果,查新站可引导众包用户分析科技成果引证文献的应用领域和范围,挖掘它们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寻找专利撰写合作单位,解决知识产权问题、提高专利的品质,并识别潜在的转化和潜在的合作企业。为促进联合创新,查新站可指导众包用户积极把企业的需求介绍给相关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为高校和企业联合申报纵向课题提供便利,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减少市场风险,促进科研成果及时投入市场。
3.3资金保障
医学科技成果投入大、周期长、收益慢且风险巨大,为了规避投资风险,新服务平台需组织成员对成果各个环节进行评估,以市场为导向,提高质量,引入风险资金的投入。首先对申报课题和科技成果进行分类,明确课题和成果的类型,让众包成员依据各自熟悉的标准对成果转化前景进行评分,确保经济效益和市场价值高的成果进入投资领域。为确保科技成果转化获得足够的转化资金,平台应鼓励成员积极参与到转化融资中,从多方面引入风险资本,创建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机制。
四、结束语
科技成果转化是重要的生产力,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没有促进政策、企业、资金、科研人员和技术的有效融合,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为发挥科技查新站的科技信息咨询服务优势,基于众包理论,提出了基于查新站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为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一种新思路,为政产研学间的高效协作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蔡跃洲.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边界与统计测度[J].科学学研究,2015,33(01):37-44.
[2] 杨登才,刘畅,朱相宇.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9,15(09):943-955.
[3]沈彬,赵颖,袁淑兰.大型综合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转化医学杂志,2020,9(03):158-161.
[4]施睿弘.新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核心功能与构建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