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镜众传播为切入点,回顾“镜众”这一信息群体的形成和发展,基于镜众传播的视角分析图书馆信息传播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播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并提出3种具体的服务实现方式。
(关键词]镜众传播;图书馆;信息服务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06.028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5)06-0150-04
随着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等新技术的发展普及,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场源于技术发展的信息传播变革将对整个图书馆信息服务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如果说在这场变革的初期,互联网还只是信息传播过程中一个有效补充的话,那么随着变革的深入,互联网正逐步成长为信息传播的元途径,信息传播日益呈现出传授双向的镜众特征。在新的信息环境下,厘清镜众信息传播的特点,明确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趋势,对高校图书馆来说尤其重要。
1.镜众传播的概念与特征
1.1镜众传播的提出与发展
镜众的理论基础源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沃茨的研究,其在2007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出:大的社会影响产生并不取决于几个施加影响者,而主要取决于易受影响者的临界数量。沃茨教授的研究打破了传统以意见领袖为核心的二级传播理论,而把视线转移到一个以易受影响者组成的信息群体。同年,日本电通综研消费者研究中心在一分名为《新瑰の时代——消费潮流2008》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镜众”的概念。镜众,即共振型消费者,也就是那些受信息影响后主动传播信息并影响他人的人,根据电通对日本社会所做的“decamp调查”表明,该群体占整体人群的比率为43%。
镜众和意见领袖的传播机制正好相反,传播途径越单一,信息量越少,意见领袖的作用就越大;反之,传播途径越多,信息量越大,那么镜众的作用就越大。目前,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置身于无处不在的网络链接中。可以预见,随着镜众规模的不断扩大,互联网势必成为整合信息传播媒介的元路径,而镜众传播则最终指向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人际传播。
1.2镜众传播理论的内涵与特征
在镜众主导的信息传播中,镜众群体像镜子反射光线一样,将其接收的信息加工后再利用网络传播出去影响他人,当很多人参与到反射、传播信息中来时,就会形成信息传播的热潮。借助网络泛在化带来的交互性,镜众传播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2.1信息传播过程的复杂性
镜众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参与因素大量增加,对信息用户的划分更为细致,强调用户的体验与感受,其所实现的功能与服务也都是从用户需求出发,进而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提供优异的个性化、专业化服务。
1.2.2信息传播方向的双向性
信息的单向传播是大众传播和小众传播的主要方式,受众只能被动的接收各类信息,而在镜众传播过程中,泛在化的网络为信息传播者和受众提供了一个双向交流的平台,信息传播者可以通过网站、意见领袖向用户发布信息,受众也可以通过网络选择性的接收信息并进行反馈,双方的交流即时进行且不受时空的限制,能够高效、便捷的实现信息传授双方的互动交流。
1.2.3目标受众的针对性
在大众传播和小众传播中,信息传播者向广泛的受众发布信息,信息传播的针对性不强,易造成信息浪费,这是“点对面”的信息传播方式。而在镜众传播过程中,信息更多的表现出“点对点”的传播形式,有效避免了信息传播途径的模糊性,提高了信息利用率。用户可以主动搜索信息,浏览网站,了解信息并留言评价,也可以将信息转发给自己的关系人群,从而实现更进一步的信息人际传播。
镜众传播的显著成果就是增强了信息用户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平等性,改变了受众的弱势地位,提高了其自主选择权和话语权。
1.3镜众传播视角下图书馆用户信息行为特点
用户信息行为是指用户为了满足自身特定的信息需求,在外部条件刺激和自身认知思维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信息活动。传统信息传播过程中,用户需借助个人的学习}肖化能力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识别和整理,并将其理解吸收成为自身知识的一部分,然而在镜众主导的信息传播过程中,资源丰富的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信息用户表现出对互联网的强烈依赖性,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为用户提供了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信息传播和交流平台,个人媒体化使得人们转而利用集体智慧来筛选对自身有价值的信息。
传统模式下,图书馆控制着信息发布和传播,用户只是被动接受信息。而镜众传播模式下,用户在信息传播中的弱势地位得以改变,其话语权和选择权得到提高。用户信息行为表现出即时分享、参与信息传播过程等特点,他们可以通过在线资源评论、服务评论、社交网络等途径参与图书馆信息服务建设,实现双方的交流互动。
同时在镜众传播模式下,信息更多的表现出传授双向的传播特点,用户通过主动搜索信息,浏览图书馆网站,了解图书馆发布的信息并留言评价,也可以将图书馆的信息链接转发给自己的关系人群,从而实现更进一步的信息人际传播。同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以协作、共享为核心构建的跨媒介立体知识传播空间中,用户随时随地都能进行知识的分享交流,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1.4镜众传播与图书馆
镜众和信息传播的关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病毒式营销,病毒式营销的本质其实就是共振型的信息传播,Web2.0和病毒式营销这两个概念的提出者都是缔造了开放源码概念的提姆·奥莱理,由此不难发现镜众、互联网平台、信息传播之间的密切联系。在一个镜众主导的社会网络中,信息过剩消减了人们进行系统、深度思考的能力,面对无法解析的海量信息,人们往往在失去立场和目标之后转而依靠直觉和本能做出决定;另一方面,在微信、微博等Web2.0工具的帮助下,信息的生成和传播因为用户交互而产生共振的聚合效应,能够简单高效地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在经历了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之后,必然进入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新阶段。在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下,虽然信息过剩但优质信息不足,虽然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发布者,但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只是折射别人信息的镜众,图书馆应致力于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构建以用户需求为驱动的新型信息服务模式,激发用户的参与积极性,引导用户参与到信息的创造和传播中来。
2.镜众传播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
如果说图书馆在Webl.0时期的信息服务精髓是“提供”,在Web2.0时期的信息服务精髓是“参与”的话,那么在镜众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服务理念将是“引导”。镜众传播下的图书馆各项信息服务仍遵循“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并致力于引导用户参与到信息的创造和传播中来,其信息服务模式如图1。
如图1所示,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便捷的镜众信息传播环境,引导用户参与其中。用户作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对象,可以根据喜好参与某种服务模式,也可以同时参与几种不同的服务模式,用户间通过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形成镜众传播圈以达到信息互动传播和交流的目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由服务窗口、资源平台、技术支持以及后台系统四部分组成。
其中,服务窗口是图书馆与信息用户直接交流沟通的渠道,也是镜众传播过程中图书馆开展各项信息服务的窗口,主要由信息发布、信息检索、咨询服务、个性化定制、教育培训等部分组成。资源平台是图书馆开展一切信息活动的前提,主要包括馆藏图书资源、数据库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等部分组成。技术支持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基础设施、数据库技术等等,另外对Web2.0技术的熟练应用以及Web3.0、语义网等技术的引入也是新时期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点。后台系统则保证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正常运行,包括图书借还、数据库支持等业务系统。同时镜众传播下的图书馆还强调各类镜众应用模式的维护和管理。
3.镜众传播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实现方式
3.1基于知识共享的图书馆网站服务模式
基于知识共享的图书馆网站服务模式主旨在于把图书馆信息源和镜众传播机制有效结合起来,促进用户间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作用和转化,从而实现信息的传播、吸收和创造,其服务模式如图2。
基于知识共享的图书馆网站服务模式首先注重图书馆信息服务和知识获取,其次强调交流。如图2所示,该模式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有效整合社交网络理念,包含五大部分,其核心在于评价和交流。
3.1.1图书检索及借阅
在传统图书检索的基础上整合用户评价模块,对图书特点及用户意见做出简要介绍,帮助用户准确查找到所需图书,提高便利性。
3.1.2图书评价
图书评价和交流是图书馆网站的新功能,汇聚了广大用户的意见。书评为用户选书提供了清晰有效的指导,使选书的过程变得简单准确。另外,图书馆也可以通过馆藏图书评价及时发现读者需求变化,从而调整图书选购,提高资源利用率。
3.1.3学科建设
在致力于学术解答和学科建设的前提下,跨学科、跨领域的师生知识交流和共享彰显了集体的智慧,使得用户和图书馆都受益匪浅,图书馆可以有效的把师生需求和学校发展、教学科研需求结合起来,制定信息资源建设方案,为学校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
3.1.4在线学习
在线学习充分发挥了用户的自主性,用户通过互联网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的对象、时间和地点,实现了图书馆泛在化。同时,在线学习也是知识创造的过程,通过在线练习、在线课程讨论等工具,为用户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新途径。
3.1.5社交网络
用户可以根据喜好定制个性化的图书馆主页,互相访问主页并查看对方资料,还可以通过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交流互动。另外图书馆网站也可以整合学校论坛、邮箱等功能,方便用户进行交流和共享。图书馆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个性化定制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推送。
3.2基于微博的即时信息发布服务模式
微博是一个用于即时发布信息,基于关注机制进行信息传播、分享及信息获取的广播式网络平台,用户通过网页端或移动端,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发表信息,字数在140个左右。微博用户间通过关注与被关注形成互动关系,关注者可以浏览被关注者的信息并进行评论、收藏、转发等操作,被关注者也可以对关注者进行回复。另外微博还具有微群的功能,让兴趣相同的用户可以在一起更方便的交流互动。
图书馆是读者获取信息的聚集地,其为读者提供图书借阅的同时还需要提供信息咨询、活动通知、新书通报等信息服务,相对于图书馆网页开展信息服务来说,微博信息服务具有快捷、即时、互动性强的特点。图书馆可以开展的微博信息服务模式如图3。
如图3所示,图书馆可以通过馆员微博群和综合性微博的形式来开展微博信息服务。馆员微博主要和图书馆各部门自身工作相关,通过相互关注形成图书馆馆员微博群,通过微博开展信息咨询、图书荐购等和读者相关的内容,为图书馆用户营造出自由、方便、互动、舒适的信息交流氛围。综合性微博主要用来发布消息、通知、公告等信息,读者在第一时间就能看到图书馆发布的新鲜信息并与之互动或转发信息,形成类似于病毒式的传播模式,信息很快就会扩散至各好友群组。相对于图书馆网页信息只能被动地等待用户访问,微博信息服务采取的是主动沟通的方式.具有信息发布速度快、频率高,以及信息扩散范围广的特点。
3.3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信息服务模式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新一代移动即时通讯软件,为用户提供免费的即时通讯服务,微信支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信息表现形式,并且微信具有很强的互动及社交媒体性。微信公众平台是在微信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个人和企业可以通过此平台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信息服务平台。图书馆可以在参考其他微信服务平台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可以开辟出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模式,如图4。
如图4所示,图书馆微信服务平台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开展信息服务:一是信息推送服务,向读者推送读书活动、学术讲座等图书馆动态信息;二是开展业务办理,图书馆可以将其业务系统接入微信,为读者提供图书续借、催还、预约等服务;三是为读者提供查询服务,读者可以实时查询馆藏书目、开放时间等信息;四是在线咨询;五是社交平台,利用微信的SNS属性,形成读者和馆员间的微信圈,实现共享、互动以及在线交流;六是智能问答系统,通过建立图书馆知识库的方式,为用户提供精准的查询服务;七是利用微信第三方接口和自定义菜单的功能,把微信公众帐号做成图书馆移动门户,克服图书馆开发自身APP应用面临的技术力量薄弱、推广能力不足、用户粘度低等困难。
4.结语
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基于镜众传播的信息服务模式不仅可以实现自身资源被信息用户共同享有,还能创造一个开放且互相映射的网络信息环境,实现图书馆与用户间、用户之间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基于镜众传播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强调的是信息服务对象的参与性,重视原始信息发出方、信息用户、信息再接收方之间的互动交流。本文在对镜众传播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并提出3种服务实现方式,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发展以及全新即时通信软件、应用模式的不断涌现,该研究领域在广度和深度上还有巨大的延伸和扩展空间。
本文责任编辑:郭沫含
(关键词]镜众传播;图书馆;信息服务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06.028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5)06-0150-04
随着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等新技术的发展普及,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场源于技术发展的信息传播变革将对整个图书馆信息服务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如果说在这场变革的初期,互联网还只是信息传播过程中一个有效补充的话,那么随着变革的深入,互联网正逐步成长为信息传播的元途径,信息传播日益呈现出传授双向的镜众特征。在新的信息环境下,厘清镜众信息传播的特点,明确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趋势,对高校图书馆来说尤其重要。
1.镜众传播的概念与特征
1.1镜众传播的提出与发展
镜众的理论基础源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沃茨的研究,其在2007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出:大的社会影响产生并不取决于几个施加影响者,而主要取决于易受影响者的临界数量。沃茨教授的研究打破了传统以意见领袖为核心的二级传播理论,而把视线转移到一个以易受影响者组成的信息群体。同年,日本电通综研消费者研究中心在一分名为《新瑰の时代——消费潮流2008》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镜众”的概念。镜众,即共振型消费者,也就是那些受信息影响后主动传播信息并影响他人的人,根据电通对日本社会所做的“decamp调查”表明,该群体占整体人群的比率为43%。
镜众和意见领袖的传播机制正好相反,传播途径越单一,信息量越少,意见领袖的作用就越大;反之,传播途径越多,信息量越大,那么镜众的作用就越大。目前,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置身于无处不在的网络链接中。可以预见,随着镜众规模的不断扩大,互联网势必成为整合信息传播媒介的元路径,而镜众传播则最终指向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人际传播。
1.2镜众传播理论的内涵与特征
在镜众主导的信息传播中,镜众群体像镜子反射光线一样,将其接收的信息加工后再利用网络传播出去影响他人,当很多人参与到反射、传播信息中来时,就会形成信息传播的热潮。借助网络泛在化带来的交互性,镜众传播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2.1信息传播过程的复杂性
镜众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参与因素大量增加,对信息用户的划分更为细致,强调用户的体验与感受,其所实现的功能与服务也都是从用户需求出发,进而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提供优异的个性化、专业化服务。
1.2.2信息传播方向的双向性
信息的单向传播是大众传播和小众传播的主要方式,受众只能被动的接收各类信息,而在镜众传播过程中,泛在化的网络为信息传播者和受众提供了一个双向交流的平台,信息传播者可以通过网站、意见领袖向用户发布信息,受众也可以通过网络选择性的接收信息并进行反馈,双方的交流即时进行且不受时空的限制,能够高效、便捷的实现信息传授双方的互动交流。
1.2.3目标受众的针对性
在大众传播和小众传播中,信息传播者向广泛的受众发布信息,信息传播的针对性不强,易造成信息浪费,这是“点对面”的信息传播方式。而在镜众传播过程中,信息更多的表现出“点对点”的传播形式,有效避免了信息传播途径的模糊性,提高了信息利用率。用户可以主动搜索信息,浏览网站,了解信息并留言评价,也可以将信息转发给自己的关系人群,从而实现更进一步的信息人际传播。
镜众传播的显著成果就是增强了信息用户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平等性,改变了受众的弱势地位,提高了其自主选择权和话语权。
1.3镜众传播视角下图书馆用户信息行为特点
用户信息行为是指用户为了满足自身特定的信息需求,在外部条件刺激和自身认知思维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信息活动。传统信息传播过程中,用户需借助个人的学习}肖化能力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识别和整理,并将其理解吸收成为自身知识的一部分,然而在镜众主导的信息传播过程中,资源丰富的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信息用户表现出对互联网的强烈依赖性,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为用户提供了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信息传播和交流平台,个人媒体化使得人们转而利用集体智慧来筛选对自身有价值的信息。
传统模式下,图书馆控制着信息发布和传播,用户只是被动接受信息。而镜众传播模式下,用户在信息传播中的弱势地位得以改变,其话语权和选择权得到提高。用户信息行为表现出即时分享、参与信息传播过程等特点,他们可以通过在线资源评论、服务评论、社交网络等途径参与图书馆信息服务建设,实现双方的交流互动。
同时在镜众传播模式下,信息更多的表现出传授双向的传播特点,用户通过主动搜索信息,浏览图书馆网站,了解图书馆发布的信息并留言评价,也可以将图书馆的信息链接转发给自己的关系人群,从而实现更进一步的信息人际传播。同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以协作、共享为核心构建的跨媒介立体知识传播空间中,用户随时随地都能进行知识的分享交流,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1.4镜众传播与图书馆
镜众和信息传播的关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病毒式营销,病毒式营销的本质其实就是共振型的信息传播,Web2.0和病毒式营销这两个概念的提出者都是缔造了开放源码概念的提姆·奥莱理,由此不难发现镜众、互联网平台、信息传播之间的密切联系。在一个镜众主导的社会网络中,信息过剩消减了人们进行系统、深度思考的能力,面对无法解析的海量信息,人们往往在失去立场和目标之后转而依靠直觉和本能做出决定;另一方面,在微信、微博等Web2.0工具的帮助下,信息的生成和传播因为用户交互而产生共振的聚合效应,能够简单高效地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在经历了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之后,必然进入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新阶段。在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下,虽然信息过剩但优质信息不足,虽然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发布者,但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只是折射别人信息的镜众,图书馆应致力于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构建以用户需求为驱动的新型信息服务模式,激发用户的参与积极性,引导用户参与到信息的创造和传播中来。
2.镜众传播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
如果说图书馆在Webl.0时期的信息服务精髓是“提供”,在Web2.0时期的信息服务精髓是“参与”的话,那么在镜众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服务理念将是“引导”。镜众传播下的图书馆各项信息服务仍遵循“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并致力于引导用户参与到信息的创造和传播中来,其信息服务模式如图1。
如图1所示,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便捷的镜众信息传播环境,引导用户参与其中。用户作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对象,可以根据喜好参与某种服务模式,也可以同时参与几种不同的服务模式,用户间通过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形成镜众传播圈以达到信息互动传播和交流的目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由服务窗口、资源平台、技术支持以及后台系统四部分组成。
其中,服务窗口是图书馆与信息用户直接交流沟通的渠道,也是镜众传播过程中图书馆开展各项信息服务的窗口,主要由信息发布、信息检索、咨询服务、个性化定制、教育培训等部分组成。资源平台是图书馆开展一切信息活动的前提,主要包括馆藏图书资源、数据库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等部分组成。技术支持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基础设施、数据库技术等等,另外对Web2.0技术的熟练应用以及Web3.0、语义网等技术的引入也是新时期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点。后台系统则保证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正常运行,包括图书借还、数据库支持等业务系统。同时镜众传播下的图书馆还强调各类镜众应用模式的维护和管理。
3.镜众传播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实现方式
3.1基于知识共享的图书馆网站服务模式
基于知识共享的图书馆网站服务模式主旨在于把图书馆信息源和镜众传播机制有效结合起来,促进用户间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作用和转化,从而实现信息的传播、吸收和创造,其服务模式如图2。
基于知识共享的图书馆网站服务模式首先注重图书馆信息服务和知识获取,其次强调交流。如图2所示,该模式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有效整合社交网络理念,包含五大部分,其核心在于评价和交流。
3.1.1图书检索及借阅
在传统图书检索的基础上整合用户评价模块,对图书特点及用户意见做出简要介绍,帮助用户准确查找到所需图书,提高便利性。
3.1.2图书评价
图书评价和交流是图书馆网站的新功能,汇聚了广大用户的意见。书评为用户选书提供了清晰有效的指导,使选书的过程变得简单准确。另外,图书馆也可以通过馆藏图书评价及时发现读者需求变化,从而调整图书选购,提高资源利用率。
3.1.3学科建设
在致力于学术解答和学科建设的前提下,跨学科、跨领域的师生知识交流和共享彰显了集体的智慧,使得用户和图书馆都受益匪浅,图书馆可以有效的把师生需求和学校发展、教学科研需求结合起来,制定信息资源建设方案,为学校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
3.1.4在线学习
在线学习充分发挥了用户的自主性,用户通过互联网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的对象、时间和地点,实现了图书馆泛在化。同时,在线学习也是知识创造的过程,通过在线练习、在线课程讨论等工具,为用户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新途径。
3.1.5社交网络
用户可以根据喜好定制个性化的图书馆主页,互相访问主页并查看对方资料,还可以通过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交流互动。另外图书馆网站也可以整合学校论坛、邮箱等功能,方便用户进行交流和共享。图书馆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个性化定制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推送。
3.2基于微博的即时信息发布服务模式
微博是一个用于即时发布信息,基于关注机制进行信息传播、分享及信息获取的广播式网络平台,用户通过网页端或移动端,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发表信息,字数在140个左右。微博用户间通过关注与被关注形成互动关系,关注者可以浏览被关注者的信息并进行评论、收藏、转发等操作,被关注者也可以对关注者进行回复。另外微博还具有微群的功能,让兴趣相同的用户可以在一起更方便的交流互动。
图书馆是读者获取信息的聚集地,其为读者提供图书借阅的同时还需要提供信息咨询、活动通知、新书通报等信息服务,相对于图书馆网页开展信息服务来说,微博信息服务具有快捷、即时、互动性强的特点。图书馆可以开展的微博信息服务模式如图3。
如图3所示,图书馆可以通过馆员微博群和综合性微博的形式来开展微博信息服务。馆员微博主要和图书馆各部门自身工作相关,通过相互关注形成图书馆馆员微博群,通过微博开展信息咨询、图书荐购等和读者相关的内容,为图书馆用户营造出自由、方便、互动、舒适的信息交流氛围。综合性微博主要用来发布消息、通知、公告等信息,读者在第一时间就能看到图书馆发布的新鲜信息并与之互动或转发信息,形成类似于病毒式的传播模式,信息很快就会扩散至各好友群组。相对于图书馆网页信息只能被动地等待用户访问,微博信息服务采取的是主动沟通的方式.具有信息发布速度快、频率高,以及信息扩散范围广的特点。
3.3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信息服务模式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新一代移动即时通讯软件,为用户提供免费的即时通讯服务,微信支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信息表现形式,并且微信具有很强的互动及社交媒体性。微信公众平台是在微信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个人和企业可以通过此平台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信息服务平台。图书馆可以在参考其他微信服务平台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可以开辟出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模式,如图4。
如图4所示,图书馆微信服务平台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开展信息服务:一是信息推送服务,向读者推送读书活动、学术讲座等图书馆动态信息;二是开展业务办理,图书馆可以将其业务系统接入微信,为读者提供图书续借、催还、预约等服务;三是为读者提供查询服务,读者可以实时查询馆藏书目、开放时间等信息;四是在线咨询;五是社交平台,利用微信的SNS属性,形成读者和馆员间的微信圈,实现共享、互动以及在线交流;六是智能问答系统,通过建立图书馆知识库的方式,为用户提供精准的查询服务;七是利用微信第三方接口和自定义菜单的功能,把微信公众帐号做成图书馆移动门户,克服图书馆开发自身APP应用面临的技术力量薄弱、推广能力不足、用户粘度低等困难。
4.结语
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基于镜众传播的信息服务模式不仅可以实现自身资源被信息用户共同享有,还能创造一个开放且互相映射的网络信息环境,实现图书馆与用户间、用户之间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基于镜众传播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强调的是信息服务对象的参与性,重视原始信息发出方、信息用户、信息再接收方之间的互动交流。本文在对镜众传播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并提出3种服务实现方式,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发展以及全新即时通信软件、应用模式的不断涌现,该研究领域在广度和深度上还有巨大的延伸和扩展空间。
本文责任编辑:郭沫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