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源地处南岭山脉南麓,集少数民族地区、石灰岩山区、高寒山区、革命老区、生态发展区于一体。全县有贫困村68个,占行政村的67%,贫困人口3.8万人,占总人口的18%,是全省贫困面最大的县之一。
全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开展以来,乳源立足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发展区的实际,紧紧把握“加快绿色发展,建设幸福乳源”这一核心,着力整合资源,创新扶贫长效机制,全力培养新农民、培育新产业、建设新农村,打出扶贫组合拳,扎实推进扶贫长效工程,有力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有效地提高了瑶汉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
自2009年以来,省里安排了东莞市9个镇、省(中)直9个单位、韶关市18个单位等对口帮扶乳源。到目前为止,全县投入帮扶资金30462万元,完成帮扶项目1020个,贫困人口人均年纯收入近6000元,贫困人口脱贫率达到96%。
在开展工作之初,乳源通过县、镇、村、驻村工作队四级联动,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把全县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建档立卡,全部录入电脑系统,建立了“人有卡、户有档、村有册、镇有薄、县有库”的“五有”管理模式,建立了贫困人口实时监测和动态管理系统,把“家底”摸清,把村情弄明,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研究制定帮扶方案、帮扶项目,实施“靶向疗法”。主要做法,概括起来为:“健脑子、抓票子、盖房子、强班子、好日子。”
健脑子——以培养“三新”农民为主,大力开展观念与智力扶贫,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发展的能力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懒。在贫困户中,存在的“等、靠、要”观念和对教育不重视的思想是真正的“穷根”。为此,乳源高度重视开启贫困户的思想、教给贫困户发展的技术和本领,大力治“愚”,授之以“渔”,着力培养新思想、新观念、新技能“三新”农民。该县新建成全省首间民族实验学校,为全县所有的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吃住不用学生出钱。该县还组织开展农技技能培训、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宣讲、劳力技能培训、为贫困户征订农技报刊等活动,形成“人人想脱贫,人人争脱贫”的好风尚,培养出一大批具备脱贫致富能力的新型农民。
抓票子——以培育“三大产业”为抓手,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工程,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
产业扶贫连结千家万户,是扶贫的支柱。乳源坚持把产业化扶贫作为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的重要途径。
乳源充分发挥自然生态优势,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采取产业建支部、品牌创销路、党员带头富、大户带散户、先富带后富等形式和办法,引进深圳嘉农、宝华农科、冠华食品等12个农业龙头企业,组建了云兴蔬菜、方武益民生姜等3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了35个农产品商标,分别在全县的平原区、高寒山区、偏远深山区建立了蔬菜、油茶、笋竹、黄烟、李果等5个10万亩农业项目基地,落实基地规模化生姜、金银花、兰花等种养项目,带动了3200多户贫困户从事特色农业项目生产而脱贫致富。
该县充分利用“世界过山瑶之乡”美誉,着力构建民族生态大旅游发展格局,积极扶持瑶族贫困户发展“瑶家乐”,扶持发展瑶绣、瑶药等特色旅游产品。“乳源彩石”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全县已打造国家级4A景区4个,扶持发展“瑶家乐”53家;扶持320多户瑶族贫困户发展生猪养殖和瑶家熏肉制作,打造“瑶山美食”特色行业;每年扶持50名瑶族学生进行瑶族刺绣等传统工艺培训,480名瑶族同胞专门从事传统手工艺并发家致富,独具特色和潜力的瑶族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乳源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方针,把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与“双转移”工作相结合,紧紧抓住广东实施“双转移”战略的机遇,持续加大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力度,积极培育和发展铝箔加工、新材料、太阳能光伏、生物制药、绿色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东阳光生物制药、冠华食品、宝华农科等一大批投资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转移80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力就近就地就业,其中仅东阳光实业有限公司就吸纳了5000多名农村劳力就业。该县还先后举办劳动力转移培训363期,向外转移劳力2952人,拓宽了贫困户的致富门路。
盖房子——以“三自”建设模式为主,大力实施安居扶贫工程,改善发展条件
安居方能乐业,乐业方可致富。乳源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主、社会参与”的原则,采取“自愿、自建、自治”的“三自”建设形式,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采用政府补、帮扶单位扶、社会各界捐的办法,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推进贫困村住房改造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乳源的水源宫八一瑶族新村、东莞扶贫“双到”瑶族新村、洛阳镇板长村旅游新村等幸福安居示范村已先后建成,还有25个整村推进工程扎实推进。2011年全县68个贫困村共完成农房改造2700户,大大地改善了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
2011年11月,由省军区、县交通局扶持2500万元建设的水源宫八一瑶族新村,建成88套两层高的砖混结构瑶族特色吊脚楼,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瑶族村民住进了舒适宽敞的新家,成为全省整村推进幸福安居工程的典型之一。
该县还按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对水源宫八一瑶族新村进行旅游综合开发,规划建设中国瑶族生态第一村风情街、“一河两岸”绿色长廊、农业生态观光园等旅游项目,力争把新村建设成为集民族风情、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中国瑶族生态第一村。
强班子——以“三结合”为平台,推进党建扶贫工程,提高扶贫开发工作的带动力和持久力
乳源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积极创新载体,搭建平台,探索和实践党建与扶贫相融互进的有效措施。
乳源坚持扶贫开发与配强班子相结合,结合2011年村“两委”班子换届,真正把符合“一公两能”(有公心,能致富,能带领致富)的人选进村委班子。该县还坚持扶贫开发与强队伍相结合,充分利用遍及所有村委的远教和文化信息网络平台,开展“五送”(送党课、送温暖、送技术、送项目、送文化)和“六到户”(观念引导到户、科学谋划到户、科技传授到户、项目牵引到户、市场联系到户、科技示范到户),着力提高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的文化素质和致富技能;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广泛在农村党员干部中开展了比知识、比技能、比奉献“三比”活动和“双培双带”活动。两年来,培养了297名党员致富带头人,496名党员成为村“两委”班子的后备人选。 乳源坚持扶贫开发与强机制相结合,大力推行“产业建支部、品牌闯销路、党员带头富、群众增收入”的党建扶贫模式,在全县32个专业合作社(协会)中成立了产业党支部,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推动产业的发展。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广泛推行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加快农村发展”为主题的党员群众“提”事、村党支部“理”事、党员大会“议”事、公开承诺“办”事、党员群众“评”事的“双向定责五步工作法”,规范和拓宽党员和群众参与扶贫开发决策议事的渠道,近90%的决议事项列为扶贫开发的主要项目,成为了扶贫开发的“民心工程”。通过党建扶贫工程,真正为贫困村打造了一支扶贫开发“永不撤走的工作队”。
好日子——关注“三心”工程,整合社会资源,着力构建氛围良好的“大扶贫”格局
一是以政策暖人心。乳源针对老、弱、病、残等无法扶持生产致富的贫困户,实施政策性扶持,消除扶贫开发工作的“盲点”。如对困难老党员建立了党员互助金制度,实行最低保障;对一些无法自力更生的的困难户,纳入农村低保对象;对残疾贫困户,根据需要给予康复、器材配备、重大疾病医疗救助等方面的扶持。目前,全县已有230名农村困难党员享受每月100-200元的困难补助金;2630户无劳力的贫困户列入低保对象。
二是以文化润民心。乳源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基层综合文化站建设,建成农家书屋102家,实现全县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深入开展“文化三下乡”、流动书香车服务、千场电影进农村下基层等文化惠民活动,开展每月一期的“激情广场·幸福乳源”系列广场群众文化活动,让贫困群众共享文化成果,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
三是以捐赠献爱心。乳源以“广东扶贫济困日”为载体,广泛向社会宣传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扶贫需求,激发社会各界、港澳同胞、海内外侨胞关心贫困群众的热情,出钱出力给力扶贫,形成社会帮扶、人人参与的氛围,构建全社会“大扶贫”格局。
扶贫“双到”工作的扎实推进,有力地助推了乳源经济社会的发展。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45.74亿元,比2008年增长46.23%;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3亿元,比2008年增长68.14%;农民人均纯收入6094元,比2008年增长49.73%。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挺进全省山区五市十强,成为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提升最快的十强县之一。
实践与探索
“一把手”负总责,层层抓落实,是深入推进扶贫的前提。
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抓重点,是确保扶贫实效的基础。
因地制宜扶贫,各具特色开发,是确保成功脱贫的主渠道。
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干部执行力,是加快脱贫奔康步伐的关键。
● 创新党建扶贫,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实现长久扶贫的保障。
全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开展以来,乳源立足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发展区的实际,紧紧把握“加快绿色发展,建设幸福乳源”这一核心,着力整合资源,创新扶贫长效机制,全力培养新农民、培育新产业、建设新农村,打出扶贫组合拳,扎实推进扶贫长效工程,有力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有效地提高了瑶汉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
自2009年以来,省里安排了东莞市9个镇、省(中)直9个单位、韶关市18个单位等对口帮扶乳源。到目前为止,全县投入帮扶资金30462万元,完成帮扶项目1020个,贫困人口人均年纯收入近6000元,贫困人口脱贫率达到96%。
在开展工作之初,乳源通过县、镇、村、驻村工作队四级联动,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把全县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建档立卡,全部录入电脑系统,建立了“人有卡、户有档、村有册、镇有薄、县有库”的“五有”管理模式,建立了贫困人口实时监测和动态管理系统,把“家底”摸清,把村情弄明,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研究制定帮扶方案、帮扶项目,实施“靶向疗法”。主要做法,概括起来为:“健脑子、抓票子、盖房子、强班子、好日子。”
健脑子——以培养“三新”农民为主,大力开展观念与智力扶贫,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发展的能力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懒。在贫困户中,存在的“等、靠、要”观念和对教育不重视的思想是真正的“穷根”。为此,乳源高度重视开启贫困户的思想、教给贫困户发展的技术和本领,大力治“愚”,授之以“渔”,着力培养新思想、新观念、新技能“三新”农民。该县新建成全省首间民族实验学校,为全县所有的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吃住不用学生出钱。该县还组织开展农技技能培训、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宣讲、劳力技能培训、为贫困户征订农技报刊等活动,形成“人人想脱贫,人人争脱贫”的好风尚,培养出一大批具备脱贫致富能力的新型农民。
抓票子——以培育“三大产业”为抓手,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工程,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
产业扶贫连结千家万户,是扶贫的支柱。乳源坚持把产业化扶贫作为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的重要途径。
乳源充分发挥自然生态优势,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采取产业建支部、品牌创销路、党员带头富、大户带散户、先富带后富等形式和办法,引进深圳嘉农、宝华农科、冠华食品等12个农业龙头企业,组建了云兴蔬菜、方武益民生姜等3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了35个农产品商标,分别在全县的平原区、高寒山区、偏远深山区建立了蔬菜、油茶、笋竹、黄烟、李果等5个10万亩农业项目基地,落实基地规模化生姜、金银花、兰花等种养项目,带动了3200多户贫困户从事特色农业项目生产而脱贫致富。
该县充分利用“世界过山瑶之乡”美誉,着力构建民族生态大旅游发展格局,积极扶持瑶族贫困户发展“瑶家乐”,扶持发展瑶绣、瑶药等特色旅游产品。“乳源彩石”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全县已打造国家级4A景区4个,扶持发展“瑶家乐”53家;扶持320多户瑶族贫困户发展生猪养殖和瑶家熏肉制作,打造“瑶山美食”特色行业;每年扶持50名瑶族学生进行瑶族刺绣等传统工艺培训,480名瑶族同胞专门从事传统手工艺并发家致富,独具特色和潜力的瑶族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乳源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方针,把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与“双转移”工作相结合,紧紧抓住广东实施“双转移”战略的机遇,持续加大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力度,积极培育和发展铝箔加工、新材料、太阳能光伏、生物制药、绿色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东阳光生物制药、冠华食品、宝华农科等一大批投资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转移80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力就近就地就业,其中仅东阳光实业有限公司就吸纳了5000多名农村劳力就业。该县还先后举办劳动力转移培训363期,向外转移劳力2952人,拓宽了贫困户的致富门路。
盖房子——以“三自”建设模式为主,大力实施安居扶贫工程,改善发展条件
安居方能乐业,乐业方可致富。乳源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主、社会参与”的原则,采取“自愿、自建、自治”的“三自”建设形式,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采用政府补、帮扶单位扶、社会各界捐的办法,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推进贫困村住房改造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乳源的水源宫八一瑶族新村、东莞扶贫“双到”瑶族新村、洛阳镇板长村旅游新村等幸福安居示范村已先后建成,还有25个整村推进工程扎实推进。2011年全县68个贫困村共完成农房改造2700户,大大地改善了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
2011年11月,由省军区、县交通局扶持2500万元建设的水源宫八一瑶族新村,建成88套两层高的砖混结构瑶族特色吊脚楼,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瑶族村民住进了舒适宽敞的新家,成为全省整村推进幸福安居工程的典型之一。
该县还按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对水源宫八一瑶族新村进行旅游综合开发,规划建设中国瑶族生态第一村风情街、“一河两岸”绿色长廊、农业生态观光园等旅游项目,力争把新村建设成为集民族风情、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中国瑶族生态第一村。
强班子——以“三结合”为平台,推进党建扶贫工程,提高扶贫开发工作的带动力和持久力
乳源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积极创新载体,搭建平台,探索和实践党建与扶贫相融互进的有效措施。
乳源坚持扶贫开发与配强班子相结合,结合2011年村“两委”班子换届,真正把符合“一公两能”(有公心,能致富,能带领致富)的人选进村委班子。该县还坚持扶贫开发与强队伍相结合,充分利用遍及所有村委的远教和文化信息网络平台,开展“五送”(送党课、送温暖、送技术、送项目、送文化)和“六到户”(观念引导到户、科学谋划到户、科技传授到户、项目牵引到户、市场联系到户、科技示范到户),着力提高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的文化素质和致富技能;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广泛在农村党员干部中开展了比知识、比技能、比奉献“三比”活动和“双培双带”活动。两年来,培养了297名党员致富带头人,496名党员成为村“两委”班子的后备人选。 乳源坚持扶贫开发与强机制相结合,大力推行“产业建支部、品牌闯销路、党员带头富、群众增收入”的党建扶贫模式,在全县32个专业合作社(协会)中成立了产业党支部,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推动产业的发展。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广泛推行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加快农村发展”为主题的党员群众“提”事、村党支部“理”事、党员大会“议”事、公开承诺“办”事、党员群众“评”事的“双向定责五步工作法”,规范和拓宽党员和群众参与扶贫开发决策议事的渠道,近90%的决议事项列为扶贫开发的主要项目,成为了扶贫开发的“民心工程”。通过党建扶贫工程,真正为贫困村打造了一支扶贫开发“永不撤走的工作队”。
好日子——关注“三心”工程,整合社会资源,着力构建氛围良好的“大扶贫”格局
一是以政策暖人心。乳源针对老、弱、病、残等无法扶持生产致富的贫困户,实施政策性扶持,消除扶贫开发工作的“盲点”。如对困难老党员建立了党员互助金制度,实行最低保障;对一些无法自力更生的的困难户,纳入农村低保对象;对残疾贫困户,根据需要给予康复、器材配备、重大疾病医疗救助等方面的扶持。目前,全县已有230名农村困难党员享受每月100-200元的困难补助金;2630户无劳力的贫困户列入低保对象。
二是以文化润民心。乳源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基层综合文化站建设,建成农家书屋102家,实现全县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深入开展“文化三下乡”、流动书香车服务、千场电影进农村下基层等文化惠民活动,开展每月一期的“激情广场·幸福乳源”系列广场群众文化活动,让贫困群众共享文化成果,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
三是以捐赠献爱心。乳源以“广东扶贫济困日”为载体,广泛向社会宣传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扶贫需求,激发社会各界、港澳同胞、海内外侨胞关心贫困群众的热情,出钱出力给力扶贫,形成社会帮扶、人人参与的氛围,构建全社会“大扶贫”格局。
扶贫“双到”工作的扎实推进,有力地助推了乳源经济社会的发展。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45.74亿元,比2008年增长46.23%;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3亿元,比2008年增长68.14%;农民人均纯收入6094元,比2008年增长49.73%。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挺进全省山区五市十强,成为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提升最快的十强县之一。
实践与探索
“一把手”负总责,层层抓落实,是深入推进扶贫的前提。
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抓重点,是确保扶贫实效的基础。
因地制宜扶贫,各具特色开发,是确保成功脱贫的主渠道。
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干部执行力,是加快脱贫奔康步伐的关键。
● 创新党建扶贫,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实现长久扶贫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