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探究式教学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特别是新课标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后,实施探究式教学已经势在必行。
一、探究式教学的条件
1.创设问题情境
既然探究式教学以问题为出发点,因而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便是探究式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这里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至少要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动机性,即所提出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动机,能够真正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强烈探究的欲望;二是目的性,即所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方向性,问题必须是针对一定的教学目标来提出的;三是适应性,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同学的实际水平,以保证大多数同学在课堂上都处于思维活跃的状态,因而所提出的问题不能过易,也不能过难。
2.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探究教学的重要条件。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论及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时就曾说:“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所以要想引起学生的大胆探索和回答,创设一个良好的、民主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是很重要的。
二、探究教学的基本过程
“探究式教学模式”把发现和认知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创设问题情境、自主(合作)探究、实践应用、总结质疑。
1.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是探究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提出问题的前提条件。那么,究竟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其实数学情境可以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怎样精心设置和有效利用它。数学情境可以说是一个日常生活现象、一个命题、一个数学史故事等等。这里仅举几个比较常用的创设途径:
(1)从实际的生活、生产实践中选取素材,创设情境。
如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给每个小组一架天平后,问大家: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知道怎样测量物体的质量吗?学生对天平产生了兴趣,产生了要操作天平的愿望。在这个环节中,最主要的就是学生的态度,要使学生希望了解问题的重点,渴望对问题有更多的了解,愿意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
(2)从数学故事和数学史中选取素材,创设情境。
比如在学习等比数列时,可以对学生讲述如下的数学故事:相传古印度人西塔发明了国际象棋,国王很开心,决定奖赏他。“如果陛下非要奖赏属下的话,”西塔想了想说道,“那就请您在我发明的棋盘上放些麦子吧。我只要您在第一格放一粒麦子,在第二格放两粒麦子,在第三格放四粒麦子,以后每格的麦子是它前一格的两倍,放满所有六十四个格子就行了。”国王听了哈哈大笑:“不就是一点麦子嘛!”在讲完这个故事后,可以提问学生:第六十四格应放多少粒麦子?国王总共应该给西塔多少粒麦子?
(3)从活动中创设。
下面的数学游戏不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而且掌握了数学知识。上课后,老师让学生一起做握手的游戏,开始要求每组四人,并且每两个人只能握一次手,不能重复,看看四个人握手能握几次,把结果记录下来。然后每组换成五个人,同样的条件,让学生记录握手的次数。这样按顺序每一次增加一人,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
2.自主(合作)探究
所谓自主探究是指让学生开放式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想方设法“创造”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如教学“一元一次方程”,在创设情境后,我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称一称自己组的两样东西的质量,看看发现了什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进入。主探索阶段。这样做,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天平,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在学生主动探索和合作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等式与方程的概念。
3.实践应用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提出适当的应用问题来激发学生进一步思维,学生则将已建立的概念和学会的方法加以应用,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学“一元一次方程”,在出示图形题后,不是马上让学生看图列方程,而是提出两个问题:(1)从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2)你能根据图意列方程吗?学生在图中寻找信息,发现了有很多种列方程的方法,有多种答案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于自己或他人的解释做批判性的思考。
4.总结质疑
在這个环节中可让学生提出质疑,组织学生讨论,以加深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及质疑的能力。
总之,探究式课堂教学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通过自我探究、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为其终身学习、与时俱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探究式教学的条件
1.创设问题情境
既然探究式教学以问题为出发点,因而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便是探究式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这里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至少要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动机性,即所提出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动机,能够真正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强烈探究的欲望;二是目的性,即所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方向性,问题必须是针对一定的教学目标来提出的;三是适应性,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同学的实际水平,以保证大多数同学在课堂上都处于思维活跃的状态,因而所提出的问题不能过易,也不能过难。
2.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探究教学的重要条件。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论及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时就曾说:“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所以要想引起学生的大胆探索和回答,创设一个良好的、民主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是很重要的。
二、探究教学的基本过程
“探究式教学模式”把发现和认知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创设问题情境、自主(合作)探究、实践应用、总结质疑。
1.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是探究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提出问题的前提条件。那么,究竟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其实数学情境可以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怎样精心设置和有效利用它。数学情境可以说是一个日常生活现象、一个命题、一个数学史故事等等。这里仅举几个比较常用的创设途径:
(1)从实际的生活、生产实践中选取素材,创设情境。
如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给每个小组一架天平后,问大家: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知道怎样测量物体的质量吗?学生对天平产生了兴趣,产生了要操作天平的愿望。在这个环节中,最主要的就是学生的态度,要使学生希望了解问题的重点,渴望对问题有更多的了解,愿意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
(2)从数学故事和数学史中选取素材,创设情境。
比如在学习等比数列时,可以对学生讲述如下的数学故事:相传古印度人西塔发明了国际象棋,国王很开心,决定奖赏他。“如果陛下非要奖赏属下的话,”西塔想了想说道,“那就请您在我发明的棋盘上放些麦子吧。我只要您在第一格放一粒麦子,在第二格放两粒麦子,在第三格放四粒麦子,以后每格的麦子是它前一格的两倍,放满所有六十四个格子就行了。”国王听了哈哈大笑:“不就是一点麦子嘛!”在讲完这个故事后,可以提问学生:第六十四格应放多少粒麦子?国王总共应该给西塔多少粒麦子?
(3)从活动中创设。
下面的数学游戏不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而且掌握了数学知识。上课后,老师让学生一起做握手的游戏,开始要求每组四人,并且每两个人只能握一次手,不能重复,看看四个人握手能握几次,把结果记录下来。然后每组换成五个人,同样的条件,让学生记录握手的次数。这样按顺序每一次增加一人,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
2.自主(合作)探究
所谓自主探究是指让学生开放式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想方设法“创造”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如教学“一元一次方程”,在创设情境后,我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称一称自己组的两样东西的质量,看看发现了什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进入。主探索阶段。这样做,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天平,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在学生主动探索和合作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等式与方程的概念。
3.实践应用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提出适当的应用问题来激发学生进一步思维,学生则将已建立的概念和学会的方法加以应用,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学“一元一次方程”,在出示图形题后,不是马上让学生看图列方程,而是提出两个问题:(1)从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2)你能根据图意列方程吗?学生在图中寻找信息,发现了有很多种列方程的方法,有多种答案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于自己或他人的解释做批判性的思考。
4.总结质疑
在這个环节中可让学生提出质疑,组织学生讨论,以加深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及质疑的能力。
总之,探究式课堂教学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通过自我探究、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为其终身学习、与时俱进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