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突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guisheng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关键的转型期,在创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其中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职责边界不清晰,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突出的体制机制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在此形势下,党中央决定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突破口。在我国,政府是资源配置的主体,在政府对经济和社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行政审批”一直以来都是政府最重要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为此本文以行政审批制度作为研究立足点,从行政审批制度的地位、作用、以及与政府职能关系的角度论证党中央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突破口的原因,期望能够为进一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做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原因探究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7-0192-02
  自十八大以来,市场开始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由此也带来了对政府职能的再思考。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本质上是政府与市场两者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記在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明确指出:“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政府职能转变被形象的称为“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蜕变。其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为政府职能转变的突破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行政审批是政府管制的有机构成
  在我国,政府是资源配置的主体,在政府对经济和社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行政审批”一直以来都是政府最重要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自计划经济出现以来,行政审批就如影随形,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审批经济。在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与这种体制相配套的是高度政治化的行政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忽视了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片面强调和夸大了国家政权的政治职能。突出表现为对于政治手段的过分依赖。政府责任的无限性与能力的有限性的矛盾逐渐突出。政府的职能是政府作用的体现。在政府的职能中,行政审批是政府发挥经济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两大职能作用的重要途径。中国是一个行政管制型的政府,行政管制的具体表现就是事事需要审批和政府许可。直接导致政府职能出现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而政府要想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做好自己该做的、能做的、做的好的事情,就应该退出对市场的主导、从审批的怪圈中走出来,转而依靠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制度、制度创新和高质量的服务来获得行政管理的效率。
  二、从两者的关系来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本质上都是对行政权的约束
  两者的核心都是如何控制与规范行政权,中心的指导思想都是减少政府干预以及优化政府的干预。行政审批与政府职能二者有着诸多相似点,主要表现在:
  (一)推动二者进行变革的理论基点相同,主要包括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失败论)、寻租理论、治理理论。政府官员的经济人假设令其无法充分的将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己的执政目标。寻租理论的存在以及各种外部内部因素既无法保证政府官员的决策最优又无法避免政府官员寻租行为的发生。而在实际制度运行中,我们清楚的发现利益冲突始终是制约二者改革的主题。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涉及到的主要利益主体是决策者、执行者、普通受规制者、特殊受规制者、以及消费者。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主要涉及的利益主体是决策者、执行者、社会公众。决策者与执行者是架构二者的主体力量和决定性的因素。从治理理论的视角,治理理论强调社会管理方式的多元化,治理理论对网络管理体系的推崇要求减少政府管制、放活社会活力。政府只做它最擅长做的事,一些传统上的职能和责任可以通过第三部门发挥作用,政府应该一改过去依靠传统权威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应该通过社会合作网络,实现社会治理。社会治理理论要求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
  (二)内容本质相同,两者都是对权力边界的界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体现的是对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关系的处理方面。政府作为国家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政府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平稳运行中发挥着巨大的“掌舵”作用。但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惯性力量的影响,政府不能够完全摆脱对国家社会、经济管理活动的直接干预,在微观层面的管理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导致了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过多,既束缚了企业的发展活力又加重了政府的负担。行政审批制度所包含的巨大利益诱惑,政府外部性力量也进一步阻碍了政府下放审批权的自主性。政府职能转变是将政府职能更多集中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打造服务型政府。因此要减少政府的干预必须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下放政府审批权,打造“有限政府”。划清政府的权力边界,让政府更好的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行政审批过程中的乱象的根由是自由裁量权的规制不当、权限分散与职责交叉不清。二者改革的主要
其他文献
摘要:司法三段论是我国法律适用中的推理形式,其以法律规范为大前提、法律事实为小前提、裁决结果为结论。小前提的建构是事实与法律博弈契合的过程。司法三段论的价值判断主要是对作为小前提的案件事实的价值判断[1]。实现公正司法,需要我们对小前提建构中的价值判断予以重视和规范。  关键词:小前提建构;价值位阶;价值判断  中图分类号:D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05-02
摘 要:中国古代号称三大盛世,汉武盛世,开元盛世,康乾盛世。这三大盛世给了中国人传颂千古的骄傲,也留下历史的遗憾。汉武帝、唐玄宗、乾隆都是盛世君王。在他们的统治之下,他们把盛世推向了顶峰,也是他们把盛世带向了衰世。通过对君主统治得失,我们应该去深思社会发展,制定符合时代发展的制度,规范各级官员和最高权力的监督行驶,使我们永久关注的社会话题与政治话题。  关键词:人治;社会治理;社会制度  中图分类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巨大的改变,对于隐私权的界定已经不能满足网络社会的需要,网络社会中也引发了很多矛盾,其中一个就是人们利用网络发表言论与网络隐私权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人们的言论更加自由,表达自己个性的权利得到扩张,另一方面,网络言论得不到有效监督,导致侵权的事件屡屡发生。本文旨在通过西安“手术台自拍”事件,引出当今社会网络言论自由与隐私权的保护的界定,从而得出网民是否
摘要:在当今社会发展动态化以及公安工作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以数据库、信息平台和技战法为基础的信息化作战的新型侦查模式已逐渐成为主流,但侦查工作依然面临着片面依赖信息化、情报搜集不科学、社会控制阻力大、犯罪智能化等问题,因此,解决此类问题要从提高民警素质、强化信息采集、加强交流协作等方面予以着手。  关键词:信息化;动态化;侦查;信息搜集  中图分类号:D91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
摘要:证据,无论在国内法还是国际法上,都是查明案情,确认事实的不二手段。而对证据的裁量,由于很难用确定的标准加以规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法官的自由裁量。国际法上的证据究竟以何标准进行判定,这是一个在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上都不断进步的问题。本文主要以卡塔尔与巴林案、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白礁案中有关证据证明标准的内容为切入点,尝试着探究一下国际法中的证据证明标准问题。  关键词:证据;证明力;地图  中图分类
摘要:近年来,宁夏西吉县在县域社会治理方面,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和谐为目标,积极创新举措,大胆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让群众在共同参与平安建设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走出了一条新时代县域社会治理的新路子。  关键词:社会治理;成就;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D4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8)35-0124-02  作
摘要: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针对“立案难”对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进行了扩大。用“行政行为”取代“具体行政行为”并且規定对一定范围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可请求附带审查。随着范围逐渐扩大,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便是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问题。也即当案件进入了行政诉讼法过程中,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的审查如何进行,对行政行为审查程度的界限是什么?是实行全面的法律问题审查和事实问题审查抑或是区分二者审查强度。作者认为应该区分
摘要: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在文化大家庭中少数民族文化占据一定的位置,但是面对当今社会发展形式的多变性,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也成为我国当前时期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维护少数民族文化是实现民族和谐统一的基础,也是促进共同繁荣,和谐相处的一个途径,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对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护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权利;青海;黄南;
摘要:在社会变迁中,法律若要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就必须使自己同日新月异的社会相适应,反之,法律将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时代变了,法律就真的滞后了吗,判断法律是否滞后应以现阶段本国国情为标准。本文试以沉默权为例全面了解沉默权制度的利弊,以及是否要在原本没有沉默权的中国构建沉默权制度,要结合社会现状进行本土分析。  关键词:法律滞后;超前立法;国情;沉默权  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
摘 要: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公民参与作为实现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其在促进国家治理民主化、理性化以及治理主体多样化等方面发挥中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政治活动中,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个人理性选择、政治历史传统和国家政治体系的限制,致使公民参与不仅存在着参与热情不高、参与能力不足、参与渠道不畅的问题,还面临着参与代表不足、管理绩效低下和参与质量不高的挑战。对公民参与的价值、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