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体验快乐

来源 :中国素质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wa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根本动力,外因是推动内因起变化的“催化剂”。在数学乃至任何学科的学习中,学生才是主体,教师是客体,学生的主观因素才是学习的原动力。但是,教师又是推动学生不断产生学习动力的主体。从这个角度讲,教师要以扬弃的态度,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反思过程、创新理念、改进方法,注重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实际,把握“双基”训练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尺度,增强“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意识,才能使数学课堂活跃起来、和谐起来,数学也才能真正有望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
  第一、在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教师的关爱、支持下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数学教学绝不仅仅是数学素养的培养,它更是师生心灵互动碰撞、情感交流和人格影响的平台。因此,教师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与之交往,真用诚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不拘时空、不拘形式与学生“打成一片”;其次,教师还应该把学生当作孩子与之交往,允许他们“犯错误”,用宽容之心去帮助他们在错误中逐渐成长、走向成熟;最后,教师还应该把自己当作“传道者”与学生交往,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前提下,关爱每一个学生,做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使他们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这样的老师,才有人格魅力,使学生真正钦佩、喜爱老师,他们就会“爱屋及乌”而产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这也是在教育、教学中屡试不爽的事实。
  第二、狠抓“双基”训练,让学生在学会数学到会学数学中感受快乐。
  数学教学不应只关心学生学会数学,而更应该关注学生会学数学。然而,实践告诉我们,“不学会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无从谈起”,就更不可能“会学数学”。就目前农村初中的现状看,七年级结束后,还不会分数计算、有理数运算的学生不在少数。试想这些老师讲课听不懂、分组讨论讲不出、自己动手不会做的学生,怎么能对数学产生兴趣?又有何快乐而言呢?数的运算、代数式的运算、方程(不等式)的解法、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和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等基本功,不仅是进入数学殿堂的敲门砖,也是养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与自然问题的基石,更是建立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前提。而这些基本功的形成离不开必要的、一定量的反复训练,这一点数学教师乃至专家们也是有切身体会的。因此,从小学的分数计算开始就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也是新课程实施中必须强调的一个重点。
  第三、教师要不断挖掘数学中的美,使学生感受数学科的趣味性。
  数学是“冷而严肃的美”,它不可能像看小品或做游戏一样让人很直观地感受得到,而是需要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才能让学生去理性地体验得到的。然而,一旦学生有了感受数学美的能力,就会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在数系的统一、运算的统一、数与形的统一等内容中挖掘数学的“统一美”,在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其它学科中的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抽象美”;在逻辑推理中、依理运算中、“多一毫则长,少一毫则短”的数学诉讼中体会数学的“严谨美”……只要教师注重挖掘,循循善诱,数学之美无处不在,学生感悟数学美的能力就会与日俱增。
  第四、让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体验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数学是培养学生情感,磨练意志的一门较好的学科,但是数学绝不是“娱乐性”学科,单凭兴趣是学不好数学的。皮亚杰说:“教学生解题是意志教育。”“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尝尽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他的数学教育就在最重要的地方失败了。”数学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并让其充分认识数学在实现这一目标中的重要作用,让他们明白,没有成年累月含辛茹苦地练习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同时,更多的创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更多的体验历经磨难而获得成功的不寻常的快乐。
  第五、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成就感是一个人保持对某一活动兴趣的原动力。让学生经历成功——信心加强——再成功——信心更强的良性循环过程,才能使学生有持久的学习兴趣。然而,客观地说,普及教育的初中阶段,要想用一刀切的要求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成就感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因材施教原则,分类要求、区别对待、采用“登门槛效应”,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每前进一步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成功中得到强化;其次,教师要真正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皮亚杰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应当不多不少,恰使学生有一份合理的工作;教师应当考虑周到地、不显眼地帮助学生。”当学生真正感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人就是我自己的时候,由此而产生的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目前尚不能回避的中考、高考,数学每年都是最让学生伤心的科目,偏难的命题也是挫伤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因素。要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就感、自信心,中、高考命题就必须降低难度,达到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我们国家对人的素质定位的基本准则为——德、智、体、美、劳。美育是从审美角度,通过人们对现实的审美观察,在审美实践中能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丰富其精神生活,提高整个民族的精神品质。因此,美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热爱祖国、热爱艺术、热爱并忠诚于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唱歌教学、音乐欣赏、器乐学习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手段,让美育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学生的骨子
期刊
在幼儿教学中,幼儿除了学习一些简单的知识外,接触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玩教具,而在教育规划中,教学玩教具的统一配置却很有限,一般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用于幼儿活动类的运动性器具;二是用于教学的教具类工具;三是给幼儿游戏或开发智力类的玩具。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师在给幼儿讲解知识的时候,根据所讲知识的内容,要用到一些特殊的玩教具,这就是我要说的自制玩教具了。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从事幼儿教育十多年以来,
期刊
摘 要:案例教学是法律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采用形式多样的案例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主动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学理论,学会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具体实施案例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职业技能,提高学生职业竞争能力,是我们高职教师面临的一项难题。民事诉讼法又是理论和实践密切联系的法律课程,采用恰当的案例教学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案例教学;民事诉
期刊
初中英语传统教学方法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主要表现在:重教师的知识传授,轻学生的全面培养;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苦学苦练,轻课堂教学的不断提高[1]。因此,实施素质教育,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质量,必须改进教学方法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高校必须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材改革和考核方式改革、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环节和科技创新活动,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方法等途径,突破传统单一的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创新教育理念,形成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创新人才培养。  关键词: 改革 创新型
期刊
摘 要:学困生问题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难题,对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学困生的厌学心理并不是个体自身单独形成的,是包括自身因素、家庭教育方式、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四个方面不良因素影响的结果。因此,转化学困生的策略也必须从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着眼,提出相应的转化策略。  关键词:学困生;形成;转化策略  Study on the cause and t
期刊
摘 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课程。职业教育的目标需要通过课程来实现。素质教育必须走进课堂,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何把理论上的素质教育思想转变为实践中的教学行为,使素质教育切实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这之间还有一些距离。本论文以商务礼仪教学为例,谈谈通过对课程教学的一系列改革实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做法和思考。  关键词:商务礼仪,素质
期刊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如果运用得当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而课堂提问的运用是非常讲究艺术性的。正如宋代教育学家朱熹说过的那样:读书无疑者须先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话是很有道理的,是非常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就使用了竞赛式的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竞争意识,同时,采用分组竞赛,师生打分,优胜组点歌曲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竞赛的斗
期刊
摘 要:在生物教学中灵活协调、富有创造性地运用价值导引策略、诱疑求真策略、探究教学策略、体验教学策略、生物史引领策略、实践强化策略、整体互动策略等相互影响渗透的教学策略有助于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人格等方面全面有效地培养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关键词:生物教学;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策略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
期刊
凡事成于专注,毁于浮躁,浮躁是专注的大敌,我们曾经有过“精神至上”的疯狂年代,忽而又跌入了“物质至尊”的漩涡,重硬件,轻软件,重功利,轻品质,重眼前,轻长远。现实生活中浮躁的表现处处体现:为了眼前的功利,疯狂追寻“技巧”,“重技巧,轻意志,”即是浮躁的特征之一;一夜之间全民步入了一个崇尚技巧的时代,教人技巧者比比皆是,教人专注坚守者曲高和寡。如今,无论经营、科研、就业,甚至恋爱、人际交往,都要讲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