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右影印汉三老碑朱拓本是潮汕谢然宣氏的珍藏。2000年秋,谢氏从北京碑版收藏家高氏庋藏中商求转得。
此本由传拓名师傅大卣拓制。高手精工,神采奕奕:朱着色亮丽细匀,华贵高雅;界线、字口朗晰传神:碑缘周线与碑面的损破泐痕细微处,捶拓均精准到位。与笔者所藏的西泠印社早期拓本相比较纤毫不差,此朱拓本确是原石真拓毋庸置疑。
清咸丰二年(1852)三老碑出土,同治年间,著名金石鉴藏家魏稼孙亲往捶拓,他记述:“东汉三老碑推凿而成,锋从中下,不似他碑双刀。故作一画,石肤推裂如松皮,非细审原石,不能定为某处字画、某处泐痕。即佳手精拓,非用小墨团加朴数四,凹陷之笔亦都不显。方出土时,周君清泉名世熊,命工拓百十纸,但存形模。自余拓后,转语碑工张文蔚,渠如法为之,乃朗晰胜前也。”(《绩语堂题跋》)
魏亲力亲为,提供了文字清晰的拓本,使对三老碑的辨识考订有了准确的依据,更为后世传拓技巧的发展开辟了途径。
据碑版专家余子安兄解说,在古代新碑刻成,往往先以朱砂捶拓,以示吉祥,称朱拓。但朱拓不一定只能用于新刻初拓,为了取得色彩艳丽夺目、富丽堂皇又别致的艺术效果,虽工料比墨拓昂贵,还是常被采用在各种拓本中。朱拓据传始于唐宋,至明代已十分盛行,存世明代朱拓本,如思古斋的《黄庭经》等都十分名贵。
此拓本由童衍方社兄题,碑右下腰损空处,钤有《大卣手拓》朱文小印一,左中腰损空处钤有谢氏收藏印。傅大卣(1917-1994)河北三河县人。十四岁到北京琉璃厂古光阁学徒,从周希丁学习传拓技艺。出师后技艺过人,在传拓行业脱颖而出,据说罗福颐先生碑拓资料后来的拓制事项都委托其进行。建国后任职于北京文物局。平生以传拓著名,工篆刻。北京冰社社员,出版有《傅大卣手拓印章集成》。
此本由传拓名师傅大卣拓制。高手精工,神采奕奕:朱着色亮丽细匀,华贵高雅;界线、字口朗晰传神:碑缘周线与碑面的损破泐痕细微处,捶拓均精准到位。与笔者所藏的西泠印社早期拓本相比较纤毫不差,此朱拓本确是原石真拓毋庸置疑。
清咸丰二年(1852)三老碑出土,同治年间,著名金石鉴藏家魏稼孙亲往捶拓,他记述:“东汉三老碑推凿而成,锋从中下,不似他碑双刀。故作一画,石肤推裂如松皮,非细审原石,不能定为某处字画、某处泐痕。即佳手精拓,非用小墨团加朴数四,凹陷之笔亦都不显。方出土时,周君清泉名世熊,命工拓百十纸,但存形模。自余拓后,转语碑工张文蔚,渠如法为之,乃朗晰胜前也。”(《绩语堂题跋》)
魏亲力亲为,提供了文字清晰的拓本,使对三老碑的辨识考订有了准确的依据,更为后世传拓技巧的发展开辟了途径。
据碑版专家余子安兄解说,在古代新碑刻成,往往先以朱砂捶拓,以示吉祥,称朱拓。但朱拓不一定只能用于新刻初拓,为了取得色彩艳丽夺目、富丽堂皇又别致的艺术效果,虽工料比墨拓昂贵,还是常被采用在各种拓本中。朱拓据传始于唐宋,至明代已十分盛行,存世明代朱拓本,如思古斋的《黄庭经》等都十分名贵。
此拓本由童衍方社兄题,碑右下腰损空处,钤有《大卣手拓》朱文小印一,左中腰损空处钤有谢氏收藏印。傅大卣(1917-1994)河北三河县人。十四岁到北京琉璃厂古光阁学徒,从周希丁学习传拓技艺。出师后技艺过人,在传拓行业脱颖而出,据说罗福颐先生碑拓资料后来的拓制事项都委托其进行。建国后任职于北京文物局。平生以传拓著名,工篆刻。北京冰社社员,出版有《傅大卣手拓印章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