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室简介
王飞名师工作室于2015年3月挂牌成立,设在历史悠久并具有示范、辐射、引领作用的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内。主持人王飞。现任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兼园长。先后被评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和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工作室以“促进儿童生命成长的兴趣教育”为教学主张。以“培养专业学前教师队伍”为重点,以专家团队为引领,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先后开展了“畅想艺术,优秀教育活动展示”“巡访名园,推进园所文化发展和课程建设”“栖霞区业务园长培训班”等主题活动。工作室提出“明确目标、解决问题、落实跟进、专业精进”的分层次培养方案,以伴随、引领、研究的人性化方式,帮助工作室成员缩短从学习理论到内化实践的过程,尊重、欣赏每一位成员的研究和探索。
对话时间:2018年3月13日
对话地点: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尧顺分园
对话者:●王飞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园长、南京市栖霞区王飞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陆雄伟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教科室主任
●何欢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幼儿园副园长
●雷梦媛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幼儿园副园长
●王姗姗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尧辰分园业务主任
●高洋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教科室副主任
●封叶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尧顺分园老师
对话背景:王飞名师工作室自创立以来,围绕“畅享艺术”这一主题,开展了20次活动。活动的类型包含专家讲座、观摩反思、交流研讨及课堂实践,邀请了8位特级教师对工作室成员传经送宝,安排了9位教师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工作室成员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引领之下,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践研磨活动,不断领会游戏精神的精髓,以儿童为本位,提升自己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在第三年开端,主持人王飞提出了“要彰显工作室成员的教学风格”的问题,这就涉及对工作室一贯传承的“兴趣教育”教学主张的实践和探索。为了鼓励工作室成员进一步领会“兴趣教育”的核心理念,主持人王飞带领大家针对大班科学集体教学活动“蚯蚓”,开展了研讨和对话活动。
王飞:我们工作室的核心任务是以“促进儿童生命成长的兴趣教育”为教学主张.以“培养专业学前教师队伍”为重点.今天.我们就上次何欢老师执教的大班科学活动“蚯蚓”为主题.请大家谈一谈:如何采用“兴趣教育”的策略,在实践教学中践行生命教育?
陆雄伟:生命教育的倡导者、美国学者华特士认为,生命教育是一套系统,它和生命本身有一套相同的目标;人在心灵与心智、身体与精神各个层面上逐步进步,变成比较平衡、成熟、有效率、快乐、和谐的人。所以,我认为幼儿生命教育除了帮助幼儿学会热爱自己的生命之外,还要珍惜和尊重他人的生命,肯定自我价值,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创设尊重孩子的教育教学环境,鼓励孩子爱护自己、悦纳他人。我们工作室的教学主张是“促进幼儿生命发展的兴趣教育”,所以在上次的科学活动中,教师从兴趣入手,选择了幼儿身边常见并易得的教育内容。在教学探索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趣都很高涨。
何欢:我认为生命教育的本质是多元的,与实际的课堂教学结合最紧密的是科学活动。为了让孩子充分了解蚯蚓的习性,感受蚯蚓外形特征,在大班科学活动“蚯蚓”中,我设计了幼儿挖蚯蚓、触摸蚯蚓的环节。孩子们惊奇地在泥土中搜寻蚯蚓的踪迹,发现蚯蚓后,千方百计地把蚯蚓拽出泥土。可是,害怕却又好奇的心理让孩子们有点手足无措,滑溜溜的蚯蚓常常从手指缝中掉落出来。突然,一个孩子“哇哇”大哭起来,边哭边喊:“断了,断了,蚯蚓断成两截了!”我走过去一看,小佳手中的蚯蚓从环处断成了两截,她不断地把两节蚯蚓粘在一起,却总是不能成功,又急又怕地哭了起来。旁边的孩子看到这个情况也开始害怕了,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蚯蚓,仰起头看着我,眼里满是不解。为了缓解有点混乱的场面以及孩子紧张的心情,我立即调整了活动步骤,把原本安排在活动最后欣赏的录影《人类的好朋友蚯蚓》播放给孩子们看,介绍蚯蚓的身体结构特点,告诉孩子们蚯蚓断成两截的原因,让孩子们知道蚯蚓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用断掉自己身体一部分的方法来引开敌人的注意力,帮助自己逃跑。
雷梦媛:我觉得“蚯蚓”活动最大的亮点是,紧紧围绕我们的工作提出四个操作支架:情感引导兴趣——顺应幼儿的天性;提问激发兴趣——理解幼儿学习的方式;智慧培养兴趣——提升幼儿学习的品质;爱心延续兴趣——重视社会环境教育作用。何老师用个人对生命充满尊重的情感对孩子进行熏陶,她会仔细观察孩子们每一次探索和发现,并给予最合适的支持和引导。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是培养孩子爱心的重要方法,一句“它会疼的”“它会不舒服的”,能够让大班孩子充分感受到关爱生命,用心去體会小动物的感受,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以自我为中心,因自己喜欢就不管小动物的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也是全面发展教育实施的过程,从感知、操作、观察、摆弄等一系列行为过程中,培养幼儿科学的态度、人文的精神、对爱的态度。生命教育,应该从儿童做起,培养孩子的爱心,从爱护小动物开始。老师的言传身教给了孩子很好的模仿学习作用,老师的爱也许就是培养孩子爱心最好的催化剂。
王姗姗:我觉得,生命教育的核心价值还在于关注差异,特别是胆子较小幼儿的发展。例如,孩子们都在学习如何“轻轻的”时,一个小朋友来告状:“老师,小雨胆子特小,她不敢摸小蚯蚓。”小雨含羞地说:“蚯蚓长长的、滑滑的,看起来很丑,我不敢碰。”何老师鼓励她:“没关系,蚯蚓是人类的朋友,它不会伤害你的。”说完,何老师轻轻拿起一条蚯蚓放在手心,对小雨说:“你用手指轻轻碰它一下,它会喜欢你的。”看见小雨还在犹豫,小朋友都纷纷鼓励她,可她还是不敢。何老师对她说:“我们把小蚯蚓放在养殖区的泥土里,你先观察一会儿好吗?”小雨这才开心地点点头。作为一个老师,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个体,特别是个别适应能力差、胆子小的孩子,我们要追随他的适应能力,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 高洋:我认为,我们在关注生命、鼓励孩子进行自主探索的时候,也要尊重生命。例如:老师鼓励孩子在泥土里寻找蚯蚓之前,一定要提醒孩子小心,不要弄伤蚯蚓。如果老师忘记提醒,孩子们就会心急,在泥土中用力翻找,忽视了对小蚯蚓的保护。
封叶:我想说,感受生命存在,还要引导孩子对自我的保护。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和孩子们一起郊游,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可是,在师生徜徉花海、开心游玩的时候,经常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有的孩子看见蜜蜂飞舞着采花蜜,于是用手指想轻轻触摸小蜜蜂,结果——被蜜蜂蜇了!作为老师,看着孩子红肿的手指,心中无比遗憾。这样的事情值得我们反思:在教育孩子爱护小动物、与小动物亲密接触的时候,不能忽视小动物也有可能伤害孩子安全的隐患。
王飞:封叶老师刚才讲的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在科学生命探索的过程中.一定要提醒孩子进行自我保护.因为不是所有的生命都可以任意的探索和触摸的:可我们又要保护孩子求知的兴趣。针对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想法呢?
封叶:关于被蜜蜂蛰的事件,我是这样处理的。回去后,我鼓励孩子一起收集有危险、不能触碰的动物图片资料,并在班级的科学区设置了三块内容:第一,它怕疼,请温柔触摸它;第二,它喜欢你,请和它一起玩;第三,它危险,请保持距离。每一块都有图片、图书和操作材料,各种小动物的外形特征、优点与作用,包括身上有可能对人类造成伤害的“武器”。近段时间,在每天的区域活动中,我都会引导孩子主动到养殖区观察探究,同时提醒每一个孩子:“你了解这种小动物吗?它喜欢什么?它不喜欢什么?它有什么危险?”目的就是让孩子在关爱生命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对自我生命的保护。
王姗姗:封老师的方法非常好,既保护了孩子,又将集体教学中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延伸到游戏活动之中,这对我们工作室主张的“兴趣教育”非常有实践意义。对小班孩子来说,教师需要教会他们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孩子们好奇心重,看到什么都想用手去触碰,和小动物近距离接触是每一个孩子的梦想。但是,很多小动物并不适合近距离接触,哪怕一只小小的昆虫,都有可能带给孩子很大的伤害。
何欢:通过科学活动,教师不仅要让孩子懂得尊重、爱惜小动物的生命价值,同时也要学会自我保护。要让每一个孩子明白:你的不注意有可能会伤害到小动物,小动物也不会因为你很喜欢它就不伤害你。—些有毒的虫子不能随便触摸,一定要在充分了解它、确保它安全无害的基础上再去接触。然而,孩子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不能一味地处于被动状态,让孩子主动在学习中掌握或感悟一定的方法、提高能力更为重要。这种获得要从良好的环境中来,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从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来。教师关注生活中的每—个教育契机,并将班级环境设置成有目的的探究学习区域,帮助孩子自我感知和学习。
主持人小结
王飞:大家的发言都非常精彩!生命教育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理念。我们在践行生命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学习,不断地自我成长,树立儿童本位的思想。我理解的教学主张是我对儿童观、教育观的综合反映,也是我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反映,更是我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的探索和反思。教学主张不仅仅是个人教学观点,更有大量的策略、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中小学不同的是,学前教育领域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指导性意见中很少提及“教学”这一词,主要以“活动”来表述幼儿园一日活动各个环节。虞永平教授说:“就幼儿而言,教学可以是一個广泛的概念,一切引导幼儿学习的行为都具有教学性质,如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区域活动等。”这样理解幼儿园“教学”也是非常合适和科学的。当然,因为孩子年龄特点,无论是用“教学”还是“活动”,幼儿园的学习就是做符合幼儿天性的事,做幼儿力所能及的事,做幼儿能感受到挑战的事,做能激发幼儿创造性的事,做幼儿能感受到趣味的事,做让幼儿思维能参与进去的事。因此,幼儿园的教学也就有了特殊的意义——引导幼儿全身心投入、多感官并用地做事。我们主张的兴趣教育最终达成目标指向幼儿的发展,这种发展不是单纯意义上孩子取得的进步,而是指向生命的发展。何为生命发展?就是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与生命成长,让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自由、自主地展现生命的力量,感受生命的意义,真正成长为他自己。因此,我提倡的教学主张是,以“兴趣”为核心导向、以孩子的生命成长为终极发展目标。
王飞名师工作室于2015年3月挂牌成立,设在历史悠久并具有示范、辐射、引领作用的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内。主持人王飞。现任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兼园长。先后被评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和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工作室以“促进儿童生命成长的兴趣教育”为教学主张。以“培养专业学前教师队伍”为重点,以专家团队为引领,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先后开展了“畅想艺术,优秀教育活动展示”“巡访名园,推进园所文化发展和课程建设”“栖霞区业务园长培训班”等主题活动。工作室提出“明确目标、解决问题、落实跟进、专业精进”的分层次培养方案,以伴随、引领、研究的人性化方式,帮助工作室成员缩短从学习理论到内化实践的过程,尊重、欣赏每一位成员的研究和探索。
对话时间:2018年3月13日
对话地点: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尧顺分园
对话者:●王飞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园长、南京市栖霞区王飞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陆雄伟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教科室主任
●何欢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幼儿园副园长
●雷梦媛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幼儿园副园长
●王姗姗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尧辰分园业务主任
●高洋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教科室副主任
●封叶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尧顺分园老师
对话背景:王飞名师工作室自创立以来,围绕“畅享艺术”这一主题,开展了20次活动。活动的类型包含专家讲座、观摩反思、交流研讨及课堂实践,邀请了8位特级教师对工作室成员传经送宝,安排了9位教师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工作室成员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引领之下,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践研磨活动,不断领会游戏精神的精髓,以儿童为本位,提升自己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在第三年开端,主持人王飞提出了“要彰显工作室成员的教学风格”的问题,这就涉及对工作室一贯传承的“兴趣教育”教学主张的实践和探索。为了鼓励工作室成员进一步领会“兴趣教育”的核心理念,主持人王飞带领大家针对大班科学集体教学活动“蚯蚓”,开展了研讨和对话活动。
王飞:我们工作室的核心任务是以“促进儿童生命成长的兴趣教育”为教学主张.以“培养专业学前教师队伍”为重点.今天.我们就上次何欢老师执教的大班科学活动“蚯蚓”为主题.请大家谈一谈:如何采用“兴趣教育”的策略,在实践教学中践行生命教育?
陆雄伟:生命教育的倡导者、美国学者华特士认为,生命教育是一套系统,它和生命本身有一套相同的目标;人在心灵与心智、身体与精神各个层面上逐步进步,变成比较平衡、成熟、有效率、快乐、和谐的人。所以,我认为幼儿生命教育除了帮助幼儿学会热爱自己的生命之外,还要珍惜和尊重他人的生命,肯定自我价值,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创设尊重孩子的教育教学环境,鼓励孩子爱护自己、悦纳他人。我们工作室的教学主张是“促进幼儿生命发展的兴趣教育”,所以在上次的科学活动中,教师从兴趣入手,选择了幼儿身边常见并易得的教育内容。在教学探索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趣都很高涨。
何欢:我认为生命教育的本质是多元的,与实际的课堂教学结合最紧密的是科学活动。为了让孩子充分了解蚯蚓的习性,感受蚯蚓外形特征,在大班科学活动“蚯蚓”中,我设计了幼儿挖蚯蚓、触摸蚯蚓的环节。孩子们惊奇地在泥土中搜寻蚯蚓的踪迹,发现蚯蚓后,千方百计地把蚯蚓拽出泥土。可是,害怕却又好奇的心理让孩子们有点手足无措,滑溜溜的蚯蚓常常从手指缝中掉落出来。突然,一个孩子“哇哇”大哭起来,边哭边喊:“断了,断了,蚯蚓断成两截了!”我走过去一看,小佳手中的蚯蚓从环处断成了两截,她不断地把两节蚯蚓粘在一起,却总是不能成功,又急又怕地哭了起来。旁边的孩子看到这个情况也开始害怕了,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蚯蚓,仰起头看着我,眼里满是不解。为了缓解有点混乱的场面以及孩子紧张的心情,我立即调整了活动步骤,把原本安排在活动最后欣赏的录影《人类的好朋友蚯蚓》播放给孩子们看,介绍蚯蚓的身体结构特点,告诉孩子们蚯蚓断成两截的原因,让孩子们知道蚯蚓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用断掉自己身体一部分的方法来引开敌人的注意力,帮助自己逃跑。
雷梦媛:我觉得“蚯蚓”活动最大的亮点是,紧紧围绕我们的工作提出四个操作支架:情感引导兴趣——顺应幼儿的天性;提问激发兴趣——理解幼儿学习的方式;智慧培养兴趣——提升幼儿学习的品质;爱心延续兴趣——重视社会环境教育作用。何老师用个人对生命充满尊重的情感对孩子进行熏陶,她会仔细观察孩子们每一次探索和发现,并给予最合适的支持和引导。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是培养孩子爱心的重要方法,一句“它会疼的”“它会不舒服的”,能够让大班孩子充分感受到关爱生命,用心去體会小动物的感受,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以自我为中心,因自己喜欢就不管小动物的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也是全面发展教育实施的过程,从感知、操作、观察、摆弄等一系列行为过程中,培养幼儿科学的态度、人文的精神、对爱的态度。生命教育,应该从儿童做起,培养孩子的爱心,从爱护小动物开始。老师的言传身教给了孩子很好的模仿学习作用,老师的爱也许就是培养孩子爱心最好的催化剂。
王姗姗:我觉得,生命教育的核心价值还在于关注差异,特别是胆子较小幼儿的发展。例如,孩子们都在学习如何“轻轻的”时,一个小朋友来告状:“老师,小雨胆子特小,她不敢摸小蚯蚓。”小雨含羞地说:“蚯蚓长长的、滑滑的,看起来很丑,我不敢碰。”何老师鼓励她:“没关系,蚯蚓是人类的朋友,它不会伤害你的。”说完,何老师轻轻拿起一条蚯蚓放在手心,对小雨说:“你用手指轻轻碰它一下,它会喜欢你的。”看见小雨还在犹豫,小朋友都纷纷鼓励她,可她还是不敢。何老师对她说:“我们把小蚯蚓放在养殖区的泥土里,你先观察一会儿好吗?”小雨这才开心地点点头。作为一个老师,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个体,特别是个别适应能力差、胆子小的孩子,我们要追随他的适应能力,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 高洋:我认为,我们在关注生命、鼓励孩子进行自主探索的时候,也要尊重生命。例如:老师鼓励孩子在泥土里寻找蚯蚓之前,一定要提醒孩子小心,不要弄伤蚯蚓。如果老师忘记提醒,孩子们就会心急,在泥土中用力翻找,忽视了对小蚯蚓的保护。
封叶:我想说,感受生命存在,还要引导孩子对自我的保护。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和孩子们一起郊游,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可是,在师生徜徉花海、开心游玩的时候,经常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有的孩子看见蜜蜂飞舞着采花蜜,于是用手指想轻轻触摸小蜜蜂,结果——被蜜蜂蜇了!作为老师,看着孩子红肿的手指,心中无比遗憾。这样的事情值得我们反思:在教育孩子爱护小动物、与小动物亲密接触的时候,不能忽视小动物也有可能伤害孩子安全的隐患。
王飞:封叶老师刚才讲的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在科学生命探索的过程中.一定要提醒孩子进行自我保护.因为不是所有的生命都可以任意的探索和触摸的:可我们又要保护孩子求知的兴趣。针对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想法呢?
封叶:关于被蜜蜂蛰的事件,我是这样处理的。回去后,我鼓励孩子一起收集有危险、不能触碰的动物图片资料,并在班级的科学区设置了三块内容:第一,它怕疼,请温柔触摸它;第二,它喜欢你,请和它一起玩;第三,它危险,请保持距离。每一块都有图片、图书和操作材料,各种小动物的外形特征、优点与作用,包括身上有可能对人类造成伤害的“武器”。近段时间,在每天的区域活动中,我都会引导孩子主动到养殖区观察探究,同时提醒每一个孩子:“你了解这种小动物吗?它喜欢什么?它不喜欢什么?它有什么危险?”目的就是让孩子在关爱生命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对自我生命的保护。
王姗姗:封老师的方法非常好,既保护了孩子,又将集体教学中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延伸到游戏活动之中,这对我们工作室主张的“兴趣教育”非常有实践意义。对小班孩子来说,教师需要教会他们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孩子们好奇心重,看到什么都想用手去触碰,和小动物近距离接触是每一个孩子的梦想。但是,很多小动物并不适合近距离接触,哪怕一只小小的昆虫,都有可能带给孩子很大的伤害。
何欢:通过科学活动,教师不仅要让孩子懂得尊重、爱惜小动物的生命价值,同时也要学会自我保护。要让每一个孩子明白:你的不注意有可能会伤害到小动物,小动物也不会因为你很喜欢它就不伤害你。—些有毒的虫子不能随便触摸,一定要在充分了解它、确保它安全无害的基础上再去接触。然而,孩子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不能一味地处于被动状态,让孩子主动在学习中掌握或感悟一定的方法、提高能力更为重要。这种获得要从良好的环境中来,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从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来。教师关注生活中的每—个教育契机,并将班级环境设置成有目的的探究学习区域,帮助孩子自我感知和学习。
主持人小结
王飞:大家的发言都非常精彩!生命教育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理念。我们在践行生命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学习,不断地自我成长,树立儿童本位的思想。我理解的教学主张是我对儿童观、教育观的综合反映,也是我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反映,更是我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的探索和反思。教学主张不仅仅是个人教学观点,更有大量的策略、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中小学不同的是,学前教育领域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指导性意见中很少提及“教学”这一词,主要以“活动”来表述幼儿园一日活动各个环节。虞永平教授说:“就幼儿而言,教学可以是一個广泛的概念,一切引导幼儿学习的行为都具有教学性质,如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区域活动等。”这样理解幼儿园“教学”也是非常合适和科学的。当然,因为孩子年龄特点,无论是用“教学”还是“活动”,幼儿园的学习就是做符合幼儿天性的事,做幼儿力所能及的事,做幼儿能感受到挑战的事,做能激发幼儿创造性的事,做幼儿能感受到趣味的事,做让幼儿思维能参与进去的事。因此,幼儿园的教学也就有了特殊的意义——引导幼儿全身心投入、多感官并用地做事。我们主张的兴趣教育最终达成目标指向幼儿的发展,这种发展不是单纯意义上孩子取得的进步,而是指向生命的发展。何为生命发展?就是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与生命成长,让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自由、自主地展现生命的力量,感受生命的意义,真正成长为他自己。因此,我提倡的教学主张是,以“兴趣”为核心导向、以孩子的生命成长为终极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