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盐碱对紫花苜蓿苗期根系特征的影响

来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ling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紫花苜蓿根系对混合盐碱胁迫的响应,探索紫花苜蓿对混合盐碱的适应特点,为紫花苜蓿在盐碱地的栽培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甘农三号"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采用两种中性盐NaCl和Na2SO4及两种碱性盐NaHCO3和Na2CO3,按不同比例混合成为A(NaCl∶Na2SO4=1∶1)、B(NaCl∶NaHCO3=1∶1)、C(NaCl∶Na2SO4∶NaHCO3∶Na2CO3=1∶1∶1∶1)、D(Na2SO4∶Na2CO3=1∶1)、E(NaHCO3∶Na2CO3=1∶1)5种混合盐,分别以25 mmol.L 1、50 mmol.L 1、100 mmol.L 1、150 mmol.L 14种盐浓度,模拟出20种盐度和碱度各不相同的混合盐碱条件对紫花苜蓿幼苗进行处理,测定了根系总长度、根系平均直径、根表面积、根尖数等指标,以了解紫花苜蓿根系在混合盐碱胁迫下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盐浓度为影响紫花苜蓿根系生长的主要因素。混合盐碱对根尖数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负效应,对根系平均直径的影响并不明显。随着混合盐浓度的升高,根系总长度、根表面积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A、B处理的根长分别在盐浓度为25 mmol.L 1和50 mmol.L 1时达到最大值,分别比对照(0 mmol.L 1)增加50.7%和37.9%,而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盐浓度达到150 mmol.L 1时,A、B、C、D、E的根系总长度分别比对照减少26.6%、37.7%、51.6%、37.0%和55.7%,差异显著。A、C、D组处理下仅在25 mmol.L 1时,根表面积显著增加,分别比对照增加21.1%、43.4%和12.7%;在浓度为150 mmol.L 1时,E处理下根表面积显著减小,比对照减少49.6%。表明低浓度混合盐碱对紫花苜蓿根系的生长影响不显著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胁迫下抑制根系的生长;在高盐浓度下随着碱性盐比例的增加,对紫花苜蓿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其他文献
20世纪初,为方便绥芬河到哈尔滨的列车检修和西进列车加挂补机加水,沙俄政府在此修建了中东铁路机车库。随着西方资本及文化、建筑的涌入,逐渐发展成为中东铁路西进的咽喉重
本文对《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在编排训释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做了指正,同时对二书超越前人之处亦给予了褒扬。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美食类纪录片却轰动一时,率先在网络上走红。不可否认,新媒体的出现更是加速了这部纪录片红火的速度,凭借着新媒体的互动与传播,大家口口相传,更是进一
银行业是国家的"血液系统",其税制改革的难度不言而喻。营改增必然会对银行业的经营模式、财税计算方式、纳税申报、系统管理以及定价方式等方面产生很大影响,所以银行业有必
<正>引言《阿甘正传》是根据美国作家温斯顿·格卢姆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而来[1],是由美国"大腕"导演罗伯特·泽梅基斯于1994年精心打造的一部"视觉大餐"[2]。该片既赢得一些
北安市博物馆馆藏一件金代双鲤鱼纹铜镜,因镜背边缘有錾刻铭文"上京巡院"字样,又称"上京巡院"铜镜。金代官铸铜镜上的铭文款识是识别金代铜镜的一个重要标志。双鱼纹铜镜成为
新课改背景下,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应当文选、常用词和通论三模块并举,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文化传扬相结合,将传统教学模式、现代化教学模式和实践训练相结合,还应与其他相
当前,一批垂直细分综艺节目俘获受众成为典范,电视媒体在垂直细分传播上迈出了新的一步,也在与新媒体融合谋求深度发展的探索道路上展现了良好的势头。但想要获得长足的发展,
中东铁路是沙俄为了掠夺和侵略中国,控制远东而在中国领土上修建的一条铁路,它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路线呈丁字型,全长约2400公里。中东铁路的修
医院传统的人工叫号分诊存在工作效率低、病人等待时间长等问题。我们利用门诊分诊系统来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在分析门诊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分诊系统的设计理念、功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