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使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风险,此时树立全面风险意识,构建一套完善的、适用于多数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本文阐述了企业财务危机产生的过程,介绍了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途径,以期为管理者预防和应对财务危机提供具体思路,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企业 财务危机 预警系统 构建思路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即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和经营信息的分析,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并将财务风险及时传达给企业管理者以供其参考运用的过程。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不仅可以使管理者通过体系反馈的信息预知风险,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也可以在危机发生后为企业发现和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提供数据支持,帮助企业弥补损失,减少财务危机所带来的危害。
一、企业财务危机的产生
引发企业财务危机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其中,系统性风险包括未知的自然风险、政策风险和常见的市场、利率风险,而非系统性风险包括融资失败、决策失误等源于企业自身的一系列风险。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这些风险因素都可能导致企业面临财务危机甚至破产。财务危机的产生具有爆发性强的特点,如果企业没有强大的应对能力,则可能长期陷入财务困境,无法进行正常的经营制造活动,最终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虽然财务危机的产生不易预测,但有时会有迹象可循,因此企业需要构建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对未来的财务危机进行预测。例如,企业的经济效益不高可能是由于没有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产品生产效率低下可能是由于产品结构不够完善,这些内在的问题基本可以通过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反映出来。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时刻监视企业的财务状况,关注资金的流动方向,从而增强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防控能力,更好地解决企业面临的财务危机。
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
1.对财务风险进行定性分析。一些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因素难以定量研究,因此对财务风险进行定性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定性分析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远低于定量分析,但其分析结果的精确度也较低,它更像是管理者对市场和自身企业的一种主观感知,并没有一套科学并准确的分析体系。需要进行定性分析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宏观经济状况。一般而言,整体经济形势的好坏对企业的经营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国家调整银行贷款利率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国家颁布新的劳动者工资最低标准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本,这些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状况;②市场环境。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市场涌入更多的销售者会使产品的价格下降,竞争压力增大,市场退出一部分销售者会使产品的价格上升,竞争压力减小。③行业环境。行业的差异会使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不同,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行业企业会面临更大的经营风险,处于政府出资扶持期的行业企业会面临更小的经营风险;④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形式。显然,拥有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员工和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的企业会面临更小的财务风险,生产和销售产品种类多样化的企业也会面临更小的财务风险。
2.对财务风险进行定量分析。企业财务危机会经历量变到质变的时间过程,对财务风险进行定量分析有利于在危机发生前进行预测和预防。定量分析需要对大量的财务指标进行统计和研究,财务指标是企业财务报告的量化表现,与财务状况密切相关,可以准确地反映目前企业负债、资产、盈利等多方面的情况,因此选择合适的财务指标是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工作和关键步骤。构建合理的数学模型是定量分析的必要环节,现有模型主要分为单变量模型和多变量模型两种。单变量模型是指利用單一的财务指标变化趋势来预测企业的财务状况,适用于短期内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其财务指标主要包括发展潜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四种,每个财务指标都代表了企业不同方面的财务现状。多变量模型是指将多种财务指标有机结合建立多元模型,分析总体因素所反映的财务状况,这类模型更具有一般性,能够减少某个指标不合理变化所带来的实际误差,因此准确性更高。多变量模型相对于单变量模型并没有绝对的优势,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特色、经营状况和想要预测的风险类型来选择最合适的模型,从而达到最佳预测效果。
3.开展现金流分析。现金流分析是定量分析的一种类型,一般采用多变量模型的分析方法,其在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很多企业都忽视了这项工作。现金流分析主要涉及现金流量指数、营业现金流量指数、维持目前现金流量指数的保障率和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这四个比率,每个比率都测量了不同方面的现金流量现状。其中,现金流量指数代表了现金流入量与流出量的比值,这里的现金指的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涉及到企业的生产制造、销售投资等各个方面的行为活动。如果这个比率>1,即现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说明企业现金支付能力是良好的。维持当前现金流量指数的保障率代表了营业现金净流量与必要的维持性资本支出额的比值,如果这个比率>1,则说明企业营业现金结余足够支付机器设备耗损、不良债权和存货积压所产生的资金短缺,能够为日常的再生产提供资金支持;如果这个比率<1,则说明目前企业营业现金结余不足,企业应提前支取更多的现金以备不时之需,为日后的生产和经营做好准备。
4.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建立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为保证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系统的构建要结合企业的经营特色和实际发展情况,切不可盲目构建,否则不但不能预测风险,反而会为管理者提供错误信息,导致其做出完全相反的错误决定。例如,在选择财务指标时,要注意选择有利于得到预测结果的指标,指标的范围不能过于单一,要涉及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盈利能力、发展潜力等多方面的内容,从而使得管理者可以全面地了解目前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其潜在的财务风险。同时,要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分工,细化责任范围,防范职业经理人为了私利而做出不利于企业发展的个人行为,使得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能够真正运行,发挥积极作用。另外,由于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有可能缺乏真实性和全面性,因此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也要包含一些非财务指标,如关注企业管理部门的人员更替、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减、企业规模的变化等,这有利于系统通过多方面的分析和实际情况得出更精确的预测结果,从而减少管理者的决策失误。为确保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发挥作用,企业应设置专门的财务危机预警处理机构,同时积极探索各种能够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度的措施和策略,如风险分散法、风险回避法、风险转移法、风险降低法,切实提升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实际效果。
三、结语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如果不能积极应对这些风险,那么多么成功的企业也会面临倒闭的危机。为了更好地应对和解决突发的财务危机,企业应构建完善并且科学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现实状况对财务风险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从而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进行企业管理和决策,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上霞.构建基于现金流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J].企业导报,2015(1).
[2]王贤.刍议企业财务危机防范及预警体系的构建[J].科技经济市场,2014(1).
[3]孙蕾.构建现代企业财务预警体系的重要性[J].现代商贸工业,2014(2).
[4]朱兆珍.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及指数构建——来自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证据[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5]傅红.浅谈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J].财经界(学术版),2015(30).
[6]张慧君.对我国上市公司建立和实施财务预警系统的思考[J].经济师,2014(6).
关键词:企业 财务危机 预警系统 构建思路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即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和经营信息的分析,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并将财务风险及时传达给企业管理者以供其参考运用的过程。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不仅可以使管理者通过体系反馈的信息预知风险,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也可以在危机发生后为企业发现和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提供数据支持,帮助企业弥补损失,减少财务危机所带来的危害。
一、企业财务危机的产生
引发企业财务危机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其中,系统性风险包括未知的自然风险、政策风险和常见的市场、利率风险,而非系统性风险包括融资失败、决策失误等源于企业自身的一系列风险。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这些风险因素都可能导致企业面临财务危机甚至破产。财务危机的产生具有爆发性强的特点,如果企业没有强大的应对能力,则可能长期陷入财务困境,无法进行正常的经营制造活动,最终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虽然财务危机的产生不易预测,但有时会有迹象可循,因此企业需要构建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对未来的财务危机进行预测。例如,企业的经济效益不高可能是由于没有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产品生产效率低下可能是由于产品结构不够完善,这些内在的问题基本可以通过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反映出来。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时刻监视企业的财务状况,关注资金的流动方向,从而增强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防控能力,更好地解决企业面临的财务危机。
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
1.对财务风险进行定性分析。一些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因素难以定量研究,因此对财务风险进行定性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定性分析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远低于定量分析,但其分析结果的精确度也较低,它更像是管理者对市场和自身企业的一种主观感知,并没有一套科学并准确的分析体系。需要进行定性分析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宏观经济状况。一般而言,整体经济形势的好坏对企业的经营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国家调整银行贷款利率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国家颁布新的劳动者工资最低标准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本,这些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状况;②市场环境。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市场涌入更多的销售者会使产品的价格下降,竞争压力增大,市场退出一部分销售者会使产品的价格上升,竞争压力减小。③行业环境。行业的差异会使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不同,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行业企业会面临更大的经营风险,处于政府出资扶持期的行业企业会面临更小的经营风险;④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形式。显然,拥有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员工和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的企业会面临更小的财务风险,生产和销售产品种类多样化的企业也会面临更小的财务风险。
2.对财务风险进行定量分析。企业财务危机会经历量变到质变的时间过程,对财务风险进行定量分析有利于在危机发生前进行预测和预防。定量分析需要对大量的财务指标进行统计和研究,财务指标是企业财务报告的量化表现,与财务状况密切相关,可以准确地反映目前企业负债、资产、盈利等多方面的情况,因此选择合适的财务指标是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工作和关键步骤。构建合理的数学模型是定量分析的必要环节,现有模型主要分为单变量模型和多变量模型两种。单变量模型是指利用單一的财务指标变化趋势来预测企业的财务状况,适用于短期内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其财务指标主要包括发展潜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四种,每个财务指标都代表了企业不同方面的财务现状。多变量模型是指将多种财务指标有机结合建立多元模型,分析总体因素所反映的财务状况,这类模型更具有一般性,能够减少某个指标不合理变化所带来的实际误差,因此准确性更高。多变量模型相对于单变量模型并没有绝对的优势,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特色、经营状况和想要预测的风险类型来选择最合适的模型,从而达到最佳预测效果。
3.开展现金流分析。现金流分析是定量分析的一种类型,一般采用多变量模型的分析方法,其在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很多企业都忽视了这项工作。现金流分析主要涉及现金流量指数、营业现金流量指数、维持目前现金流量指数的保障率和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这四个比率,每个比率都测量了不同方面的现金流量现状。其中,现金流量指数代表了现金流入量与流出量的比值,这里的现金指的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涉及到企业的生产制造、销售投资等各个方面的行为活动。如果这个比率>1,即现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说明企业现金支付能力是良好的。维持当前现金流量指数的保障率代表了营业现金净流量与必要的维持性资本支出额的比值,如果这个比率>1,则说明企业营业现金结余足够支付机器设备耗损、不良债权和存货积压所产生的资金短缺,能够为日常的再生产提供资金支持;如果这个比率<1,则说明目前企业营业现金结余不足,企业应提前支取更多的现金以备不时之需,为日后的生产和经营做好准备。
4.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建立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为保证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系统的构建要结合企业的经营特色和实际发展情况,切不可盲目构建,否则不但不能预测风险,反而会为管理者提供错误信息,导致其做出完全相反的错误决定。例如,在选择财务指标时,要注意选择有利于得到预测结果的指标,指标的范围不能过于单一,要涉及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盈利能力、发展潜力等多方面的内容,从而使得管理者可以全面地了解目前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其潜在的财务风险。同时,要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分工,细化责任范围,防范职业经理人为了私利而做出不利于企业发展的个人行为,使得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能够真正运行,发挥积极作用。另外,由于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有可能缺乏真实性和全面性,因此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也要包含一些非财务指标,如关注企业管理部门的人员更替、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减、企业规模的变化等,这有利于系统通过多方面的分析和实际情况得出更精确的预测结果,从而减少管理者的决策失误。为确保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发挥作用,企业应设置专门的财务危机预警处理机构,同时积极探索各种能够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度的措施和策略,如风险分散法、风险回避法、风险转移法、风险降低法,切实提升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实际效果。
三、结语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如果不能积极应对这些风险,那么多么成功的企业也会面临倒闭的危机。为了更好地应对和解决突发的财务危机,企业应构建完善并且科学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现实状况对财务风险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从而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进行企业管理和决策,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上霞.构建基于现金流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J].企业导报,2015(1).
[2]王贤.刍议企业财务危机防范及预警体系的构建[J].科技经济市场,2014(1).
[3]孙蕾.构建现代企业财务预警体系的重要性[J].现代商贸工业,2014(2).
[4]朱兆珍.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及指数构建——来自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证据[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5]傅红.浅谈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J].财经界(学术版),2015(30).
[6]张慧君.对我国上市公司建立和实施财务预警系统的思考[J].经济师,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