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种意义的“教”无疑要求我们做教师的在教学中应加强学法指导,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获得,但是向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模式,让他们去模仿是十分重要的途径之一。其目的是使学生由“有指导的学习”向“独立学习”,由“学会”向“会学”转化。尤其是在强化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动性,加强学法指导尤为重要。
一、根据英语学习的实践和理论,注重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
许多语言学家及英语学习成功人士认为,学好英语的关键是把握语感。培养英语语感的途径有:1.朗读背诵。像赵元任等语言学家都曾经说过,背书是他们学习英语的老习惯,大声背书,一口气即是四、五页。2.多听多说。老师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创造一个讲、听外语的环境,让学生在英语的大海里“游泳”。3.多读英文,多查英文词典。大量的泛读是学习外语的理想方法,只有通过读,才能获得最大的实践量,才能享受到学习外语的真正甜头,读,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崭新的世界。4.多写。英语的多写有两个方面,一是机械性的写,如默写和听写,一是创造性地写,如作文等。听写,同时联系听的准和写的快。作文是读、听、说的最好反馈,高考英语对这一块的考查很突出。
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要依靠思维活动。精通多种外语的翻译专家陈用仪先生根据自己的成功经验指出:“以逻辑思维来指导外语学习,可以事半功倍。我在自学外语中逐渐培养了一种处处用逻辑思维和文理为准绳来分析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习惯”。思维训练是在思维活动中实现的,系统的训练,首先表现于对语法、词汇和语音的系统思考。第二,就是把英语同汉语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比较、区别异同,在每一个具体问题,如词形、词义、语法范畴,句子结构上,都尽可能用汉语的情况来跟英语作比较,从而对英语得到更深刻的领会。第三,进行英语内部的词汇之间、语法之间和语音之间的比较,这也是思维训练系统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这种比较要和“习惯成自然”“练习”“熟练”“耳到”“眼到”“手到”“口到”协同起作用。有些学生不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原因与思考不够、不深、不系统大有关系。
二、根据语言习得的“四要素”,分别指导,力求训练有素。
我们知道语言的质是由三个要素构成,即熟巧性,精确性和得体性。其主要是由熟巧性决定的。听说训练把熟巧性放在第一位,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熟巧能力。“听”的方式多种多样,方法之一可以从听课文录音,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开始,使学生的朗读尽可能接近录音,自然而富有韵律。接下来可以听一些生词少的小故事。第一步要求学生听懂大意,讲出故事的梗概。第二步,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即who? when? where? why?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得明晰的故事细节,能够初步达到复述故事的水平。另外,听听画画,也是一种训练学生听力水平的好方式,教师读原文,学生根据教师读出的内容画图画,由于学生的听力水平不一样,画出来的结果可能千奇百怪,这时候教师重复已念过的内容,让学生纠正各自所画图片,最后展示自己画好的画图,这种有趣的活动,特别是把游戏等方式引入课堂,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至于说的训练,贵在让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可以从一问一答开始,慢慢地做到问答题迅速、正确、流利。常让他们做对话,以日常生活为主题,从一两个来回逐步扩大到五六个来回,甚至十几个来回。再训练成段的叙述,先从复述课文开始,接着讲故事或者谈谈自己的思想,为了训练学生的口语,还可以开展各种技巧训练活动。在这活动里,学生成对练习,一个听、一个说,面对面而坐。第一轮:讲述者对一个主题先讲几分钟,其他同学负责倾听,然后讲述者互相交换听者,这次讲述时间比第一次时间要短,接着讲述者再换听者,这次讲述时间比第二次更短。第二轮,讲述者和听者互换角色,仍按以下办法进行。此活动,讲话者可自由选择所讲主题和所使用语言知识及计划组织讲话的方法。通过提供重复机会和逐渐减少时间表达同样内容的挑战,可帮助学生更好的锻炼表达能力。还有,教师给学生一个故事开头,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接着往下续,各小组成员轮流加一句他愿意说的话,统一记录下来,最后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读自己组编写的故事,这也是一个有意义又实在的训练形式之一。总之,让学生说口敢开,说口常开,坚持不懈,定能形成能力,发展智力。
在阅读训练方面。语言习得者的语言能力由三个要素组成,即语言规则,语音和词汇。其中语言规则是决定性要素,而有效输入量越大,语言规则就越容易早日生成。阅读的普通方法,大致可分为四种:朗读、默读、精读、泛读。训练的程序,从朗读到默读,从精读到泛读。大声朗读有助于记忆单词,短语、课文。有助于改进语音语调,有助于对语言的熟练掌握,讲起语言流利自然。默读可加深理解,深入领会,增进速度,精读的目的在于透彻了解,泛读的目的在于扩大词汇量,拓宽知识面,可把二者结合起来。各种阅读应具体对待,因人而异。
阅读的能力一般由感知、理解、记忆、联想、思维和速度等多种能力组成,但其中理解和速度是主要因素。一些学生阅读能力低,原因在于没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一,阅读时,往往是一个词一个词地读,根据一般人的视野范围,应提倡“一目数行”,养成以语义为单位进行阅读的习惯,按意群的划分和词组的构成视读,这样不仅能加快速度还能按语义更好地理解。第二,一碰到生词就想查词典,而不是尽可能通过上下文或者构词法揣摩他们的含义,这即教育心理学家所谓的推想的阅读。第三,阅读时,往往心里逐字逐句地翻译,而不是在原文里去体会。要学生让英语的句子从脑子里直接触发语句所表达的意象。第四,阅读时,注意力往往不集中。因此,教师应结合阅读训练,经常给学生讲解阅读的技能,逐步使他们掌握阅读的技巧。着力让学生学会默读,即学会在内心和作者对话,把精力放在理解文章的中心内容上,加快速度,
总之,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技能的训练是阅读的有效保证,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大量阅读的先导,可以为学生的继续深造和终身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一、根据英语学习的实践和理论,注重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
许多语言学家及英语学习成功人士认为,学好英语的关键是把握语感。培养英语语感的途径有:1.朗读背诵。像赵元任等语言学家都曾经说过,背书是他们学习英语的老习惯,大声背书,一口气即是四、五页。2.多听多说。老师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创造一个讲、听外语的环境,让学生在英语的大海里“游泳”。3.多读英文,多查英文词典。大量的泛读是学习外语的理想方法,只有通过读,才能获得最大的实践量,才能享受到学习外语的真正甜头,读,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崭新的世界。4.多写。英语的多写有两个方面,一是机械性的写,如默写和听写,一是创造性地写,如作文等。听写,同时联系听的准和写的快。作文是读、听、说的最好反馈,高考英语对这一块的考查很突出。
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要依靠思维活动。精通多种外语的翻译专家陈用仪先生根据自己的成功经验指出:“以逻辑思维来指导外语学习,可以事半功倍。我在自学外语中逐渐培养了一种处处用逻辑思维和文理为准绳来分析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习惯”。思维训练是在思维活动中实现的,系统的训练,首先表现于对语法、词汇和语音的系统思考。第二,就是把英语同汉语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比较、区别异同,在每一个具体问题,如词形、词义、语法范畴,句子结构上,都尽可能用汉语的情况来跟英语作比较,从而对英语得到更深刻的领会。第三,进行英语内部的词汇之间、语法之间和语音之间的比较,这也是思维训练系统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这种比较要和“习惯成自然”“练习”“熟练”“耳到”“眼到”“手到”“口到”协同起作用。有些学生不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原因与思考不够、不深、不系统大有关系。
二、根据语言习得的“四要素”,分别指导,力求训练有素。
我们知道语言的质是由三个要素构成,即熟巧性,精确性和得体性。其主要是由熟巧性决定的。听说训练把熟巧性放在第一位,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熟巧能力。“听”的方式多种多样,方法之一可以从听课文录音,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开始,使学生的朗读尽可能接近录音,自然而富有韵律。接下来可以听一些生词少的小故事。第一步要求学生听懂大意,讲出故事的梗概。第二步,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即who? when? where? why?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得明晰的故事细节,能够初步达到复述故事的水平。另外,听听画画,也是一种训练学生听力水平的好方式,教师读原文,学生根据教师读出的内容画图画,由于学生的听力水平不一样,画出来的结果可能千奇百怪,这时候教师重复已念过的内容,让学生纠正各自所画图片,最后展示自己画好的画图,这种有趣的活动,特别是把游戏等方式引入课堂,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至于说的训练,贵在让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可以从一问一答开始,慢慢地做到问答题迅速、正确、流利。常让他们做对话,以日常生活为主题,从一两个来回逐步扩大到五六个来回,甚至十几个来回。再训练成段的叙述,先从复述课文开始,接着讲故事或者谈谈自己的思想,为了训练学生的口语,还可以开展各种技巧训练活动。在这活动里,学生成对练习,一个听、一个说,面对面而坐。第一轮:讲述者对一个主题先讲几分钟,其他同学负责倾听,然后讲述者互相交换听者,这次讲述时间比第一次时间要短,接着讲述者再换听者,这次讲述时间比第二次更短。第二轮,讲述者和听者互换角色,仍按以下办法进行。此活动,讲话者可自由选择所讲主题和所使用语言知识及计划组织讲话的方法。通过提供重复机会和逐渐减少时间表达同样内容的挑战,可帮助学生更好的锻炼表达能力。还有,教师给学生一个故事开头,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接着往下续,各小组成员轮流加一句他愿意说的话,统一记录下来,最后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读自己组编写的故事,这也是一个有意义又实在的训练形式之一。总之,让学生说口敢开,说口常开,坚持不懈,定能形成能力,发展智力。
在阅读训练方面。语言习得者的语言能力由三个要素组成,即语言规则,语音和词汇。其中语言规则是决定性要素,而有效输入量越大,语言规则就越容易早日生成。阅读的普通方法,大致可分为四种:朗读、默读、精读、泛读。训练的程序,从朗读到默读,从精读到泛读。大声朗读有助于记忆单词,短语、课文。有助于改进语音语调,有助于对语言的熟练掌握,讲起语言流利自然。默读可加深理解,深入领会,增进速度,精读的目的在于透彻了解,泛读的目的在于扩大词汇量,拓宽知识面,可把二者结合起来。各种阅读应具体对待,因人而异。
阅读的能力一般由感知、理解、记忆、联想、思维和速度等多种能力组成,但其中理解和速度是主要因素。一些学生阅读能力低,原因在于没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一,阅读时,往往是一个词一个词地读,根据一般人的视野范围,应提倡“一目数行”,养成以语义为单位进行阅读的习惯,按意群的划分和词组的构成视读,这样不仅能加快速度还能按语义更好地理解。第二,一碰到生词就想查词典,而不是尽可能通过上下文或者构词法揣摩他们的含义,这即教育心理学家所谓的推想的阅读。第三,阅读时,往往心里逐字逐句地翻译,而不是在原文里去体会。要学生让英语的句子从脑子里直接触发语句所表达的意象。第四,阅读时,注意力往往不集中。因此,教师应结合阅读训练,经常给学生讲解阅读的技能,逐步使他们掌握阅读的技巧。着力让学生学会默读,即学会在内心和作者对话,把精力放在理解文章的中心内容上,加快速度,
总之,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技能的训练是阅读的有效保证,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大量阅读的先导,可以为学生的继续深造和终身发展奠定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