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也就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有着特殊意义。把艺术教育由专门传授技法技能转为培养素质这是美术教学的革新。符合现代教育思想与规律,在基础教育中,学生应具备的基础素质主要是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学生的素质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忽略和缺少哪一方面都不健全。本文就美术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渗透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
在以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健全、合格的“人”为标志的现代素质教育一浪高于一浪的今天,我们的美术教育工作者该如何摆脱以技法传授、技能训练为主线的传统美术教学模式,而适应现代的素质教育要求呢?我认为应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质、丰富的想像力及创造性思维为主,充分发挥美术的审美、认识、教育三者并举的功能。
一、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素质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在的人,对于生活的要求已经不再是吃饱就好,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在物质生活不再有烦恼的时候,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得提高。 就艺术领域来说,美术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当前的美术教育中,激发学生视知觉的美学效应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理性的人文的价值取向,诸如,学习兴趣、爱好、感情、审美、制作、动手能力的培育,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实现。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学生需要学习科学知识,更需要人文关怀,从而实现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中学要加强音乐、美术课堂教育,国务院在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话,它确立了美育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前所未有的地位,也赋予了作为美育内容之一的美术教育应担负的重要责任。因此,美术教育作为现代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人应具备的基本的艺术索质的一种有效培养手段,是把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注重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感情和发展学生能力的教育。而且,美术教育在培养人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等艺术素质方面,又有着其它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联
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它以美术形态为载体,以审美为特征,通过对美术形态的了解,美术语言的思考,具体形象的描绘,美术精品的欣赏等教学活动,把学生带入一个真、善、美的艺术天地,使他们去有意识地接受美的熏陶,有意识地去了解美的真谛,从具体的美术作品人手,从创作、欣赏中去构建一个具备美术修养的人格的台阶,达到人格的完善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作为一种艺术,一种文化现象,美术的感染力是十分强烈的,人们通过视觉、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的同时,会悄然产生一种以景感人、以情感人和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非常注重艺术的社会功能,他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从这段话可以理解为:一方面对艺术可以观风俗之盛衰,具有认识社会、历史的作用,从而提高思想素质;一方面“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也就是文学艺术还具有认识自然现象,增长多方面知识的意义。这些都是阐述艺术的社会功效。
美术又称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手段,塑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可视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情感的视觉艺术。美术的这种特有功能是在左右脑中通过想象和创造,再通过手的表现来完成的。而想象是指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因而,开发右脑离不开美术。
齐白石画中的虾之所以让人感到游动嬉戏,徐悲鸿笔下的马之所以让人感觉奔腾飞驰,这一切不仅是画家对生活的体验,还是鉴赏者的想象使艺术家注入到作品中的生命力重新复活。爱因斯坦自己也认为:“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美术作品中启发而来的”。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首达·芬奇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他在解剖学、植物学、光学、力学、工程机械等科学领域都有巨大的成就,它把几何学,透视学的原理运用到绘画艺术中,他认为绘画必须掌握几何学的点、线、面和投影的原则,他不但自己运用这些原则创作出不少著名美术作品,更重要的是将这种自然科学的方法带入绘画理论与创作实践中,对后来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可见,美术作为艺术思维的一种特殊手段,是一种丰厚的素质功能价值资源,是实施素质教育很有效的手段。从个人整体发展来看,美术教育对人的素质影响和审美意识的效应是全方位的。它可以渗透到素质教育的几个方面,比如美术在人的审美行为和德育的渗透,对人心理、思维的影响,对人智力的开发,对价值观和劳动观的引导,其功效是显而易见的。是德、智、体、美、劳几大教育中不可取代的独特功能,当然,过分地夸大美育与其它几育的附和作用,依赖作用,忽视削弱自身宝贵的审美价值,必将使美术教育走向新的孤立、静止的形而上学的教育模式中。
在以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健全、合格的“人”为标志的现代素质教育一浪高于一浪的今天,我们的美术教育工作者该如何摆脱以技法传授、技能训练为主线的传统美术教学模式,而适应现代的素质教育要求呢?我认为应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质、丰富的想像力及创造性思维为主,充分发挥美术的审美、认识、教育三者并举的功能。
一、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素质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在的人,对于生活的要求已经不再是吃饱就好,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在物质生活不再有烦恼的时候,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得提高。 就艺术领域来说,美术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当前的美术教育中,激发学生视知觉的美学效应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理性的人文的价值取向,诸如,学习兴趣、爱好、感情、审美、制作、动手能力的培育,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实现。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学生需要学习科学知识,更需要人文关怀,从而实现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中学要加强音乐、美术课堂教育,国务院在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话,它确立了美育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前所未有的地位,也赋予了作为美育内容之一的美术教育应担负的重要责任。因此,美术教育作为现代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人应具备的基本的艺术索质的一种有效培养手段,是把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注重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感情和发展学生能力的教育。而且,美术教育在培养人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等艺术素质方面,又有着其它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联
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它以美术形态为载体,以审美为特征,通过对美术形态的了解,美术语言的思考,具体形象的描绘,美术精品的欣赏等教学活动,把学生带入一个真、善、美的艺术天地,使他们去有意识地接受美的熏陶,有意识地去了解美的真谛,从具体的美术作品人手,从创作、欣赏中去构建一个具备美术修养的人格的台阶,达到人格的完善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作为一种艺术,一种文化现象,美术的感染力是十分强烈的,人们通过视觉、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的同时,会悄然产生一种以景感人、以情感人和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非常注重艺术的社会功能,他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从这段话可以理解为:一方面对艺术可以观风俗之盛衰,具有认识社会、历史的作用,从而提高思想素质;一方面“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也就是文学艺术还具有认识自然现象,增长多方面知识的意义。这些都是阐述艺术的社会功效。
美术又称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手段,塑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可视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情感的视觉艺术。美术的这种特有功能是在左右脑中通过想象和创造,再通过手的表现来完成的。而想象是指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因而,开发右脑离不开美术。
齐白石画中的虾之所以让人感到游动嬉戏,徐悲鸿笔下的马之所以让人感觉奔腾飞驰,这一切不仅是画家对生活的体验,还是鉴赏者的想象使艺术家注入到作品中的生命力重新复活。爱因斯坦自己也认为:“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美术作品中启发而来的”。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首达·芬奇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他在解剖学、植物学、光学、力学、工程机械等科学领域都有巨大的成就,它把几何学,透视学的原理运用到绘画艺术中,他认为绘画必须掌握几何学的点、线、面和投影的原则,他不但自己运用这些原则创作出不少著名美术作品,更重要的是将这种自然科学的方法带入绘画理论与创作实践中,对后来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可见,美术作为艺术思维的一种特殊手段,是一种丰厚的素质功能价值资源,是实施素质教育很有效的手段。从个人整体发展来看,美术教育对人的素质影响和审美意识的效应是全方位的。它可以渗透到素质教育的几个方面,比如美术在人的审美行为和德育的渗透,对人心理、思维的影响,对人智力的开发,对价值观和劳动观的引导,其功效是显而易见的。是德、智、体、美、劳几大教育中不可取代的独特功能,当然,过分地夸大美育与其它几育的附和作用,依赖作用,忽视削弱自身宝贵的审美价值,必将使美术教育走向新的孤立、静止的形而上学的教育模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