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阐述了小麦新品种涡麦182的选育方法及选育经过,并介绍了涡麦182产量表现突出、产量结构合理、籽粒商品性好、综合抗性好等特点,提出了其栽培技术,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涡麦182;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0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3-0055-02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Wheat New Varieties Guomai 182
LIU Wei-min ZHANG Hu
(Bo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Anhui Province,Guoyang Anhui 233600)
Abstract Breeding methods and progress of wheat new varieties Guomai 182 were elaborated,and the characteristic were introduced from output yield performance,reasonable yield structure,good grain commodity;good comprehensive resistance etc,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ere proposed,so as to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uomai 182.
Key words wheat new varietiesp;Guomai 182;breeding;characteristic;cultivation techniques
涡麦182是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采用矮败阶梯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抗逆小麦新品种。母本矮败引自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父本来源于本所收集的亲本材料、黄淮麦区主要推广品种,及矮败可育株系谱选育出的4代以上的优良品系。
涡麦182于2015年通过了安徽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皖麦2015006),并已申请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该品种半冬性,主要优点为中抗白粉病、赤霉病,较耐旱、抗倒春寒,增产潜力大;适宜在淮北及沿淮地区种植。现将其选育方法及表现总结如下。
1 品种选育
1.1 选育方法
1.1.1 矮败阶梯杂交。采用阶梯杂交的模式,每年向矮败群体中引入10个左右的优良亲本(作父本),在矮败群体可育株开花前拔除劣株,使矮败群体不断优化;通过群体内大量的姊妹交,产生十分丰富的基因型,优良个体出现的概率高;每年成熟期选择优良可育株,其后代采用系谱法进行选育。
1.1.2 矮败可育株的选择。每年在矮败群体小麦开花前拔除性状不良的可育株。拔节期拔除叶枯病株,开花前拔除过高的植株、穗小、穗少的弱株,倒春寒年份拔除冻穗株;成熟前选拔符合目标性状的优良可育株,后代采用系谱法进行选育。
1.1.3 矮败不育株的选择(创新点)拔节期拔除叶枯病株,蜡熟期选择病害轻的不育株,挂牌标记,成熟期单株收获,脱粒前淘汰纹枯病重的植株;单株脱粒后,淘汰粒瘪、粒小及黑胚率高的单株籽粒;所保留的优良不育株籽粒秋季混合点播。
1.2 选育经过
自2000年起,每年向矮败群体中引入10个左右的亲本材料,主要引入了皖麦38、淮麦18、邯郸6172、周麦9号等黄淮麦区半冬性推广品种。2005年从矮败群体中选择出L05018可育株F1,当年撒播种株行F2,2006年从中选择优良单株18-2种株行F3,2007年选出18-2-1株行种株系F4, 18-2-1号株系参加2008—2010年度(F5、F6)品比试验,该品系在品比中表现突出,推荐参加2010—2011年度安徽省小麦预试,代号亳轮选182。2011—2014年度参加安徽省半冬性组小麦区试和生产试验。
2 涡麦182的主要特点
2.1 产量表现突出
2010—2011年度参加安徽省预试,其耐旱、抗倒春寒表现突出,平均产量9 240 kg/hm2,较对照增产13.86%,位居第一,推荐进入安徽省区试;在2011—2012年度安徽区试中赤霉病发生轻,1个试点倒伏,平均产量7 432.5 kg/hm2,较对照品种皖麦50的7 192.5 kg/hm2增产3.33%,增产不显著,居第4位;2012—2013年度在安徽省第2年区试中耐旱、抗倒春寒表现突出,平均产量7 749.0 kg/hm2,较对照品种皖麦52的7 024.5 kg/hm2增产10.30%,增产显著,位居第一。2013—2014年度在安徽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8 863.5 kg/hm2,较对照品种皖麦52的8 238.0 kg/hm2增产7.60%,居第2位(表1)。涡麦182 3年的试验评价结果为丰产、稳产性好。
2.2 产量结构合理
涡麦182分蘖力较强,年后分蘖很少,苗脚利落,下部通风透光性好,成穗率较高。3年的试验中,最高茎蘖数1 317.0万~1 731.0万个/hm2,有效穗数573.0万~603.0万穗/hm2;穗部结实性好,穗粒数35.2~37.1粒,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年际间变幅很小;2012年和2013年5月干旱、气温偏高,灌浆期短,千粒重偏低,2014年灌浆正常,千粒重平均达46.4 g(表2),产量构成要素协调,成穗数、穗粒数稳定,稳产性好。
2.3 籽粒商品性好
涡麦182白粒,粒形椭圆,腹沟浅,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容重高,表皮光亮,商品性好。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2012年、2013年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98~824 g/L,粗蛋白(干基)13.76%~15.19%,湿面筋30.2%~33.5%,面团稳定时间3.3~4.5 min,吸水量55.1~55.9 mL/100 g粉,硬度指数61.6~64.1。主要指标达到国家中、强筋小麦品质标准,适宜加工面条、水饺等主食,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2.4 综合抗性好
涡麦182小麦为半冬性、中熟,幼苗半匍匐,叶色浅绿,苗期生长势强,较耐旱;株高83 cm左右,叶片上举,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好;株型松紧适中,穗空间分部均匀,能很好地弥补缺苗断垄的影响。穗长方形,码密,结实性好,顶部不虚,多数小穗结实3粒,基部不孕小穗少,倒春寒对结实性影响很小。后期根、叶功能好,灌浆快,较耐高温、干热风,不早衰,熟相佳。
经安徽农业大学接种抗性鉴定,涡麦182中抗白粉病、赤霉病中感纹枯病(表3)。目前半冬性白皮小麦中抗赤霉病的品种很少,其综合抗病性突出。2011年和2013年春季干旱,倒春寒影响严重,涡麦182分别在安徽省预试和第2年区试中,耐旱、抗倒春寒能力表现突出,增产幅度大,均位居第一。在2015年生产中再次表现出很强的抗倒春寒能力。
3 栽培技术
3.1 选择播期与播量
涡麦182半冬性,适播期为10月5—25日,最佳播期为10月中旬,适播期内基本苗以210万~270万株/hm2为宜;如果整地质量差、土壤墒情差或迟播,应适当增加播种量[1-2]。
3.2 提高播种质量
提高播种质量是培育壮苗、提高产量的基础,目前皖北地区小麦生产上造成播种质量差的主要原因是旋耕后不镇压而直接播种,造成播种过深,出苗迟,苗弱,缺苗断垄。提高播种质量要求在适耕期整地,旋耕后立即镇压,适墒播种,播种深度3~5 cm,播后镇压;播种期如遇干旱应造墒播种[3-4]。
3.3 肥水管理
要求平衡施肥,氮肥后移,在目标产量7 500 kg/hm2以上时,基施纯N 180~210 kg/hm2、P2O5 105~135 kg/hm2、K2O 90~120 kg/hm2、锌肥15 kg/hm2,提倡增施有机肥;3月下旬趁降雨或浇水追施拔节肥,追施尿素75~150 kg/hm2;后期进行根外追肥,养根护叶,促进灌浆,增加粒重,可结合病虫防治用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雾[5-7]。
3.4 病虫草害防治
在小麦分蘖期或返青期进行化学除草。对播种偏早、播量偏大的田块,拔节前应喷施15%多效唑600 g/hm2进行化控,防止小麦倒伏。如果冬春雨水较多或稻茬麦,在拔节期应注意喷施井冈霉素或纹霉净等防治纹枯病[8-9];小麦孕穗以后注意防治蚜虫;小麦齐穗至初花喷施多菌灵有效成分1 050 g/hm2防治赤霉病,若花期遇雨,应在灌浆初期补防1次[10-12]。
4 参考文献
[1] 刘伟民,王树军,朱红光,等.高产优质面包小麦皖麦38的选育与开发[J].种子,2002(4):63-64.
[2] 黄维超.高产优质小麦皖麦38-96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要点[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5):86.
[3] 冯斌.涡麦8号小麦的选育经过与种植表现[J].现代农业科技,2011(7):86.
[4] 杨学明,姚金保.宁麦9号选育方法的探讨[J].麦类作物学报,2000(2):88-90.
[5] 褚冰倩,乔文峰.兖州市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3):86.
[6] 张永杰,朱忠选,张鸣,等.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3):22-23.
[7] 何宪平,李明芳,薛凤梅,等.旱地冬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4):81.
[8] 王学峰,王俊兴,杨富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9(9):21-22.
[9] 赵广才.北方冬麦区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2008(5):91-92.
[10] 王法宏,刘世军.小麦垄作栽培技术的生态生理效应[J].山东农业科学,1999(4):4-7.
[11] 于振文,段茂禄.黄淮麦区冬小麦超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J].作物学报,2002(5):577-585.
[12] 汤锦如.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涡麦182;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0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3-0055-02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Wheat New Varieties Guomai 182
LIU Wei-min ZHANG Hu
(Bo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Anhui Province,Guoyang Anhui 233600)
Abstract Breeding methods and progress of wheat new varieties Guomai 182 were elaborated,and the characteristic were introduced from output yield performance,reasonable yield structure,good grain commodity;good comprehensive resistance etc,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ere proposed,so as to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uomai 182.
Key words wheat new varietiesp;Guomai 182;breeding;characteristic;cultivation techniques
涡麦182是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采用矮败阶梯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抗逆小麦新品种。母本矮败引自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父本来源于本所收集的亲本材料、黄淮麦区主要推广品种,及矮败可育株系谱选育出的4代以上的优良品系。
涡麦182于2015年通过了安徽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皖麦2015006),并已申请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该品种半冬性,主要优点为中抗白粉病、赤霉病,较耐旱、抗倒春寒,增产潜力大;适宜在淮北及沿淮地区种植。现将其选育方法及表现总结如下。
1 品种选育
1.1 选育方法
1.1.1 矮败阶梯杂交。采用阶梯杂交的模式,每年向矮败群体中引入10个左右的优良亲本(作父本),在矮败群体可育株开花前拔除劣株,使矮败群体不断优化;通过群体内大量的姊妹交,产生十分丰富的基因型,优良个体出现的概率高;每年成熟期选择优良可育株,其后代采用系谱法进行选育。
1.1.2 矮败可育株的选择。每年在矮败群体小麦开花前拔除性状不良的可育株。拔节期拔除叶枯病株,开花前拔除过高的植株、穗小、穗少的弱株,倒春寒年份拔除冻穗株;成熟前选拔符合目标性状的优良可育株,后代采用系谱法进行选育。
1.1.3 矮败不育株的选择(创新点)拔节期拔除叶枯病株,蜡熟期选择病害轻的不育株,挂牌标记,成熟期单株收获,脱粒前淘汰纹枯病重的植株;单株脱粒后,淘汰粒瘪、粒小及黑胚率高的单株籽粒;所保留的优良不育株籽粒秋季混合点播。
1.2 选育经过
自2000年起,每年向矮败群体中引入10个左右的亲本材料,主要引入了皖麦38、淮麦18、邯郸6172、周麦9号等黄淮麦区半冬性推广品种。2005年从矮败群体中选择出L05018可育株F1,当年撒播种株行F2,2006年从中选择优良单株18-2种株行F3,2007年选出18-2-1株行种株系F4, 18-2-1号株系参加2008—2010年度(F5、F6)品比试验,该品系在品比中表现突出,推荐参加2010—2011年度安徽省小麦预试,代号亳轮选182。2011—2014年度参加安徽省半冬性组小麦区试和生产试验。
2 涡麦182的主要特点
2.1 产量表现突出
2010—2011年度参加安徽省预试,其耐旱、抗倒春寒表现突出,平均产量9 240 kg/hm2,较对照增产13.86%,位居第一,推荐进入安徽省区试;在2011—2012年度安徽区试中赤霉病发生轻,1个试点倒伏,平均产量7 432.5 kg/hm2,较对照品种皖麦50的7 192.5 kg/hm2增产3.33%,增产不显著,居第4位;2012—2013年度在安徽省第2年区试中耐旱、抗倒春寒表现突出,平均产量7 749.0 kg/hm2,较对照品种皖麦52的7 024.5 kg/hm2增产10.30%,增产显著,位居第一。2013—2014年度在安徽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8 863.5 kg/hm2,较对照品种皖麦52的8 238.0 kg/hm2增产7.60%,居第2位(表1)。涡麦182 3年的试验评价结果为丰产、稳产性好。
2.2 产量结构合理
涡麦182分蘖力较强,年后分蘖很少,苗脚利落,下部通风透光性好,成穗率较高。3年的试验中,最高茎蘖数1 317.0万~1 731.0万个/hm2,有效穗数573.0万~603.0万穗/hm2;穗部结实性好,穗粒数35.2~37.1粒,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年际间变幅很小;2012年和2013年5月干旱、气温偏高,灌浆期短,千粒重偏低,2014年灌浆正常,千粒重平均达46.4 g(表2),产量构成要素协调,成穗数、穗粒数稳定,稳产性好。
2.3 籽粒商品性好
涡麦182白粒,粒形椭圆,腹沟浅,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容重高,表皮光亮,商品性好。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2012年、2013年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98~824 g/L,粗蛋白(干基)13.76%~15.19%,湿面筋30.2%~33.5%,面团稳定时间3.3~4.5 min,吸水量55.1~55.9 mL/100 g粉,硬度指数61.6~64.1。主要指标达到国家中、强筋小麦品质标准,适宜加工面条、水饺等主食,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2.4 综合抗性好
涡麦182小麦为半冬性、中熟,幼苗半匍匐,叶色浅绿,苗期生长势强,较耐旱;株高83 cm左右,叶片上举,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好;株型松紧适中,穗空间分部均匀,能很好地弥补缺苗断垄的影响。穗长方形,码密,结实性好,顶部不虚,多数小穗结实3粒,基部不孕小穗少,倒春寒对结实性影响很小。后期根、叶功能好,灌浆快,较耐高温、干热风,不早衰,熟相佳。
经安徽农业大学接种抗性鉴定,涡麦182中抗白粉病、赤霉病中感纹枯病(表3)。目前半冬性白皮小麦中抗赤霉病的品种很少,其综合抗病性突出。2011年和2013年春季干旱,倒春寒影响严重,涡麦182分别在安徽省预试和第2年区试中,耐旱、抗倒春寒能力表现突出,增产幅度大,均位居第一。在2015年生产中再次表现出很强的抗倒春寒能力。
3 栽培技术
3.1 选择播期与播量
涡麦182半冬性,适播期为10月5—25日,最佳播期为10月中旬,适播期内基本苗以210万~270万株/hm2为宜;如果整地质量差、土壤墒情差或迟播,应适当增加播种量[1-2]。
3.2 提高播种质量
提高播种质量是培育壮苗、提高产量的基础,目前皖北地区小麦生产上造成播种质量差的主要原因是旋耕后不镇压而直接播种,造成播种过深,出苗迟,苗弱,缺苗断垄。提高播种质量要求在适耕期整地,旋耕后立即镇压,适墒播种,播种深度3~5 cm,播后镇压;播种期如遇干旱应造墒播种[3-4]。
3.3 肥水管理
要求平衡施肥,氮肥后移,在目标产量7 500 kg/hm2以上时,基施纯N 180~210 kg/hm2、P2O5 105~135 kg/hm2、K2O 90~120 kg/hm2、锌肥15 kg/hm2,提倡增施有机肥;3月下旬趁降雨或浇水追施拔节肥,追施尿素75~150 kg/hm2;后期进行根外追肥,养根护叶,促进灌浆,增加粒重,可结合病虫防治用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雾[5-7]。
3.4 病虫草害防治
在小麦分蘖期或返青期进行化学除草。对播种偏早、播量偏大的田块,拔节前应喷施15%多效唑600 g/hm2进行化控,防止小麦倒伏。如果冬春雨水较多或稻茬麦,在拔节期应注意喷施井冈霉素或纹霉净等防治纹枯病[8-9];小麦孕穗以后注意防治蚜虫;小麦齐穗至初花喷施多菌灵有效成分1 050 g/hm2防治赤霉病,若花期遇雨,应在灌浆初期补防1次[10-12]。
4 参考文献
[1] 刘伟民,王树军,朱红光,等.高产优质面包小麦皖麦38的选育与开发[J].种子,2002(4):63-64.
[2] 黄维超.高产优质小麦皖麦38-96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要点[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5):86.
[3] 冯斌.涡麦8号小麦的选育经过与种植表现[J].现代农业科技,2011(7):86.
[4] 杨学明,姚金保.宁麦9号选育方法的探讨[J].麦类作物学报,2000(2):88-90.
[5] 褚冰倩,乔文峰.兖州市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3):86.
[6] 张永杰,朱忠选,张鸣,等.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3):22-23.
[7] 何宪平,李明芳,薛凤梅,等.旱地冬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4):81.
[8] 王学峰,王俊兴,杨富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9(9):21-22.
[9] 赵广才.北方冬麦区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2008(5):91-92.
[10] 王法宏,刘世军.小麦垄作栽培技术的生态生理效应[J].山东农业科学,1999(4):4-7.
[11] 于振文,段茂禄.黄淮麦区冬小麦超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J].作物学报,2002(5):577-585.
[12] 汤锦如.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