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包头天和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和磁材”)发布了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拟在科创板首发上市,发行不超过6607万股新股。这份招股书虽然按照有关规定编写,但若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仍可发现,公司的一些重要数据和信息并没有披露,或者披露过于简略而显得真实性不足。
天和磁材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销售钕铁硼和钐钴这两种产品。根据其招股书所披露的营收数据,《红周刊》记者按一般财务原理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其报告期内各年度均出现超过亿元的金额差异不能在财务报表中找到数据支撑,而且在其原材料采购、长期资产购建等数据分析中得出的结论,也难以对收入的异常形成合理解释。
以2020年1~3月数据为例,天和磁材该期间营业收入为20124.36万元,其中6091.45万元为外销收入(如表1所示),按月均收入来对境内收入的部分按13%税率测算增值税,则对应的销项税额有1824.28万元。由此可合理推算出,天和磁材在2020年一季度的含税营收有21948.64万元。
同期的现金流量表中,天和磁材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5243.69萬元,将预收款项/合同负债增加额590.09万元所对应的现金流量从中剔除,则跟同期营业收入相关的现金流量实际流入了14653.60万元。将现金数据跟含税营业收入勾稽,有7295.04万元的含税收入没有获得现金。依据财务原理,这将导致当期的应收款项必然有相同规模的增加。
2020年一季度末,天和磁材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票据为3219.43万元,应收账款余额为26907.36万元,坏账准备1351.21万元,将这三个项目加总起来,可知2020年一季度末的应收款项账面原值为31478.00万元,与期初(即2019年年末)相同项目构成的应收款项账面原值34871.58万元对比可发现,金额上不但没有增加,相反还减少了3393.58万元,即公司实际上有10688.61万元的含税营业收入没有获得现金流和债权数据的支持。
2019年的情况同样如此。该年度营业收入89101.52万元,除了外销收入23801.97万元之外,我们以平均每月的收入分别按16%或13%税率测算增值税,可测算出全年的含税营业收入有98080.21万元。同期,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64299.95万元,在冲抵预收款项增加额841.87万元所对应的现金流量之后,跟该年度收入相关的现金流量为63458.09万元。两者勾稽对比可知,有34622.13万元含税营收需要在新增债权中体现。
那么,应收款项的新增规模是否恰好跟上述数据相符呢?2019年年末,天和磁材的应收票据7214.74万元、应收账款26354.41万元及坏账准备1302.42万元,合计为34871.58万元,与2018年年末相同项目的合计金额34976.20万元对比,不但没有增长,相反还减少了104.63万元。显然,这一结果与理论上需要增加的34622.13万元的债权数据明显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对2018年的营业收入数据进行相同的分析,该年度也有25678.29万元的数据差异。
综观天和磁材的招股书,公司并没有披露每年具体有多大规模的应收款项用于背书或贴现等更有用的信息,只是一带而过,如此情况下,上述几年大额数据差异就是一个很大的疑点,让人怀疑公司存在虚增营收的可能。
同样因应收款项背书或贴现的信息披露过于简略,《红周刊》记者在分析天和磁材的采购情况时,也发现有巨大数据差额。值得注意的是,采购的差异金额跟上述营业收入分析中发现的异常差额还明显不对等。
2020年1~3月,天和磁材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了14732.30万元,占当期采购总额的81.90%(如表2所示),由此不难测算出,2020年一季度的采购总额有17988.16万元。按13%的税率计算对应的增值税进项税额,那么该季度的含税采购总额有20326.62万元。
跟这样的采购规模所对应的,同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只有11060.69万元而已,若从中剔除预付款项增加额148.35万元所对应的现金流量,则2020年一季度采购所直接支付的现金只有10912.34万元。如此情况意味着,还有9414.27万元未付现的含税采购额必然在财务报表中体现为应付款项有相同规模的增长。
然而奇怪的是,招股书披露的应付款项变化情况并非如此。2020年3月31日,天和磁材的应付票据为1146.35万元,而应付账款当中的材料采购款和委外加工费合计21995.93万元,综合起来,跟采购相关的应付款项只有23142.28万元,而年初(即2019年12月31日)相同项目的合计金额有27218.89万元,两者对比,相关应付款项不但没有增加,相反还减少了4076.61万元。
如此明显的反差,在未付现的9414.27万元含税采购额的基础上,又扩大了差距,最后导致采购与财务报表相关数据之间出现了13490.88万元的差异而无法得到合理解释。即便考虑到营业收入中出现的背书或贴现问题,我们不难发现,营业收入的异常差额跟采购的异常差额也是不相同的,两者间相差了2800万元。 2019年的采购情况跟财务数据出现的异常差额也很大。该年度天和磁材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了55931.21万元,占当期采购总额的81.37%,由此可知采购总额有68736.89万元,按平均每月采购额来测算各月增值税,则含税采购总额为78188.22万元。
将其与同期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43591.37万元勾稽,不难发现还有较大一部分采购在当期是没有支付现金的,再加上预付款项由于结算而减少的25.27万元所对应的现金流量,则与2019年采购相关的现金流量一共流出了43616.64万元,也就是说,还有34571.57万元的含税采购额需要有相同规模的应付款项增长与之相对应。
然而,2019年年末应付票据4157.08万元、应付账款当中的材料采购款21617.32万元和委外加工费1444.49万元综合起来有23061.81万元,比上一年年末相同项目合计只增加9402.51万元而已,远远达不到理论上应增加的34571.57万元,即意味着有25169.06万元的含税采购额在招股书的财务数据中找不到相匹配的现金流量和应付款项变化的数据。
同样的分析逻辑,2018年也出现了19996.74万元的异常差额。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和2019年出现这些无法合理解释且金额巨大的采购差异,跟同期营业收入出现的异常差额相比较,均出現数千万元的差异,而即便将背书或贴现的情况考虑进来,采购情况跟财务报表数据不相符的问题仍难言合理。
天和磁材在招股书中将应付账款按采购类别做了披露,我们在分析材料采购情况的时候就不需要将应付账款当中的基建、设备采购款做特别的考虑。与该项目有关,分析天和磁材在报告期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的购建情况时,《红周刊》记者对其中的异常差额也同样感到奇怪。
2020年3月31日,天和磁材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36088.98万元,比期初金额增加了757.08万元。不过,同期从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的有756.19万元,也就是说,只有0.89万元的部分是直接购置的(如表3所示)。与此同时,在建工程本期增加的金额为1970.39万元,而除了长期待摊费用当中固定资产改造增加的152.91万元之外,无形资产等其余的长期资产都没有增加。
综合起来,2020年一季度天和磁材的长期资产合计增加了2124.19万元。理论上,这会在财务报表相关数据中体现出来。也就是说,相关现金流量和应付账款当中的基建与设备采购款变化情况对此形成合理的匹配与支持。
合并现金流量表显示,2020年1~3月的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仅为877.78万元,与此同时,其他非流动资产当中的预付工程、设备款减少了1051.05万元,若加上这部分金额所对应的现金流量,则整体上相关的现金流量为1928.83万元。这跟长期资产整体增加额2124.19万元相比,还差195.36万元。理论上,这应该形成应付账款的。若是如此,那么同期应付账款当中的基建、设备采购款必然会增加195.36万元左右。
然而,招股书显示,2020年3月末的应付账款中包含有1077.11万元的基建、设备采购款,跟期初(即2019年年末)相同项目金额1740.48万元相比,不但没有增加,反而还减少了663.37万元。由此,仅第一季度就出现了858.73万元的数据差异。
实际上,2019年全年的长期资产购建与相关财务数据之间的差异金额要比2020年一季度的差异大得多。
2019年年末,天和磁材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虽然比上一年年末增加了4341.83万元,然而从在建工程转入的部分就达到4499.91万元,由此,该年度固定资产增加相当于是从在建工程转入的。而跟长期资产购建相关的项目就是在建工程本期增加额6902.43万元、无形资产账面原值增加93.82万元,以及长期待摊费用中的固定资产改造增加了210.45万元,合计有7206.70万元。
然而,财务报表当中2019年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1949.28万元,剔除预付的工程、设备款增加额1175.92万元所对应的现金流量,实际上相关现金流量流出仅773.36万元而已,连同应付账款的基建、设备采购款比上一年增加1354.11万元,仅有2127.47万元,还有5079.23万元新增加的长期资产没有获得现金流量及应付款项的支持。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的长期资产购建跟相关财务数据之间也出现了1465.98万元的差异。
如果说应付款项的背书或贴现对长期资产购建也有影响,那么,这也难以将营业收入、材料采购与长期资产购建中出现的数据异常完全抵消。例如,202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的数据异常金额为10688.61万元,而同期原材料采购和长期资产购建中出现的异常金额则分别为13490.88万元和858.73万元,很显然这难以完全形成相互抵销的结果。
存在虚增收入的可能
天和磁材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销售钕铁硼和钐钴这两种产品。根据其招股书所披露的营收数据,《红周刊》记者按一般财务原理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其报告期内各年度均出现超过亿元的金额差异不能在财务报表中找到数据支撑,而且在其原材料采购、长期资产购建等数据分析中得出的结论,也难以对收入的异常形成合理解释。
以2020年1~3月数据为例,天和磁材该期间营业收入为20124.36万元,其中6091.45万元为外销收入(如表1所示),按月均收入来对境内收入的部分按13%税率测算增值税,则对应的销项税额有1824.28万元。由此可合理推算出,天和磁材在2020年一季度的含税营收有21948.64万元。
表1 收入相关数据(单位:万元)
同期的现金流量表中,天和磁材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5243.69萬元,将预收款项/合同负债增加额590.09万元所对应的现金流量从中剔除,则跟同期营业收入相关的现金流量实际流入了14653.60万元。将现金数据跟含税营业收入勾稽,有7295.04万元的含税收入没有获得现金。依据财务原理,这将导致当期的应收款项必然有相同规模的增加。
2020年一季度末,天和磁材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票据为3219.43万元,应收账款余额为26907.36万元,坏账准备1351.21万元,将这三个项目加总起来,可知2020年一季度末的应收款项账面原值为31478.00万元,与期初(即2019年年末)相同项目构成的应收款项账面原值34871.58万元对比可发现,金额上不但没有增加,相反还减少了3393.58万元,即公司实际上有10688.61万元的含税营业收入没有获得现金流和债权数据的支持。
2019年的情况同样如此。该年度营业收入89101.52万元,除了外销收入23801.97万元之外,我们以平均每月的收入分别按16%或13%税率测算增值税,可测算出全年的含税营业收入有98080.21万元。同期,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64299.95万元,在冲抵预收款项增加额841.87万元所对应的现金流量之后,跟该年度收入相关的现金流量为63458.09万元。两者勾稽对比可知,有34622.13万元含税营收需要在新增债权中体现。
那么,应收款项的新增规模是否恰好跟上述数据相符呢?2019年年末,天和磁材的应收票据7214.74万元、应收账款26354.41万元及坏账准备1302.42万元,合计为34871.58万元,与2018年年末相同项目的合计金额34976.20万元对比,不但没有增长,相反还减少了104.63万元。显然,这一结果与理论上需要增加的34622.13万元的债权数据明显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对2018年的营业收入数据进行相同的分析,该年度也有25678.29万元的数据差异。
综观天和磁材的招股书,公司并没有披露每年具体有多大规模的应收款项用于背书或贴现等更有用的信息,只是一带而过,如此情况下,上述几年大额数据差异就是一个很大的疑点,让人怀疑公司存在虚增营收的可能。
采购情况与数据不匹配
同样因应收款项背书或贴现的信息披露过于简略,《红周刊》记者在分析天和磁材的采购情况时,也发现有巨大数据差额。值得注意的是,采购的差异金额跟上述营业收入分析中发现的异常差额还明显不对等。
2020年1~3月,天和磁材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了14732.30万元,占当期采购总额的81.90%(如表2所示),由此不难测算出,2020年一季度的采购总额有17988.16万元。按13%的税率计算对应的增值税进项税额,那么该季度的含税采购总额有20326.62万元。
表2 采购相关数据(单位:万元)
跟这样的采购规模所对应的,同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只有11060.69万元而已,若从中剔除预付款项增加额148.35万元所对应的现金流量,则2020年一季度采购所直接支付的现金只有10912.34万元。如此情况意味着,还有9414.27万元未付现的含税采购额必然在财务报表中体现为应付款项有相同规模的增长。
然而奇怪的是,招股书披露的应付款项变化情况并非如此。2020年3月31日,天和磁材的应付票据为1146.35万元,而应付账款当中的材料采购款和委外加工费合计21995.93万元,综合起来,跟采购相关的应付款项只有23142.28万元,而年初(即2019年12月31日)相同项目的合计金额有27218.89万元,两者对比,相关应付款项不但没有增加,相反还减少了4076.61万元。
如此明显的反差,在未付现的9414.27万元含税采购额的基础上,又扩大了差距,最后导致采购与财务报表相关数据之间出现了13490.88万元的差异而无法得到合理解释。即便考虑到营业收入中出现的背书或贴现问题,我们不难发现,营业收入的异常差额跟采购的异常差额也是不相同的,两者间相差了2800万元。 2019年的采购情况跟财务数据出现的异常差额也很大。该年度天和磁材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了55931.21万元,占当期采购总额的81.37%,由此可知采购总额有68736.89万元,按平均每月采购额来测算各月增值税,则含税采购总额为78188.22万元。
将其与同期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43591.37万元勾稽,不难发现还有较大一部分采购在当期是没有支付现金的,再加上预付款项由于结算而减少的25.27万元所对应的现金流量,则与2019年采购相关的现金流量一共流出了43616.64万元,也就是说,还有34571.57万元的含税采购额需要有相同规模的应付款项增长与之相对应。
然而,2019年年末应付票据4157.08万元、应付账款当中的材料采购款21617.32万元和委外加工费1444.49万元综合起来有23061.81万元,比上一年年末相同项目合计只增加9402.51万元而已,远远达不到理论上应增加的34571.57万元,即意味着有25169.06万元的含税采购额在招股书的财务数据中找不到相匹配的现金流量和应付款项变化的数据。
同样的分析逻辑,2018年也出现了19996.74万元的异常差额。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和2019年出现这些无法合理解释且金额巨大的采购差异,跟同期营业收入出现的异常差额相比较,均出現数千万元的差异,而即便将背书或贴现的情况考虑进来,采购情况跟财务报表数据不相符的问题仍难言合理。
购建长期资产的数据不合理
天和磁材在招股书中将应付账款按采购类别做了披露,我们在分析材料采购情况的时候就不需要将应付账款当中的基建、设备采购款做特别的考虑。与该项目有关,分析天和磁材在报告期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的购建情况时,《红周刊》记者对其中的异常差额也同样感到奇怪。
2020年3月31日,天和磁材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36088.98万元,比期初金额增加了757.08万元。不过,同期从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的有756.19万元,也就是说,只有0.89万元的部分是直接购置的(如表3所示)。与此同时,在建工程本期增加的金额为1970.39万元,而除了长期待摊费用当中固定资产改造增加的152.91万元之外,无形资产等其余的长期资产都没有增加。
表3 长期资产相关数据(单位:万元)
综合起来,2020年一季度天和磁材的长期资产合计增加了2124.19万元。理论上,这会在财务报表相关数据中体现出来。也就是说,相关现金流量和应付账款当中的基建与设备采购款变化情况对此形成合理的匹配与支持。
合并现金流量表显示,2020年1~3月的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仅为877.78万元,与此同时,其他非流动资产当中的预付工程、设备款减少了1051.05万元,若加上这部分金额所对应的现金流量,则整体上相关的现金流量为1928.83万元。这跟长期资产整体增加额2124.19万元相比,还差195.36万元。理论上,这应该形成应付账款的。若是如此,那么同期应付账款当中的基建、设备采购款必然会增加195.36万元左右。
然而,招股书显示,2020年3月末的应付账款中包含有1077.11万元的基建、设备采购款,跟期初(即2019年年末)相同项目金额1740.48万元相比,不但没有增加,反而还减少了663.37万元。由此,仅第一季度就出现了858.73万元的数据差异。
实际上,2019年全年的长期资产购建与相关财务数据之间的差异金额要比2020年一季度的差异大得多。
2019年年末,天和磁材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虽然比上一年年末增加了4341.83万元,然而从在建工程转入的部分就达到4499.91万元,由此,该年度固定资产增加相当于是从在建工程转入的。而跟长期资产购建相关的项目就是在建工程本期增加额6902.43万元、无形资产账面原值增加93.82万元,以及长期待摊费用中的固定资产改造增加了210.45万元,合计有7206.70万元。
然而,财务报表当中2019年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1949.28万元,剔除预付的工程、设备款增加额1175.92万元所对应的现金流量,实际上相关现金流量流出仅773.36万元而已,连同应付账款的基建、设备采购款比上一年增加1354.11万元,仅有2127.47万元,还有5079.23万元新增加的长期资产没有获得现金流量及应付款项的支持。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的长期资产购建跟相关财务数据之间也出现了1465.98万元的差异。
如果说应付款项的背书或贴现对长期资产购建也有影响,那么,这也难以将营业收入、材料采购与长期资产购建中出现的数据异常完全抵消。例如,202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的数据异常金额为10688.61万元,而同期原材料采购和长期资产购建中出现的异常金额则分别为13490.88万元和858.73万元,很显然这难以完全形成相互抵销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