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针对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主体参与意识,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 主体作用 创造能力
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取得了长足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给思想政治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在教学中教师依旧经常感叹为什么有的知识讲了那么多次学生还是没能掌握?是什么原因导致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率不高呢?
1.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在教师和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传统观念:课堂上老师的任务是讲,学生的任务是听,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不为所动,这就造成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上课不动脑筋,对知识只是机械被动地接受,而不是主动探究,效率自然不高。
2.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校竞争也亦然,分数、升学率是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高中政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的灌输,轻方法的培养;重答案的标准化,轻答案的开放化。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消极被动地学习,只追求知识的记忆效果,而容易忽视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3.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不强。长久以来,学生就对教师有一种依赖性,认为老师讲的就是正确的、重要的,再加上由于受初中政治课地位的影响,学生对高中政治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使得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主体参与意识不强。
二
要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效和质量,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教学过程从以教师的讲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充分发挥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能力。
1.营造学生主体参与的氛围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首先需要构建学生主体参与的氛围,即创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主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如课堂上教师满面春风的笑容,整洁得体的穿着,幽雅清晰的谈吐,都可以成为感染学生情绪的起点。教师对学生尊重、关心和爱护,对学生抱有信任感、期望感、责任感,以及富有情感的言行也会触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有正确的定位,把学生看做发展中的独特的个体,而不是装知识的容器,允许他们尝试,允许他们犯错。师生平等,教师尊重、鼓励学生、关爱学生,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目标。学生尊重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只有在这样被理解和被尊重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才能乐学,才能主动探索,课堂也才能彰显生命力。
2.问题情境的创设和生成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环节。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爱因斯坦则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问题意识比任何时候都显得尤为迫切。
现行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需要积极寻找对策,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和生成。
具体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把教学目标转化成目标思考题或“提纲式”阅读训练题,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索求知,可以课前发给学生作预习用,并要求学生在预习中生成问题。二是利用实际生活或者时事政治事例,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若干思考题。这一方法可以克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空洞和乏味,赋予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鲜明的时代性和充满活力的生活气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体意识。前两种方法可以同时采用,并且其中设计的问题要符合教学目标要求,具有一定的梯度,对较高要求的目标,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能起到让学生达到“跳一跳,够得到”的效果。
在预习和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敢问”、“想问”、“有问”、“会问”,提出的问题可先让学生小组之间解决,解决不了老师在引导的基础上帮助解决。
3.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是培养学生参与能力、强化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把思想政治课的有关内容融入学生活动之中,充分调动学生,发挥学生的才能,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表现欲和成就感。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其主体参与意识,又能使学生学到知识,锻炼能力。活动的形式可以有如下几种:
(1)课堂上让学生“说”起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机会让学生说,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让课堂活起来。教学中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回答问题,使高深复杂的政治理论变得浅显易懂。这样,既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开阔思路、广泛联想,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化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引导学生成立课外兴趣小组,搜集有关资料,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刊登黑板报,学习有关报刊,熟悉国内外大事、社会时政热点,并开展时事知识竞赛、新闻背景分析等活动,以此来巩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3)开展社会调查。适时地开展社会小调查是锻炼学生自主能力的有效形式之一。如在讲述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时,可以要求学生调查所在地区的所有制形式、家庭成员的收入分配方式等内容,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交流。又如:在讲述我国的政治制度时,可以让学生采访当地的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介绍有关情况,让学生写出调查体会。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起的是穿针引线的作用,在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真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实现从我能学到我会学的飞跃,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 主体作用 创造能力
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取得了长足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给思想政治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在教学中教师依旧经常感叹为什么有的知识讲了那么多次学生还是没能掌握?是什么原因导致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率不高呢?
1.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在教师和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传统观念:课堂上老师的任务是讲,学生的任务是听,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不为所动,这就造成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上课不动脑筋,对知识只是机械被动地接受,而不是主动探究,效率自然不高。
2.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校竞争也亦然,分数、升学率是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高中政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的灌输,轻方法的培养;重答案的标准化,轻答案的开放化。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消极被动地学习,只追求知识的记忆效果,而容易忽视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3.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不强。长久以来,学生就对教师有一种依赖性,认为老师讲的就是正确的、重要的,再加上由于受初中政治课地位的影响,学生对高中政治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使得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主体参与意识不强。
二
要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效和质量,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教学过程从以教师的讲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充分发挥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能力。
1.营造学生主体参与的氛围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首先需要构建学生主体参与的氛围,即创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主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如课堂上教师满面春风的笑容,整洁得体的穿着,幽雅清晰的谈吐,都可以成为感染学生情绪的起点。教师对学生尊重、关心和爱护,对学生抱有信任感、期望感、责任感,以及富有情感的言行也会触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有正确的定位,把学生看做发展中的独特的个体,而不是装知识的容器,允许他们尝试,允许他们犯错。师生平等,教师尊重、鼓励学生、关爱学生,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目标。学生尊重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只有在这样被理解和被尊重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才能乐学,才能主动探索,课堂也才能彰显生命力。
2.问题情境的创设和生成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环节。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爱因斯坦则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问题意识比任何时候都显得尤为迫切。
现行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需要积极寻找对策,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和生成。
具体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把教学目标转化成目标思考题或“提纲式”阅读训练题,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索求知,可以课前发给学生作预习用,并要求学生在预习中生成问题。二是利用实际生活或者时事政治事例,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若干思考题。这一方法可以克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空洞和乏味,赋予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鲜明的时代性和充满活力的生活气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体意识。前两种方法可以同时采用,并且其中设计的问题要符合教学目标要求,具有一定的梯度,对较高要求的目标,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能起到让学生达到“跳一跳,够得到”的效果。
在预习和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敢问”、“想问”、“有问”、“会问”,提出的问题可先让学生小组之间解决,解决不了老师在引导的基础上帮助解决。
3.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是培养学生参与能力、强化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把思想政治课的有关内容融入学生活动之中,充分调动学生,发挥学生的才能,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表现欲和成就感。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其主体参与意识,又能使学生学到知识,锻炼能力。活动的形式可以有如下几种:
(1)课堂上让学生“说”起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机会让学生说,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让课堂活起来。教学中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回答问题,使高深复杂的政治理论变得浅显易懂。这样,既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开阔思路、广泛联想,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化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引导学生成立课外兴趣小组,搜集有关资料,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刊登黑板报,学习有关报刊,熟悉国内外大事、社会时政热点,并开展时事知识竞赛、新闻背景分析等活动,以此来巩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3)开展社会调查。适时地开展社会小调查是锻炼学生自主能力的有效形式之一。如在讲述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时,可以要求学生调查所在地区的所有制形式、家庭成员的收入分配方式等内容,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交流。又如:在讲述我国的政治制度时,可以让学生采访当地的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介绍有关情况,让学生写出调查体会。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起的是穿针引线的作用,在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真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实现从我能学到我会学的飞跃,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